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十种颜色的象征意义处在各种文化背景下的人,对颜色都会做出反应,而这种反应往往是不自觉的。
例如心理学家发现,暖色(红、黄、橙)会让人觉得紧张、刺激;冷色(蓝、青)则可已让人感到安慰、放松;中性色(紫、绿、黑、灰、白)却可以使人品味自然、大方。
虽然每种文化对颜色的解释各有不同,但颜色依然是国际通用的象征体系。
而这也使得颜色成为人类最重要的象征体系之一。
红色(Red)红色是暖色中让人感觉最热烈的颜色,红色不仅是最刺激的颜色,也是意思最不明确的颜色,红色象征着爱与激情,也象征着侵略与战争。
它既象征好运,也代表危险;它既是繁荣,也是地狱的烈焰。
红色是一种警告标识它既表示不要做为,又是行动的一种刺激;既是政治色彩(红色是革命的颜色)又是感情色彩。
在中国,表示红色的字首先是朱。
商周时帝王传承后嗣,就已经用了表明身份的红色印章—朱印。
蒸发提取一种称为朱砂的矿物质就可以得到这种染料。
另一个表示红色的字是“丹”。
甲骨文写作一丹,表示了出产这种矿石的矿井。
还有一个表示红色的字“赤”。
在古代神话里把太阳比作一只红色的三足鸟,称为“赤鸦”,也称“金乌”。
由于“赤”代表了太阳,而太阳又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天,所以后世也经常用赤色,即红色来表示尊贵和高级别的地位。
比如红色的官服是高官的专属服装;皇宫的地阶必须涂红漆,叫做“赤墀(音同‘持’)”。
北京紫禁城的宫墙饰以红色即有表示皇家无上尊贵之意。
还有像现代汉语里的“走红”、“红人”等词汇也是由此意引申而来的。
红色还有更深一层的象征意义。
这一层意义的源头就是“血液”。
红色是血液的颜色,血液是生命的象征,因此红色也就象征了生命和活力。
“歃血为盟”,所谓“歃血”,就是嘴唇或口旁涂上牲畜的血,意在表示生命的承诺。
而且祖先在祭祀典礼时也经常会用到各种动物的血液,更早时甚至用过人的血液,这都是代表生命和灵魂的奉献。
也正是因为红色和生命、阳气挂上了钩,所以红色也被用来驱鬼避祟,因为邪祟都是“阴”的,是惧怕有活力的阳气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人逢“本命年”时,要穿红色内衣或系红色腰带来抵挡灾祸,逢凶化吉。
此外还有给孩子手腕上系红绳,盖房上梁时在大梁上系红布等等民俗。
在民间,“月下老人”、“红线系足”和“赤绳子耳”的传说,引出了中国婚姻的主色调。
因为结婚是幸福美好的喜事,所以其主色调红色自然便带有了吉庆和谐之寓意;而结婚又意味着家族很快就会“添丁”(即生育),所以红色也有了预示繁荣昌盛的引申义。
时至今日,由于历史、传统、文化的传承,某种特定的色彩甚至可以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种特定的色彩非“中国红”莫属。
圣经》是一部记载神的历史和人类救赎史的“书中之书”,多次提及的”“血”成为贯穿全书的血线,被赋予了深刻而丰富的象征意义。
红色是含有生命的血液(依63:2-3),战争、死亡(默6:4)及罪恶(依1:18)的象征。
红色的东西,有红色的珊瑚(哀4:7)、酒(依63:2);动物如红牛(户19:2)、红马(匝1:8),呈红色的初生婴儿(创25:25),有血色的青年(撒上16:12)等。
在这些红色当中,唯有生命的血液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生命的禁忌、祭祀、牺牲、仁爱和盟约。
血对于古代以色列人是禁忌,其原因有二:一是认为“生命、灵魂”寓居在血中,血就是“生命、灵魂”。
经上说:“但应记住:不可吃血,因为血是生命,你不可将生命与肉一起吃。
”(申12:23)在这段经文中,“生命、灵魂”和“血”甚至互相转换使用。
二是古代人中,很多民族把血当成生命的象征,所以才会有“歃血为盟”,或用血祭邪神。
故此,作为“司祭的国家,圣洁的国民(出19:6)”,以色列人是不吃血制品的。
红色的血用于祭献,象征着赎罪。
因为肉躯的生命是在血内,我为你们指定了血,在祭坛上为你们的生命赎罪,因为血具有生命,故能赎罪。
(肋17:11)旧约时代,上主藉着梅瑟在西乃山上颁布律法、诫命之后,“就用朱红线和牛膝草,蘸上牛犊和公山羊的血和水,洒在约书和全民众身上,说:这是天主向你们所命定的盟约的血”(希9:19-20)在赎罪祭中,祭品为大司祭和全会众是一只公牛犊(肋4:3-14),为官长是一只公山羊(肋4:23),为平民是一只母山羊(肋4:28),或一只母羔羊(肋4:32),最后都要把它们的血涂在全燔祭祭坛的四周。
旧约里的种种祭献,没有一种能永久成就赎罪的事。
所以大祭司必须每年一次进入至圣所献祭,为百姓赎罪(肋16:12-16)。
从亚伯尔到则济利亚为止,都是流血的事件,是信上主的“义人”所流的血(玛23:35)。
耶稣基督来了,自愿充当献祭的羔羊,以除去世人的罪孽(若1:29)。
“可是基督一到,就作了未来鸿恩的大司祭,他经过了那更大、更齐全的,不是人手所造,不属于受造世界的帐幕,不是带着公山羊和牛犊的血,而是带着自己的血,一次而为永远进入了天上的圣殿,获得了永远的救赎。
假如公山羊和牛犊的血,以及母牛的灰烬,洒在那些受玷污的人身上,可净化他们得到肉身的洁净,何况基督的血呢?他借着永生的神,已把自己毫无瑕疵的奉献于天主,他的血岂不更能洁净我们的良心,除去死亡的行为,好去事奉生活的天主﹖”(9:11—14 )耶稣是借着血和水而来的(若一5:6)。
耶稣基督代我们而死,完成上主的旨意,以自己的宝血定立了新约。
这就充分表明了三位一体天主(父、子、圣神)对我们的爱(若3:16)旧约一直说的是动物的血,人的血,但是到了新约,天主子毕一役而竟全功,“因为我们得知真道以后,若故意犯罪,赎罪的祭就再没有了”(来10:26-29)。
在教会的弥撒礼仪中,红色象征着爱,也代表了殉道,用于纪念耶稣苦难的圣枝主日,圣周星期五,圣神降临及所有纪念耶稣苦难的日子,宗徒与圣史节,以及殉道圣人的庆节,举祭的司铎都要身穿红色祭衣。
黄色(Yellow)黄色是三原色之一,给人轻快、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感觉。
黄色总是与金色,太阳,启迪,等事物联系在一起。
许多春天开放的花都是黄色的,因此黄色也象征新生。
在许多国家,黄色还代表胆小,怯懦,有一些国家认为,黄色代表嫉妒,黄色旗帜则表示疾病与检疫隔离。
中国的五行论中,把黄色与土相配,在古人心目中常常被看作君权的象征。
“土为尊”,这首先起源于古代农业民族的“敬土”思想。
此后这种思想又与儒家大一统思想揉合在一起,认为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王朝就是这样一个处于“中央土”的帝国,而有别于周边的“四夷”,这样“黄色”通过土就与“正统”、“尊崇”联系起来,为君主的统治提供了“合理性”的论证。
古代又有“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的说法:龙在打仗的时候,流的血是黄色的,而君主又以龙为象征,黄色与君主就发生了更为直接的联系。
这样,黄色就象征着君权神授,代表尊贵、庄严,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
周代以黄钺代表天子权力,隋代以后皇帝穿黄龙袍,黄色成为君主独占的颜色。
宋朝以后,明黄色是皇帝专用的颜色。
清朝也规定,明黄是帝王专用色,贵族只能用深黄色(美称金黄),稍带红色的杏黄不禁,民间也可用。
黄色是中华民族文化象征。
中国人是黄种人,古代有“黄帝”,我们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把适合举行重大仪式的日子称为黄道吉日。
佛教也崇尚黄色,和尚、喇嘛的袈裟皆为黄色。
《释名·释采帛》释:“黄,晃也,犹晃晃,像日光色也”,象征光明。
特别是在藏传佛教中的代表意义非常多:黄颜色代表着兴旺;在五色经幡中黄颜色则象征着土地;藏传佛教五大教派中“格鲁派”的特定颜色也是黄颜色,因为此派僧众所着袈裟和僧帽均为黄色。
在圣经中,黄色、特别是金黄色是宗教节日庆典的主要色调。
按旧约记载,五旬节称为收成节(出23:16);为建造装饰圣所奉献的黄金和黄铜等金色饰品,代表着欢庆和喜乐气氛。
黄色也代表着悲伤和耻辱。
放救世主入坟墓的圣像中使用黄色;黄色令人联想到圣经故事中犹达斯为了30枚银币出卖了耶稣,在教会许多的绘画中犹达斯一直穿黄色的衣服,因此黄色往往在西方成为背叛、胆小、卑怯和病态象征。
在教会弥撒礼仪中,由于华夏民族以黄色为尊,曾特别申请圣座让华人用黄色祭衣。
得到比约十二世的批准。
且在没有其他祭衣的情况下,除追思黑色外,黄色祭衣可代替一切颜色。
金色(Aurum)金色,是一种最辉煌的光泽色,更是大自然中至高无上的纯色,它是太阳的颜色,它代表着温暖与幸福,也拥有照耀人间、光芒四射的魅力。
自古以来,黄金的价值赋予金色以满足、奢侈、财富、华丽、高贵、炫耀、神圣、名誉及忠诚等特殊意义。
中国古代的“正黄色”就几乎可以等同于金色。
金色代表着人们亘古不变的美好希冀,古代以各种吉祥图案与文字为内容的金色器物。
如象征神圣的龙,象征高贵的凤,象征荣华富贵的牡丹等等。
这些伴有浓郁中国特色的象征组合方式,与金器进行结合,既满足了人们追逐财富的心理,又满足了对种种美好寓意的寄托。
同时,金色在中国的色彩文化中具有崇高的象征意义,金色的太阳、金色的树叶、金色的琉璃瓦都是京城最亮丽的色彩。
佛教的殿宇、佛像、佛龛、法器多为金色,有“佛是金妆,人是衣妆”的说法。
金色常常都用另一组词来代替,就是光、光明。
据旧约记载,天主创造了天地之后,首先创造了光。
因着这第一缕光,世界有了夜昼,大地有了生机。
此外,“光”是旧约中常提到的象征,一般意味着上主的临在,及其对于他的子民的特别照顾;有时也形容人的德行,特别是爱德。
在基督教信仰里,光有着特殊的意义。
金子是这种光的物质体现者,象征着物化了的神性光明,因为它洁净,从不生锈,永不腐朽。
在基督信仰中,金色象征神的属性和上主的荣耀。
金色被用于表现天国光明的意义。
阿维林采夫说:“拜占庭制作出镶着金底的马赛克,西方创造的是门窗的彩花玻璃。
在马赛克里,就连彩色玻璃本身也象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
”法国艺术史家丹纳这样描述说,“教堂内部……奇异的照明,好像开向天国的窗户。
”在绘画中,天主、天使、圣人的头上都被饰以一个金色的光圈。
在教会礼仪中,除黑色以外,金色祭衣可代替一切颜色的祭衣。
橙色(Orange)橙色是红黄两色结合产生的一种颜色,因此,橙色也具有着两种颜色的象征涵义。
橙色或是“红色”激情与“黄色”灵性的平衡,或是两者的极端表现。
橙色既象征着奢华与辉煌,同时也代表放弃世间所有快乐(在一些佛教国家,憎侣身穿橙色憎袍)。
古罗马时期,新娘结婚时会穿橙色礼服,另外,红皓石是一种橙色宝石它象征忠诚与诚实。
橙色欢快活泼,是暖色系中最温暖的色,它使人联想到秋天丰硕的果实,是一种富足、快乐而幸福的颜色。
橙色代表警戒色,如火车头、登山服装、背包、救生衣等,在标记色彩标准中被用作指示危险事项、航海事项和航空事项。
橙色也是喜庆、富贵色,如皇宫里的许多装饰。
据说在餐厅里用橙色可以增加食欲。
在乌克兰,橘色是橘色革命的代表颜色。
橙色更是荷兰的国色,在荷兰及海外荷兰裔人的影响却持续至今:荷兰国家足球队的队服为橙色;南非1994年以前国旗的主色为橙白蓝三色,代表了荷兰人的后裔布尔人早期在南非建立的殖民地奥兰治自由邦及南非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