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经济学】 第十章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旅游经济学】 第十章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无独有偶,就在全国各地讨论与学习焦作蔚然 成风之际,河南又发射了一颗“卫星”,“奕川模 式”横空出世。这对中国旅游业特别是县一级如何 发展旅游,提供了发人深省、值得借鉴的经验。奕 川县委、县政府采取非常手段来抓旅游业,他们确 定的方针是: 全“党动员,部门联动,分区包干,督 察到位”。 政府出台了60条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 措施,为旅游业发展办实事150多项。奕川旅游经历 了接待型---事业型---产业型的历史跨越。目前, 一个以旅游开发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栾川 经济发展新格局己基本形成。 焦作、奕川旅游开发模式的成功似乎己经成为 全国各地尤其是中小型城市旅游发展的典范。
拥有足以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
境外存在对其旅游资源的相应需求
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必要的启动资金投入
2.滞后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它是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旅游产业便顺乎自然地形成和发展起来 的一种发展模式。
3.市场型发展模式
是指旅游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市场机制 来推动的一种发展模式。通过价格、供求和 竞争手段,实现旅游业资源的配置,推动旅 游业内部自行协调,使旅游供求在矛盾运动 中发展。 市场型发展模式的特点 旅游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市场来推动 政府的作用是间接的 国家产业政策对旅游业的影响主要侧 重于需求方面
(一)经济动力型发展观 经济动力型发展观是指从经济角度出发,将旅游发展的经济功能 置于首位的发展观念。 特征: 第一,旅游产业以发展入境旅游为主。 第二,政府主导下的超常规发展。 第三,外延型的数量扩张。 (二)双重动力型发展观 双重动力型发展观是指从社会和经济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既考虑 旅游业发展的社会功能又考虑其经济功能的发展观念。 特征: (1)旅游业的发展主要是本国居民的旅游消费需求推动的; (2)旅游业的发展主要由市场机制调; (3)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大,速度相对低,但旅游服务质量高, 效益好。
第二节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一、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一)概念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定时期旅游产
业发展的总体方式称为旅游经济发展模 式。
(二)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类型
类型
角度
从旅游产业的形成、 发展及其与国民经济 的关系出发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超前型发展模式 政府主导型发展 模式 推进型发展模式

邵琪伟局长:“焦作现象”和“栾川模式”都 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结果,建议河南省进一步 完善政府主导型旅游的发展格局,继续加大对旅游 业的政策支持、资金引导和组织协调,在中部旅游 崛起中争当排头兵。 这次河南的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把旅游作为全 省重要支柱产业来抓,作为产业发展,就必须按照 经济规律来运作,首先还是要做好规划,有了好的 规划,就不用重复投资了,也不用不停改造了。所 以,这种规划必须是世界级的,瞄准世界顶尖水平, 用先进的科学的理念来做规划。
二、旅游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一)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全面分析旅游业发展的 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基础上,从关系旅游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所制定的 ,关于其旅游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的发展规模、方向、秩序、阶段 、原则、任务等的总体谋划。 主要内容有:第一,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 标是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问题,主要包括旅游业发展所要达到 的数量指标、增长速度、产业结构的变化、技术进步,以及提高旅 游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的要求等。第二,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重 点、战略布局和战略步骤。第三,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对策、 途径和手段。如对旅游产品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设施的 建设、旅游市场的开拓、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旅游人才的培养以 及发展资金的筹措等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二)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依据 第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第二,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与开发潜力。 第三,旅游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


我想栾川一个贫困县怎样通过抓旅游把全县经济带动起 来,这个典型在我们大多数中西部地区应该是有意义的。我 先后到栾川讲过六次课,过程当中看到了当地领导干部和群 众抓旅游的积极性,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县委书记在一次副 科级以上大会上,讲完话,前面放了一个大桌子,桌子上铺 了一个中国地图,用了一个大圆规六百公里一个半径,圈入 中国一些城市,然后每区各个分工,你法院抓哪个,组织部 抓哪个,宣传部抓哪个,在不影响本身工作的情况下,要把 工作抓起来。大家知道一般旅游局穿的很土,你想想武装部 的军人,公安局的警察,戴上袖带,然后出去促销,说这是 怎么回事,说是党委统一决定。栾川旅游不是光属于旅游局 的,旅游局和别的局加在一起做督查大队统一来做,就这样 一年旅游业就大踏步前进了,投资商一看这个县委县政府这 么重视,投资条件好,一年一二十个亿就进去了,所以旅游 就这样起来了。

例:

从2000年开始,我国的中原大地上有 一个城市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经济转型工 作,几年后,这里从发展重工业的煤炭 城市一跃成为风景秀丽的旅游城市,从 典型的工业之都演变为中国旅游的一匹 黑马,创造了新时期中国城市经济转型 的神话,这个美丽而传奇的城市就是河 南焦作,同时,旅游界的专家赋予了它 更为神秘的一张名片---焦作现象。
国内/国际
国内旅游 入境旅游 出境旅游
发展 不发展 不发展
发展 发展或不发 展 发展或不发 展
发展 发展 发展
6. 推进型旅游发展模式
是指先以发展入境旅游为主,在入境旅游 发展形成产业基础的条件下,伴随着国民经济 的发展逐步发展国内旅游,最终实现入境旅游、 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的全面发展的模式。 特点 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的发展是在入境旅游 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推进的 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虽然主要以社会经济 的发展为基础,但政府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 。
(三)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的原则 基本原则: 第一,适时适地发展的原则。 第二,旅游经济与国民经济相适应的 原则第。 第三,旅游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接轨 的原则。 第四,旅游产品之间相互平衡的原则 。
7

三、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四位一体: 经济新增长点战略(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旅游强国战略(目标) 可持续发展战略(路径) 政府主导型发战略(重点) 所谓“一体”,就是这四个战略集中为一体, 要达到国家“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 标纲要中提出的“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 约型转变”。
危及满足今后各代人的需要” 的发展观念
旅游业发展特点 旅游业的发展以入境国际 旅游为主 政府主导下的超常规发展 外延型的数量扩张
旅游业发展特点 旅游业的发展主要由本国 居民的消费需求推动 旅游业的发展主要由市场 机制调节 旅游发展的规模大,速度 相对较低,但服务质量高, 效益好
旅游业发展特点 政府主导下的循序渐进发 展 资源得以永续利用的发展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 境效益相统一的发展
(一)经济新增长点战略
• 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旅游业确定为国民
• •

• •
经济新的增长点。 五个基本原则: 符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 市场需求量大 产业关联度高 国际力竞争力强 投资回收快
(二)旅游强国战略
• 把我国建设成世界旅游强国是我国旅游


• •
产业发展的目标。 旅游大国 旅游强国 战略的核心是质量,包括旅游发展质量 和旅游服务质量 价格战略 品牌战略 人才战略
滞后型发展模式 市场型发展模式
从旅游产业发展 的调节机制出发 从旅游类别发展 的先后顺序出发
延伸型发展模式
1.超前型发展模式

是指旅游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超越了国民经 济总体发展的一定阶段,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带 动和促进国民经济中与其相关的产业或地区发 展的一种发展模式。
采取这种发展模式必备的条件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
•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
足其自身需求构成威胁的发展 ----《我们共同的未来》 • 战略基础:资源的永续利用 • 战略核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 效益的统一
• 政府主导型战略的含义 • 中国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的必要性
和必然性 • 政府主导型战略内容:六大领域
(四)政府主导型战略 1 、含义
• 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其核心就是在
坚持政府对旅游经济起主导作用的同时, 充分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 ,实现市场资 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体是政府
基础是市场
2、必然性和必要性
• 旅游自身的特性要求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 • 世界各国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其较强的实用性 • 是中国提高国际竞争力,与发达国家展开竞争 •



第二,要敢于给旅游业的营销投入。他们当时是市里 拿出500万,这在01年全国一个中等城市,那是很突出的。 另外一个景点,拿出一千万块钱,当时的门票还没有多少, 这个时候1500万块钱捆在一起打市场,所以迅速的市场知 名度就起来了。大家知道04年、05年焦作在全国很热。一 个交通不太方便的地方,旅游人数迅速的增长,甚至有的 同志统计,说是在黄金周里单体的旅游景点,旅游的人数 甚至超过了开封,超过了洛阳,超过了桂林的一些景点。 因此报纸上就叫焦作现象了。焦作现象就这样出现了。焦 作现象是政府党委把旅游放在重要位置上的一个典型,是 敢于抓市场,对市场敢于投入的一个典型,也是市场运作 的典型。他们这样一抓以后,很多资金进去了,景点的建 设是招商引资的一个结果。我觉得到后来他们在产业管理 和景点建设、服务进一步进行细化,使焦作经验从数量型 向效益型发展。
第十一章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与发展模式
教学要点: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旅游发展观
第一节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一、三种类型的旅游发展观 二、旅游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三、我国的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一、三种类型的旅游发展观
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基本上存在着三种类型的发展观。第 一种是从经济和产业角度出发的旅游发展观念,即经济动力型 发展观;第二种是从经济和社会角度出发的旅游发展观念,即 经济与社会双重动力型发展观;第三种是从经济、社会、文化 和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的旅游发展观念,即多目标型发展观或 可持续发展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