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葡萄生长量大,盛果期树,80%以上枝蔓、叶均在几个月中生长完成。
成龄葡萄树根系发达,茎杆输送养分、水分能力强,枝蔓生长量大,产量又高,因此,葡萄是一个喜肥作物,需高水肥管理。
葡萄在整个生长与结实过程中,既需氮、磷、钾等常量元素,也需硼、镁、铁、锌等微量元素。
这些营养元素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
此外,叶面喷肥也能补充树体营养。
在氮、磷、钾大量元素中,葡萄需钾量最高,因此葡萄是一种喜钾作物,葡萄果实是富钾水果。
在中量元素钙、镁、硫中,对钙、镁较敏感,这些元素可通过土壤施肥(施钾镁肥)解决。
在微量元素中,对硼十分敏感,花前和花期喷施硼肥可起到增产作用,如何科学施肥,达到优质高效、经济实惠,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介绍:一、施肥原则1、氮、磷、钾要均衡施入。
葡萄是高钾作物,从理论上讲,每生产100kg果实,需纯氮0.6kg,纯磷0.3kg,纯钾0.84kg,氮磷钾的比例为:1:0.5:1.4,绝不能因为钾肥贵就少施或不施。
2、农家肥和化肥不可互相替代。
农家肥肥效长、营养全,有保水、保肥、改土作用,能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化肥肥效快,可在短时期内满足葡萄生长发育需要,农家肥和化肥各有特点,不可互相替代。
3、基肥、追肥不可互相替代。
基肥是葡萄施肥中最重要的一环,基肥在秋天施入,可将营养贮藏于葡萄树体内,为第二年发芽、长叶、长蔓、开花用,如树体营养差,第二年再多追肥也无济于事。
4、土施和叶喷不可互相替代。
叶面喷肥吸收快,可使营养快速传到根部,增加根系吸收功能。
叶面喷肥用量少,省工、作用大。
一般应在每次打药时加富万钾或钾上佳600倍。
可明显起到增加产量,改善品质的作用。
5、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不可互相替代。
葡萄对硼敏感,缺硼极易造成落果和大小粒现象。
因此建议在葡萄花前和花期喷2次高含量的“21金硼”。
二、施肥技术1、基肥:时间是在葡萄采收后,晚熟品种也应在九月底前完成;应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配有少量的氮、磷肥。
一般成龄园亩施优质有机肥三方(一亩地三立方米有机肥),纯磷10公斤,尿素20公斤,钾镁肥100公斤。
2、追肥:根据其追肥目的不同进行追肥:①催芽肥。
时间是在早春出土前后进行。
以氮、钾为主,称催芽肥。
对成龄园亩施尿素50公斤,如冬前没施钾镁肥再施钾镁肥100公斤。
②催条肥。
主要针对个别弱树园。
如在4月下旬大部分枝蔓超不过二尺以上,亩再追尿素25公斤,另外,注意在花期喷施“21金硼”,提高花穗发育。
③催果肥。
时间在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当葡萄粒长到黄豆粒大小时,为促进果实发育,可亩追施尿素25公斤,50%硫酸钾(不能用氯化钾)25公斤或高氮、高钾复合肥50公斤。
④催熟肥。
时间在成熟前一个月,在前几次钾肥不足的葡萄园,亩施50%含量钾肥25公斤。
3、叶面肥。
叶面追肥是在农业生产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施肥方法;优点是用量少、肥效高,是在喷药的同时顺便进行的,不需投入专门的人工。
但喷施时有严格的技术要求,一是要求所喷叶肥必为优质叶肥,如富万钾、佳上钾等;二是浓度要准,不能随意喷;三是时间要对,做到高温天气勿喷、有露水勿喷;否则极易产生肥害(烧叶和损害果面)。
葡萄的后期管理--------------------------------------------------------------------------------在实际生产中,许多果农往往在采果以后放松对葡萄的管理,导致当年生枝条成熟不良,秋季发根受到抑制,影响来年葡萄的产量及品质。
故加强葡萄的后期管理对来年优质稳产至关重要。
1、施肥采果以后叶面喷施尿素与磷酸二氨钾的混合溶液2次,总浓度不超过0.50%。
结合秋季土壤耕作,每株沟篱或穴施有机肥25-30千克,复合肥0.50千克。
2、浇水采果以后植株进入营养积累阶段,适宜的土壤湿度有利于营养积累和来年的生长发育,故应结合秋深耕和施基肥灌水1次。
在冬剪或埋土之前,饱灌1次越冬水,灌水后土壤的渗透浓度在100厘米左右为宜。
冬灌不仅要灌饱,而且要灌早,以避免土壤太湿而影响适时埋土防寒。
3、土壤耕作采果后要及时进行土壤耕作,以疏松被踩得紧实的土壤,促进秋季发根,抑制秋草。
这次土壤耕作往往结合施基肥进行,一般耕深20厘米左右,靠近树干处浅些,向外深一些。
也可通过开施肥沟达到松土的目的。
4、冬季修剪冬季修剪应根据不同品种的生长及结果特性,采取适宜的修剪措施。
对结果部位较高的品种,应注重疏枝,尽量避免短截;对结果部位低的品种,则应适当短截。
冬剪的时间应在生理落后15天左右进行,过早、过迟都不好。
5、彻底清园葡萄采收后,于9月份开始每隔15天左右将落叶扫到畦沟中,拾出园外烧毁或在沟中就地浇毁。
生理落叶结束后,及时浇毁,不能让其留在土壤中腐烂,以避免大量的病菌在残叶上越冬。
采果结束后,及时将残果剪除,落在地上的残粒拾净并拿出园外烧毁。
在冬季修剪中必须将病虫枝全部剪除,并拿出园外,有用的枝条沙藏,没用的枝条浇毁。
落叶后抓紧对树体、架面、架体喷铲除剂。
铲除剂是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
将已翘裂的老树皮剥除并拿出园外烧毁,并在树干上涂白涂剂。
`````````````````````````````````````````````````````````````葡萄成熟期的管理技术葡萄早中熟品种陆续采摘时期,也是晚熟品种进入浆果成熟期,在这个阶段,中强管理是夺取高产、稳产的关键。
其管理应着重抓住以下三个要点:1、分批采摘葡萄的品种不同,成6熟程度也不一致。
因此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
成熟葡萄果皮有光锋,虹肉透时,有一层浓厚的粉霜,食之有其固有的风味,种子呈棕褐色。
采摘过早,则酸度过高,影响品质,过迟采摘,则果实味谈,不耐贮运。
因此,适时有采摘,分批进行则保证葡萄质量的关键。
2、防旱降温在采摘阶段,如遇上长期高温或无雨天气,果实,叶片易萎缩,不但影响产量和产质,而且影响植株生长和花芽分化。
因此,应加强防早降温工作,可采用行间覆草来降低地温,同时要注意适时应量灌水,灌水应采用环状沟灌法,即在树冠外围挖一道宽沟,将水灌入,这种方法适用小面积的葡萄园,大面积山地葡萄园可采用喷灌。
灌水能守量、过勤,否则会影响葡萄风味,并易造成裂果。
3、适时施肥葡萄的成熟采摘阶段,正是其根系生长第二个高峰期,应及时施肥。
这次施肥量古全年60%。
肥料以垃圾、厩肥、堆肥、塘泥等有机肥为好。
同是掺上尿素、碳铵等速效肥。
每亩葡萄园要求施用3000-4000kg有机肥,掺施30--40kg尿素或碳铵100-130kg。
以放射状深施为好,先施化肥后施有机质肥,再进行覆土,深度以20-25cm为宜,放肥后及时灌溉。
另外,在成熟有摘期应停止修剪副梢。
葡萄栽培管理中存在的几个误区一、基肥春施。
在2月底至3月初给葡萄施基肥。
这样葡萄根系被切断以后不易愈合,而且对植株水分、养分供应影响很大。
基肥最好的施用时期应在葡萄采果后进行,而且宜早不宜迟。
因早施能迅速恢复树势。
有利于葡萄冬季越冬和翌年生长结果。
另一方面,基肥秋季早施,地温较高对有机肥分解有利;再有使切断的根系愈合快,能迅速长出新根。
葡萄第二次根系生长高峰在8月下旬到11月,所以秋季早施基肥和葡萄根系生长吸收规律是一致的。
二、新梢引缚先引缚旺梢。
新梢引缚的作用除固定新梢,使新梢合理分布,保证有充足的光照外,还能促进新梢生长。
所以,如先将旺梢引缚只能使旺梢、徒长梢的生长更旺,对以后控梢更加不利;反之,使弱梢生长更弱。
正确的操作方法应该是:先引缚弱梢,以便促进弱梢生长,使旺梢、徒长梢的生长得到抑制,最终达到与新梢生长一致的目的。
三、高温久旱果园灌水地面不消毒。
每年7月以后常出现高温干旱天气,这时给果园灌水,如果地面没有消毒,高温干旱的地面产生的热气蒸腾,在地表越冬的高温型病害——白腐病的病菌会随热气蒸腾上升至果穗上,使果穗易感病。
笔者曾在去年试验,在灌水前进行地面消毒和不消毒两个处理,10天后检查,果穗发病率分别为0.39%和46.4%,地面不消毒的发病率是地面消毒处理的150倍以上。
所以久旱果园灌水前一定要进行一次地面消毒处理。
药剂可选用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液(注意药液不要沾在叶片上)。
四、超载生产。
当葡萄挂果量普遍偏多,进行超载生产,使果实成熟期推迟.品质降低,商品价值受到影响。
而且使树体的贮备营养消耗过大.影响翌年春季葡萄的花芽分化,使第二年葡萄的花量少而小,从而造成葡萄产量不稳、品质不高的结果。
因此,应该严格控制产量。
留梢时应根据产量确定留梢数量,疏花序时应根据“壮二中一弱不留”的原则进行处理,适当增加营养枝的比例,及时采收果实,加强后期管理,保持青枝绿叶,增加树体营养贮备,以利于第二年的营养转换,以而达到优质稳产的目的。
五、结果部位偏低。
葡萄结果部位距离地面一般都在30公分左右。
要适当提高葡萄的结果部位,当降雨量大、雨日多,葡萄病虫发生严重,特别是葡萄的下部果穗不仅发病早而且发病数量大,接近土壤的发病更严重。
故提高结果部位可有效地减轻为害,从幼树整形期即注意着手将1米以上的枝条都剪留70公分左右,由于顶端的生长优势,果穗都集中在枝条的前半部,通过捆绑即可有效地提高结果部位,使之距地面70公分以上。
同理,结果树的冬前修剪,亦应根据枝条粗细分别留芽6-9个,并把40公分的枝条全部剪除。
``````````````````````````````````````````葡萄六月份的管理一、夏剪花前花后是葡萄夏剪最关键的时期。
1、摘心:从开花前到开花时是结果树摘心最适宜的时期。
目的是控制新梢旺长,使养分集中到果穗上,促进果穗发育,提高座果率。
新梢摘心的程度以生长势为准:壮梢在花序以上保留6-9片叶;中等壮梢保留4-5片叶;弱梢可不摘心或留2-3片叶。
2、副梢处理:半结果幼树及架面较空时,副梢全部保留,前端1-个一次副梢留3-4片叶摘心;其它各级次副梢均留1-2片叶反复嫡摘心。
初结果树果穗以上副梢保留,留1-2片叶反复摘心;果穗以下副梢全部抹除。
盛果期树,各次副梢均留前端1-2个,其余副梢一律抹除,留下的一次副梢4-6叶摘心,二次、三次副梢3-4叶摘心。
3、绑梢:结合摘心必须将新梢及时绑住,固定在铁丝及架面上,利于架面光照,实现主体结果。
强旺梢可弓形或水平绑梢;过旺梢可先扭伤基部;弱梢先直立绑,长旺后再按旺梢处理。
二、病虫害发生特点1、白腐病:6月初,叶片和枝蔓首先发病。
叶部病斑多出现在叶缘处,近圆形红褐色、较大,斑上常有深浅交错的轮纹。
枝蔓发病,初生条状褐斑,迅速扩展,围枝一周,病部凹陷,从皮下生出密集的小黑点,后期病部皮破裂,肉质部分腐烂散落,仅留维管束,呈“披麻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