一个知书达礼,知识水准和道德水准协调的大学生,才能成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接班人和优秀人才。
一个优秀人才,不仅应当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和礼仪修养。
礼仪是良好道德品质养成途径之一,良好的道德品质需用彬彬有礼的方式去体现。
在前面小学生和中学生校园文明礼仪中已经提及的相关内容,本节大学生校园礼仪部分不再详细赘述。
作为深受教师教诲之恩的大学生,在与教师交往的过程中应热爱与尊敬老师,尊重教师的劳动,虚心接受教师的批评教育,严格遵循有关的礼仪规范。
1. 大学生的形象礼仪应该注意什么?(1)着装整洁,大方得体,不穿奇装异服和过分暴露的服装。
(2)特殊场合根据需要在外衣左胸部佩戴校徽。
(3)不佩戴与学生身份不符的饰物。
(4)男学生不蓄长发或染彩色头发、不佩带耳环。
(5)女学生不留怪异发型。
2. 大学生的言行礼仪应该注意什么?(1)语言文明,音量适中,在正式场合讲普通话,不说粗话。
(2)男女交往举止得体,在公共场所不勾肩搭背,不搂搂抱抱,不当众亲吻。
(3)上下楼、过楼道靠右行,出入教室轻声慢步,起身和落座时不发出声响。
(4)在校园内不骑车带人,不骑快车。
(5)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不在校园内乱写、乱画、乱张贴。
不践踏草坪,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6)晚自习时间学生不要在教室或附近走廊高声谈话、唱歌或接打电话。
(7)自觉维护教室的卫生清洁,不在教室内吸烟、吃食品、乱扔杂物、随地吐痰。
(8)课前值日生要主动清扫、擦净黑板;课后要清理抽屉和教室内外卫生,离开教室要注意关灯关门。
(9)对教学过程中所用的仪器设备和公共财物,要珍惜爱护,做到不在课桌及墙壁乱涂乱画,不私自拆卸、损坏或取走教室内的任何设备。
3. 大学生的课堂礼仪包括哪些内容?(1)课堂铃声响起,学生应坐在自己座位上。
(2)一般情况下,教师走进教室,班长喊“起立”后,全体学生应立即起立站直,向老师行注目礼,待教师回礼后再坐下。
迟到的同学应先在教室门外喊“报告”,待老师允许后再进入教室。
(3)在课堂上学生要衣着整洁,姿势端正。
(4)上课时不要打电话或发短信。
(5)课堂上不能随便下位子走动,吃东西,喝水,嚼口香糖,听录音机等。
(6)有疑问提出或回答问题时,应先举半臂右手,经老师允许后起立发言,别边举手边说话。
(7)对课堂上老师讲述的内容有异议时,最好下课后单独找老师交换意见,共同探讨。
若非提不可时也要注意场合和方式。
态度要诚恳,谦虚恭敬,不可扰乱课堂秩序,影响授课计划。
(8)对于课堂上老师的批评教育,学生应虚心听取,这也是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
(9)下课铃响,在听到老师说“下课”后,班长喊“起立”,同学们应起立站好,对老师行注目礼,待老师离开课堂再自由活动。
4. 大学生的课外礼仪包括哪些内容?(1)学生和教师相遇,不管是否给自己代课,通常应由学生主动先向教师招呼,道声“老师早”或“老师好”。
(2)在上校车时,一般让老师先上。
在公车站、船码头等地遇见老师,即使客人多,人拥挤,学生也应让老师先上车、船。
(3)在进出门口、上下楼梯时和老师相遇,学生应主动招呼,请老师先行。
如环境狭窄(楼道、走廊)应向旁边跨开一步,给老师让道。
(4)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5)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或宿舍时,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
(6)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
5. 到教师家里拜访应注意哪些礼仪问题?(1)有约在先。
有事需要拜访老师应事先约时间,临时拜访、做不速之客是不礼貌的。
约时间的同时讲明拜访事由,让老师事先有所准备。
(2)守时守约。
拜访老师要准时,不要提前,更不要迟到。
因不可避免的原因不能按时到达,应想办法提前通知老师并诚恳致歉。
(3)礼貌登门。
到了老师家门口应先按门铃或敲门,门即使是开着的,也要敲门。
(4)见面礼节。
老师开门后,要问候老师。
若去不认识自己的老师家拜访应先确认老师的身份,然后再问候,做自我介绍。
老师请你进门后,你再进门。
进屋后,屋里若有其他人应与其他人点头致意。
(5)拜访中的礼节。
进屋后,东西不要乱放,老师请坐后再坐下,并向老师谢座。
拜访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不超过20分钟为好。
(6)告辞礼节。
到吃饭、休息时间应告辞,有其他客人来访时也应告辞。
告辞时一般遵从“先谢后辞”的原则。
老师相送,应及时请老师留步。
6. 校园的食堂礼仪包括哪些内容?(1)要按时就餐。
广大同学应该严格遵守食堂的就餐时间,这是大学生食堂公共场所应具备的起码礼仪。
(2)注意使用礼貌的称呼和礼貌的语言。
如“师傅”、“请”、“麻烦你”、“谢谢”、“对不起”等。
(3)自觉按次序买饭,不要拥挤、插队。
不要哄抢饭菜,造成食堂秩序混乱。
对于那些有特殊原因需优先买饭菜的同学要谦让。
(4)坐在凳子上文明进餐,进餐时保持安静,切勿大声喧哗。
进餐完毕后,要及时离开,给其他同学腾出位置。
(5)不要浪费粮食,进餐完毕后确实有剩余饭菜要倒掉,按食堂规定指定的地点倒掉,不可在饭桌、地上随地倒剩菜剩饭。
7. 校园的图书馆、阅览室礼仪包括哪些内容?(1)进馆要衣着整洁,不要穿拖鞋背心。
(2)进馆及办理借还书手续要按次序。
(3)就座时,移动椅子尽量不要发出声音。
走路时要轻,阅读时不要出声,不能大声喧哗、吃零食、扔废纸。
不要放书或其他物品为朋友或自己占座位。
不要在阅览室睡觉。
(4)查阅卡片和图书时要轻拿、轻翻、轻放。
不能私自剪裁图书资料。
(5)对开架书刊应逐册取阅,不要同时占有多份,阅后立即放回原处。
8. 校园的宿舍礼仪包括哪些内容?(1)保持寝室内外的整洁,要每天打扫寝室。
不要在寝室内外乱抛果皮、纸屑、乱倒饭菜。
(2)每天起床后要把床铺整理干净。
衣服、鞋帽、口杯、桶子、碗匙、热水瓶等,要放在固定的地方。
(3)换下的脏衣服、脏鞋袜要及时洗净、晾干,未洗前不要乱丢。
(4)寝室内外的墙壁严禁乱写乱画,严禁张贴,要保持干净。
(5)严禁私安、私接电源和使用吹风机、热得快以及用电炉烧水等。
(6)严禁向楼下倒水。
(7)不随便在他人床上坐卧,未经允许,不能乱用他人物品,不随便挪动翻看他人物品。
(8)舍友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团结友爱。
自觉热情招待同学的来访亲友。
(9)爱护公共财物,养成节约用水、随手关水龙头、关灯、关门窗的好习惯。
(10)上下床动作轻,上铺翻身要轻,下铺要多给上铺同学方便。
当有人就寝时,动作要小,声音要轻。
(11)在宿舍内不大声喧哗、打闹、跳舞、踢球、打羽毛球,放录音机音量适宜,不要影响他人休息。
9. 校园的集会活动礼仪要注意哪几点?(1)要准时整队入场、退场。
(2)有规定穿着要求的,需按规定着整洁装或统一装。
(3)有领导、来宾到会要起立鼓掌以示欢迎。
(4)要保持会场肃静,不随意说笑走动,不做与大会无关的事。
(5)散会后请领导、来宾、老师先退场;遵守会场秩序,不中途退场,不看书报,不乱讲话,会后按次序退场。
(6)上台发言、领奖、表演、比赛时,要按照指定线路上下台,按要求完成相关任务。
(7)台下同学要遵守会场秩序,注意听讲,适时报以掌声,不要交头接耳,随意谈笑,更不要起哄、喊叫。
10. 观看体育比赛时的礼仪要注意哪几点?(1)尽量提前入场,入场后尽快到观众席。
(2)观看时不要大声喧哗,高声喊叫。
(3)礼貌地对待运动员的比赛,对其偶尔的失误应误解、鼓励,不可当场出口不逊、扔物品。
(4)要支持裁判员的工作,不应对裁判起哄、无礼。
(5)要维护场内的公共卫生,自觉带走喝完后的饮料瓶等。
(6)退场时按秩序出场,不要拥挤。
11. 在学校影院观看电影时的礼仪要注意哪几点?(1)尽量提前入场,如在演出或电影开映后到场则应悄悄入坐,穿过座位时姿势要低,脚步要轻,不要影响他人观看。
(2)对起身为你让座的同排观众要致谢、致歉。
(3)自觉遵守场内的规则,不吃有声响的食物,不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
(4)观看时坐姿要稳,不要时常左右摇晃。
不要把脚蹬在前排观众的椅背上,以免弄脏别人的衣服。
(5)节目演出或影片放映当中,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谈笑或大声评论。
(6)演出或影片放映中,不应随便走动,也不应随便退场,不得已退场时,离座动作要轻、身姿放低,不要站在过道或剧场门口。
12. 大学生与教师交往中应该注意哪些礼仪?(1)要尊重教师,信任教师,理解教师,服从教师的正确管理和教育。
(2)要勤学好问,增多、加深和教师的交流,加深师生彼此的了解,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3)要正确对待教师的过失,委婉地向教师提出意见。
(4)自己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及时改正。
(5)在进出门口、上下楼梯时和教师相遇,要请教师先行;在校外公共场合遇到教师,应主动向教师打招呼。
(6)教师来家访问,要热情迎接,主动向家长介绍教师,同时请教师坐下,给教师倒茶;当教师离开时,应热情送别。
(7)毕业后遇到教师,要主动热情地向教师问好,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和成绩,同时感谢教师的教育、帮助。
重要节日,特别是教师节,应给教师写慰问信、贺卡或拜望教师。
13. 大学生与同学交往中应该注意哪些礼仪?(1)当同学有求于你时,应热情帮助。
(2)早出晚归要顾及同寝室其他的同学。
(3)借用同学的东西时要讲礼貌,归还东西时要表示感谢。
(4)当同学有客人来访而同学本人又不在时,应主动热情地代为接待。
(5)凡是同学不愿谈的,就不要去打听,不要去追问。
(6)在任何时候都不要翻看和私拆、私藏同学的日记和信件。
(7)不要给同学起绰号和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
(8)不要以恶意对异性的容貌、身体和衣冠评头论足,不可嘲讽异性的弱点,不能讲粗俗甚至卑劣的言语、传闻。
(9)到宿舍串门,应主动向其他同学问好,不随便乱坐其他同学的座位或床铺,不随便动用别人的茶具、毛巾等物品,说话声音要轻,待的时间不要太长。
14. 大学生在和别人握手时有哪些具体禁忌?(1)不宜戴着手套。
手套往往不洁,因此与人握手时宜首先摘下自己所戴的手套。
只有女士在社交活动中才被允许戴着薄纱手套与别人握手。
(2)不宜戴着墨镜。
戴着墨镜与别人打交道,通常被视为暗含与对方“拉开距离”之意。
唯有眼部患病或存在缺陷者才可以那么做。
(3)不宜以手插兜。
与别人握手时,另外一只手应当在身体的一侧自然垂放。
若将之插入衣兜,容易给人以过分随便之感。
(4)不宜掌心向下。
与别人握手时,假如掌心向下,会给人以居高临下之感;如掌心向上,表示待人谦恭;如掌心垂直于地面,则表示待人平等。
(5)不宜滥用双手。
只有在亲朋故旧相见时,方可以双手与对方相握。
与初交之人握手时,尤其当对方为异性时,以双手与其相握是不合适的。
(6)不宜推拉抖动。
与别人握手时,动作与幅度应当适度。
既没有必要握着对方的手推过去拉过来,也没有必要握着对方的手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反复抖动不止。
(7)不宜跨着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