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频电路(仿真)实验指导书..

高频电路(仿真)实验指导书..

高频电路(仿真)实验指导书电子信息系2016年3月实验一、共射级单级交流放大器性能分析一、实验目的1、学习单级共射电压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设置与调试方法。

2、学习放大器的放大倍数(A u)、输入电阻(R i)、输出电阻(R o)的测试方法。

3、观察基本放大电路参数对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及输出波形的影响。

4、熟悉函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数字万用表和直流稳压电源等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如图所示的电路是一个分压式单级放大电路。

该电路设计时需保证U B>5~10U BE,I1≈I2>5~10I B,则该电路能够稳定静态工作点,即当温度变化时或三级管的参数变化时,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不会发生变化。

U B=V CC I C I E由上式可知,静态工作时,U B是由R1和R2共同决定的,而U BE一般是恒定的,在0.6到0.7之间,所以I C、I E只和有关。

当温度变化时或管子的参数改变时(深究来看,三极管的特性并非是完全线性的,在很多的情况下,必须计入考虑),例如,管子的受到激发而I C欲要变大时,由于R E的反馈作用,使得U BE节压降减小,从而I B减小,I C减小,电路自动回到原来的静态工作点附近。

所以该电路不仅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还可以适应一定非线性的三极管,只要电路设计得当。

调整电阻R1、R2,可以调节静态工作点高低。

若工作点过高,使三极管进入饱和区,则会引起饱和失真;反之,三极管进入截止区,引起截止失真。

图1-1 分压式单级放大电路如图1-1,C1、C2为耦合电容,将使电路只将交流信号传输到负载端,而略去不必要的直流信号。

发射极旁路电容C E一般选用较大的电容,以保证对于交流信号完全是短路的,即相当于交流接地。

也是防止交流反馈对电路的放大性能造成影响。

电路的放大倍数A U=,输入电阻R i=R1∥R2∥r be,输出电阻R O=R L’,空载时R O=R C。

当发射极电容断开时,在发射极电容上产生交流负反馈,电压的放大倍数为A U=,输入电阻R i=R1∥R2∥[]。

输出电阻仍近似等于集电极负载电阻。

三、实验内容(一)如图1-2所示,建立放大电路,进行静态分析。

图1-2 静态工作点的调整与测试注意,电路必须工作在放大区,即输出波形必须对称(因为输入信号是正弦波)且和原来的信号保持协调。

只有设置好静态工作点才可以进行下一步。

此步骤就是要选择合适的R1、R2。

(二)动态分析动态分析时,实验中一直使用的信号。

F=1000HZ,Vpp=28mv。

如图1-3所示:图1-3 函数信号发生器在原来设置好静态工作点的基础上,接入信号。

并按照此图进行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该电路另接入了一电阻R3,以增大输入电阻)如图1-4所示:图1-4 放大倍数(加大输入电阻)计算电压的放大倍数:A U =U O /U i输入输出电阻的测量:图1-5 输入电阻的测试图1-6 输出电阻的测试计算计算i i i i s i s i s s i ()/()U U U R R I U U R U U ===-- 和 L ooo o R U U U R -'=(三)若是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合适,则会引起失真。

如图1-7和图1-8所示。

图1-7饱和失真图1-8 截止失真(四)有无发射极电容C E的影响图1-9 有无发射极电容的影响明显看出,在不加发射极电容C E时,交流电压的放大倍数减小了。

可见是交流的负反馈作用促成了这一结果。

显然,在实际的生产实际中,我们不需要这一反馈,因此一般选择并联上发射极输出电容,可以明显增大电压的放大倍数。

但同时也增加了电路的硬件成本。

(五)增大输入电阻对电路性能的影响从示波器中的波形可以看出,输入波形与输出波形的相位相反,频率相同。

信号源内阻增大,如图所示:比较可知,增大输入电阻,可以略微地提高电压放大倍数。

四、思考题1、由实验(一)(二)(三)可知,静态工作点的设置对放大电路有何作用?2、仿真电路中的电路必须要“接地”,这样做有什么好处?3、仿真电路中的很多细节都需要注意,某一细节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

试结合实验过程举例说明。

实验二高频LC谐振功率放大器性能研究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悉EWB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2、测试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参数及性能指标;3、熟悉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三种工作状态及调整方法。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一)构造实验电路利用EWB软件绘制如图2-1所示的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实验电路。

图中,各元件的名称及标称值如表2-1所示。

表2-1 各元件的名称及标称值(二)性能测试1、静态测试选择“Analysi”→“DC Operating Point”,设置分析类型为直流分析,可得放大器的直流工作点如图2-2所示。

2、动态测试(1)输入输出电压波形当接上信号源Ui时,开启仿真器实验电源开关,双击示波器,调整适当的时基及A、B通道的灵敏度,即可看到如图2-3所示的输入、输出波形。

(2)调整工作状态1、分别调整负载阻值为5 kΩ、100 kΩ,可观测出输入输出信号波形的差异。

2、分别调整信号源输出信号频率为1MHz、6.5MHz,可观测出谐振回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响应情况。

3、分别调整信号源输出信号幅度为100mV、400mV,可观测出高频功率放大器对不同幅值信号的响应情况。

由图2-5可知,工作于过压状态时,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为失真的凹顶脉冲。

通过调整谐振回路电容或电感值,可观测出谐振回路的选频特性。

三、思考题1、变压器T1起什么作用?2、对照输入波形,说明输出波形有什么特点?3、负载阻值的改变对输出信号波形有什么影响?4、当功放的输入信号频率改变时,输出信号波形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实验三 正弦波振荡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理解LC 三点式振荡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振荡性能的测量方法。

2、理解振荡回路Q 值对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3、理解晶体管工作状态、反馈深度、负载变化对振荡幅度与波形的影响。

4、了解LC 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原理三点式振荡器的交流等效电路如图3-1所示。

图中,ce X 、be X 、cb X 为谐振回路的三个电抗。

根据相位平衡条件可知,ce X 、be X 必须为同性电抗,cb X 与ce X 、be X 相比必须为异性电抗,且三者之间满足下列关系:)(be ce cb X X X +-= (3-1)这就是三点式振荡器相位平衡条件的判断准则。

在满足式(3-1)的前提下,若ce X 、be X 呈容性,呈感性,则振荡器为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若ce X 、be X 呈感性,cb X 呈容性,则为电感反馈三点式振荡器。

下面以“考毕兹”电容三点式振荡器为例分析其原理。

图3-1 三点式振荡器的交流等效电路 图3-2“考毕兹”电容三点式振荡器1、“考毕兹”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工作原理“考毕兹”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电路如图3-2所示,图中L 和C1、C2组成振荡回路,反馈电压取自电容C2的两端,Cb 和Cc 为高频旁路电容,Lc 为高频扼流圈,对直流可视为短路,对交流可视为开路。

显然,该振荡器的交流通路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若要它产生正弦波,还必须满足振幅条件和起振条件,即:1>⋅uo uo F A (3-2)式中uo A 为电路刚起振时,振荡管工作状态为小信号时的电压增益;uo F 为反馈系数,只要求出二者的值,便可知道电路有关参数与它的关系。

为此,我们画出3-3所示的Y 参数等效电路。

若忽略晶体管的内反馈,即0=re y ,可得3-4所示的简化等效电路。

图3-4中,oe C C C +=1'1,ie C C C +=2'2,b ie ie G g g +=,o g 为LC 并联谐振回路折合到晶体管ce端的等效谐振电导,即o o g P g 21'=,'2'2'11/)(C C C P +=。

图3-3 “考毕兹”电容三点式振荡器Y 参数等效电路 图3-4 简化等效电路由图3-4可求出小信号工作状态时电压增益uo A 和反馈系数uo F 分别为∑==g y U U A fe i o u 0 (3-3) 式中,)(26)(mV mA I g y E m fe =≈,'22ie o oe g P g g g ++=∑,'2'12/C C P =。

若忽略各个g 的影响,电路的反馈系数为 2'2'10P C C U U F o fu === (3-4)由式(3-2)可得起振条件为 1'2'100>⋅=∑C C g y F A fe u u (3-5)故有 ∑>g C C y fe '1'2 (3-6)上式即为振荡器起振的振幅条件。

为了进一步说明起振的一些关系,可将式(3-6)变换为''22)(1)(11ie o oe ie o oe fe Fg g g F g P g g F g F y ++=++=>∑ (3-7)式(3-7)第一项表示输出电导和负载电导(这里未考虑负载电导)对振荡的影响,F 越大,越容易起振。

第二项表示输入电导对振荡的影响,'ie g 和F 越大,越不容易起振。

可见,考虑到晶体管输入电导对回路的加载作用时,反馈系数F 并不是越大越容易起振。

由式(3-7)可知,在晶体管参数ie g 、oe g 、fe y 一定的情况下,可以改变1b R 、2b R 和负载电导L g 及F 来保证起振。

F 一般取0.1~0.5。

2、振荡管工作状态对振荡器性能的影响对于一个振荡器,在其负载阻抗及反馈系数F 已经确定的情况下,静态工作点的位置对振荡器的起振以及稳定平衡状态(振幅大小,波形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

工作点偏高,振荡管工作范围易进入饱和区,输出阻抗的降低将会使振荡波形严重失真,严重时甚至使振荡器停振;工作点偏低,避免了晶体管工作范围进入饱和区,对于小功率振荡器,一般都取在靠近截止区,但不能取得太低,否则不易起振。

由式(3-3)可知,实际的振荡电路在uo F 确定之后,其振幅的增加主要是靠提高振荡管的静态电流值,静态电流越大,输出幅度越大。

但是如果静态电流取得太大,不仅会出现波形失真现象,而且由于晶体管的输入电阻变小同样会使振荡幅度变小。

实际中静态电流值一般取0.5mA ~1mA 。

三、实验内容1、利用EWB 仿真软件绘制出如图3-5所示的西勒(Seiler)振荡器实验电路。

图3-5 西勒振荡器实验电路2、按图3-3设置各元件参数,打开仿真开关,从示波器上观察振荡波形如图3-6所示,读出振荡频率f0 ,并作好记录。

图3-6 西勒振荡器的输出波形3、改变电容C6的容量,分别为最大或最小(100%或0%)时,观察振荡频率变化,并作好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