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旧会计制度对照表

新旧会计制度对照表

《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的选用和账户的转换
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基本上是在《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的,其中部分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

为便于大家理解,下表将两个制度(分别称新、旧制度)中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了在实行新制度进行账户转换时应注意的问题。

编号科目名称使用方法及新旧衔接
资产类科目
1001 现金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
1002 银行存款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
1009 其它货币资金新制度增加“存出投资款”明细科目
1101 短期投资1、新制度增加了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短期投资和以非
货币性交易投入短期投资来源。

企业在调账时应注意不同渠道取得短期投资的适当性,并以投资方式不同来设置明细科目。

2、新制度下短期投资持有期间收到股利、利息等收益不确认投资收
益,作为冲减投资成本处理。

1102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
1111 应收票据对带息票据计提利息,旧制度规定应于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计提利息,新制度规定应于期末时计提利息(一般理解为月末)。

1121 应收股利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1122 应收利息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
1131 应收帐款新制度增加了债务重组方式下债权的减少以及以应收账款换入应收账款,或者以应收账款和其他资产换入应收帐款的会计处理,同时对债务重组方式下债权减少的核算做了更具体、详细的指导。

1133 其他应收款新制度对此部分核算内容规范的更具体详细;提出了应计提坏账准备的要求;增加了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收款的会计处理,同时对债务重组方式下全权减少的核算做了更具体、详细的指导。

1141 坏帐准备新制度对坏帐准备提取的范围、提取的方法、提取的比例等方面进行了更详细明确和更刚性的规定。

1151 预付账款新制度新规定了对预付账款因种种原因而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处理。

企业在调帐时应分析预付账款中是否出现了上述规定的情况,若有,应先调账,借记“其他应收款-预付帐款转入”科目,贷记本科。

1161 应收补贴款新制度规定的核算内容更为具体1201 物资采购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1211 原材料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1221 包装物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
1231 低值易耗品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1232 材料成本差异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1241 自制半成品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1243 库存商品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1244 商品时销差价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1251 委托加工物资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1261 委托代销商品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
1281 存货跌价准备1、新制度将应计提跌价准备的情况更加明确化;
2、新制度未设置“存货跌价损失”科目,而是在“管理费用”科目
下设置了“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明细科目,调账时,应将“存货跌价损失”科目转入“管理费用(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科目。

1291 分期收款发出商品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
1301 待摊费用新制度规定,如果待摊费用所应摊销的费用项目不能再为企业带来利益时,应将未摊销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成本费用。

1401 长期股权投资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
1402 长期债权投资新制度增设了“委托贷款”科目,调账时,原“长期债权投资”中属于委托贷款的部分应转入该科目。

1421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
1431 委托贷款新制度增设本科目,核算企业按规定委托金融机构向其它单位贷出的款项。

1501 固定资产新制度对融资租入和非货币交易转入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进行了新的规定,但新制度只适用于新制度实施之后的业务,原已入账价值不须调。

1502 累计折旧新制度对计算折旧时的残值率有新规定,但原折旧无须调整。

1505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新制度增设本科目,核算企业提取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601 工程物资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
1603 在建工程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
1605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新制度增设本科目,核算企业提取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1701 固定资产清理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
1801 无形资产新制度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使用权进行了更明确的核算要求1805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新制度增设本科目,核算企业提取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815 未确认融资费用新制度增设本科目,核算企业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所发生的未实现融资费用,企业应自新制度实施之日起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新制度进行核算,但无须调整原账目记录。

1901 长期待摊费用新制度中未再设“开办费”科目,调帐时应将原“开办费”转为在“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归集,同时,对属于开办费的部分,应按新制度规定,在生产经营的当月起,一次性计入当月损益;对“开办费”原作额应从新制度实施之日起转入当月损益。

1911 待处理财产损益新制度明确规定了在期末结账前的会计处理方法,期末处理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负债类科目
2101 短期借款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
2111 应付票据旧制度对计息的时间强调是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新制度要求期末(一般理解为每月)应计算应付利息,并增加“应付票据”科目的帐面价值。

2121 应收帐款新制度对有关债务重组按照新的债务重组准则作了更详细、更具体的使用说明。

2131 预收帐款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2141 代销商品款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2151 应付工资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2153 应付福利费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2161 应付股利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2171 应交税金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
2176 其他应交款新制度增加了应交的住房公积金,取消了“住房周转金”科目,调帐时,应根据“其他应交款”科目的余额和“住房周转金”科目的余额合计转入新开设的“其他应交款”一级科目,而将上述两科目核算的具体内容,按其他应交款种类开设“其他应交款”科目的有关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2181 其他应付款新制度对本科目的核算内容作了更为具体的规定,在调整时,应先剔除与新制度核算不符的内容之后,在将“其他应付款”科目的相关余额转账或沿用旧账。

2191 预提费用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
2201 待转资产价值新制度新增的科目,核算外商投资企业待转的接受非现金资产捐增的价值。

2211 预计负债新制度按照或有事项准则的规定增设本科目。

2301 长期借款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但本科目对应科目的核算,新旧制度差别较大,应予注意。

2311 应付债卷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
2321 长期应付款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但本科目对应科目的核算,新旧制度差别较大,应予注意。

2331 专项应付款新制度增设本科目,若企业已将专项应付款记入“其他应付款”等科目的,应转入本科目核算。

2341 递延税款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3101 实收资本(或股本)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
3103 已归还投资新制度增设本科目,核算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按合同规定在合同期间归还投资者的投资。

3111 资本公积新制度设置了到更详细的明细科目,将接受捐增分为“接受现金捐增”和“接受非现金捐增”。

3121 盈余公积新制度的核算内容更加完整详细,增加的外商投资企业所涉及的内容。

3131 本年利润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
3141 利润分配新制度增加了“提取储备金”、“提取企业发展基金”、“提取职工资奖励及福利”、“利润归还投资”等明细核算项目。

成本类科目
4101 生产成本
新制度增加了两个规定1、规定了须要单独核算费品损失的工业企业,可以在“基本生产成本”明细科目下设置“费品损失”明细科目或单独设计“费品损失”科目,以汇集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所发生的废品损失。

2、规定须要单独计算停工损失的企业,可以在“基本生产成本”明细科目下设置“停工损失”明细科目或单独设计“停工损失”科目,以汇集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因停工所发生的各项费。

4105 制造费用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但新制度特别规定了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4107 劳务成本新制度增设本科目,核算企业对外提供劳务所发生的成本。

损益类科目
5101 主营业务收入新制度对各种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及对该科目的运用情况分别做了更详细的说明,操作性更强。

5102 其它业务收入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
5201 投资收益新旧制度在核算内容与确认方法方面均有较大变化,企业应按新制度规定设置新的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5203 补帖收入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
5301 营业外收入新制度增加了非货币性交易收益、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等核算内容。

5401 主营业务成本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
5402 主营业务税金入附加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
5405 其他业务支出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
5501 营业费用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
5502 管理费用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
5503 财务费用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
5601 营业外支出新制度增加了出售无形资产损失、债务重组损失、提取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提取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提取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等核算内容。

5701 所得税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5801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新旧制度核算内容相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