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妙丸应用.

二妙丸应用.

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临床运用二妙丸【作用类别】二妙丸为湿疹类非处方药药品。

【成份】苍术(炒)、黄柏(炒)。

【性状】二妙丸为黄棕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涩。

【功能主治】二妙丸燥湿清热。

用于湿热下注,白带,阴囊湿痒。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克,一日2次。

【注意事项】1.忌烟酒、辛辣、油腻及腥发食物。

2.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期间,如局部皮疹需要使用外用药时,应向专科医师咨询。

5.如瘙痒重者,应去医院就诊。

6.服药7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对二妙丸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二妙丸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二妙丸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二妙丸的临床应用二妙丸是中医用于燥湿清热的基础名方,广泛应用于湿热下注引起的炎症、红肿、渗出等症。

那么同仁堂二妙丸的临床应用有哪些?二妙丸的临床应用皮肤科:湿疹、脚气、阴囊湿疹、生殖器疱疹、带状疱疹、手癣、臁疮、脓疱疮、脚癣、下肢急慢性湿疹、皮炎、肛门搔痒症、老年瘙痒症、酒糟鼻。

妇科:白带异常(各种阴道炎导致)、急慢性泌尿系感染、月经不调、盆腔炎。

内科:腹泻、痢疾、肠炎、黄疸、肝炎、胃炎和胃溃疡(湿热型)、失眠多梦(湿热证)。

外科:足膝红肿热痛、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症)、下肢静脉曲张兼湿热者、下肢溃疡、糖尿病足、下肢丹毒、坐骨神经痛(湿热证)、湿热腰痛。

泌尿科:泌尿系感染口腔科:口臭、口舌生疮、牙龈炎、牙周炎。

耳鼻喉科:慢性咽炎、慢性鼻窦炎、慢性上颌窦炎等。

男科:阳痿(湿热下注)、睾丸炎或附睾丸炎湿热常常表现为一种体质,很难短时间去除,因此往往需要长期用药,多数燥湿清热的药物药性都很强,因此用药应加以注意。

由于二妙丸组方简单,几乎无毒副作用,长期服用,非常安全。

因此是燥湿清热的首选药。

友情提示:康爱多网上药店,药品价格优惠,质量有保障,购买方便快捷。

如需要购买同仁堂二妙丸的朋友,可联系我们的在线客服或者拨打热线电话:400-8811-020,康爱多网上药店让您享受全新购买体验。

小议二三四妙散2008年我遇到一个从南方打工回来的小姑娘。

其实病也不复杂,只是病的久了治疗有点棘手,还是要动点小脑筋的,单方一法不可能完全入扣。

生的啥病呀,是大家都知道的湿疹,是慢性的。

当然喽,慢性发作了也可叫急性,看你从哪个阶段分了。

这个女孩在一家电器厂打工,不知接触到啥东西,开始是全身发痒,起风水疙瘩,就是我们所说的荨麻疹。

吃吃抗过敏药,打几针解毒敏也就好了,可是那个环境没改变,致病因素还在,所以反复发作,这样过来半年不好,那里的药费又贵,只得回来到我诊所附近的酒楼上班,慢慢地痒疹集中到腰臀腿上了,这些地儿手更容易抓到。

瘙痒、挠抓、流滋、结痂、反反复复,有原来好过了的乌疤、现在正痒的红疙瘩、还有被抓破流血了才止痒的流黄水的湿毒疮。

这不,现在来我这儿就是这个样子,已经一年有余了。

听说我治皮肤病还行,来了嘴可甜了,叔叔长叔叔短的叫,叫的我牙都关不住了。

可还是要给她想办法治啥。

小孩子挣钱不容易,疗效好还要想办法省钱。

诊脉稍有滑象,舌暗红前半部薄苔,后半部像撒了一层豆腐渣,那就是积粉苔了。

按经验,湿热下注无疑。

完全治好要些时日,长时间服药,量不可大,会损胃的,故处小剂量方。

水流湿,有湿就要利,又燥湿药可帮助化湿,取薏米10克、苍术6克、土茯苓10克、地肤子10克,有热就要清,加黄柏6克,病久血分受之,加赤芍6克、丹皮6克以凉血消瘀,热久有火,火就燥,加生地黄12克滋阴养血,下部之疾川牛膝6克可引经,再用白癣皮10克祛风止痒,甘草15克调味也清热抗过敏。

这样子十一味药组成一方,是为清热利湿败毒、祛风养血润燥的复法。

不过一百克,就那么一大把,每日煎服一剂。

外边的痒疮也要使手段,痒疙瘩用凡士林加一点清凉油调新青吹口散擦,结痂的用蛋黄油调吹口散润肤,流黄水的直接用粉子扑上以收湿。

经济实惠,花钱不多。

这样不出月余,患病部位都光溜了。

怕再复发,做丸药一料收功。

说到这儿该说正题了,这个方子是我常用来治下部有关湿、热、毒、瘀、肿、痒的复方,是四妙散的加味方。

说到四妙散不能不说说二妙和三妙散。

二妙散就是苍术、黄柏二味药,治湿热下注,脚膝无力,或足膝红肿,筋骨疼痛,下部湿疮,带下黄白以及湿热致痿的名方,在内外妇儿伤各科均有应用。

本方最早见于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名苍术散,治“一切风寒湿热令足膝痛,或赤肿脚骨间作热痛,虽一点能令步履艰苦,及腰膝臀髀大骨疼痛令人痿痹,一切脚气,百用皆效”。

《丹溪心法》取此二味名为二妙散,治“筋骨疼痛因湿热者”。

此二方名异实同,功效主治所述相近。

虽然危亦林所出苍术散要早于二妙散并且叙述所治更为详尽,可能因丹溪名号高于危氏,亦或者二妙之名更华丽且容易记诵,故后世医者基本都忘了苍术散而只知二妙散。

至明朝虞抟《医学正传》加入牛膝一味,取名三妙,治“湿热下流,两脚麻木,或如火烙之热”,是二妙的最早化裁加味应用。

牛膝一药,分川和怀,临证取舍在于有余和不足。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脐痈》也有三妙散之方,是加槟榔一味,“共研细末,干撒肚脐,出水津淫成片,止痒渗湿,又治湿癣,以苏合香油调擦甚效”,这个是外用的三妙散。

《全国中成药处方集》又加薏苡仁,泛水为丸,称四妙丸,也可为散用,治湿热下注两脚麻木,下肢痿弱,筋骨疼痛,足胫湿疹痛痒等病症。

二妙、三妙是部颁标准的中成药,取之治丹毒、流火、带下、阴囊湿痒等无不可,可见其疗效卓著,经得起临床检验。

虽几经化裁或更方名或改剂型,总不出其治湿热下注之旨,四妙较之二妙、三妙更妙了,用此散化裁加味治下部之疾,我的经验不全刻板于脉象,见舌或红或黯或大或齿痕或厚或腻,或见舌根生苔即可取用。

加土茯苓、地肤子名五妙、六妙无不可也,用之合于法度,总有一个“妙”字可言.二妙丸在妇科临床上的运用赵景芳【摘要】:正北京西苑医院傅方珍老大夫,从事中医妇科四十余年,学验俱丰,尤擅长二妙丸应用,笔者曾亲聆傅老大夫教益,于妇科临床运用本方加减,效果满意。

二妙丸中黄柏滋肾清热,苍木醒脾舒筋。

临床运用最早记载于《丹溪心法》,主治湿热下注的下肢痿软、足膝肿痛、下部湿疮等。

胞宫位居下焦,妇科疾患多与胞宫有关,凡因下焦湿热所致的月经过多、月经先期、阴痒带下,症瘕,痛经、经前呕吐、产后恶露不净等,均可运用本方加味治之。

【作者单位】:安徽省立医院【正文快照】:北京西苑医院傅方珍老大夫,从事中医妇科四十余年,学验俱丰,尤擅长二妙丸应用,笔者曾亲聆傅老大夫教益,于妇科临床运用本方加减,效果满意。

二妙丸中黄柏滋肾清热,苍术醒脾舒筋。

临床运用最早记载于《丹溪心法》,主治湿热下注的下肢痿软、足膝肿痛、下部湿疮等。

胞宫位居下焦《中国药典》:三妙丸【处方】苍术(炒)600g 黄柏(炒)400g 牛膝200g【功能主冶】燥湿清热。

用于湿热下注,足膝红肿热痛,下肢沉重,小便黄少。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3次。

【炮制】以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医学正传》卷五:三妙丸【处方】黄柏120克(切片,酒拌略炒)苍术180克(米泔浸一二宿,细切,焙干)川牛膝(去芦)60克【功能主冶】治湿热下流,两脚麻木,或如火烙之热。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姜、盐汤送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四妙丸及其临床运用四妙丸,一种药物名称。

主治脾胃虚弱,不能运化,痰停胸臆,饮食减少,大便溏泄。

用于由湿热下注引起的两足麻木,下肢痿弱,筋骨疼痛,足胫湿疹痒痛。

古方概述处方来源:元、《丹溪心法》。

《卫生部药品标准》(1992年)。

处方组成:苍术125g,牛膝125g,黄柏(盐炒)250g,薏苡仁250g。

处方用法:以上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约得705g,干燥,即得。

处方功效:清热利湿,通筋利痹。

处方主治:湿热下注,两足麻木,筋骨酸痛等。

用于治疗丹毒,急慢性肾炎,湿疹,骨髓炎,关节炎等。

制方原理:方中苍术燥湿健脾;黄柏清热燥湿;牛膝补肝肾,强筋骨;苡仁祛湿热,利筋络。

四味合用,为治湿热痿证之妙剂。

为二妙散加怀牛膝、薏苡米而成。

用法用量:水泛丸,每次6-9g,日2次口服,小儿酌减。

规格1g/15粒用药禁忌:忌食酒、肥甘之品,阴虚者禁用。

临床应用1.湿疹:应用本方加减:薏米50g。

苍术15g,黄芩15g,川芎15g,白蒺藜15g,苦参20g,白鲜皮20g,赤芍15g,生甘草15g,水煎服,日服1剂。

湿烂性湿疹渗出黄水多,继发感染者加板蓝根30g,双花20g,或蒲公英30g;糜烂渗出重者,加用紫草20g,或外用紫草油纱条。

治疗急慢性湿疹31例,全部病例均表现发热,口干,口渴,便干结,小便黄赤,烦躁不安,痒甚,夜不得眠,脉见浮滑数,舌质红或舌尖红,苔白腻或白腻罩黄。

结果总有效率达97%,本组随访11例,只有1例复发,再用本方6剂而愈。

其余10例未再复发。

2.丹毒:用本方加减:黄柏、薏苡仁各30g,苍术、川牛膝各12g,萆薢、土茯苓、蒲公英、野菊花各30g,牡丹皮、赤芍各15g,日1剂,水煎服。

热重于湿,局部红斑灼热甚者,重用蒲公英、野菊花,并加金银花、紫地丁;湿重于热,局部肿胀甚者,重用萆解、土茯苓,加木通、猪苓;瘀结明显,局部肿硬,疼痛甚者,重用牡丹皮、赤芍,加乳香、没药;高热加柴胡、葛根,并用柴胡注射液2-4ml,肌肉注射,日2次;苔黄厚腻加川黄连、黄芩。

以7日为1疗程。

外敷:败酱草60g,生大黄、黄连、地榆各30g,冰片、乳香、没药各15g。

共研极细末,凡士林调匀,摊于消毒纱布上,局部清洗后敷于患处,日1次。

治疗丹毒178例全部治愈。

3.湿热痹:用本方加减:苍术6g,黄柏7g,生薏苡仁30g,怀牛膝12g,全蝎4g(研末冲服),乌梢蛇7g,忍冬藤15g,天仙藤12g,秦艽10g,桑枝15g。

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关节局部肿甚加丝瓜络、大腹皮各15g;痛甚加玄胡、没药各12g;局部热甚加滑石、蒲公英各20g。

服药期间忌服肥甘厚腻及辛辣之品。

治疗湿热痹62例,总有效率为88.7%。

4.慢性渗出性膝关节炎:用本方:黄柏、牛膝、薏苡仁各25g,苍术20g,日1剂水煎服。

治疗慢性渗出性膝关节炎。

49例中:治愈35例(71.4%);显效7例(14.3%);有效4例(8.1%);无效3例(6.2%)。

5.小儿急性肾炎:用本方加茯苓、泽泻、车前子。

兼风热表证者加银花、连翘;兼风寒表证加荆芥、防风;伴咽喉肿痛加牛蒡子、薄荷、桔梗;湿重于热重用苍术;热重于湿重用黄柏;兼脾虚症状者加太子参、山药;以血尿为主加小蓟炭、蒲黄炭、白茅根;以蛋白尿为主者加黄芪、鸡内金、麦芽、六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