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要种植体系统介绍

主要种植体系统介绍

主要种植体系统介

主要种植体系统介绍
介绍一下主要的种植体系统,先说明一下,这些是我自己看书整理的,然后一个字一个字敲进去的。

主要是为了把这一块的知识点弄懂。

可是因为自己有些种植体没有亲自接触过,因此也是纸上谈兵。

因此也希望DXY的网友能给予补充。

更希望网友能帮忙把这些种植体的相对应的图片帮忙找一下,能够详细的区分这些种植体。

希望网友有好的图片帮忙分享一下。

一、Brånemark系统种植体系统介绍一.Brånemark系统1.背景创始人Brånemark教授。

因生产厂家而被称为Nobelpharma系统。

为经典的埋入式两段式骨内种植体系统。

5年的成功率在上颌达到84%以上,在下颌达到91%以上,成功率上和达到81%~82%,在下颌达到89%~98%,的成功率在上颌达到78%,在下颌达到86%。

2.特点该系统采用纯度达到99.75%的纯钛(其它成分组成为:铁0.05%、氮0.03%、碳0.05%、氢0.012%)制成。

其表面经过钛氧化处理,经过控制氧化层的厚度,孔隙率可使在不同骨质密度皆能达到较好的出其稳定性和骨结合率。

电子显微镜下,从种植体颈部到根端的表面呈现逐渐增加多孔性结构及粗糙的表面特性,其表面氧化层厚度从上部的1~2微米逐渐增加到7~10微米。

粗糙的表面会吸附血液,吸收蛋白质,活化血小板,并使纤维蛋白存留,因而增加周围骨量。

被强化、增厚的氧化膜可影响骨祖母细胞的分化,成为成熟的成骨细胞,增加骨整合并促进种植体的稳定性,使愈合时间缩短,对于I~III类的骨质能够考虑即可给予负载。

Brånemark种植系统为经典的螺纹柱状,外连接类型的种植系统。

标准直径为3.75毫米,标准长度为10毫米,还有直径相同长度分别为13、15、18和7 的加长型和减短型。

植入体的近冠端有常规型和圆锥型两种。

冠端有突起的六角型抗旋转设计六角形突起中央有孔洞,向根方有内螺纹,是外连接的典型代表。

根端还有横贯孔洞,起到增大与骨组织接触面积,增加固位力的作用。

近根端有四处长轴向切迹,当植入体被旋入时有一定程度的自攻作用。

被自攻刃切削下来的碎骨纳入根端的纵横孔,将来参与新骨的生成。

Brånemark系统种植体主要有标准钉、MK II、MK III MK IV
MK II是一种通用种植体,具有自攻能力,适用于I、II、III类骨质,为的改进设计,具有双螺旋设计可缩短手术时间,操作简便。

其特点是:第一,具有两种不同的表面处理:①机械制作表层。

②TiUnite表层,TiUnite是一种独特的。

能促进骨生成的氧化层。

第二,独特的设计:①星云状设计缩短手术过程。

MK II种植体的内部为星云状设计,取消的框器的使用。

星状设计配有种植体驱动器。

这样能够简化植入过程,扩大手术视野,提高精确性。

②双螺旋设计减少植入时间,减少植入时间50%,且不增加产热。

③优化的尾部螺旋设计确保种植体具有更稳定的植入。

Brånemark的特殊系统
1. Zygoma系统适应症:上颌骨严重萎缩的患者,或上颌骨切除的患者。

一般要求上颌前区仍有足够的骨量植入Branemark系统的标准钉,而颌骨后区的骨质严重萎缩,常规的种植体无法植入。

优点:①种植Zygoma种植体不用考虑上颌窦底抬高;
②与Branemark系统常规修复配件兼容。

③使用预连接的种植体连接器,操作方便
④种植体上部45度角能够实现完美的上颌修复用Zygoma种植体和Branemark系统的通用种植体联合应用于严重吸收的上颌骨,Zygoma种植体穿过上颌窦,最后锚定在致密的颧骨。

Zygoma种植体的头部在上颌第二或第一磨牙区的腭部有轻度暴露,这些都不会影响Zygoma种植系统对于上颌种植修复的功能和美观。

2. Novum系统适应症:适用于下颌无牙颌的患者,它是种植于下颌前牙的部位,一般植入三颗种植体。

患者下颌前牙区牙槽嵴高度必须要有12~13毫米,宽度6~7毫米,要和高度要能适合纯钛金属支架并在排牙的范围内。

手术时间为1.5~2.0小时,因此要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以及张口程度。

从功能和美观的角度考虑,Novum系统尤为适合I类和III类颌骨关系,而不适用于II类颌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