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次月考作文讲评学案

第一次月考作文讲评学案

洋浦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作文讲评学案一.原题回放:阅读下面这句黄永玉给自己的画作《螃蟹》所写的解说,在全面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上,自选角度,自定主题,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要脱离材料内涵范围,不得套作,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螃蟹:可也怪!人怎么是直着走的?二.审题立意指导:针对本次月考作文材料,许多学生断章取义,没有认真思考材料的真正内涵,对材料做了片面粗浅的解读,将话题或观点定为“直走与转向”“人就该挺直脊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换个角度看问题”“要全面地看问题”“长处与短处”“勇往直前”“方向”“学会变通”“自然进化”“遵循规律”“好奇心”“不懂就问”“螃蟹与人”“挑战弯道”等,这样的审题是不够准确的,甚至是对材料内涵的完全曲解。

比如“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难道螃蟹换一个角度看,人就不是直着走了吗?比如“方向”,难道螃蟹横着走是因为方向错误吗?再比如“勇往直前”,难道螃蟹的横向行走就不勇、就不“前”吗?因此,在理解材料、确立观点之后,同学们一定要思考一下观点的合理性,换句话说,观点要经得起推敲,不能出现明显漏洞,更不可本身就是谬论。

那么本次月考作文题,究竟应该怎样审题立意呢?下面仅就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做简要阐释,以图从中对同学们本次月考的作文审题立意有所启发。

第一步:认真阅读材料,提取重要信息。

1、抓对象。

材料往往是一事多人,而且每个人都在故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那么,我们可以从材料中的人物对象入手,有几人就有几个角度。

如大家熟悉的滥竽充数故事,文中涉及到三个人,南郭先生、齐宣王、齐愍王,我们抓住材料,从他们中任何一人的角度立意都可以。

本次月考作文材料的文字十分简单,对象只有两个——螃蟹和人。

2、分主次。

这点极为重要。

有的材料尽管一事多人,但有的人物只是议论的对象,在文中不起什么作用,审题时,我们就要全面理解材料,分清整体与局部,主要与次要的关系,尽量从重要对象的角度入手思考。

本次月考作文材料只有两个对象,但螃蟹和人是不是同样重要呢?通过分析理解,我们可以明白,画作的标题是“螃蟹”,画作的解说也只是螃蟹的话,人在这里只是螃蟹议论的对象,由此可见,材料的重点应该是螃蟹,我们应着重从审视螃蟹的角度来审题立意,这样才更切合材料的思想内涵,如果从人勇往直前的角度写,是不够贴切的,从人直立行走的角度来写,就是大错特错。

2006年高考全国Ⅰ卷中的材料作文也有类似审题问题:一只老鹰从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

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材料中一共有五个人物,老鹰、乌鸦、羊、牧羊人和小孩,其中,材料是围绕着乌鸦的行为展开的,牧羊人和小孩都对乌鸦的行为有评论,都是重要人物,而其中的老鹰和羊,无行动无语言,不是值得议论的对象,如果从老鹰或羊的角度确定论点,就有可能偏离题意了。

3、抓关键。

材料中往往有不同人物对事件评论的句子,如上例乌鸦刁羊中有“牧羊人说”,“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等等,我们要重点关注。

另外,一些如“某某认为”,“某某想”之类的议论句,包括一些暗示作者观点态度的词语等,都很重要,抓住关键句立论将事半功倍。

本次月考作文题只有一句话,“螃蟹:可也怪!人怎么是直着走的?”这就字字关键,要反复揣摩每个字,揣摩句子的语气,揣摩螃蟹说这话时的心理。

4、辨是非。

一则材料,总会或显或隐地包含作者或出题者的观点态度,有肯定的,有否定的,或中性的,揣摩作者或出题者的观点态度,关系到审题的正误和立意的方向。

本次考题材料中,我们要思考,螃蟹的发问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抑或是无善无恶随意的。

材料是肯定螃蟹的发问、歌颂螃蟹?还是否定讽刺螃蟹?或者无所谓肯定否定,只是陈述一种现象呢?联系螃蟹横行的特性,联系平时人们对螃蟹横行霸道的批评,揣摩画家选择螃蟹作为画作题材的隐喻意义,我们可以认为材料是讽刺螃蟹,批评具有螃蟹恶习的一类人的,据此立意当是核心立意,最佳立意,最切合题意。

当然,也可以坚持说材料没有褒贬意义,或者说就是歌颂螃蟹的天真好奇和敢于发问的,从这一角度立意,就属次要立意,但次要立意不属于偏题,只要言之有理、行文通畅也可以得理想分数,不过得高分不太可能。

本次月考为高三第一次,为强调核心立意的重要性,引导同学们养成抓核心立意的审题习惯,我们对“好奇心”之类的沾边立意进行了打击,得分很低,希望引起同学们的高度注意。

5、查原因。

又叫以果溯因法,倒查原因是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拓展思路的重要手段。

一则材料,无论新闻事实或寓言故事或名言警句,讲故事总会有用意,说名言也不是无病呻吟,总会有原因,有时一个原因可能会有多种结果,有时一个结果可能缘于多个原因,我们可以多角度分析这些原因和结果。

一般说,有几个原因就会有几个写作的角度。

以本次月考作文题为例,材料主要写了螃蟹的奇怪和发问,我们可以围绕这个发问追查原因,进行多角度思考。

螃蟹为什么会问“可也怪!人怎么是直着走的”这个问题?原因可能有哪些呢?无知愚蠢?天真好奇?有质疑精神?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直走可笑?排斥异已?凡此种种皆为合理,我们可以从能力、习惯、方法、价值观等多方面探究各种原因,然后从中筛选出最佳或自己感受最深、最容易下笔的一个,这就确定了自己写作的最佳角度或切入点。

第二步:找出最佳角度→准确提炼观点根据上面的材料分析和原因追查,我们可以从下列方面提炼论题和观点:如果是因为无知,那么我们要追问,螃蟹是无知而愚蠢呢,还是虽然无知,但勤学好问?如果是前者,我们可以提炼出“只有广泛学习,才不至在现代社会无所适从或见笑大方”的观点;如果是后者,我们则可以从赞扬其天真好奇,有疑问精神的角度立意。

人非圣贤,孰能无惑,惑而敢问,善莫大焉。

螃蟹尽管无知,但它勇于学习,不懂就问,虽然可能招来别人的讥笑,但比起增长知识的快乐,那又算得了什么呢?或者论述:要有怀疑精神。

人类的进步,就是从疑问开始,许多科学发明不就是从一些看似异想天开的问题开始的吗?如果是因为看问题的角度单一,那么我们要再追问,为什么会角度单一呢,是习惯问题、方法问题,还是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心态问题?据此,可以提炼出观点,“换位思考”,“不要自以为是”等。

如果是螃蟹觉得人直走的行为可笑,这就是价值观的问题。

本来螃蟹有螃蟹的活法,人有人的活法,而螃蟹却笑话人类,这是缺乏理解与宽容精神;进一步说,螃蟹脚多而无用,不得不横行,费力费功,这在生物中本来就是后进和另类,现在却反而笑直立行走的灵长动物——人类,那更是恬不知耻。

现实生活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戴着有色眼睛看世界,对自己的可悲视而不见,对眼前的一切横加指责,黑白混淆,美丑颠倒,荣辱不分,以不正常笑正常的现象比比皆是。

据此,我们可以从批判极端利已主义者入手,提炼出论题和论点,如“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宣传和“确立正确的是非标准”,要有“正确的荣辱观”等。

上面的写作角度和话题观点都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但有没有最佳角度呢?当然有。

所谓最佳角度,一是紧扣材料,紧扣作者或出题者思想倾向的角度,一是便于自己写作的角度,即自己有较多的积累和感悟、有好的观点和事例、容易出彩的角度。

上例中,如果从批评螃蟹的角度写,再联系到当今现实中的各种现象,那写出来的文章将更加深刻。

需要给同学们着重指出的是,不管你从哪个角度立意,表述出来的观点一定要是肯定句,即使从反面阐明了不能怎么做,也一定还要从正面鲜明表明必须怎么做,无论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应体现这一点。

三.立论举隅1.不要以自己为标准。

思路: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理由,请别拿自己的标准去看待别人或要求别人→很多人总是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无论工作、生活,爱人、朋友,久而久之会变成一种习惯,很多年以后发现这是很坏的习惯→你的做事方式,或者你觉得你是对的,但也不要因为你是对的就想别人是不对的,你可以再想一下别人是怎么样想的,不应该照你的想法去要求别人也要照你这自认为本该如此→不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你也就不会去要求别人做成你期盼的那种→最终立论:学会宽容、学会理解。

2.你就是你,你不是他。

思路:你按照你自己的方式生活,你自己喜欢就行了,但你不必为别人的做法或想法给自己增添烦恼3.尊重别人。

思路:为什么要对别人的事情去评头论足呢,不是违反原则的事情就不要去否定别人,其实尊重别人的选择是一种修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个性的差异就注定了人的标准没有一个模式,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适合你的东西并不适合所有人,你的眼光也并不是完美无瑕的,别把自己的喜好强加于人,即使你没有恶意,即使你是善意,也没有必要给别人泼冷水,你可以保持沉默,但请不要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因为你是你,他是他!4.换位思考。

思路:时常把别人当成自己,忽略自己感受后站在别人立场去想一下问题,想一下别人,也许你就发现了真理,理解了别人。

四.阅卷现场本次月考各班作文得分偏低,与海南省2010年高考阅卷作文平均分基本持平,文科班稍好一点,因为他们至少写作的态度认真,表现在书写规整、篇幅足够,理科班差一点,主要因为很多同学根本不重视考场作文,要么书写混乱,要么字数严重不够,要么要么干脆不写,甚至有同学信马由缰、不顾材料、想当然地乱写或抄写选做题阅读材料中的文字来充篇幅,这必须引起同学们的足够重视。

从老师的阅卷感受来说,这与我们的奋斗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老师总想让一般的同学得及格分以上,稍好一点的同学得40分以上,优秀的同学得48分以上,全年级平均分超过40分。

这个理想不是不可能实现的,前提是只要我们仔细审题、正确立意、认真写作、规范表达、整洁书写。

然而试卷上暴露出来的问题应该值得我们反思:1.审题立意。

这是一个大问题,高二我们训练了一年,还有同学不明就里。

本次作文的审题立意已在上面详叙,这里只说一下同学们的错误表现:“脚下的路,心中的灯”,是说因为心中有灯,所以才能走得直,难道螃蟹心中就没有“灯”;“人生坎坷,到路曲折,人怎么直走”,好像螃蟹是智者,正在教育人;“事物的两面性——长处与短处”,材料哪里比较过横与直的短长;“勇者无敌”,人勇才直走,螃蟹横行难道不“勇”;“弯道超越”,弯道既不直,也不横,算什么;“专心”,突然想到了《劝学》中的螃蟹,胡乱联系;“耕耘与收获”,八竿子也打不着的一个话题;“直线人生不完美”,号召人们犯点错误,走些弯路,这纯粹是谬论……说句实话,作文本来应该说最具艺术美感的,可评改月考作文对老师来说相当于一次精神“谋杀”,痛苦哇,痛苦之余,便想大声疾呼:“一定要先想明白了写什么,再考虑怎么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