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方法
学习观 教学观
一元学习 向二元学 习观 小学习观 向大学习 观
教师主体到 学生主体
单一方式 到多元方 式
知识、能力 培养到全人 的培养
课程基础
课程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与难点,以实践课
程改革为重。 实践课程的教学安排与设计,是提高教学 效率的重要条件 。
课程建设的调查问卷
一、课程定位 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偏高,适度,偏低 行业标准或职业资格标准;较高、一般、较低 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突出,一般,较低 二、课程内容 1.课程类型:理实一体化课程数量 2、课程性质: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实践课程比例 3、课程水平:工学结合课程;偏高,适度,偏低 三、课程模式 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较好、一般、较差 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推行“双证书”制度。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 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
教学顺序安排
导入——以提问任意两个同学“进入大学以来所感受到 的与中学的不同之处有哪些?” 个案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讲解,让学生认识到大学 与中学的不同之处,突出大学的新特点。 集体剖析——引导学生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些新变 化、新特点,从而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形成共识——在以上两个步骤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努力 营造如下图所示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业——你进入大学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忧?
特点与创新 1、注重了教师本身新知识的扩充。
教师深入企业学习操作。
2、项目化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并以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例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主要以项目化 教学思路,学生在课堂中占主体地位,而老师的角色转变为学习方法 的引导者、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学习资料的提供者。
3、看大量的操作录像缩小了校企间距离,巩固 了理论,规范了实验操作。 4、注重了校企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体现了高职 特色。
实践教学方法及其应用策略
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
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
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 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
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
一、实践教学有问题
课程建设的调查问卷
五、课程实践条件建设 校内基地实训/实习项目数 开发虚拟工厂、车间、工艺、实验。 校外基地 六、课程队伍 教师教学方法创新与探索力度; 教师基本素质和教学能力。 1.专任教师课程 2.专任基础课教师课程 3.企业教师开设课时数 4.专任教师教学新技术新工艺介绍情况 六、课程政策与支持 七、课程资源建设 1.教材开发 2.专业期刊图书建设 3.校园网建设
基地建设
校内实习基地建设 基地项目的申报——项目意义、目标思路、 建设内容、建设条件、保障机制 基地项目的建设——调研、立项、论证、 实施 、监督、竣工、验收、效益考核 基地项目的管理——建立规划、经费管理、 岗位责任制、考核奖惩制
校内基地现场管理
工艺流程查一查,平面布置调一调,
流水线上算一算,动作要素减一减,
学生 第四章 工业分析
硅酸盐的分析
专业课
水泥熟料 的 分 析
(一体化教学)
化工061 化 工 0 6 4 D
项目教学法
特点: :难 1、涉及基础知 识及新知识。 2、抽象。
1、步骤不熟:慢、乱 2、现象把握不准:不 准确。
1、无压力,现在 大多采用开卷或一 张纸开卷,考试都 能通过。不需要认 真学。 2、无动力,学习 的东西无用,到企 业或者工作岗位用 不上。
二、 实践教学主要方法及应用
案例法 项目法
任务驱动法
实践教学方法研究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作为认知主体的人,在与周围环境 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离开了 主体能动性的建构活动,就不可能使自己的认识得到 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承认人的个别差异,认为人的 智能是多元的、开放的,只有领域的不同,而没有优 劣之分,轻重之别。每个学生都有各自发展的潜力, 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 情境学习理论——强调知识与情境之间交互作用 的过程,视知识为一种基于情境的活动,学习者在情 境中通过活动获得了知识。学习是整体的、不可分的 社会实践,是现实世界创造性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整的 一部分
教师要讲好各章 节,还考虑如何选择 一个适当的任务模块 将其解剖,重在向学 生展示清晰的思路, 各章节间的内在相关 性,提高学生系统分 析能力
任务驱动难在何处——管理要求
传统教学以知识 评价为主,最终 是看学生的掌握 知识的程度,管 理评价往往以书 面考试评价为主。
任务驱动教学以 学生能力评价为 主,最终是看学 生能否完成任务, 管理评价是以学 生任务完成情况 评价教学效果。
(三)任务驱动法
适用于学习各 类实践性和操 作性较强的知 识和技能
适用于教师培 养学生自主学 习、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 力
“任务驱动”是 围绕任务的确 定、完成等活 动进行探究的 一种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难在何处——教学要求
传统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教师的主要精力 放在如何讲好各章节 即可,学习的重点是 对重要公式或结论的 记忆,或计算处理方 法,学生缺乏思考力 与创造性,知识的灵 活迁移性差。
核心要素 教师 学生
主体要素 知识
关键要素 知识载体(演 讲、实验、媒 体、现场)
教学方法的精髓—效率
以较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取得最佳的教学 效果。 实践教学方法的效率主要看学生能力提高的 水平
实践教学——职教特定要求
教育 类型 决定 的
教学 现状 所决 定的
学生 持续 发展 要求 决定
础知识,了解新知识。 2、具体。看操作录像
1、步骤熟:快、有 序 2、现象把握准:准 确。
1、有压力,课堂讨论 后对每个学生提问面 试,占期末成绩的 20% 。 2、有动力,校企结合, 也就是学用结合。学 习的知识到企者工作 岗位有用。
项目教 学 法
好
1)理论扎实,操作过硬 2)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 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
搬运时空压一压,人机效率提一提,
关键路线缩一缩,现场环境变一变,
目视管理看一看,问题根源找一找。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要求
1、组织的规模性 实习基地应多为大中型企业,可同时接纳多名、 不同专业的实习生同时实习。 2、管理的先进性 先进的管理理念、雄厚的技术力量、领先的技术 设备和工艺,同时要有充足的生产任务,保证学生实 习实训的质量。 3、就业的链接性 尽量选择就业需求量大的城市和地区,充分考虑 生源因素,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 4、地理的就近性 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时,能随时随地到实习基地 验证和消化,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案例法
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采用 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
案例讨论法
多媒体案例法
模拟案例法
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课前准备不 足
学生讨论不 足
评价方法研 究不足
案例教学法操作要领
1、案例选编——案例包括情节和重要数据,材料紧 扣主题,具有一定的教学价值。 2、组织讨论——发案例并启发引导,学生独立准 备,集体讨论。老师心中有数,“问必答,据理答”。 3、案例评价——教师为主,指出讨论的优缺点,
竞赛项目
服务项目
四、应用策略的基础建设
思想基础:
阿莫纳什维利:如果我们要认真进行教学 改革,那就必须从改造教师本身的心理开始, 如果教师本身的内心世界依旧不变,即不改变 自己的学生观,那么甚至一再提高教师工 资……他还是会改头换面地使任何一种新的教 科书去适应自己的旧观念的。
以学法定教法
基地建设的路径
1、充分利用毕业生资源
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只要有可能都愿为母校的发展做一份贡献, 因此,通过他们介绍可以建立一些稳固的实习基地。
2、引入中介机构 中介机构掌握大量的企业各种信息,学校可拿出一部分资金,通 过他们的推荐,与优秀的企业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实习基地。 3、与各地行业组织建立联系 向各地行业组织传递学校发展的相关信息,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 系,使他们为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提供方便。 4、利用社会资源 主动出击与企业接触,介绍学校的发展状况,宣传校企合作的 优势等。
实习基地建设特色(省工业自动化基地的特色简介)
实训基地建设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面向南通地区建筑、船舶、化工等支柱产业,采用世界一流的三菱、 ABB、西门子、富士通公司的先进自动化技术,引领江苏省同类高校工 业自动化实训水平。 2.实训基地建设基础扎实 该实训基地依托电气自动化技术等江苏省特色品牌专业,《自动控 制原理与工程》等国家省精品课程。依托的师资队伍是江苏省高校优秀 教学团队,其中正教授2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成绩显著,连续三次参加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制作大赛”获全国一等奖。 3、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先进 该实训基地采取与上市公司联合共建、共管、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 集团公司将在3年内出资500万元,用于实训基地的建设。 4、实训基地具有生产性和开放性 该实训基地既具有生产实训功能又具有仿真实训功能,实现虚拟和 现实结合的实训环境,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实现将实验实训带回宿舍、带 回机房的开放实验模式。 5、实训基地具有多功能和综合性 该实训基地覆盖多个相关专业群,将技能训练、技能竞赛、技能考 核鉴定、学生创业就业训练和技术服务有机结合,综合性尤为突出。
有心
有序
社会交往
有志趣
日常生活 学 习
闲暇娱乐
有益
消
费
有度
(二)项目法
项目教学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 教学活动。
核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边做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