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本科专业课程(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编写规范
一、基本要求
1、教学大纲应有利于指导教师组织教学,有利于指导学生的学习,能成为教材选用及编写、课堂教学、学生学业检查和成绩评定以及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和标准。
2、教学大纲应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实现课程教学目的为目标,以学生应掌握的知识体系、培养的能力、具备的素质为主线,科学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搭建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合理安排课程的教学进度。
避免局限于一本教材或参考书进行编写。
其中,有国家指导意见的课程,应在国家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定位进行编写。
3、各教学单位应组织各教研室或课程教学团队认真学习学校有关教学大纲修订的要求及本审定意见,研讨课程教学内容,达成共识,并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编写。
4、教学大纲的语言应简明扼要,教学内容的层次及逻辑顺序清楚,重点明确,难点准确,学时分配合理;如对教学方式方法有建议,可进行总体阐述或在各部分中阐述。
5、课程教学大纲的格式符合统一规范。
字体、字号规格统一。
文本表述要简明扼要、科学规范、层次清楚,杜绝错别字。
正式文稿应删除课程不需要的多余栏目(即该大纲未涉及或无内容的栏目)。
二、理论(含实验)课程、实践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要求
1、基本信息
应准确、完整的填写课程的各项信息,并符合学校的有关规定。
(1)中文名称、课程编码:必须与“教务系统”中培养方案所开课程匹配,且相互统一。
(2)英文名称:按照国际标准,科学、规范、准确翻译中文课程名。
(3)开课学院:教学单位全称。
未纳入学院的教研室则填写教研室名。
(4)属性:选择填写“理论”、“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之一。
以理论授课为主的课程为“理论”类课程,以实验授课为主的课程为“实验”类课程。
(5)学分、总学时、实验学时、上机学时:阿拉伯数字按实填写。
其中学分、总学时必须填写;若课程未安排实验学时或上机学时,则填写0。
(6)适用专业:按专业全称或学科类填写。
若涉及多个专业,则逐一输入填写,每个专业则用“、”分隔。
(7)先修课程:填写该课程的直接先修课程。
如“数据结构”的先修课程有“C语言程序设计”、“大学计算机基础”等,而“C语言程序设计”的先修课程为“大学计算机基础”,则“数据结构”的先修课程只须填写“C语言程序设计”。
未有先修课程的,则在第一行填写“无”。
对多余的项应删除。
(8)大纲执笔:“×”为具体的教研室名称或执笔教师的名字。
原则上,大纲执笔应由课程负责人担任。
(9)大纲审批:“×”为学术委员会的名称或学术委员会主任名字。
2、目的、任务及能力培养
从宏观角度阐述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以及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字数一般控制在200左右。
3、基本要求
立足于课程整体概要阐述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开设本课程应具备的主要教学条件、建议采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方法,以及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后,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应具备的最低要求,按“掌握”“熟悉”“了解”“具有”“能够”等写明应达到的要求。
字数一般控制在300左右。
4、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1)对课程包含的教学内容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形成层次分明、逻辑清晰、学时分配合理、重难点明确的授课内容体系,且对知识点应达到的教学及学习要求进行简明扼要的说明。
避免写成某一本教材或参考书的目录。
(2)原则上,本栏目按照“章节”格式进行编辑。
若确应课程特殊要求,也可参照“章节”格式,采用其他格式进行编辑,但必须符合本次教学大纲修订的相关要求。
(3)“目的与要求”:按“章”说明本知识单元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也可根据课程的需要按“节”进行说明。
(4)“重点与难点”:按“章”说明本知识单元的重点与难点知识。
也可根据课程的需要按“节”进行说明。
(5)根据教学内容的教学及学习要求,按照“了解、掌握、应用”3个认知层次(依
次递增)进行科学划分;
(6)教学进度安排(含教学时数)要符合教学内容或知识点的需要;
(7)“实验教学”应按照实验项目学分制的要求构建满足课程教学要求的实验项目,每门课程应至少有1个综合性、设计性或创新性实验,且避免同一实验项目在同一专业的不同课程中重复设置。
实验项目按要求分别填入对应的必修和选修表,项目编码、项目名称应与对应的实验项目教学大纲的项目编码、项目名称一致。
5、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
(1)“成绩核算办法”:符合学校相关文件规定,按“教务系统”成绩系数的要求填入表格。
表格中,第一列的各项指标系数等于后面四列系数的总和。
课程不包含的指标系数的值填“0”。
如图所示
总成绩
分项成绩
(2)“成绩评定方式”:按“平时”、“期中”和“期末”等部分进行,并详细说明每个部分采用的主要考核方式(如闭卷、开卷、答辩、报告、论文、操作测试等)及评价依据(如作业、实验报告、试卷等)。
6、主要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及参考书应尽量选用符合教学大纲需要的最新书籍。
(2)教材:为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料,其选用应符合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
可不局限于一本教材。
(3)参考书:学生学习本课程课后拓展阅读的资料,应起到对教材的有力补充和拓展学生知识的作用。
(4)格式内容:
编著者.书名.版次.出版单位,出版年
三、实验项目教学大纲编写要求
实验项目教学大纲的制定要符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既要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又力求在实验内容更新与拓宽上有所突破,在实验的环节安排上有所创新,在实验过程中贯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思想,突出体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创业思想的内容和措施。
1、实验项目一经纳入课程体系则必须全部开出。
各课程负责单位和实验室管理部门要通力合作,共同完成满足课程需要的实验项目的开发和建设。
对于具有一定前瞻性且必须实施教学的实验项目,由实验项目归属单位向相关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务必在实验行课前完成相关设备购置和准备工作。
2、格式模板说明。
a)“基本信息”:应按照要求进行填写,“项目编码”按照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的要求进行编码。
b)实验项目名称应简介扼要,且能准确反映实验的核心内容。
c)“实验目的”:应体现对相关课程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体现对学生应达到
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即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以及通过实验能得到什么能力训练”。
d)“教学要求”:一是要以纲要的形式列出完成实验的基本内容及要求,二是要
明确实验的重点或关键环节。
e)其他各项根据实验项目的具体要求并结合“第二条”的相关内容要求进行编
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