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康超汽车机械基础说课 ppt课件
康超汽车机械基础说课 ppt课件
课程金字塔
汽车电子技术相关课程
《 汽车构造 》(底盘) 《 汽车构造 》(发动机)
为继续学习专业技 术奠定基础。
《 汽车机械基础 》
二、培养目标
1、理论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工程力学、汽车常用材料工程材料基础知识,
懂得机械工作原理,掌握常用机构、机械传动、机械零件及液压传动
的有关知识。 2、实践能力目标
教学、学习的 重点、难点!
使学生能够分析和处理有关教学内容,一般的机械机构在汽车
上是怎么运行的,以及能使用和维护汽车上一般机械机构的专业能 力,即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 、教材、教参的选用
(1)教材的选用
《汽车机械基础》
王芳: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教材特点:本书将汽车机械知识内 容作为重点归纳为八个项目,采用项 目教学,每个项目分为若干个任务, 选取大量汽车工程中大量的实例 , 先以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再联系汽车 实际应用。
• 项目四 汽车传动系统
• 学习任务一 汽车发动机中的带传动 • 学习任务二 汽车发动机中的正时链传动 • 学习任务三 汽车轮系
六、学习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 项目五 轴系
• 学习任务一 手动变速器输出轴 • 学习任务二 汽车发动机曲轴轴承 • 学习任务三 汽车变速器轴承 • 学习任务四 万向节 • 学习任务五 离合器 • 学习任务六 制动器
七、教学时时间及学时分配
章节
课程内容
学时分配
讲授、作业(学 时)
实训(学时)
绪论
课程相关内容及绪论内容
2
项目一
力学分析
6
项目二
汽车工程材料
4
2
项目三
汽车常用机构
8
2
项目四
汽车传动系统
6
2
项目五
轴系
12
2
项目六
联接
6
项目七
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
12
2
项目八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4
总结
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4
课 时 总 计: 80
• 具体的学法是:
•
自主学习法ຫໍສະໝຸດ •小组合作法•
理实结合法
根据个人的特点安排合理的学习时间,掌握科学 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五、课程的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2
直观演示法
3
小组讨论法
4
理实结合法
六、学习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 项目一 力学分析
• 学习任务一 活塞连杆组的受力分析 • 学习任务二 转向盘受力分析 • 学习任务三 构件承载能力分析
康超汽车机械基础说课
汽车机械基础
联系电话: 办公地点:
《汽车机械基础》说课
31
课程的性质
32
培养目标
3
教材、教参的选用
34
课程的学习方法
5
课程的教学方法
36
学习内容的标选择与设计
37
教学时间及学时分配
8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一、课程的性质
《汽车机械基础》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 课,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本门课程在本专业的教学 体系中的地位,就如同盖楼房的地基,是后续课程的基础, 为《汽车构造》,(发动机、底盘)以及其维修奠定基础。
• 项目二 汽车工程材料
• 学习任务一 绘制低碳钢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 学习任务二 铁碳合金相图 • 学习任务三 汽车典型零件选材及热处理 • 学习任务四 有色金属及非金属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
六、学习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 项目三 汽车常用机构
• 学习任务一 绘制内燃机机 构运动简图 • 学习任务二 汽车常见四杆机构 • 学习任务三 内燃机配气机构 • 学习任务四 驻车制动锁止机构
70
10
八、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 考核方式:理论+平时(实践+作业) • 成绩评定:理论:平时=0.6:(0.3:0.1)
• 项目八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 学习任务一 尺寸公差与配合 • 学习任务二 形状与位置公差 • 学习任务三 表面结构要求
理实结合法的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
实验一 常见四杆机构 实验二 汽车发动机的带传动 实验三 盘式制动器的拆装介绍、万向节、离合器机械结构的认知 实验四 实例课 液压传动与气压汽车中的应用实例
(2)教参的选用
《汽车机械基础》 主编: 张杰 , 李淑英 ,
张武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本教材特点: 本教材将机械基础与汽车构造相
联系,对理论联系实际有较好的指导 作用。
四、课程的学习方法
• 学法上,希望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有激情”,倡 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起引导作用。
• 项目六 联接
• 学习任务一 齿轮与轴的键联接 • 学习任务二 螺纹联接及螺旋传动 • 学习任务三 其他紧固联接
六、学习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 项目七 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
• 学习任务一 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及图形符号 • 学习任务二 液压系统中的控制阀 • 学习任务三 液压泵及液压缸 • 学习任务四 液力传动 • 学习任务五 气压传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