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I级道路项目中桥工程后张法20米空心板梁预应力张拉及孔道压浆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部二0一八年月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3)1.工程概况 (3)2.施工平面图 (5)3、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5)第二章编制依据 (6)第三章施工计划安排 (7)1.施工工期计划 (7)2.材料计划 (7)3.设备计划 (8)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 (8)1.工艺流程 (8)2. 技术参数 (8)3. 施工方法 (8)4. 检查验收 (12)第五章施工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12)1.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12)2.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7)第六章劳动力计划 (19)1.专职安全管理生产人员 (20)2.特种作业人员 (20)附件: 1、20米空心板梁伸长值验算表 (21)2、千斤顶标定报告 .......................................................................................................3、20米空心板张拉油表读数 (22)第一章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1.1工程概述1.1.1项目名称:***市***路***标项目,本标段20米空心板分为**中桥和***改移道路中桥。
1.1.2环境条件本项目地处***市***区,为城市I级道路,征地拆迁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地理环境较好,有三条城市道路直达施工现场交通便利,但位置处于市区临时用地较难。
1.1.3业主单位名称:1.1.4项目总承包单位:有限公司1.1.5设计单位:勘察设计研究院1.1.6监理单位: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1.2工程概况1.2.1******路西段工程标项目共有5座桥梁,其中特大桥1座,大桥2座,中小桥2座,特大桥上部结构为现浇连续箱梁及现浇简支箱梁,其余桥梁工程上部结构为预制箱梁和空心板梁。
1) K12+126.5中桥位于直线上,为主线跨越铝厂门口改移道路而设,桥梁正交设置,孔跨形式为1-20m,全桥长34.08m,上部结构采用1-2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板梁,左右幅桥宽15.5m,共24片空性板梁。
外侧设置人行道,中间设置2m中央分隔带。
下部结构采用U台接桩基,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1.2m。
本桥在0号台设60型伸缩缝,1号台处桥面连续。
2)K0+280.2改移道路中桥位于直线上,为铝厂改移道路跨越大清沟而设,孔跨形式为2*20m,全桥长46.08m。
大清沟合流后规划断面=118m3/s。
桥梁呈梯形,顶宽25米,渠深4.0-5.0m,设计流量Q1%斜交100度设置,上部结构采用2-2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板梁,桥面宽度11.75m,左右设置2m人行道。
下部结构桥墩采用柱式墩,柱径1.5m,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1.6m。
0号桥台及2号桥台采用桩柱式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1.6m。
本桥在0号台、2号台设60型伸缩缝,1号墩处桥面连续。
1.3施工目标1.3.1质量目标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创建***市优质工程“***奖”,***省优质工程“***奖”。
1.3.2工期目标本标段20米空心板分为K12+126.5中桥和K0+280.2改移道路中桥。
20米空心板共42片。
施工计划为2018年7月10日~2018年9月30日。
1.3.3危险源控制目标高处坠落事故零;物体打击事故零;机械伤害事故零;起重伤害事故零;火灾事故零;重大设备事故零,触电事故零。
1.3.4环境目标污水、噪声、粉尘、固体废弃物符合国家相关排放标准,无相关投诉与举报. 1.3.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特点、难点及可预见风险1)工程特点空心板跨度小,跨径20米,箱梁宽度小,中梁宽1.24m,边梁1.495m。
2.施工平面图3、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3.1.1钢束外伸部分要保持干净,不得有油污、泥沙等杂物,施工人员不得随意踩踏。
锚环及夹片使用前必须清洗干净,不得有油污、铁屑、泥沙等杂物。
3.1.2工作锚必须准确放在锚垫板定位槽内,并与孔道对中。
3.1.3工作锚和工具锚孔中各装入两个夹片,用胶圈套好,可用长约30cm的铁管穿入钢铰线向前轻轻将夹片顶齐,注意不可用力过猛,夹片间隙要均匀,可用改锥认真调整。
每个孔中必须有规定的夹片数量,不得有缺少现象。
3.1.4夹片安装完后,其外露长度一般为4mm,并均匀一致,若外露太多,要对所用夹具及锚环孔尺寸及锥度进行检查,若发现有不合格者则要进行更换。
3.1.5穿入工作锚,工具锚的钢束要顺直,末端要对号入座,不得使钢束扭结、交叉。
3.1.6安装千斤顶时不要推拉油管及接头,油管要顺直,不得扭结成团。
3.1.7工具锚安装前,钢束穿入工具锚时,位置要与工作锚钢束位置一一对应,不得交叉扭结。
3.1.8为了能使工具顺利退下,应在工具锚的夹片光滑面或工具锚的锚孔中涂润滑剂,润滑剂采用石腊或退锚剂。
3.1.9工具锚的夹片要与工作锚的夹片分开放置,工具锚夹片重复使用次数不得超过10次,若发现夹片破损,应及时更换以防张拉中滑丝、断丝、飞片。
第二章编制依据1.《******路西段工程BHX-4标施工图设计》;2.《工程地质勘察报告》3.《图纸会审和图纸自审答疑》4.与本项目有关的法律法规4.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4.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4.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4.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号令;4.5 ***市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5. 与安全管理相关引用的技术规范和标准5.1《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5.2《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 50502-2009;5.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5.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5.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91;5.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12;5.7《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 50720-2011;5.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5.9《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 104-2011;5.10《安全带》GB 6095-2009;5.11《安全网》GB 5725-2009。
6. 引用与质量管理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6.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6.2《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6.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6.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6.4《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7. 对应的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相关内容及要求。
8. 对应的公司企业施工技术标准、工法以及施工经验。
9. 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
10. 对应的公司ERP信息输入要求。
11. 现行《十七冶工程(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十七冶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
第三章施工计划安排1.施工工期计划K12+126.5中桥和K0+280.2改移道路中桥,共计20米空心板42片。
计划在K12+720—K12+860处设置临时梁场。
设置底座8个,计划2018年7月10日至2018年9月30日完成。
根据两座桥的细部构造完成时间,需要先预制K12+126.5中桥24片空心板梁,再预制K0+280.2改移道路中桥18片空心板。
施工期间注意分项交叉作业的干扰和安全施工。
2.材料计划为了确保完成空心板的施工计划,所用材料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编制材料计划,砼是采用商品砼,现场不设砼拌合站,钢材是甲供材料,需做好材料申报计划,模板和配套周转材料与支架配套投入,张拉压浆具体材料如下:材料需求计划表3.设备计划根据空心板梁施工特点,需吊车1台,材料临时倒运需装载机1台,考虑网电停电断电正常施工需配备100KW发电机一台。
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1.工艺流程完成张拉机具的检验工作→安装工作锚板→安装工作锚夹具→安装限位板→安装千斤顶→安装工具锚→安装工具锚夹片→张拉→压浆。
2. 技术参数3. 施工方法3.1张拉准备工作3.1.1千斤顶、油表已经标定完毕,同时根据油表标定的结果绘制油表读数与张拉力的曲线,并根据曲线确定相应张拉力对应的油表读数。
3.1.2梁体浇注完毕后,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5%以上且养护时间不低于7d 时方可进行张拉。
3.1.3张拉前所有设备应再进行一次检查,看是否按编号配套使用。
3.1.4预应力钢束张拉时采用双控,即以控制拉力为主,以钢束实际伸长值进行校核,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相对误差不得超过±6%,否则应停止张拉分析原因。
3.2预应力张拉伸长值计算预应力张拉过程中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管道弯曲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二是管道偏差影响引起的摩擦力,导致钢绞线张拉时,锚下控制应力沿着管壁向梁跨中逐渐减小,因而每一段的钢绞线的伸长值也是不相同的。
因此,预应力张拉伸长值一般采取下列方式进行计算。
△L=p P E A L PP ——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取张拉端拉力与跨中(两端张拉)或固定端(一端张拉)扣除孔道摩擦损失后的拉力平均值,即:P=Pj (1-e -(kL+u θ))/kL+u θ△L ——预应力钢束伸长值(mm )A P ——预应力筋的截面积L ——预应力筋的实际长度Ep ——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取1.95×105Mpa )。
Pj ——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
u ——孔道摩擦系数(0.25)。
k ——孔道偏差系数。
(按规范取0.0015)θ——孔道曲线累计转角之和。
3.3钢绞线张拉3.3.1后张法张拉程序如下:其中有两种情况:第一种为伸长值大于千斤顶行程的:0 →初应力(0.1σk )→0.2σk →0.65σk (倒油顶)→σk (持荷载5min ) 第二种为伸长值小于千斤顶行程的:0 →初应力(0.1σk )→0.2σk →σk (持荷载5min )空心板张拉取第二种程序油顶读数与压力计算表附后3.3.2张拉应缓慢进行,逐级加荷,稳步上升,千万不能操之过急,给油不要忽快忽慢,防止发生事故。
3.3.3 应对称张拉,具体张拉顺序如下:左N1→右N2→右N1→左N23.3.4张拉时梁的两端要随时进行联系,保持两端张拉同步,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停机检查,但最后的油表读数应按千斤顶鉴定值为准。
3.3.5张拉要有专人记录,专人测量伸长值。
3.4实际伸长值测量方法以初始张拉力(0.1δk)作为测量伸长值的起点,伸长值可通过直接量取千斤顶活塞的伸长量而得到。
理论伸长量小于千斤顶行程时实际伸长值为(δcon-0.2δcon)+(0.2δcon-0.1δcon)*2,但其中包含了工具锚夹片的回缩值,扣除夹片回缩值便得到钢束的伸长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