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沣科花园项目
风险分析评估报告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安沣科花园项目部
2017年6月
评估说明
按照《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和(GB/T29639-2013)《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深入开展电力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的通知》(国能综安全[2016]542号)的要求,结合项目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在应急预案编制前,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事故类别,运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因素;运用风险矩阵图,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针对危险因素做出评价,并提出风险防控措施。
最终形成《西安沣科花园项目应急预案风险评估报告》,为项目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提供基础支撑。
西安沣科花园项目风险分析报告
1评估目的
为规范项目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进一步控制和减少事故发生,通过识别和分析生产安全作业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事故发生的类型、等级和可能性,进而提出风险防控措施,确保生产作业安全。
2编制原则
客观公正原则。
在组织评估和撰写评估报告等各个环节,都从思想和形式上力求做到实事求是,确保评估结果的可信、可用。
发展性原则。
评估不是目的,促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才是目的。
评估过程中,应始终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建设性地开展工作。
3编制依据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深入开展电力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的通知》(国能综安全[2016]542号)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技术》(GB/T 27921-2011)
《电力建设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试行)》(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2016年8月)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实
施方案》(中电建股[2017]37号)
《关于印发<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2017年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实施方案>的通知》(水电十五局[2017]220号)等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标准和其他文件。
4项目概况
西安沣科花园项目二期地块一总建筑面积约为10.47万平米,占地面积约1.81万㎡。
由地下建筑与地上建筑组成,地上建筑面积约8.85万㎡,1#-2#住宅楼(34层),1#商业楼和3#商业楼(2层)及地下车库。
1#-2#楼为筏板基础,剪力墙结构,1#楼、3#楼商铺及地下车库为独立基础+防水板基础,框架结构。
【建设单位】西安沣东地产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西安凌辉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5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5.1自然灾害
我国将自然灾害分为七大类: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和森林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
根据项目所属位置,主要涉及的自然灾害类型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等三大类。
(1)气象灾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2014年主席令14号)第41条规定,气象灾害,是指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
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等所造成的灾害。
项目施工包含脚手架作业、吊篮作业、塔吊起重作业、施工起重机作业、高处作业、室外作业等,在极端天气下作业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发生,而且国家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作业环境、作业条件有明确规定和要求。
经综合辨识,项目主要涉及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极端高低温。
(2)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崩塌(即危岩体)、滑坡、泥石流、岩溶、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等,施工项目的营地选址、施工内容中包含的深基坑、砂石料及废渣石料的堆放等容易受到地质情况的影响或造成地质灾害隐患。
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突发性,且会受到降雨、融雪、地震等因素的诱发。
(3)地震灾害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地震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又因为我国处于地震多发区,地震频率较高,并容易产生严重的次生灾害,项目施工往往较多涉及高处作业、临边面作业,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易造成较大甚至毁灭性灾难事故。
5.2 事故灾难
根据危险有害因素分类标准中“参照事故类别”的分类方式,经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标准要求,综合现场生产的实际,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等方面进行分析,项目共涉及的危险有害因素种类共有11项。
(1)物体打击
项目施工中存在深基坑、脚手架作业、模板安拆作业等,这些施工作业过程中通常由于表面松动浮物或未固定放置的工器具掉落造成人员伤亡造成的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
(2)车辆伤害
在项目的生产生活中,车辆不仅是代步工具,更多承担的是生产作用,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容易发生由于驾驶人员违章、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车辆故障、道路本身及无防碰撞设施、标识等问题造成的伤亡及财产损失事件。
(3)机械伤害
机械设备在现场施工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在机械使用过程中由于设备缺少安全防护、操作人员未正确佩戴防护用品、违章作业等原因发生碰、割、戳、挤、碾、绞等伤及人体的事件。
(4)起重伤害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轮胎式汽车吊等各类起重机已在施工过程中大量使用,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起重臂旋转、吊具缺陷、违章作业(违反“十不吊”规定)等原因导致挤压、吊物坠落、触电等事故的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5)触电
触电是指人体与带电体直接接触,使人体通过超过承受阈值的电流而造成的伤害。
在项目部的办公过程中,办公室内使用的电器如电脑、空调等存在导致人体触电的可能;在施工现场,配电不符合“三相五线制”、“一机一箱一闸一漏”等临时用电安全操作规范以及出
现的非电工人员进行电工作业、作业人员误碰触等情况,引发人员伤亡事故及现场停工事件发生。
(6)淹溺
淹溺又称溺水,是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介质中并受到伤害的状况。
项目施工附近处有河流经过,由于宣传不到位、标识不明确等管理原因容易造成伤亡事故。
(7)灼烫
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焊接、切割作业工人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未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造成的皮肤受损等情况。
(8)火灾
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项目安全的主要灾害之一,项目部、施工现场仓库都是火灾监控的重点区域;施工现场的材料堆放区、易燃品库房等都是明火禁止区域;架体上的焊接作业、切割作业等明火作业往往造成较大的火灾事故。
(9)高处坠落
根据《高处作业分级》(GB/T 3608-2008)的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在日常施工作业中很普遍,脚手架及其安拆作业、塔吊操作作业、模板支撑安拆、电梯井口、临边作业、吊篮作业、电梯防坠装置失灵、人员未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不适合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高处作业等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
(10)坍塌
坍塌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伤害、伤亡的事故,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容易因为深基坑、高边坡等开挖过程中造成的塌方,脚手架使用及安拆过程中受力等原因造成的坍塌,材料在堆放过程中由于不按规范要求造成的倾倒等都是致使坍塌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
(11)环境污染
项目部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料、施工废水及生活废水会对当地的饮用水源造成污染。
5.3 公共卫生
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主要包括急性传染病、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项目部办公区、生活区、作业队伍营地人员较密集,特别在作业队伍营地,人员密度大、环境较差,很容易造成急性传染病的扩大和加重。
食物中毒是指患者所进食物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或食物含有毒素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根据临床表现将食物中毒分为四类,胃肠型食物中毒、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变形杆菌食物中毒;项目部、作业队伍都建有厨房操作间,可能由于厨师未将生熟分离、未按要求对操作间消毒、未建立有效的蚊虫防范措施、出售过期变质的食物等都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5.4 社会安全
社会安全是针对社会事件的安全措施、对策、知识等。
社会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
项目内部或外部事件处理期间发生的群体性上访、封堵等情况;内部办公系统或网络受到外部病毒等恶意攻击,甚至导致项目保密性信息的丢失、复制;发生对项目的失实、诋毁、恶搞等其他负面报道。
6 风险分析
按照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情况,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险性两方面,采用风险矩阵图进行分析,确定风险等级。
风险矩阵图,又称风险矩阵法,是一种能够把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伤害的严重程度综合评估风险大小的定性的风险评估分析方法。
(1)事故发生可能性(L):
表6.1事故发生可能性(L)赋值标准(2)事故危险等级判定(S):
表6.2 事故危险等级(S) 赋值标准
- 10 -
(3)风险矩阵图(L*S)分析
注:重大风险即为不可接受风险
7 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
11
表7.1 西安沣科花园项目危险因素风险评价表
12
13
14
表7.2 重大风险(不可接受)因素清单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