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文档九年级化学图像图表专题训练考点一:金属与酸反应1、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A、金属活动性甲比乙强B、若甲是铁,则乙可能是锌;若甲是铝,则乙可能是镁。
C、若稀硫酸的质量相等,则甲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比乙大D、若将相同质量的两种金属都放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则甲置换出铜的质量一定比乙多2、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至过量,下列图像合理的是()A B C D3、相同质量的M、N两种活泼金属,分别与足量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2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的活泼性N>MB.两个反应生成H2的体积相等C.相对原子质量N>MD.两个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一定相等考点二:酸与碱作用1、向装有一定量Ba(OH)2溶液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入稀H2SO4至过量,有关溶液pH和滴入稀H2SO4体积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氢气的质量/g反应时间/s甲乙反应时间MN氢气质量2、某种消化药片的有效成分氢氧化镁,能减缓因胃酸过多引起的疼痛。
在氢氧化镁与胃酸作用的过程中,胃液pH变化的情况是()pH pH pH pH7 7 7 7O 时间t O 时间t O 时间t O 时间tA B C D3、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熟石灰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加入熟石灰m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
若改用ng氢氧化钠与相同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_____7(填“>”、“<”或“=”)。
考点三:图像与各物质的量变化关系1、下列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氢气质量/g 溶质质量分数/%沉淀质量/g pHA.足量的铁片和铝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B.将浓盐酸敝口放置在空气中C.向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D.向p H=1 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2、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或治疗)过程,其中正确的是()标准文档标准文档A .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 (OH )3]治疗胃酸过多时pH 变化情况。
B .向氯化铁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C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D .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晶体析出。
3、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B 、用相等质量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C 、向一定体积的氧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D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考点四:溶解度曲线图1. 右图是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别得到的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 )A.图中阴影部分表明A 、B 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t 1℃时,A 、B 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 t 2℃时,B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 1℃时A 物质的溶解度D. t 2℃时,等质量的A 、B 两饱和溶液降温到t 1℃时析出溶质的质量相同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 B .甲=乙=丙 C .甲=乙>丙 D .丙>甲=乙考点五:看标签解答题1、锌是人体健康必需的元素,锌缺乏容易造成发育障碍,易患异食癖等病症,使人体免疫功能低下。
市售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对治疗锌缺乏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下图是某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请根据标签信息回答: (1)葡萄糖酸锌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2)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
(精确到0.01%)(3)某患者除正常饮食吸锌元素外,还需服用该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若治疗一个疗程需补充104mg锌元素,而这些锌有75%来自该口服液,则患者共需服用支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简写出解题过程)3、某校化学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过氧化氢溶液(如图所示)。
该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他们取出该溶液34g,加入适量催化剂,待完全反应后,共收集到0.32g氧气。
试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六:图像与表格相结合1、右下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甲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某种物质直接反应生成丙。
下表四组选项中,符合图中要求的是甲乙丙丁A BaCl2 CuSO4Ba(OH)2HClB O2CO Fe3O4CC Fe CuCl2Mg HCl C Cu HCl CuO Mg××牌口服液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化学是:C12H22O14Zn 每只口服液含葡萄糖酸锌45.5mg××制药厂标准文档标准文档2、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 溶液至过量(图1),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 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2的是( )考点七:表格分析题1、将一定量的乙醇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X 。
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 质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水 X 反应前质量/g 4.6 8 0 0 0 反应后质量/g4.45.4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表中m 的值为2.8B .X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增加氧气的量可以减少X 的生成D .物质X 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40505868A .20℃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是25%B .20℃时,70g 氯化铵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得到不饱和溶液C .40℃时,75g 氯化铵的饱和溶液中加入25g 水后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30%D .80℃时,84g 的氯化铵饱和溶液降温至60℃时有5g 氯化铵析出烧杯中的物质 x 溶液 A HCl 和FeCl 3溶液 NaOH 溶液 B 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溶液 稀HClC 镁铝合金 稀HCl D稀盐酸和稀硫酸 BaCl 2溶液标准文档图表图像题专题训练1、善于整理知识,能使你更好地掌握知识,下面是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所示关系的是( )3、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已普遍进入城市家庭,它是含有下物质的混合物,在常压下,这些物质的沸点如下表所示标准文档常温下使用至无气体放出时钢瓶中常剩余一些液态物质,这些物质最可能是( ) A.乙烷、丙烷和丁烷 B.乙烷和丙烷 C.只有乙烷 D.戊烷和己烷 4、某学生在一定温度下,向质量均为100g 的四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搅拌至充分溶解(如有不溶的硝酸钾,则过滤除去),得到溶液.该学生在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实验 得到的溶液属于饱和溶液钾的溶解度是5、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如果NaOH 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 溶液各10 mL 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 (如下表)。
(1)表中x = 。
(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右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
则该同学根据 判断NaOH 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⑶关于实验中的细节和意外情况:①实验中,稀盐酸必须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这样做的目的是 。
标准文档②实验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③在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有气泡出现,你认为原因是 。
④发现盛放NaOH 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
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① 可能是NaOH ;你认为:② 可能是__________; ③ 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四瓶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①稀盐酸、②稀硫酸、③NaOH 溶液、④Na 2SO 4溶液。
某实验小组分别对四种溶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则对应甲、乙、丙、丁顺序的四种物质是 ( )A .②③④①B .④③②①C .③④①②D .①②④③ 7、在一定体积的10%的NaOH 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反应中溶液的温度与加入盐酸的体积变化如下表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 试绘出溶液的温度与加入盐酸的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曲线。
(3)根据曲线讨论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
① 加入盐酸的量在2~10mL 之间时: ; ② 加入盐酸的量在10~20mL 之间时:t/标准文档。
8 实验内容 加入试剂或方法 A 鉴别(NH 4)2SO 4固体和K 2SO 4固体 加熟石灰研磨 B 鉴别羊毛纤维和涤纶 抽丝灼烧 C 鉴别黄金和黄铜 观察颜色 D 鉴别硬水和软水 加肥皂水 9根据图示,请完成14~16题。
A 、t 1℃时,在三只烧杯中各装入等质量的水,分别溶解A 、B 、C 三种物质使其达到饱和,其中溶解最多的物质是 。
B 、在 ℃时,等质量的A 、C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相等。
C 、t 4℃时,将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至t 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10、小林仔细阅读加碘自然盐包装袋上的说明(部分说明如图所示),提出问题与同学讨论并进行实验探究。
问题一:食盐加碘可以有效地预防 问题二:食盐是比较稳定的,而说明中强调“防热”是否因为受热会造成碘的损失?【实验一】探究温度对碘损失率的影响老师指导他们将一定浓度的碘酸钾溶液分成5等份,于不同温度下加热十分钟温度 30℃水浴 50℃水浴 80℃水浴 100℃水浴 煮沸碘损失率(%)0.30.6715.56分析上表可得出的结论是 。
实验后,小林建议妈妈烧菜时最好是菜出锅前再放碘盐。
问题三:烧菜时加醋对碘的损失率是否也有影响? 【实验二】探究酸碱性对碘损失率的影响(1)此组对照实验,要控制在碘酸钾溶液的浓度和质量、加热的 和 均相同,溶液的 不同的条件下进行。
(2)实验中需要调节溶液的酸碱性,下列物质不能..选用的是 (填序号)。
A .氢氧化钠B .纯碱粉末C .食盐晶体D .食醋物 质 选用试剂(过量) 操作方法溶解度/g0 t 1 At 2 t 3 4 度BC标准文档A CO 2(CO) O 2 点燃B Cu(Fe)稀盐酸 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 C CuSO 4溶液(H 2SO 4) 氧化铜 加入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D 盐酸(H 2SO 4) 硝酸钡溶液 加入硝酸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12.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