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浅析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怎样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有效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思维空间并提高其探究能力呢?
一、梳理教学内容,分类整理研究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课标教材设置的一种新的学习形式,每学期安排有两次活动。
这些活动在义务教育阶段分为三个学段内容
呈现:第一学段(1~3年级)实践活动;第二学段(4~6年级)综合应用;第三学段(7~9年级)课题学习。
笔者通过整理分
析得出:有的内容侧重于在生活情境中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
解与应用。
如一年级《小小商店》《数学乐园》《粉刷围墙》等。
有的侧重于让学生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过程。
如五年级上册《量一量,找规律》、五年级下册《打电话》、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六年级下册《自行车里的数学》和《有趣的平衡》。
有的侧重于与其他学科整合,培养学生的健康、环保、感恩等意
识。
如四年级下册《营养午餐》《节约用水》《你寄过贺卡吗?》。
有的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操作体验,动手实验能力。
如《有趣的平
衡》《剪一剪》《制作年历》等。
分层建模,探究本质。
在综合应用中有一组课,如五年级上
册《量一量,找规律》、五年级下册《打电话》、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六年级下册《自行车里的数学》和《有趣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