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体废弃物处置与处理重点

固体废弃物处置与处理重点

1、固体废物: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2、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定标准和鉴定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

3、危险废物的危害特性:有毒性、腐蚀性、传染性、反应性、浸出毒性、易燃性、易爆性。

4、为什么说固体废物既是源头又是终态物:固体废物污染与废水废气噪声污染不同,其呆滞性、扩散性小,它对环境污染主要通过水汽和土壤进行的。

气态污染物净化过程中被富集成粉尘或废渣,水污染在净化过程中被以污泥状态分离出来,既以固体废物的状态存在。

这些终态物中的有害成分在长期的自然因素作用下,又会转入大气。

水体和土壤,故又会成为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的污染源头。

因此固体废物既是污染源头也是终态物。

5、固体废弃物的控制因素: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防治固体废物的污染。

6、固体废物的影响因素7、要想减少工业固体废物的污染,可采取以下主要控制措施:①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限期淘汰固体废物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

②采用清洁的资源和能源。

③采用精料。

④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无废或少废技术和设备。

⑤加强生产过程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和加强员工环保意识的培养。

⑥提高产品质量和寿命。

⑦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

⑧进行综合利用。

⑨进行无害化处理与处置8、固体废弃物的三化原则: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①减量化:指通过实施适当的技术,减少固体废物的排出量和容量。

②资源化: 是指从固体废物中回收物质和能源,加速物质循环,创造经济价值的广泛的技术和方法。

③无害化:指通过采用适当的工程技术对废物进行处理(如热解、分离、焚烧、生化分解等方法),使其对环境不产生污染,不致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9、全过程管理原则:由于固体废物本身往往是污染的源头,故需对其产生--收集--运输--综合利用--处理--贮存--处置实行全过程管理,在每一环节都将其作为污染源进行严格控制。

10、3c原则、3r原则①3C原则:解决固废污染问题的基本对测是避免产生、综合利用、妥善处理。

②3R原则:既通过对固体废弃物实施减少产生、再利用、再循环策略实现节约资源降低环境污染及资源永续利用的目的。

11、固体废弃物从产生到处置全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进行控制:(一)各种产业活动的清洁生产时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改变原材料、改进生产工艺和更换产品来减少或避免固体废物的产生。

(二)在此基础上,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尽量进行系统内的回收利用,这是管理体系的第二阶段。

(三)第三阶段,对已生的固体废物进行系统外的回收利用(四)第四阶段,无害化稳定化处理。

(五)第五阶段,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理。

12:、固体废弃物四类标准:固体废物分类标准、固体废物监测标准、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和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标准。

第二章1、垃圾从发生源到垃圾场需要经历哪几个环节:城市垃圾收运并非单一阶段操作过程,通常由三个阶段构成一个收运系统:第一阶段是从垃圾发生源到垃圾桶的过程,即搬运贮存(简称运贮);第二阶段是垃圾的清除(简称清运),通常指垃圾的近距离运输,一般用清运车辆沿一定的路线收集清除容器和其他贮存设施中的垃圾,并运至垃圾转运站,有时也可就近直接送至垃圾处理厂和处置场;第三阶段为转运,特指垃圾的远途运输,即在转运站将垃圾装载至大容量运输工具上,运往远处的处理处置厂。

2、垃圾转运站设置的必要性:①收集到的城市垃圾最终要送到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但是随着城市规模的快速发展,很难在市区垃圾收集点附近找到合适的地方建立垃圾处理工厂或垃圾处置场。

②城市垃圾的生产量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和随机出现的特点。

③优点是可以有效地利用人力和物力,使垃圾收集车更可以有效地利用人力和物力,好的发挥其效益,好的发挥其效益,保证载重量较大的垃圾清运运输车辆能经济而有效的进行长距离清运,有利于垃圾清运的总费用降低。

3、设计垃圾收运路线的原则(1)收运路线应尽可能紧凑,避免重复或断续。

(2)收运路线应能平衡工作量,使每个作业阶段、每条线路的收集和清运时间大致相等。

(3)收集路线应避免在交通拥挤的高峰时间段收集、清运垃圾。

(4)收运路线应当首先收集地势较高地区的垃圾。

(5)收集路线起始点最好位于停车场或车库附近。

(6)收运路线在单行街道收集垃圾,起点应尽量靠近街道入口处,沿环形路线进行垃圾收集工作。

第三章1、固体废物的预处理方法有:压实、破碎、分选、脱水等。

2、固体废物破碎的方法:按所用外力消耗的形式:机械能破碎和非机械能破碎两种按是否用水:干式、湿式、半湿式破碎3、破碎设备有哪几种?分别适用于那些固体废物?鳄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冲击式破碎机、剪式破碎机、琨式破碎机和粉磨机①鳄式破碎机:广泛应用于冶金、建材和化学工业部门、适用于坚硬和中坚硬废物的破碎。

②锤式破碎机:主要用于破碎中等硬度且腐蚀性弱、体积较大的固体废物,还可以用于破碎含水分及油质的有机物、纤维结构物质、弹性和韧性较强的木块、石棉水泥废料,以及回收石棉纤维和金属切屑③冲击式破碎机:适用于破碎中等硬度、软质、脆性、韧性及纤维状等多种固体废物。

④剪式破碎机:适用于处理松散状态的大型废物,剪切后的物料尺寸(即粒度)可达30mm;也适用于切碎强度较小的可燃性废物。

⑤琨式破碎机:可用于脆性或黏性较大的废物,也可用于堆肥物料的破碎。

4、破碎比:在破碎过程中,原废物颗粒与破碎产物的比值称为破碎比。

破碎比表示废物被破碎的程度。

5、筛分效率:通常用筛分效率评定筛分设备的分离效率。

筛分效率是指实际得到的筛下产品质量与入筛废物中所含小于筛尺寸的颗粒物料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6、不同密度矿物分选的难易度可大致地按其等降比(e)判断e=p1-p/p2-p①e大于5,属极易重选的矿石,除极细(小于5~10um)的细泥以外,各种粒度的物料都可用重选法选别;②e小于5但大于2.5,属易选矿石,按目前重选技术水平,有效选别粒度下限有可能达到19um,但38~19um级的分选效率已较低;③ e 小于2.5但大于1.75,,属较易选矿石,目前有效选别粒度下限有可能达到38μm左右,但75~38um级的选别已较困难;④ e 等于1.75~1.5的属较难选矿石,有效选别粒度下限一般为0.5mm左右;⑤ e 等于1.5~1.25的属难选矿石,重选法只能处理不小于数毫米的物料,且分选效率一般不高;⑥ e 小于1.25的属极难选矿石,不宜采用重选法选别7、重力分选的方法,及其原理依据。

①重介质分选:重介质分选主要适用于几种固体的密度差异较小以及难以用跳汰法等其他分离技术分选的场合。

通常将密度大于水的介质称为重介质,包括重液和重悬浮液两种流体。

重介质密度介于大密度和小密度颗粒之间。

②跳汰分选:跳汰分选是在垂直脉冲介质中颗粒群反复交替的膨胀收缩,按密度分选固体废物的一种方法。

③风力分选:风力分选又称气流分选,是以空气为分选介质,将轻物料从较重物料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方法。

④摇床分选:摇床分选是使固体废物颗粒群在倾斜床面的不对称往复运动和薄层斜面水流的综合作用下按密度差异在床面上呈扇形分布进而进行分选的一种方法。

⑤惯性分选:利用由于密度粒度不同而形成的惯性差异,以及粒子沿抛物线运动轨迹不同的性质,从而实现分离的方法。

8、等价颗粒:在同一介质中,密度、粒度和形状不同的颗粒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具有相同的沉降速度。

这样的相应颗粒称为等降颗粒。

第四章1、浮选原理:浮选是通过在固体废物与水调成的料浆中加入浮选药剂扩大不同组分可浮性的差异,再通入空气形成无数细小气泡,使目的颗粒黏附在气泡上,并随气泡上浮于浆料表面称为泡沫后层刮出,成为泡沫产品;不上浮的颗粒扔留在浆料内,通过适当处理后废弃。

2、浮选过程中使用的浮选药剂主要有哪些?每种药剂在浮选中起什么作用?浮选工艺的三个程序?(1)捕收剂作用:能够选择性的吸附在欲选的物质颗粒表面上,使其疏水性增强,提高可浮性,并牢固地粘附在气泡上而上浮(2)起泡剂作用:起泡剂是一种表面活性物质,主要作用在水-气界面上,使其界面张力降低,促使空气在料浆中弥散,形成小气泡,防止气泡兼并,增大分选界面,提高气泡与颗粒的粘附和上浮过程中的稳定性,以保证气泡上浮形成泡末层。

(3)调整剂作用:主要是调整其他药剂(主要是捕收剂)与物质颗粒表面之间的作用。

还可调整料浆的性质,提高浮选过程的选择性浮选工艺过程主要包括调浆、调药、调泡三个程序。

3、稳定化/固化处理的概念、目的、评价指标。

a.概念:危险废物稳定化/固化处理的目的是使危险废物中的所有污染组分呈现化学惰性或被包容起来,减少它们贮存或填埋处置过程中污染环境的潜在危险,并便于运输、利用和处置。

b.目的:稳定化是指将有毒有害污染物转变为低溶解性、低迁移性及低毒性的物质过程。

固化是指在危险废物中添加固化剂,使其转变为不可流动固体或形成紧密固体的过程。

c.评价指标:具备一定的性能,即①抗浸出性;②抗干湿性、抗冻融性;③耐腐蚀性、不燃性;④抗渗透性(固化产物);⑤足够的机械强度(固化产物)。

d.衡量固化稳定化处理效果主要采用的是固化体的浸出速率、增容比和抗压强度等物理及化学指标。

1、浸出速率:浸出速率是指固化体浸于水或其他溶液中时,其中危险物质的浸出速率。

2、增容比:也称体积变化因数,是指危险废物在稳定化/固化处理前后的体积比。

3、抗压强度:危险废物固化必须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才能安全贮存;否则一旦其出现破碎和散裂,就会增加暴露的表面积和污染环境的可能性。

4、稳定化:药剂稳定化是利用化学药剂通过化学反应使有毒有害物质转变为低溶解性低迁移性及低毒性物质的过程。

5、共沉淀:在非铁二价重金属离子与Fe2+共存的溶液中,投加适量的加适量的碱调节pH时,则发生如下反应:反应生成暗绿色的混合氢氧化物,用空气氧化使之再溶解,反应为:反应生成黑色的尖晶石型化合物(铁氧体)MxFe3-xO4。

其中三价铁离子和二价金属离子(包括二价铁离子)之比为2:1,故可以以铁氧体的形式投加到含有Mn、Zn、Ni、Mg、Cu的二价离子溶液中。

把Cd2+聚集于铁氧体中,使之有可能被永久磁铁吸住,这就是共沉淀法捕集废物中Cd2+的原理。

6、目前常用的危险废物稳定化/固化处理技术方法有哪些?它们的适用对象和特点分别是什么?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水泥固化,石灰固化,沥青固化,塑料古话,有机聚合物固化,自胶结固化,熔融固化,陶瓷固化。

(1)水泥固化处理技术适用于无机类型的废物,尤其是含有重金属污染物的废物,也被应用于低、中放射性废物以及垃圾焚烧厂产生的焚烧飞灰等危险废物的固化处理。

特点:设备和工艺设备过程简单;水泥和添加剂价廉易得,对含水率较低的废物可直接固化,无需前处理;在常温下就可操作;处理技术已相当成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