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研究提纲:在全球经济化条件下,负债经营已成为现代企业必不可少的融资手段和策略。
合理运用负债经营,能够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益。
但是,债务也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因此如何使企业在负债经营与稳健发展中实现双赢,就必须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
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主要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负债经营在现代企业经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合理运用负债经营,能够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益。
但是,负债也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所以,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投资之前,对企业偿债能力进行合理的分析,是预测风险、保护企业利益的一种有效方法。
本文是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影响因素、分析指标、提高方法等进行的简要分析,以增强企业应付经营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影响因素分析指标提高方法在全球经济化条件下,负债经营已成为现代企业必不可少的融资手段和策略。
合理运用负债经营,能够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益。
但是,债务也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所以,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拥有足够的偿债能力是负债经营的基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自有资金的不足使得企业陷入经营困境。
但是目前国内外许多企业为了追求收入与资产的快速增长,使企业的负债规模不断扩大,偿债能力指标不断恶化且不断突破风险预警线,给企业的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如何使企业在负债经营与稳健发展中实现双赢,就必须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一)影响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因素1、企业的净资产。
企业的净资产是企业所拥有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在企业清算时真正可用来抵偿到期债务的经济实力。
它是企业清偿债务能力的主要保证。
2、企业的盈利能力。
这是影响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最根本原因。
企业的盈利能力强,就会取得可观的利润,而利润的取得,便会增加企业资金,提高企业偿债能力。
3、企业的现金流入。
企业负债的偿付有两种方式,一是用自身的资产偿付,二是举新债来偿付旧债,但最终也要用自身的资产来偿付。
短期负债一般来讲需要以企业的流动资产(主要是现金)来偿付,因此,充足、稳定的现金收入是企业偿债能力强的重要标志。
4、企业的融资能力。
一个企业如果有较强的融资能力,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保持良好的信用关系,随时能够筹措到需要的资金,即使该企业的各种偿付能力指标并不高,却总能按期偿付其债务和支付利息,那么该企业也具备很强的偿债能力。
(二)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即企业在1年内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偿付的债务,这部分负债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影响较大,如果不能及时偿还,就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面临破产倒闭的危险。
分析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主要有以下指标。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表示每一元的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保证。
该指标越高,表示企业偿付能力越强,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小,安全程度越高。
但流动比率也并非越高越好,因为流动比率过高,可能是企业滞留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过多,未能有效地加以利用,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一般认为,该指标为2:1最好。
但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特点,要根据企业的性质和营业周期的长短来评价,不能一概而论。
2、速动比率。
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称为速动比率,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后的资产称为速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
速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一般情况下,该指标为1时最为合适。
但与流动比率一样,在实际分析时,应该根据企业性质和其他因素来综合判断。
3、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是企业现金类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这个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
但是,如果企业停留过多的现金类资产,现金比率过高,就意味着企业流动负债未能合理地运用,经常以获得能力低的现金类资产保持着,这会导致企业机会成本的增加。
通常现金比率保持在30%左右为宜。
4、现金流量比率。
现金流量比率是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流动负债的比值。
该指标从动态的角度反映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
(三)如何提高企业短期偿债能力1、选择合适的举债方式。
企业应根据资金需要量的多少、使用时间的长短、可承担利率的大小来选择不同的筹资方式。
2、制定合理的偿债计划。
有一些破产倒闭的企业并非资不抵债,而是其资产不能按时变现,及时偿还债务。
3、优化资产结构。
正常经营的企业,其资产总额总是大于负债总额,但由于各种资产的变现能力不同,所以,应该重点优化资产结构来满足偿还债务的需要,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
4、培植良好的公共关系。
诚实无欺,讲信誉,守信用,是企业的良好形象与魅力所在,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一)影响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因素1、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式企业各种资本的价值构成及比例关系,是企业一定时期筹资组合的结果。
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因不同的资金来源而各不相同,负债到期必须偿还,并且需要支付利息。
所有者权益无需偿还,风险较小,是企业稳定性与偿债能力的保障,但其要求的报酬通常高于债务利息,因此成本较高。
企业的资金结构中,负债的比重越高,风险越大,不能偿还本息的可能性也越大,企业的资本结构影响着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2、长期盈利水平。
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长期负债的偿还主要用投资产生的收益偿还利息与本金。
企业能否有充足的现金流入偿还长期负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获利能力。
一般来说,企业盈利能力越高,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就越强。
3、管理层的素质。
一个优秀的管理层是公司最有价值的资产,因为他们的决策和行动能够带来丰厚的现金流量。
高素质的管理者能指引公司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公司的价值增强。
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都证明,股东结构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至关重要。
(二)分析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它反映企业的资产总额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举债而得到的。
该比率越高,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差,财务风险越大。
至于资产负债率多少才是最合适的,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
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资产负债率会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般而言,处于高速成长时期的企业,其资产负债率可能会高一些,这样,所有者会得到更多的杠杆利益。
2、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是负债总额与股东权益总额的比值,该比率实际上是负债比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债权人所提供资金与股东所提供资金的对比关系,因此可以揭示企业的财务风险以及股东权益对债务的保障程度。
该比率越低,说明企业长期财务状况越好,债权人贷款的安全性越有保障,企业财务风险越小。
3、偿债保障比率。
偿债保障比率是负债总额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比值。
该比率反映了用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偿还全部债务所需的时间,所以也称其为债务偿还期。
该比率越低,说明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
4、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是税前利润加利息费用之和与利息费用的比值,它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所得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
如果这个比率太低,说明企业难以保证用经营所得来按时按量支付债务利息,这会引起债权人的担心。
一般来说,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至少要大于1,否则,就难以偿还债务及利息,长此以往,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倒闭。
(三)如何提高企业长期偿债能力1、优化资本结构。
企业的资本结构是企业筹资决策的核心问题,最佳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在适度财务风险的条件下,使其预期的综合资本成本率最低。
企业应借鉴国外已有的量化指标,对影响资本结构的数据进行综合整理和分析,从而找出相对合理的优化资本结构的量化标准,指导企业提高长期偿债能力。
2、提高盈利能力。
企业经营是为了生存、发展,最终要实现盈利,如何达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盈利能力不断提升,是每个企业都想实现的目标。
首先,采用最合适的企业经营模式,它关系到企业经营质量与经营能力的成长问题。
其次,改进企业的技术水平,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产品的竞争,没有技术的进步,企业的发展就缺乏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还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与使用,人才是企业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个配套环节,所以要重视人才的培养。
3、提高管理层的能力。
一个好的管理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管理素质和投资眼光。
作为管理者,必须增强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把学习摆在重要地位,学习是提高管理者知识水平、理论素养的途径。
管理者必须执行公司确立的目标,使目标具体落实。
同时,按时完成各项工作,认真履行组织赋予的职责。
管理者应不断锻炼对整个管理过程进行规划发展、远景展望的能力,不能停留在表面工作中。
结论:随着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负债经营在现代企业经营中扮演着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但是目前国内外许多企业为了追求收入与资产的快速增长,使企业的负债规模不断扩大,给企业的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要实现企业在负债经营与稳健发展中的平衡,就必须合理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使公司既能充分利用借入资金的财务杠杆效应,又不会使企业面临很大的财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