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医学概要精ppt课件

临床医学概要精ppt课件




1188
临床表现
全身性水肿

➢ 心源性水肿:
专 班 级 临
特点:首先出现于身体下垂部位;活动后明显 ,休息后减轻或消失。严重者可发生胸水、腹 水。

➢ 肾源性水肿:

特点:疾病早期晨间起床时有眼睑和颜面水肿

;以后可发展为全身水肿
概 要
➢ 肝源性水肿:

特点:以腹水为主要表现,也可先出现踝部水
级 临
外源性致热源


通过激活 白细胞

概 内源性致热源
微生物病原体 炎症渗出物 无菌坏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
(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白细胞致热源:白介素、肿瘤

坏死因子、干扰素

通过血脑 屏障

体温调节中枢
产热 > 散热
发热
66
高 专
2、非致热源性发热

➢ 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颅脑外伤、出血、炎症


要 教
低 热 中度热
高热
超高热

37.3℃ 38℃
39℃
41℃
88
发热的临床过程

➢ (1)体温上升期
专 班 级
骤升型:体温几小时内达39~40 ℃或以上,如 疟疾。

缓升型: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如结

核。
医 学
➢ (2)高热期

体温达高峰后保持一定时间

➢ (3)体温下降期
教 程
骤降:体温几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 如疟疾 。
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药物热、结缔组织 病

内分泌代谢障碍:如甲亢、
床 医
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如中暑、脑出血等
概 要 教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多为低热,常伴有自主神 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属功能性范畴。

55
发病机制

专 班
1、致热源性 (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于致热源引起)
第一章 常见症状
心内科教研室 扈秀丽
.
1
第一节 发热
高 专 班 级 临 床 医 学 概 要 教 程
22
思考:
➢ 何谓发热? ➢ 发热应首先考虑哪类疾
病? ➢ 如何给发热分度?
高 专 班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使产热 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

定的范围内。


医 学
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
概 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
要 教
范围,称为发热。

33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 1. 感染性发热
级 临
最常见。

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

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





44
➢ 2. 非感染性发热

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术后、烧伤、出血等
专 班 级
级 临
➢ 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亢等

➢ 散热减少的疾病: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等






77
临床表现
发热的分度

➢ 以口测温度为标准,按发热高低分为:
专 班
低热
37.3 ℃--38 ℃

中等发热 38.1 ℃--39 ℃
临 床
高热
39.1 ℃--41 ℃

超高热
41 ℃以上

热、重症肺结核及化
医 学
脓性炎症等。




1122
3、间隙热

➢ 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
专 班 级
续数小时,又迅速降 至正常水平;无热期

可持续1天至数天,
Hale Waihona Puke 床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

交替出现,
学 概
➢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

肾炎等。


1133
4、波状热

➢ 体温渐升至39 Ċ或
专 班 级
以上,数天后又逐渐 下降至正常水平,持
班 级
病、淋巴瘤、丝虫病等。
临 肝脾肿大:常见于传单、病毒性肝炎、疟疾、结缔组

织病、白血病、淋巴瘤、黑热病、布氏杆菌病等。
医 学 概
昏迷:先发热后昏迷常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 脑脊髓膜炎、中毒性菌痢中暑等;先昏迷后发热者见

于脑出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教 程
皮疹:常见于麻疹、猩红热、风疹、斑疹伤寒、结缔 组织病、药物热等。
1166
第二节 水肿









要 教
思考:

➢ 何谓水肿? 水肿常见于哪些疾病?
1177
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水肿
专 班
发病机制
级 临 床
➢ ①钠与水的潴留; ➢ ②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

➢ ③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学 概
➢ ④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 ⑤淋巴液或静脉回流受阻;
2222
伴呼吸困难、发绀、肝 肿大、高血压、蛋白尿 、管型尿、消瘦、体重 减轻等。
第三节 呼吸困难
高 专 班
呼吸困难既是症状,又是体征。因通气需要 量超过呼吸器官的通气能力,患者自感呼吸

费力、空气不足和不适,表现为呼吸频率、

肿,逐渐向上蔓延,而头面部及上肢常无水肿

1199
➢ 营养不良性水肿

特点:水肿发生前先消瘦。水肿多从组织疏松

处开始,然后扩展至全身,以低垂部位显著。

级 临
➢ 其他原因所致水肿

粘液性水肿:特点:非凹陷性,以口唇、眼睑

、下肢胫前明显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特点:经前7~14天,行经
概 要 教
后逐渐消失。 特发性水肿:特点:水肿与体位有关。
1.稽留热

➢ 体温恒定地维持在
专 班 级
39~40度以上的高水 平,达数天或数周。

➢ 24小时内体温波动
床 医 学
范围不超过1度。 ➢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及

伤寒高热期。



1111
2、驰张热

➢ 体温常在39Ċ以上波
专 班 级
动幅度大,24小时 内波动范围超过2℃

➢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
缓降:体温在数日内逐渐降至正常,如伤寒。
99
热型
高 专 班
发热患者在每天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 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数天的各体温点连接

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形状)称
临 床
为热型。
医 学
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常各具有相应的热型。
概 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和鉴
要 教
别诊断。

1100

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

,如此反复多次。
医 学
➢ 常见于布鲁菌病。




1144
5、不规则热

➢ 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
专 班
定规律。

➢ 常见于结核病、风湿

热等。







1155
伴随症状
寒战: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疟疾等急性感染

性疾病;药物热、输液或输血反应等。
专 淋巴结肿大:常见于传单、风疹、淋巴结结核、白血

药物性水肿:特点:激素类药物,可能与钠水
潴留有关。
2200
局部性水肿

➢ 常由于局部静脉、淋巴回流受阻或毛细血管通透
专 班
性增加所致。

➢ 常见于:肢体静脉血栓形成或栓塞性静脉炎、上

、下腔静脉阻塞综合症、丝虫病致象皮肿、局部
床 医
炎症、创伤、过敏等。





2211
伴随症状
高 专 班 级 临 床 医 学 概 要 教 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