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自我介绍一下,小编我是今年考取的湖南大学法学硕士的研究生。
政治74 英语56 专业一131 专业二125 总分386 初试排名第12 复试后排名第8拟录取。
现将我考研过程的一些基本经验写下,希望对以后有志于考取湖南大学法学硕士的同学有所帮助。
初试:专业专业成绩满分为300分,占总成绩的的3/5,是拉分的大头。
由于湖大12年考试形式的改革,重新改回了10年的模式。
即专业一为法理学、宪法,专业二为刑法、民法。
复试为民事诉讼法、经济法。
初试的科目由11年的6门变为了4门。
科目数量的减少和报考湖大人数的增多意味着湖大法学考研的难度会日益加大,因此竞争会更加激烈。
在思想上要早做准备。
小编我从6月份开始准备司法考试,9月司法考试结束后还休息了一周左右,将近10月份才开始准备湖大专业课的复习,严格意义上的准备时间只有3个月左右。
但从结果来看,对专业课成绩还是很满意的。
主要得益于良好的学习方法。
分三轮进行:1、第一轮(10月——11月中旬)基础期。
拿出一半的时间对书本进行精读和总结。
因为时间有限,所以精读和做总结是一齐进行的,小编我是用电脑做的笔记,相比书写,打字更快,所以节省了不少时间。
在做笔记的时候,碰到不明白的问题一定要停下来思考、或者翻书或者查资料,直到弄懂为止。
具体如下,按章节将重点内容摘抄下来,不要大段大段地照抄,那样就和书本没有什么区别了,一定要抄重点语句和关键词句,一切以考试的要求做总结,譬如名词解释考试的时候你不能答的过多,因此在总结重点名词的时候就不能摘抄过多,把核心的概念摘抄下来,有的还要事先进行一下简单的解释,最后再进行一两句的拓展即可。
例如,民法的名词解释“地役权”,不要一上来就解释地役权的含义,首先要说“地役权属于我国《物权法》规定的用益物权的一种”然后再对地役权进行阐释,最后总结时加上“地役权作为用益物权的组成部分,对我国物权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
”这样答出的名词解释绝对是高分。
简答同理,要分段落把重点先打出来,3点还是4点?实在想不出来用法言法语总结出来也是可以的,实际上无论是名词解释还是简答你最后的答案是不可能和书本上一模一样的,把关键的要点答出来了,简答的基本分就得到了,然后再按照上面的原则进行一定的解释、扩展和总结,分数就相应地提高了。
切记,答题时一定要根据题型用法言法语首先写出要点,简答和论述都要分段写要点,然后再进行阐述,简单阐释不宜过多,两三句即可,最后总结一句;论述题则在保证完成的情况下多多益善,多写要点,多做扩展,不必太拘泥于书本,按照自己的想法,用法言法语的形式大胆写出来;有的在写要点前还要事先解释一下(以名词性的概念较多)。
答题时要注意好时间的分配,名词解释3~5分钟必须完成,简答10分钟左右,论述30~40分钟时间,不要名词、简答写的过多发现后面的试题做不完。
这里说的比较乱,涉及了基本的答题技巧,但是总结如下:1)总结一定要以考试的形式为标准,也就是你最后答到考卷上的就应该是你笔记上的内容,切记贪多!贪多了自己记不住,还让老师感觉你废话连篇,没有答到重点。
2)答题的原则:答题就好像一个人,身体是核心内容,对核心的解释和扩展则是他的衣服,然后你还要给他戴个帽子(事先的解释)穿个鞋子(最后一句话的总结),这样就完整了。
3)不要想着死记硬背能得高分,到了临考时你才会发现要背诵的太多是根本记不住的,所以平时做笔记总结的时候就一定要注意理解记忆,总结课本时注意重点的提炼和对重点之间、重点与阐述内容之间逻辑关系的思考。
然后到考场上把你背诵的统统都忘记,碰到题目都用法言法语自己去解答,你会发现思路非常清晰,即使碰到未复习的题目你的脑海里也能马上闪现出4、5个自己想到重点,这就是平时积累的缘故,而那些死记硬背的,碰到未复习过的题目自然会慌了神。
2、第二轮(11月中旬—1月)重点强化期。
这段时间大概距离考前还剩2周左右,非常关键。
复习时间为1个月左右,这段时间,主要是对第一轮的笔记进一步进行理解记忆,一个月的时间小编我把笔记过了两遍。
第一遍用的是黑色水性笔,对笔记摘抄的重点和重点的阐述,边看边划进行理解;第二遍用得是彩色笔,虽然笔记已经是对书本的重点的提炼,但是在提炼时也会摘抄不多的对重点的阐述,而这一遍把用彩笔把笔记中的重点划出来,阐述内容则不要划。
于是,彩笔划出的内容就是“重中之重”,阐述略过。
这样做的好处在第三轮会体现出来。
(用彩笔划出的效果是这样的,记得要浅色的彩笔。
)3、第三轮。
(1月考前最后1~2周)冲刺期。
也分两遍:第一遍,专题复习。
把历年的真题(太早的就算了,我看的是07-11年的真题)在笔记上标出来,然后复习一遍,既要看重点,也要看阐述。
湖大命题的重复率还是蛮高的。
尤其是对简单和名词解释,论述稍稍兼顾一下即可,一者再考的可能性不大,二者论述自由发挥的程度比较大,如果你按照前面的步骤把基础知识打牢了,论述的分数不会太低。
但是!不要以为这样真题的作用就结束了。
透过历年真题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信息,譬如老师的命题风格、方向、喜好出题的章节和形式等等。
例如,我在看真题时就发现近三年法理学的论述题都和法的价值有关,于是我在划出真题的同时特别把与法的价值相关的没有出过考题的知识都复习的一遍,包括法的价值含义、法的价值体系、法的形式价值和法的目标价值、公平、正义、自由、效率、民主等等。
最后果然12年论述题就出了“法的价值体系”。
因此,我们要学会利用真题举一反三,把历年的真题在笔记上划出复习的同时,把相关的知识点也同时的巩固一遍,而不要单单局限于真题。
第二遍,重点快速浏览记忆。
还记得第二轮的时候用彩笔划出的笔记重点么?这一遍的时候估计也临考前1~2天了,在考试前的一晚,甚至每门专业课考试前,小编我还在复习笔记,这个时候是不可能把笔记全部看完记完的。
因此先前彩笔划出的笔记重点就起了作用,只看彩笔划的内容,其他的不看,这样进行一遍复习的速度会非常快,2~3小时就可以把笔记过一遍,而如果你把彩笔划出的重点内容记住了,通常一个题目的基本分也就拿到了。
然后即使阐述的内容你记不清了,也可以通过法言法语的形式自己组织语言充实完善起来。
公共课政治:基本的复习方法和答题方法与专业课复习方法一样,也分三轮进行。
唯一的区别在于最后一轮要进行海量的选择题的训练,如果有时间的话,主观题也要好好地练一练。
因为湖大的法学专业课是纯主观题的形式,而考研政治还包含的选择题。
选择题是零散的知识点,不好系统地理解掌握,而做题是最好的方法,尤其是多项选择,做错的题目再返还书本或者笔记进行反思总结,巩固相应的知识点。
英语:这个考的不好,也没有太多的经验。
先是单词,然后是长难句,阅读。
作文一定要早开始复习,不要拖到最后指望背诵几篇模板了事,背诵模板还不如背诵几句自己用得比较习惯的、好的句子和单词来的好,一定要自己动笔写,一句话:贵在勤奋,一定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复试:首先要啰嗦几句,复试很重要很重要,不要以为初试分数很高就掉以轻心,今年有379高分的同学最后落榜,也不要认为自己分数太低就灰心丧气了,今年也有不少350、360的同学后来居上的。
所以,打一开始就要把心态放平,好好的准备。
初试出成绩到最后复试开始大概有2~3周的时间,这段时间,如果踏踏实实的准备的话,足够了,至少我是等成绩出来后才开始认真准备的。
最后复试成绩是笔试81、听力23、面试86.5、总分190.5,三门和总分都是比较高的了,最后也帮助我前进了几个名次。
再说下复试的形式。
复试分笔试和面试两部分,总分240分,144分以下为不合格,不予录取,但是一般都能上144分,除非你太差,所以不要纠结于合格,(法律硕士除外,他们只要及格一般都能上)而是要力争考高分。
先说笔试,一般在第一天的下午进行,包括:1)英语听力(40分)题型和难度与四级差不多,只是听力的最后一题是新题型(15分),听三段对话,要你用每段至少用三句英语总结一下,这个比较难,不过大家都差不多,基本上都写不出什么名堂,所以也不要紧张。
2)专业课笔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100分)题型和初试一样,名词简答论述,难度适中,就是时间比较紧张,很多同学最后的经济法都没有答完或者答的很少,一定要注意答题时间的分配,名词解释和简答不要写太多了,时间一到就立马要做下一题。
牢记!!笔试是复试拉分的大项(140分)你没有特别过硬的关系的话(大家都懂的)一定要在笔试中拿到好成绩才能保证你最后第一志愿被湖大录取,而且笔试比较公开透明,今年录取的第一名笔试专业成绩也只有70几分,可见一般不好做手脚。
再说面试。
一般在第二天上午进行。
咳咳,这个水分就比较大了,当然也不会大到完全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程度,前提是你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储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较好的表达能力。
这些通常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提高的,也不用特别准备什么,自然而然就好,主要是自信,要显示出自己进一步深造的愿望和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
如果可能的话,一定要事先联系好导师,如果你的导师正好是你面试那一组的考官,成绩自然会理想很多,这个就不细说了。
面试总成绩100分。
分三个环节,英语口语、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具体多少比例忘记了,好像是20:40:40分),面试是分组的,考生在外面等候,按顺序进入教室,教室里有几位老师,1位负责英语口语,其他的负责专业和综合素质,每组会有一个老师担任复试的组长,一般也由他发问。
问题是五花八门的,基本是发散性的,以我为例,组长老师先问我大学期间学习状况、参加或者组织过什么活动,素质拓展等等,然后我说我喜欢看书,看了很多的课外书,他就打断我说看了什么类的书,我就说了有哲学啊、宗教啊、军事啊、经济等等,但看的最多的是历史书……BlaBla,这就算是综合素质一项了。
然后是抽专业题目,题目都比较简单,但是是不重复的,也就是说,每个组个人的题目是不同的,我抽到的是“地役权的特征”,但时我有点紧张,一时间没反映过来,老师就耐心地开导我,说你可以和相邻关系做比较啊……诸如此类,后来也就我慢慢答出了三点,呵呵。
最后是英语口语,老师接着我之前的话题要我介绍一本我最喜欢的一本历史书,我想了一下,说the story of Ming dynasty(《明朝那些事儿》)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么翻译的,反正就会说这个,就这么着吧,老师又引导我说了几句,说为什么喜欢?这本书的写作风格怎么样?支支吾吾地说了两三句,然后就这么过了。
总的来说面试还是进行的比较顺利的,主要是湖大的老师们都比较好,非常和蔼,不会逼迫你回答,问题也都不会太难,随机性的根据你的回答来提问,我之前准备的英语自我介绍什么的都没用上。
所以大可不必太紧张,自由发挥就是了,大家的水平也都差不多,还是那句话,比得就是你的自信和平时的积累。
关于考研作息:小编我的观点是,不必太机械,但一定要合适自己有规律,并且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