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选题策划报告

选题策划报告

一.选题名称暂定名:《沉默与活着》二. 选题原因、依据及目的原因结合自己的个人阅读史和写作史,个人认为,好的作者首先应是个好的阅读者,而判断阅读者好坏的标准是他是否具备判断力。

“我以自己多年的阅读和写作经历判断,如今我最大的困境便是…没有好书可读‟。

从自身和周边人身上,可以发现,出版物虽然逐渐增加,但精华却越来越少。

“当代的文学家都被19世纪圣贤压迫得失去了巨大的创造力,这是世界性的文学贫瘠,不单是个人的问题。

”他补充说,所提到文学如果没有特别强调,就是指“雅文学”和“纯文学”。

每个人面对阅读危机都是危险的,但是民族的世界的阅读危机更是不容忽视。

“一个民族最大的力量是其素质及精神力量”不管是像古巴这样贫困国家的候机室,还是像西欧北美发达地区的候机室,没有比中国大陆候机厅阅读更贫乏的,那些国家地区的候机厅有一半以上的乘客在阅读,而中国只有寥寥数人。

依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阅读的理解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有多少人在进行深度阅读?可读的东西变多了,可是真正能影响人的有深度的阅读却并没有增加。

我觉得应该始终保持对“纯文学”的坚守,认为“没有好的阅读就没有好的写作,更没有好的人生”有深度的“纯文学”,就不可避免地与“俗文学”作比较。

近年来武侠小说这类通俗文学走进中学课本引起广泛争议,针对这一问题,就好比如:“金庸被无数人喜爱,他无疑是名优秀的作家。

可惜他的作品属于通俗文学,我一字未看,没有发言权。

”我们此次选题策划的图书,并不能就说是好作品的标准,一部作品写出来后要对社会有好的影响,人看了之后要向善,维护好的东西,好的文字作品应该有这种良性的社会力量,有益于世道人心。

作为编辑,无法想象怎样从闪烁的屏幕前挖掘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真正阅读不是为了得到迅速掌握的东西,而是用眼睛抚摸文字,并将它还原回来。

”不仅电子书是这样,就是书店,也有90%是垃圾。

制造垃圾的人沾沾自喜,阅读垃圾的人如品美味,整个社会形成了一个垃圾食物链。

我们吃着地沟油,续着垃圾读物,物质和精神上都被垃圾填充,好的作品应该从何而来?好的人生以何为托?”目的深度阅读是相对“浅阅读”而言的,是以提升学识修养和理论思维、工作能力为目的的深层次阅读形式。

而“浅阅读”是指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甚至娱乐性为目的的阅读形式。

所以,我们这本书,通过社会名家或者有独特见解的知识分子的文章,让读者脱离浮躁的浅阅读,还原当代作家,现代作家时期的那种浓郁的文学氛围,不仅对读者的思想有一种促进和提炼,对整个文坛来说,也是一种净化。

三.选题酝酿或提出的有关情况此书选题策划的直接灵感来源于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该书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批评传播了自由主义的理念,也倾注了其对中国民众命运的关注。

书中反映的现象、批评的对象有些还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活得很好,甚至今日社会中又有更多的应以批评和消灭的坏现象产生。

然而不可忍受的是,大多数人对此表示沉默,不了解实情的人也大有存在,因此反映现实生活、揭露社会本质又一次成为社会必须;批评的话语、自由的思想仍为我们所需要和追求。

因此,我们决定策划这样一个选题,出版一本以报告文学形式反映社会现象、以批评性杂文剖析社会本质为基本内容架构的文集。

让广大读者了解和认识他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

再有,当今文坛杂文的出版与阅读可说是一个很弱小的存在。

从出版方面而言,尽是上个世纪的名家杂文,尽是些过时的形式与思想,杂文界一片死气沉沉。

从读者方面而言,当下物质精神生活也都算是丰富了,且恰好碰上了忙碌为主题的商业社会,再也难以唤起人们去关注严肃的、恼人的社会现实了。

即便偶尔有一两本杂文集出版,比如李零的书,比如韩寒的书,比如,再也很难比如一个恰当的人或书了,只是一道微弱的思想与批判的光,你远远的看着便可忽视掉。

李零的《放虎归山》、《花间一壶酒》杂文集,韩寒的《杂的文》、《可爱的洪水猛兽》等杂文集,虽然真实,也很犀利,但不够严肃与厚重。

因此,我们决定让严肃与厚重成为此书的整体风格,从事实与理论两方面向读者展示我们对社会人生的关注与期待。

四. 选题内容简介及形势构想序一、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序二、主编:《如何沉默,如何活着》人情世态陶杰:《才子应该悠闲一点、富裕一点》王澍:《妻子是我的人生导师》李泽厚:《每一个女人都需要生一个孩子》连岳:《爱情是一种科学》葛剑雄:《所有不可抑制的思念都是假的》世事如烟阮义忠:《欣赏别人就是庄严自己》王小慧:《我不会为世俗生活而悲伤》尹吉男:《艺术家的生活与我无关》梁文道:《拒绝做一个英雄》贾樟柯:《做电影是我寻找自由的一个方法》沉浮此生白岩松:《人生的最好学位》韩少功:《人生“杂食”比较好》马未都:《美好人生是用来浪费的》施养德:《我的人生观就是吃喝玩乐》王鲁湘:《好的世界观一定是开放的》寻路中国韩寒:《含泪劝车主书,留下买路钱》李承鹏:《十三亿分之一股东》李银河:《中国人的精神荒芜了吗?》闾丘薇露:《安全感》熊培云:《开公司还是开法院》柴静:《道德的血腥气》此书分五个章节,分别阐述五个不同方面的内容,章节面插图,每章开头均会有一小结确立该章节所讲内容。

每篇文章之前会写明作者简介,之后或跟踪一篇作者的写作初衷或者关于此文内容方面的评论,深入解析文章所要传达给我们的意念。

做到与读者交流,让读者思考。

五.读者对象《沉默与活着》作为一本以杂文为主调,以文艺(现实)为旋律的独特文集。

受众其实是十分广泛的,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其读者。

从一开始,我们就给此书的读者定位为:有良知有道德有责任有文化的社会公民。

而在这些人其中,又多见于高校学生或“流浪”在社会文化空间里的文化青年以及拥有一定文化的中老年人。

这样的一群人对于社会问题及社会现象都存在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或许这样一本书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

首先,高校学生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文学鉴赏能力,也对世间百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而杂文对现实的一针见血和与其高度融合的文化性,加上其习惯性的运用幽默讽刺与文采相结合,使文章带有一定的战斗性、尖锐性,但同时也不失娱乐性。

特别是有些杂文,寓意深刻,明褒暗贬——从这一点来说,就十分适合高校学生阅读。

第二,“流浪”在文化空间的文化青年。

这群人包括:不占有经济资本但拥有文化资本的漂泊者,边缘文化人,自由撰稿人,愤青等。

这类人有文化,有年轻人的激情,关注文学的同时关注社会问题,敢说又敢做,他们是处在认知社会的第一线,善于发现问题,发表观点。

对于这样一本书,相信不会错过。

另外,还有这样一个人群——有一定文化底蕴的中老年人。

他们拥有一定的知识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也越来越多,对于人生自是有另一番品味。

阅读的读物也多以深度见长,而杂文时代感强烈现实度高,意味深长,但又并非一味议论,而是骈散结合,以事说理。

符合其阅读倾向。

以上三类人群是本书的主要读者群体。

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及宣传的人群。

六.拟请作者聚集了连岳、柴静、贾樟柯、韩寒、李银河等在内的二十一位知名人物,其中涵括导演、作家、记者、评论家、运动员、教师等行业领域,具体的作者介绍会出现在各作者文章前面。

七.时间安排拟定组稿时间为2011年6月,发稿时间为2011年7月,出版时间为2011年10月。

八. 介绍同类书与市场情况总体来看,现在市场上杂文集的数量不算少,图书质量良莠不齐,在大众读者中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

我们认为出版一本反映现实生活、揭露社会本质的图书非常有必要,批评的话语、自由的思想是我们的追求。

1.与《大方No.1》的比较《大方No.1》是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此书有两大特点:一是编者强大,由安妮宝贝携手止庵(大陆编委)、马家辉(香港编委)、叶美瑶(台湾编委)、胡朗(外国文学编委),合力打造的一份立足华文、放眼世界、格局开阔的文艺志;二是内容精彩纷呈,包括村上春树首次接受深度专访:长达三天两夜,关于村上春树、关于《1Q84》的背后的故事,包括周作人未刊稿《龙是什么》,包括黄碧云最新小说《末日酒店》,包括美国普利策最佳小说奖得奖作品《药店》……与此书相比,《沉默与活着》一书从表面上看,没什么优势;事实上,只要再往深处想想就会了解,《沉默与活着》既注重图书本身的全,又在内容设计上突出亮点(即写作风格的严肃与厚重)。

2.与《王小波全集(全十集)终结版》的比较《王小波全集(全十集)终结版》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王小波著。

王小波无疑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难以逾越的一座高峰。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英年早逝。

然而,他的作品蕴含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愈益显现。

他创造的文学美,他特立独行的思维方式,像透过时间阻隔的强光,给无数有思想、爱智慧的青年人带来光明。

这也是这套书的卖点之一。

我们策划《沉默与活着》的直接灵感就是来源于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我们要做的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沉默与活着》与《王小波全集(全十集)终结版》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出版难度小,重点突出,语言更风格更严肃与厚重。

九.成本效益方面的考虑本书的社会效益在于以理性的文化视角看待社会现象,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加人们的知识涵养,从而产生特定的社会积极意义。

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本书也会为出版社带来一定的利益。

预计此书第一次的印制数量为8000册。

此书按350页,32开计算,印张数约为11个印张。

纸张费用18700元。

印装费用约为9218元,编辑费用4000元,加上稿费2万元。

成本总计约为51918元。

此书定价建议为24元,按此计算,码洋应为192000元。

发行折扣率按0.60计算,实洋应为115200元。

盈亏初平值(初版)为3606册。

若不算管理运输等费用,综上所述,此书的毛利润应为63282元。

十. 市场营销建议新书出版前,可以选择一个有影响力的报纸在其阅读版面上做几个章节的介绍。

对读者造成阅读期望与阅读等待。

可以选择在影响较大,覆盖面较广的报纸上进行刊登,这样可以扩大知名度,因为此书受众面较为广泛,所以可以选择像潇湘晨报这样的报刊进行报道,引起目标读者的兴趣,并激起他们继续阅读下去的愿望,这个目的是为了“重点捞鱼”,为新书积累购买人气。

第二,借助大众媒体的强大力量,在报纸、期刊、网络等多种渠道上发布新书简讯、书摘、新闻稿、广告语等,尽可能大地扩大影响力与知名度。

第三,可以邀请知名作家来为本书宣传。

可以邀请知名作家来为本书写序,并将此事发布于知名作家的博客上,或者发布于报纸上,作为一则新闻。

此外,本书的作者本身就具有名人效应。

可以充分利用此书作者本身的影响力作为卖点宣传。

另可邀请名家做推荐。

第四,宣传本书还可以利用车站的广告牌和车体广告。

主要的工作就是要设计出别出心裁、体现内容、抓人眼球的广告牌和精美海报。

新书出版后,在各大书店举办展销和活动,在全国的重点城市做新书介绍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