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达克罗工艺流程

达克罗工艺流程

达克罗工艺流程
涂覆作业的目的是要让工件的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达克罗涂层,要使涂层在工件的各处均能达到厚薄均
匀一致,涂层厚了既浪费涂液,又影响涂覆的表面质量,所以不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涂覆,均要设法使涂液在工件的表面均匀地分布。

达克罗的涂覆工艺,按涂履方式不同分为浸涂甩干、喷涂、刷涂等几种方法。

2.2.1预处理
2.2.1.1除油:分有机溶剂(如三氯乙烯等)和碱性溶液除油。

经过前处理的零件表面要求能够被水完全浸润。

重油工件一般先采用联合清洗机高压清洗,或采用二氯甲烷超声波清洗工艺,再进行喷丸处理。

油污较少的工件可以省去清洗这步,直接抛丸处理。

例如某些标准件,经搓丝机出来后,直接进行抛丸,随后浸达克罗液,进炉固化。

2.2.1.2喷砂、除尘和降温:抛丸机使用的钢丸的直径范围为0.1-0.6mm,用压缩空气除尘,除去的粉尘经专门的集粉器收集后集中处理,经抛丸除尘后的零件温度高达60℃左右,待降至20℃时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2.2达克罗处理
1.1、浸涂甩干:适用于标准件和其它小的工件,工件一般要浸液十到二十秒,为使六价铬和钢铁基材充分形成纯化膜;离心甩干时要正转反转各两次,每次十到二十秒,对于特殊件要用夹具,难甩的零件要用人工辅助,比如用棒在离心筐中搅一下,且转速要快,总之是要保证零件上不能有积液、挂液、气泡、漏涂等。

通过多次正反转甩液、多次调整甩干速度,根据实际上的涂覆效果定最后的工艺参数。

1.2、喷涂、刷涂一般用于大件,用于难浸涂、难离心甩干的零件。

喷涂的涂层均匀,涂层较厚,结合力差但光洁度好,抗腐蚀性强但效率低,施工中要注意安全,喷涂时浆液的粘度要适当的降低。

达克罗液分为母液和基液(有的供应商将达克罗液分为三种:主剂、架桥剂、增粘剂,三种溶剂必须配合使用。

)基液是由是极细的片状铝粉和锌粉组成,母液由酸及铬盐类组成。

使用时将两者混合配制成槽液。

槽液须连续循环或搅拌,防止基料沉降。

因为它不易保存很长时间,所以应现配现用。

配制时,槽液温度不宜过高,(小于20℃),防止溶液自身发生反应。

涂层厚度由浸渍及甩干时间、甩干速度等工艺参数确定。

一般浸达克罗液0.5~2.0分钟。

不同零件甩干时转速不同,一般为200-300转/分钟。

浸达克罗液的次数根据不同零件的要求而定,浸一次达克罗液涂层增厚三到四微米,一般浸二到三次。

2.2.3固化
经达克罗液浸渍处理后的工件经甩干,放置于不锈钢网带输送带上,对小的工件,需带上手套,进行人工分理,要求工件间不互相粘连。

对于较大的工件,例如地铁螺栓,须放置在专门的料架上,再将料架放在网带上入固化炉烘烤固化。

固化温度为:280-330℃,时间25-40分钟。

固化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工件吸热升温,称为预热,温度控制在60~80℃、10分钟。

此阶段中须注意升温不可过急,应让工件缓缓吸热,让涂层中的水份逐渐逸出,以避免涂层起泡,产生缺陷。

第二阶段为涂层的高温固化,此时固化炉中的温度一定要控制在工艺要求的范围内,不可过高或过低,因为它决定了涂层在工件上的最终性能。

2.2.4冷却
由于固化的温度较高,须对固化好后的工件进行强冷,以缩短冷却的时间,减小固化炉的长度,节省投资费用。

2.2.5后处理
当涂层较厚时,会因为涂层固化前不易流平或工件形状的原因造成甩干时涂膜不均匀。

固化后出现外观粗糙、粉化的现象。

这时需要对工件表面作少许修正,常用的方法是:用优质的硬毛刷清理工件表面。

达克罗生产工艺特点
达克罗涂层的处理工艺有点类似油漆,达克罗液买来以后,进行调配,然后直接浸涂在零件上,再烘干固化即可。

达克罗的基本处理方法是浸涂,实际处理时根据待处理零件的处理量以及零件的大小、形状、质量和要求的性能不同而采用挂或网篮浸。

涂层厚度一般为二到十五微米,可根据防腐要求通过改变浸渍时间、甩干速度来调整涂层厚度。

工作环境无污染,整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