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及其表现手法;2.依托语词,经历把课文读薄、把课文读厚、把课文读活的奇妙的阅读之旅;3.读出姥姥的心灵手巧,读出姥姥的舐犊情深,读出作者的心梦之境,读出对亲人的感恩、对童年的眷恋之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
看老师写课题。
学生读题目,介绍作者二、1、课文预习过了吗?读了几遍?现在请大家在课堂上再读一遍课文,这篇课文生字新词比较多,特别还有几个多音字,要力争把它们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思考: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明白吗?好的,放开声音,按自己的节奏读,开始。
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生字新词学得怎样?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出示两组词语,左边一组:啧啧赞叹、刷刷刷刷、悦耳至极、清清爽爽;右边一组:左邻右舍、择菜薅草、喜鹊登枝、牛驮小兔。
)2、屏幕上有两组词语,左边一组,右边一组,大家一组一组地自己先读读。
(学生自由读词语。
)来,谁来读左边的这组词语?“刷刷”一词在课文中出现了两次,老师把它们放在了一起,课文中指什么发出的声音?这种声音你听过吗?感觉怎样?是啊,这声音带给人的感觉是轻快的,短促的。
那么,这个词语应该怎么读?你来试一下,行吗?3、这种“刷刷刷刷”的是声音在作者心目中真是——悦耳至极,谁来读这个词语?大家请注意这个“悦”,为什么用竖心旁呢?看来这种短促、轻快的声音一直钻到了作者的心里去了。
4、这种“刷刷刷刷”的是声音在作者听来还是——清清爽爽的,你来读这个词语。
清清爽爽是一种怎样的感觉?“爽”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请看屏幕。
(点击课件,呈现“爽”的三种解释:①明朗、清亮;②率直、痛快;③舒服。
)你认为清清爽爽的“爽”应该选择哪一种?师:是的,清清爽爽的声音是明朗的、清亮的。
搞清楚了“爽”的意思,我们还要会写这个字,拿起笔来,在课文后面的空白处跟老师一起来写一个“爽”字5、右边还有四个词语,谁来读?6、这里有两个多音字,“左邻右舍”的“舍”是个多音字,这里读shè。
“择菜”的“择”也是个多音字,读成zhái。
“薅草”就是用锄头薅去庄稼地里的杂草,是这样一个动作。
(教师模仿“薅”的动作,学生竞相模仿。
)7、课文中还写到了姥姥干的哪些活儿?师:后边的两个词语,其实是姥姥的两幅剪纸作品,一幅叫——“喜鹊登枝”。
还有一幅叫——“牛驮小兔”。
来,我们来齐读第二组词语。
三、1、看来,同学们词语学得不错,现在请你选择这两组词语当中的一个或几个,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你看到了哪几个镜头?请大家先准备一下,自己在心里想一想。
2、交流:(围绕着剪纸,我看到作者“刁难”姥姥,蒙住姥姥的眼睛让她剪“喜鹊登枝”的窗花的镜头。
围绕着剪纸,我看到了姥姥给作者剪“牛驮小兔”的窗花的镜头。
我还听到了姥姥剪纸时剪刀发出的刷刷声和乡亲们的啧啧赞叹声。
)3、同学们真会读书!读着读着,就把长长的一篇课文读成了几个镜头和一串声音,我们看到了姥姥剪窗花的镜头,看到了姥姥干活儿的镜头,看到了作者“刁难”姥姥的镜头,还听到了姥姥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四、1、是呀,姥姥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令作者魂牵梦萦、欲罢不能,请再次快速地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中的哪那一句话最能够表达作者的这种魂牵梦萦、欲罢不能的心境与梦境?(“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大屏幕出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2、这句话中有一组关联词,用得比较特殊,你注意到了吗?(2个无论)3、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你去读读,你感觉到了什么?(作者是在强调不管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只要忆及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变得有声有色。
)师:你能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吗?(教师板书:有声有色)“声”就是“声音”,这里的“色”,难道是颜色、色彩的意思吗?你认为怎么讲?(作者孩提时的生活。
)4、这种生活是充满什么色彩的?5、请你仔细观察屏幕上刚才的两组词语,左边一组,右边一组,你再联系“有声有色”这个词语,有没有发现什么名堂来?(大屏幕再次出示刚才的两组词语,左边一组:啧啧赞叹、刷刷刷刷、悦耳至极、清清爽爽;右边一组:左邻右舍、择菜薅草、喜鹊登枝、牛驮小兔。
)(第一组词语都跟声音有关。
“啧啧、刷刷”都是声音,“悦耳至极、清清爽爽”是声音带给人的感觉。
都跟“有声有色”的“声”有关系)。
(第二组词语其实跟“色”有关,不管是择菜、薅草、剪窗花……都是描写童年色彩斑斓的生活的。
)6、同学们真了不起!那你能结合这两组词语,分别说说作者说的“有声有色”的“声”和“色”可能各是什么吗?(“声”可能是姥姥剪纸时的刷刷声、乡亲们的啧啧赞叹声。
“声”就是悦耳至极、清清爽爽的声音。
“色”可能就是指姥姥给我剪“喜鹊登枝”,给我剪“牛驮小兔”,给左邻右舍剪窗花……)7、看来这两组词语在作者的心目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课件点击,在上面两组词语下面逐个出示,第一句:“我”只要忆及乡亲们的啧啧赞叹声,立刻就会回想起;第二句:“我”只要忆及悦耳至极的剪纸声,立刻就会回想起;第三句:“我”只要忆及清清爽爽的剪纸声,立刻就会回想起。
)(“我”只要忆及乡亲们的啧啧赞叹声,立刻就会回想起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我”只要忆及悦耳至极的剪纸声,立刻就会回想起姥姥熟练地给我剪“喜鹊登枝”。
“我”只要忆及清清爽爽的剪纸声,立刻就会回想起我缠着姥姥不停地剪“牛驮小兔”。
)这就是作者心中和梦中的“有声有色”,那么这些声音和生活到底具有怎样的魔力呢?要想有更加深入的体会,我们要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中去感受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板书:有声有色。
还记得上节课我们所学的这个词语吗?声指什么?色又指什么?还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投影:第一句:“我”只要忆及乡亲们的啧啧赞叹声,立刻就会回想起;第二句:“我”只要忆及悦耳至极的剪纸声,立刻就会回想起;第三句:“我”只要忆及清清爽爽的剪纸声,立刻就会回想起。
这就是作者心中和梦中的“有声有色”,那么这些声音和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呢?要想有更加深入的体会,我们要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中去感受。
二、1、作者只要忆及乡亲们的啧啧赞叹声,他立刻就会回想起左邻右舍的窗子上姥姥剪的窗花。
书上哪几自然段写了这些内容?请一位同学来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谁来读?读得挺好的,知道什么是“小屯”吗?2、有没有发现这个开头写得很有特色?特色在哪里?(是由远到近地写的。
)如果这是一部电影的开头,那电影镜头先向我们展示的是?(大平原)然后是?(小屯)接着是?(左邻右舍)最后是?(窗子)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删除,有难度,学生对这样的段落缺少体验,也许也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
)3、这段话中,有一个字特别吸收老师,这个字就是“都”。
一个“都”字,还让你感觉到什么?再试着读一读当作者写下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的时候,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带着自己的感觉读一读课文。
(齐)“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4、这是作者对姥姥的赞叹,乡亲们又是怎样赞叹姥姥的手艺的呢?谁来读读?(学生读文)有没有发现这句话很有意思?读上去感觉怎样?(琅琅上口,就像顺口溜。
)谁再来很有韵律地、有节奏地赞叹一番?(删除)抓住“神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请注意这番话中乡亲们仅仅是在赞叹姥姥剪什么剪得活灵活现?(动物)5、除了动物,姥姥还会剪什么?书上怎么说的?现在请你扮演乡亲们,学着书上这句话的形式来夸夸姥姥剪的其它东西,前后同学先互相夸夸。
(大屏幕出示:你姥姥神了,剪像,剪像,剪个,剪个。
)(学生讨论,互相夸夸。
)是呀,听着乡亲们的啧啧赞叹,也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乡亲们对姥姥的这些啧啧赞叹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投影出示)1、让作者难以忘怀的是当他忆及那悦耳至极的剪纸声,就会立刻回想起姥姥给他剪“喜鹊登枝”的窗花的事;当他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就会立刻回想起姥姥给他剪“牛驮小兔”等关于牛、兔主题的窗花的事。
当作者这样想的时候,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删除)2、读一读课文4-6小节,把你印象较深的地方划上波浪线。
3、交流:A(“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
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先说说你的感受?你能把“我”的调皮劲儿读出来吗?我的“刁难”手段就是——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把姥姥的眼睛捂得再紧点儿?B(“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你耍赖过吗?你能把耍赖的感觉读到这话中去吗?如果我是文中的姥姥,你冲着我耍赖。
(教师:“你差点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姥姥“熟能生巧”的本领是怎么练就的呀?(“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来,让我们也跟着姥姥来学一学剪纸,男生冬天剪,女生夏天剪,男生白天剪,女生晚上剪,男生灯光下剪,女生摸黑剪,咱们来合作读一读,好吗?请注意现在你们在干吗?(剪纸)不好剪啊,剪不好要剪到自己的手的,有信心吗?孩子,要想做到熟能生巧,你得:数九隆冬——三伏盛夏——日光下——月光下——灯光下——摸黑——有没有人剪到手呀?为什么没有剪到手?看来你们基本练就了熟能生巧的本领。
是呀,那剪刀声如此悦耳至极,作者怎么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悦耳至极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投影出示)1、更让作者难忘的是“我”只要忆及清清爽爽的剪纸声,立刻就会回想起我缠着姥姥不停地剪“牛驮小兔”。
关于牛、兔主题的窗花,姥姥剪了许多许多,她这样做是为了什么?来,继续把你觉得甜蜜的、温馨的、依恋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
(“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唔!姥姥生肖属牛,而我属兔。
我嚷着还要。
”)(“姥姥把我搂在怀里夸道:‘机灵鬼!’”)(“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觉的兔子;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是呀,对于姥姥给我剪“牛驮小兔”等关于牛、兔主题的窗花的往事,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那都是非常真实的。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地方的描写:(删除)出示:“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