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凸透镜成像实验专题10题附答案

凸透镜成像实验专题10题附答案

凸透镜成像实验
1.“测定物质的密度”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____;多次测量的意义_____。

(均选填“相同”或“不同”)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移动光屏找像时,要保持光具座上__________的位置不变,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______上像,直到出现清晰的像为止。

答案:相同;不同;发光物和凸透镜;光屏上的像。

2.小朱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首先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水平放置的光具座上,接着调整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若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 厘米,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13
所示,此时光屏上的像一定是__________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放置在
36 厘米刻度处,则光屏在光具座的__________厘米刻度处时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选填:“79”、“81”或“85”)。

答案:同一高度;为了使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央;倒立;放大;实;85
3. 在图13中,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

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15厘米刻度处时,为了在光屏的中心找到像,应调整光屏的________,并将光屏向_______(选填“远离透镜”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此时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相比是_______的。

若要得到烛焰的虚像,应使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________10厘米。

答案:高度;远离透镜;放大;小于
4.某凸透镜焦距为15厘米。

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25厘米处向50厘米处移动时则()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答案:B
5.某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厘米,物体经凸透镜能在离凸透镜 15 厘米的光屏上成像,所成的像是()
A.倒立、放大、实像 B.倒立、缩小、实像
C.正立、放大、虚像 D.正立、缩小、实像
答案:B
6.物体沿主光轴逐步靠近凸透镜的过程中,在另一侧,光屏在距离凸透镜16厘米和24厘米处时分别能得到缩小和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8厘米 B.10厘米
C.12厘米 D.16厘米
答案:B
7.在焦距为5厘米、10厘米和20厘米的凸透镜中选择一个放置在图17所示的位置
,将蜡烛、光屏分别置于光具座上透镜两侧,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5)。

若将蜡烛放置在A点通过三个凸透镜都能在光屏上成像,则焦距为(6)厘米的透镜所成的像最小;若在BC间移动光屏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可能是(7)厘米。

答案:(5) 同一高度;(6)5;(7)5、10
8.当烛焰离凸透镜4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1厘米B.3厘米
C.4厘米D.5厘米
答案:B
9.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手边有两种凸透镜供选择,分别为焦距为10 厘米的凸透镜A 和焦距为20 厘米的凸透镜B,他选择一个凸透镜,并将它与蜡烛,光屏按照图16 所示的位置摆放在光具座上,当点燃蜡烛后发现光屏上恰好得到烛焰清晰的像,那么这个像
是_________的(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该同学选择的是凸透镜_____(选填“A”或“B”)。

如果接下来想在光屏上得到另一种性质的像,他可以将凸透镜向___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答案、放大;B;右
10.物体从距凸透镜24厘米处,沿主光轴移动到距透镜16厘米处的过程中,光屏上所成的像,由缩小的像变为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8厘米 B.10厘米
C.12厘米 D.16厘米
答案: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