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6年增刊HuANGzHONG(JoumaIofwuhRncoI雠rv毗oryofM璐lc,chI呻)赵茜文章编号:1003-772l(2006)增刊一0128_03舒曼艺术歌曲的特点及演唱处理摘要:舒曼是19世纪德奥艺术歌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其创作的艺术歌曲。
以选词严格、词曲完美结合、钢琴伴奏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和声色彩丰富且有丰富的表现力而著称。
本文着重对舒曼的声乐套曲《诗人之恋》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演唱方面的处理。
关键词:舒曼;艺术歌曲;演唱中田分类号:J652.5“艺术歌曲”是德文LiedKunstlied或英文artsong的中译,是19世纪在奥地利和德国兴起的一种新的声乐体裁,其特点是:采用19世纪著名浪漫主义诗人的抒情诗歌作为歌词;多用钢琴伴奏;演唱风格含蓄i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歌曲之王”舒伯特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歌曲,使德奥艺术歌曲的创作达到了全盛时期。
继他之后,德奥艺术歌曲发展领域中的又一杰出人物是舒曼(Robertschumann1踟旧一1856)。
舒曼创作的艺术歌曲,具有19世纪30一50年代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他一生共创作有259首歌曲。
舒曼艺术歌曲以选词严格、钢琴伴奏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和声色彩丰富且有引人人胜的表现力而著称。
著名的广为流传的有:《你好象一朵鲜花》、《核桃树》、《莲花》、《月夜》、《奉献》、《两个近卫兵》等。
他选用海涅的诗集《抒情插曲》中的十六首诗所谱写的声乐套曲《诗人之恋》,以及根据夏米索的八首诗所谱写的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等,都是德奥艺术歌曲园地里重要而丰硕的成果。
完美结合的词曲作为德国浪漫时期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舒曼被誉为是“将浪漫主义音乐风格发挥到极致”的音乐诗人。
他的音乐创作活动深受19世纪文学诗歌的文献标识码:A影响,尤其崇拜作家霍夫曼(E.T.Hoffmann)与保罗(Paulus),两人均为19世纪前后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赋予幻想的文学诗歌作品,对舒曼一生的艺术气质影响最大。
舒曼的艺术歌曲,充分的体现了他的浪漫主义情怀,他精心的选择诗作,并且在深刻的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用凝练而准确的手法将不同的歌曲意境塑造出来。
在选词方面,舒曼的眼界广阔,但要求很严格。
他所选的歌词的作者有:海涅、歌德、拜伦、席勒、莎士比亚、夏米索、艾兴多夫、朋斯等。
所选的歌词都是他认为最有价值的、最富于诗意的作品。
在艺术歌曲的电!}作中,舒曼善于从诗中捕捉音乐的灵感,并且运用音乐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
将诗歌的意境和神韵进行精心的刻画,使诗成为“音乐的诗”,使乐成为“诗化的乐[I]I,。
舒曼还发展了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的传统优势,更侧重于情感与心理状态的表现,使歌曲的表现手法更加细致、更加灵活。
他不只要求表现诗歌中的总体的情绪,而且要求表达心理变化的细节。
舒曼为了确切而细致地传达歌词中所写的心理状态,常在音乐中直接体现诗句的语调。
因而,他在旋律中间加入了朗诵的因素,创造出一种朗诵性的旋律。
例如。
“我曾在梦中哭泣”(《诗人之恋》第13首)、歌曲《两个禁卫兵》中的对话部分和“现在你使我初次感到痛苦无边际”(《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第8首)等等。
作者简介:越茜(1982~),女,武蛙音乐学院音乐学系2004衄研究生(武汉430060)收稿日期:2006一04—10万方数据赵茜。
舒曼艺术耿曲的特点及演唱处理129舒曼的艺术歇曲大部分都是描写爱情的,例如:在他的两部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和《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中,所有的歌曲都是围绕着舒曼艺术歌曲创作中的一个中心主题——爱情!但除此之外,也有不少是其他题材的,例如有些是写大自然的(如《月夜》,《春夜》),也有些是写故事的(如《两个禁卫兵》、《森林中的故事》),有的是写对自由无羁的生活的憧憬(如《走私犯》),有的则是对英雄的赞颂(如根据拜伦的诗所写的(《英雄颂》)……所以说,舒曼的艺术歌曲的内容也是广泛而多样的。
丰富的钢琴表现力作为是一位钢琴家,在写作艺术歌曲之前,舒曼已经积累了数十年创作钢琴的.丰富经验。
因此,在写艺术歇曲的钢琴伴奏方面是驾轻就熟,得心应手的。
舒曼的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部分开创了浪漫主义钢琴表现技巧的新天地,他的转调手法,使音乐从古典和声和转调法中解放了出来,从而丰富了和声的色彩和变化,丰富了表现的技巧和手法。
舒曼的艺术歌曲的创作中,钢琴伴奏担负着前所未有的重任,在这一方面,他同样也继承了舒伯特的传统。
舒曼对于诗歌的阐发,分别给予了歌唱与钢琴,伴奏部分利用前奏、后奏和进行中的音乐,“唱出”歌者言犹未尽、深思冥想的思绪,甚至在有一些时候,较重要的不是歌唱而是钢琴音乐。
例如:在t诗人之恋》终曲,钢琴部分竟然延续了15个小节的后奏,好象心中的无限情感非歌声所能表达,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在钢琴伴奏部分,舒曼运用了独特的幻想和遐思·这种迷梦般的旋律紧扣人们的心弦,有时象黄昏时的妩媚,有时象孩提似的天真,充分的表现了爱情的快乐与愁闷。
他让无言的琴声吐露出内心的激情,例如;两组声乐套曲《诗人之恋》与《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一首首歌曲在整体的构成中,与其说是成套的画面,不如说是一连串的情感意象。
在《诗人之恋》中,声乐与钢琴完全融合而不可分割,丰富的钢琴伴奏织体,提示了歌词的心理内容,表达和补充了文字所没有表达出来的东西。
如第八曲“如果小巧的花儿如果知道”中,描写主人公寄悲痛的心情于大自然,色调一直比较明朗只是到最后才出现心理上的冲突,旋律纯朴、简短,并带有民间音乐的性质,钢琴部分类似摇荡的震青式手法,好像一阵轻微的颤抖贯穿全曲,描绘出被压抑的心情;然而,在后奏中,则以狂热的音响奔腾i音调、节奏的尖锐化,紧张的动力,戏剧性地表现了歌词中余意未尽的隐痛。
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声乐套曲《诗人之恋》(秭chter】iebeop.48),是舒曼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中重要的作品,作品创作于1840年,这一年又被称之为舒曼的“歌曲年”。
在这一年,舒曼与其深爱的克拉拉通过诉诸法律的形式,终于获得了幸福的结合。
也就在这一年,舒曼将内心的激情、苦涩和甜蜜都化作音符倾吐了出来,创作了大量的声乐作品,声乐套曲《诗人之恋》是其中之一,它可以说是舒曼的爱情日记。
作品共包括了16首声乐作品,歌词选白海涅的诗集《抒情插曲》的六十五首诗。
这组作品不仅是舒曼声乐作品的典型代表,而且也是艺术结构最完整的杰作。
套曲《诗人之恋》由一定的情节贯穿起来,根据主人公的情感历程可分为三个大的阶段:陷人爱情(1—6首)、失去爱情(7—14首)、埋葬个人的痛苦(15一16首)。
在《诗人之恋》中,每首歌曲都具有不同的曲调,有婉转的城市流行歌曲性质的,如“灿烂鲜艳的五月里”,有民歌性质的“小玫瑰,小百合”、“那小巧的花儿如果知道”等,也有辽阔严肃史诗性的。
莱茵河,圣洁的河流”等等,这些都是世界著名的声乐作品。
下面我们以《诗人之恋》中具有典型性的三首歌曲为例;第一首“灿烂鲜艳的五月里”。
歌中唱道;灿烂鲜艳的五月里,所有的花朵开放,在我温暖的心里,爱情的意念升起……这是一首典型的四句式诗歌,其结构正适合于这一时期作曲家所擅长的。
启、承、转、合”的创作手法,钢琴从8f小调的Ⅳ6开始,引出了一个带有询问式的前奏.似乎是在这温情的五月里,青年就对这份爱情产生了怀疑,当声乐部分被引入时,歌曲又回到了A大调,然后间奏又回到了’f小调,全曲结束在询问式的属七和弦上,作曲家运用’f小调与A大调。
一组平行大小调的不断交昝,表达出了一种情感上的不确定。
青年从一开始就预感到了他的爱情将会不顺利,这种预感在第二首歇曲“从我的眼泪里面”中得到了验证——他的爱情将伴随着泪水成长。
第十首。
当我听见那首歌”,这时,青年因为听到一首爱人曾唱过的歌,心如刀割,他只好。
仰望树梢头,把巨大的痛苦化作眼泪长流”:这又是一首四句式的歌曲,在这样短小的作品中,作曲家频繁的变换万方数据130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增刊调性,钢琴前奏用的是切分音式的分解和弦,这种下行的分解和弦贯穿全曲的始终,衬托了青年的哀伤哭泣,作品由g小调开始,第二乐句转入c小调,第三乐句转入6B大调,最后一个乐句又回到了g小调,紧接着是11个小节的尾奏,青年的痛苦绵延不断,他竭力挣脱,但心上人唱过的那首歌始终萦绕在耳边,终于在钢琴部分左右交替的迂回旋律中,歌声渐渐飘走。
第十六首:“往昔痛苦的旧调”,在这首歌曲中,舒曼多次运用了离调的手法,如在歌曲的第14小节,由原来的*c小调,临时离调转为了。
g小调,第15小节又转为了E大调(。
c小调的平行大调),第20小节又转为了。
f小调,第28小节一35小节是”g小调和8G大调的交替。
第36小节又回到了。
c小调,此时,钢琴奏出四分音符的沉重而缓慢的葬礼音调,一个突强的减七和弦暗示棺材已沉人大海。
青年问:“你们可知道这棺材为何又大又重?”一个上滑音记号将声乐部分提高了八度,这时,一个声音在D大调上回答:因为这里我装进所有爱情和悲痛。
仅此一句话,就包含了青年所有的情感历程。
此时,音乐悄悄的滑入了第十二首“一个明朗的夏天的早晨”中的旋律,然后,钢琴在6D大调上梦幻般地表现出无限的暇思和幻想,竟整整一页不肯离去,在一窜悠长的下行琶音后,终于将整部作品停止在一个安宁的主和弦上。
在这部声乐套曲中,舒曼运用了巧妙而独特的和声创作手法,采用大小调交替以及模糊调性的离调手法,制造出一种诗意的朦胧气氛和充满幻想的意境“],作品之中,丰富多彩的调性变化,诗画一般的音乐,使得同一诗歌的其他配曲方式绝无可能,尤其是在海涅的诗作中o]。
演唱处理舒曼创作的艺术歌曲,情绪缠绵、内涵深刻、表情丰富,这无疑对歌唱者的二度创作提出了技术上的高标准要求。
要想演唱好舒曼的艺术歌曲t不仅要有美好的声音,恰当的表情和正确的发音,而且必须要对诗歌有所了解,对语音有所认识。
我们在演唱套曲《诗人之恋》之前,首先,应该认真的朗读德语的歌词,分析把握好每首歌曲的韵角,例如:第二首“从我的眼泪里面”中,第2、6、10、14小节的韵角是一en,带韵角的词有sprie?en、werden、kindchen、klingen;第4、8小节的韵角是一or,带韵角的词有hervor、chor}第12、16小节的韵角是一all,带韵角的词有a11、gall。
其次,我们应该掌握好作品中节奏的变化。
在《诗人之恋》中,几乎人声部分的每一个乐句都是从弱拍或弱位开始的,这就要求在演唱中,歌声和钢琴要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做到既不是机械地守着节奏,又要将节奏的生命表现出来。
另外,还要注意渐强、渐弱时需要细腻的处理,符合作品的抒情特点。
最后,要强调“音准”的问题。
在舒曼的艺术歌曲创作中,在曲式和和声上都力图挣脱古典音乐的模式,运用了离调、转调手法和大量的使用了不协和音,因此,给演唱带来了一定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