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要素》说课稿一、说教材所选的教材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基础会计》一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要素是本教材第二章第一节会计要素中的一部分内容。
会计要素也称为会计对象要素,是会计核算和监督内容的高度归并与概括,也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项目,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要素。
这一节内容基本上是纯粹的理论知识,即每个要素的概念、特征和种类,比较枯燥,涉及的名词知识点也非常多,但又非常重要,它是一个起点,是个入门。
只有明确会计六要素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才能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数量的增减变化进行定量分析,为学习会计等式及借贷记账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对于才接触专业课的中职生来说无疑是个挑战。
由于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出台,部分要素概念内容有些变动,我直接按新准则讲,不做新旧比较解释,以教师讲述的为准,不以教材为准。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具体的内容不做过深的解释,只要求学生知道就可以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讲的通俗易懂,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否则,照本宣科或理论讲的过深,都会使学生难以接受,失去兴趣,从而对整个专业课程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刚刚开始就失败了。
二、说教学目标通过45分钟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从以下三个方面有所收获:1、认知目标(1)理解会计要素的含义;(2)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为学习会计平衡式和借贷记账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判断解释现实生活中一些经济现象的能力,开拓视野。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使其感到懂得一些会计知识非常有用有趣,从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克服畏难厌学情绪。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中职会计专业一年级学生,刚刚开始接触专业课,经济常识贫乏,对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难以感兴趣,缺乏耐心,存在着畏难情绪。
但他们思维比较活跃,喜欢多动手,对喜闻乐见的实例比较感兴趣。
他们能意识到专业课的重要性,希望能学有所获,但接受能力参差不齐,主动学习性差。
四、说教法会计专业课教学内容枯燥、理论易与实际脱节,学生没有兴趣,被动的学习,效果很差。
因此,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本节内容采用“启发式”、“案例教学法”、“图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启发式为主,配合案例教学,将熟悉的经济现象引入课堂,将抽象的内容变成生动、具体的生活实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复杂的内容清晰化,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发现、探究新知,开发学习潜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说学法本节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发现、找到学习的乐趣,由生疑到探究到结论,积极合作,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形成自主的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2分钟1、让学生回答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对象是什么?在第一章已论及会计的基本职能就是核算与监督,会计的对象就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就是企业等经济实体的资金运动,即能够用货币表现的各项经济业务。
但是,这只是从动态上对会计对象的一般描述,而且比较抽象。
企业的资金运动纷繁复杂,为了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为了便于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首先就要对会计对象进行基本分类,因此而形成了会计要素的概念,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金运动就具体的表现为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
(二)新课讲授------35分钟首先明确给出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要素。
这节课只讲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要素1、在讲资产时,情境导入------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首先抛出问题,还珠四美谁最富有,她旗下拥有多少多少资产?一个企业,他有多大规模,他的经济实力如何,他的家底如何,表现在哪一方面,资金占用分布在哪些地方?用这些现实的经济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己给资产下定义,然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给出会计准则规定的严格的资产定义。
然后进行剖析作为资产应同时具备三个特征,使同学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在讲资产的特征时,通过“小思考”方式,让学生自己解决如下问题:判断是否属于企业的资产。
A、企业库房存放的代管的其他单位的商品物资B、企业临时租入的机械设备C、企业准备进行一项房地产投资,预计到明年可赚100万元D、企业准备购买国债50万元E、经证明确实无法收回的货款F、库存的腐烂变质的商品说明只有符合这三个条件的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接着讲资产按其流动性质和存在的形态不同分类,这里一定要向学生解释流动性,就是转化为现金的能力。
资产的种类比较多,若讲的过细、过深一是时间不够用,再者理论化过强反而使学生失去兴趣。
所以要抓住重点(流动资产),详略得当(长期投资和无形资产略些),深浅适度(不做过深的理论探讨)。
我通过多媒体把每类资产的名称和内容打到投影上,并配以图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接下来讲资产的来源,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投资者投入的,二是向银行等债权人借入的。
引出另外两个会计要素,即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负债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理解,解释完负债的定义后,再强调作为负债应同时具备三个特征A: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B:是一种现时义务C: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
要求学生思考回答以下问题:(1)因付货违约而产生的未决诉讼,专业人士估计败诉的可能性为80%,若败诉企业要赔偿对方50万的经济损失,能确认本企业的负债吗?为什么?(2)未来可能发生的交通事故引起的赔款,能确认本企业的负债吗?为什么?关于负债的种类:按其清偿期限的长短,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通过投影进行反映和解释,适当的提及二者的区别在于偿还期限长短和举债目的不同。
最后讲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即: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这里只要求学生掌握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重点强调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区别:一是所有者可以凭借其权益参与企业经营,分享企业经营成果;但债权人只能按约定的金额在约定的时间取得利息补偿,不能参与经营,更不能分享企业经营成果。
二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内,企业一般不需要向所有者归还其投入的资本,除非发生破产、清算、减资等特殊事项;但负债是企业对外承担的经济责任,企业负有到期偿还的义务。
三是企业在清算时,只有当所有的负债得到清偿后,所有者才实现对其资产的要求权。
拓展视野,学以致用:假设甲、乙两公司生产销售完全相同的产品,其资产总额相同,但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构成刚好相反,如下图:做为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他们会从中获得哪些信息?一、判断题1、从数量上看,所有者权益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
()2、企业获取资产的来源渠道有两条:一是由企业所有者投资形成,二是由债权人贷款形成。
()二、不定项选择题1、属于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是( )。
A.应付职工薪酬B.固定资产C.短期借款D.盈余公积2、属于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有( )。
A.收入B.费用C.所有者权益D.利润3.下列称为留存收益的是()A资本公积 B投资收益 C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D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张三和李四商议并签订协议,共同出资开办华威有限责任公司,从事产品生产经营。
根据协议,到2009年12月31日,李四投入800 000元的现金,1 000 000元的厂房(双方作价,含场地)以及700 000元的全新设备;张三出资1 500 000元的现金;两人按出资比例享有对企业的所有权。
根据经营需要,公司另从银行借入1 000 000元的现金。
此时,该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如何?教师总结:投资者:在资金利润率大于借款利率的情况下,投资者更愿意高负债经营,因为这可以用别人的钱为自己赚钱。
债权人:把资金借给甲公司风险较大,若出现经营困难,偿还能力较差。
而乙公司的偿债能力强些。
企业管理者:甲公司是一个高负债,高风险的企业,也可能是一个扩张形的企业,一旦经营不好,所有的债权人都要求还款,将面临破产的危险。
乙公司是一个保守的企业,资本雄厚,偿债能力强,若市场好,可以考虑举债扩大经营规模,实现更多的利润。
(三)综合课堂讨论,引出另外三个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6分钟)陈刚大学毕业后创办宠儿服饰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元。
公司于2015年1月1日宣告成立,其中朋友张芳以银行存款30万元作为投入资本金,陈刚以银行存款40万出资,从银行申请创业贷款30万元。
宠儿服饰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1月份从银行取得短期借款10万元;从银行提取日常零星开支用现金5万元;从盛大公司购买原材料20万元,其中以银行存款付款15万元,其余5万元尚未支付;支付工资及行政管理费用8万元;生产服装10万元,产品销售收入20万元,实现利润5万元。
请分析:(1)、该公司1月份发生的经济业务共涉及到哪些会计要素项目?(2)、该公司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有哪些?他们分别关心哪方面的会计信息?(四)小结及布置作业(2分钟)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要素反映的是一定时点企业静态的财务状况,可以知道企业资产总额及分布形态,资产来源于投资者投入的(所有者权益)和向债权人借入的(负债)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断发生变化,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收支及盈亏情况的收入、费用、利润三个要素第二节课再讲。
作业见配套的习题集(判断下列资料中各项目的类别,巩固强化课堂知识)七、教学后记本节课总体来说,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基本掌握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和内容,并能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知识容量大,节约板书时间,提高教学效果的优越性。
由于教学对象是中职生又是才入门的新课,对所有者权益的内容理解不是很透彻,只要求其知道最基本的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