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孩必知的30个上古神话传说(二)中国文化传承几千年,好多传奇口口相传,30个上古传奇里,和小孩们一起漫游下中国古典文化吧!16.︱东圣王公︱东王公与西王母共为道教尊神的东王公,又称“木公”,“东华帝君”。
究其源,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楚地信仰“东皇太一”神,又称“东君”,即为神化了的太阳神(太阳星君),此为东王公之前身。
原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男神,后经道教增饰奉为男仙领导,南、北二宗则奉为始祖。
17.︱刑天断首︱故事出自《山海经·海外西经》。
《山海经.校注》云:“刑天与帝争神。
帝断其首,葬于常羊之野。
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而舞。
”刑天是山海经里提到的一位无头巨人,原是炎帝的手下。
自炎帝被黄帝在阪泉之战打败之后,刑天便跟随在炎帝周围,定居在南方。
当时,蚩尤起兵复仇,却被黄帝铲平,因而身首异处,刑天一怒之下便手拿着利斧,杀到天庭中央的南天门外,指名要与黄帝单挑独斗。
最后刑天不敌,被黄帝斩去头颅。
而没了头的刑天并没有因此死去,而是重新站了起来,并把胸前的两个乳头当作眼睛,把肚脐当作嘴巴;左手握盾,右手拿斧。
因为没了头颅,因此他只能永久的与看不见的敌人厮杀,永久的斗争。
而在陶渊明的《读山海经》中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类,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来赞颂刑天的精神。
18.︱共工触天︱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之后,水神共工一向与火神祝融不合,他带领虾兵蟹将,向火神发动进攻。
火神祝融驾着遍身冒着烈焰的火龙出来迎战。
水神共工命令相柳和浮游将三江五海的水汲上来,往祝融他们那儿倾去。
刹时刻长空中浊浪飞泻,黑涛翻腾,白云被埋住,神火又被浇熄了。
但是大水一退,神火又烧了起来,加上祝融请来风神帮忙,风助火威,火乘风势,炽炽烈烈地直扑共工。
共工他们想留住大水来御火,但是水泻千里,哪里留得住。
火焰又长舌般地卷来,共工他们被烧得焦头烂额,东倒西歪。
共工带领水军且战且退,祝融直逼水宫,水神共工他们只好硬着头皮出来迎战。
代表光明的火神祝融获得了全胜。
浮游活活气死,相柳逃之夭夭,共工心力交瘁,狼狈地向天边逃去。
共工一直逃到不周山,回头一看,追兵已近。
共工又羞又愤,就一头向山腰撞去,“哗啦啦”一声巨响,不周山竟给共工撞折了。
不周山一倒,大灾难降临了。
原先不周山是根撑天的大柱,柱子一断,半边天空就坍塌下来,露出石骨嶙峋的大窟窿,赶忙天河倾泻,洪水泛滥。
闻名的“水火不相容”典故即源于这场大战。
后来才有了女娲炼五彩石补天的事迹,大地重回正常。
19.︱女娲补天︱女娲氏:一位漂亮的女神,身材象蛇一样苗条。
女娲补天的故事和盘古开天的故事一样,差不多上中国人家喻户晓的。
女娲时代,随着人类的繁育增多,社会开始动荡了。
两个英雄人物,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在不周山大战,结果共工氏因为大败而怒撞不周山,引起女娲用五彩石补天等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动人故事。
女娲补天是一个专门闻名的传奇。
《红楼梦》的第一回即引用那个传奇,女娲为了补天,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头,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但剩下了一块未用。
有人认为,不周山暗喻房柱,事实上补天确实是盖房子,女娲补天的故事,事实上是讲女娲那个人专门聪慧,会炼石盖屋。
20.︱臾区划五行︱又作鬼容区,号大鸿。
传奇上古医家,黄帝臣,曾佐黄帝发明五行,详论脉经,于难经究尽其义理,以为经论。
21.︱火正祝融︱祝融,本名重黎,中国上古帝王,以火施化,号赤帝,后尊为火神、水火之神、南海神,古时三皇五帝五帝之一(有争议),葬衡阳市南岳区。
据山海经记载,祝融的居所是南方的尽头衡山,是他传下火种,教人类使用火的方法,常在高山上奏起悠扬动听、感人肺腑的乐曲,相传名为《九天》,使黎民百姓精神振奋,情绪高昂,对生活充满热爱。
另一讲祝融为颛顼帝孙重黎,高辛氏火正之官,黄帝赐他姓“祝融氏”。
在日常用语中,「祝融」是火的代名词。
祝融死后,葬在南岳衡山之阳,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南岳最高峰称为祝融峰。
22.︱金正蓐收︱蓐收为秋神,左耳有蛇,乘两条龙。
是为白帝少昊的辅佐神,有人讲蓐收为白帝之子。
还有讲他是古代传奇中的西方神名,司秋。
据《淮南子·天文篇》载“蓐收民曲尺掌管秋天……”也确实是讲他分管的要紧是秋收科藏的事,因此望河楼前有“蓐收之府”牌坊。
少昊与蓐收,既是父子又是君臣,故两座牌坊同时在西岳庙显现。
《山海经》又讲∶“蓐收住在泑山”。
这山南面多美玉,北面多雄黄。
在山上能够望见西边太阳落下的地点,那时的光气乜是圆的。
管太阳下去的神叫红光,据讲这确实是蓐收。
23.︱水正玄冥︱古官名。
五行官之一。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姓氏,封为上公,祀为贵神……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
”24.︱鲧布息壤︱鲧[gǔn]:中国上古时期的历史人物,黄帝的后裔、玄帝颛顼的玄孙,是夏朝开国君主大禹的父亲。
息壤:传奇中一种能自己生长、永不耗减的土壤。
《山海经·内经》记载:“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侍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鲧腹生禹,帝乃命禹率布土以定九州。
”25.︱木正句芒︱句(读gōu)芒,或名句龙,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木神(春神),主管树木的发芽生长,少昊的后代,名重,为伏羲臣。
太阳每天早上从扶桑上升起,神树扶桑归句芒管,太阳升起的那片地点也归句芒管。
句芒在古代专门专门重要,每年春祭都有份。
他的本来面目是鸟——鸟身人面,乘两龙,后来竟一点阻碍也没有了。
只是我们能够在祭奠仪式和年画中见到他:他变成了春天骑牛的牧童,头有双髻,手执柳鞭,亦称芒童。
26.︱金晴无支祁︱中国神话中的水怪。
他的形状像猿猴,塌鼻子,凸头顶,白头青身,火眼金睛。
他的头颈长达百尺,力气超过九头大象,常在淮水兴风作浪,危害百姓。
大神禹治淮水时,无支祁作怪,风雷齐作,木石俱鸣。
禹专门愤慨,召集群神,同时亲自下达命令给神兽夔龙,擒获了无支祁。
无支祁虽被抓,但依旧击搏跳腾,谁也管束不住。
因此禹用大铁索锁住了他的颈脖,拿金铃穿在他的鼻子上,把他镇压在淮阴龟山脚下,从此淮水才安静地流入东海。
同时无支祁亦是古典神话小讲《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
27.︱诛除相繇︱相繇,也作“相柳”,是传奇中水神共工的部下,相繇蛇身而九首。
所到之处皆被他吃的干洁净净,同时将土地化为沼泽,这种沼泽的水有毒、无法饮用,因此相柳所到之地都变为无人区,连动物也不能生存。
在共工被禹消灭之后,相柳连续危害人间,禹数次将它击败,相繇被大禹杀死后,躯体的各个部位都化成了蛇。
然而相柳的血却污染了土地,使庄稼不能生长。
相柳的传奇象征着大禹治水工作的反复性和水灾给古代人带来的危害。
28.︱玄鸟生契︱在远古的黄河之滨,一只“玄鸟”唱着歌儿从空中飞来,带给人们无穷无尽的遐想――它是天的使者,原始部落的人们一个个对它顶礼膜拜。
一个叫简狄的女的,吞服“玄鸟”下的蛋后,怀孕生下一个亲小孩叫契。
契,即是阏伯,确实是传奇中的商之始祖。
《诗经·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这确实是“玄鸟生商”的漂亮故事。
29.︱仓颉造字︱传奇中仓颉[jié]生有“双瞳四目”。
目有重瞳者,中国史书上记载只有8个人,虞舜、仓颉、项羽、重耳、高洋、吕光、鱼俱罗。
还有李煜相传,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
在此往常,人们结绳记事,即大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
后又进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号作为记事。
随着历史的进展,文明渐进,情况纷杂,名物繁多,用结和刻木的方法,远不能适应需要,这就有制造文字的迫切要求。
黄帝时是上古发明制造较多的时期,那时不仅发明了养蚕,还发明了舟、车、弓驽、镜子和煮饭的锅与甑等,在这些发明制造阻碍下,仓颉也决心制造出一种文字来。
仓颉的字差不多上按照万物的形状造出来的。
譬如:日字是照着太阳红圆红圆的模样勾的;月字是仿着月牙儿的形状描的;人字是端详着人的侧影画的……仓颉首创文字的事后来被黄帝明白了,他大为感动,乃赐仓姓。
其意是“君上一人,人下一君”。
30.︱燧人取火︱“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的方法。
让人们享受到光明,让人们无须生活在黑背地,他的事迹是对人类最初战胜火的一曲颂歌。
人战胜了火,火磨炼了人,人成了星际间的万物之灵。
有关阅读:中国小孩必知的30个上古神话传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