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spss在经济、管理、医学及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国民经济问题中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旅游花费的关系,,通过运用SPSS分析方法对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旅游花费进行分析, 以便能够更好地了解人们的旅游消费行为。
关键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旅游花费线性回归分析
一、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旅游花费的关系分析
中国旅游业自改革开放以后,已进入旅游市场发育的第二阶段——大众化的旅游阶段。
2006年,国家旅游局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
旅游业作为新兴的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人均旅游花费是旅游业发展状况的指标。
我国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和管理水平也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人均旅游花费。
随着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肯定能吸引更多地人去旅游,加大了人均旅游花费。
但是影响人均旅游花费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随着市场经济的稳定繁荣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大幅度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种提高不仅表现在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也表现在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的转变。
城镇居民是国内旅游的主体市场,在旅游消费层次和消费总量上都居于主体地位,研究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因素,对于有效地引导旅游需求,开拓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将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指导意义。
本文拟以国内旅游消费市场中的主力——城镇居民为对象,对其国内旅游消费及其影响因素———经济收入进行定量分析与探讨,探讨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规律和国内旅游消费水平,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国内旅游发展提出对策。
本文就针对城乡居民这一细分市场,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参照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研究我国经济收入与旅游消费的关系。
二、数据来源说明
表1 1995~2009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旅游花费。
(单位:元)
数据来源于《2009中国统计年鉴》。
三、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单线图
图1
此单线图中表明:1995~2009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居可支配收入成逐年增长趋势自1994年我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后,此体制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使我国终于在2001年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并取得了08年申奥成功的伟大成就。
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欣欣向荣景象,城镇居民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在逐年上升,未出现明显的波动,即使2008的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但由于我国政府的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能力,也成功的避免了过多的经济干扰,继续保持着经济的增长,进而使城镇居民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得增加成为了可能。
四、人均旅游花费单线图
图2
此单线图表明:1995~2009年人均旅游花费总体上成上涨趋势,但在2003年出现波动,有轻微的下降趋势,从2004年开始恢复。
2003年之所以出现波动,是由于非典这一特殊事件的发生造成的,非典的蔓延使全国处于封闭状态,各地区之间限制人员的流通,人心惶惶,大多数人早已没有了旅游的消费需求,造成了我国人均旅游花费的减少。
五、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旅游花费的散点图
18000.0
16000.014000.012000.010000.08000.06000.04000.0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500.0
400.0
300.0
200.0
人均旅游花费
图3
此散点图表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旅游花费的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较高,相关系数在0~1之间,表明人均旅游花费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六、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旅游花费的相关关系的分析人均旅游花费 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的一元线性回归
分析。
变量选择和说明:被解释变量即自变量: 人均旅游花费;解释变量即因变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1、相关分析表Model Summary 表中看到单相关关系数为0.827,说明相关性比较大。
Model Summ ary
.827a
.684
.660
51.2184
Model 1
R
R Square
Adjusted R Square
Std. E rror of the Estimate
P redictors: (Constant),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a.
2、方差分析表,F =28.132,P 值=0.000<0.05, 表明回归方程高度显著,即农民人均收入对消费有高度显著的线性影响。
ANOVA b
73798.710173798.71028.132
.000a
34103.199132623.323
107901.9
14
Regression Residual Total
Model 1
Sum of Squares df
Mean Square F Sig.P redictors: (Constant),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a. Dependent Var iable: 人均旅游花费
b.
3、 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表,常数项的P=0.000<0.05,说明与0有显著性差异,故应该出现在回归方程中,可得回归方程为: =249.410+0.827
Coe fficients
a
249.41032.418
7.694.000.018
.003
.827
5.304
.000
(Constant)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Model 1
B Std. E rror Un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Beta
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t
Sig.Dependent Var iable: 人均旅游花费
a.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居民的家庭可支配收入与居民的旅游消费和出游次数成正相关关系。
居民的家庭可支配收入越高,居民对旅游产品的需求量也越大,出游的次数也越多。
也就是说,(1)如果适当提高居民的经济收入,可以有效地刺激居民的旅游消费。
(2)保证和促进城乡居民家庭经济收入的稳定
和快速增长,是促进旅游消费增长的必要途径。
收入水平越高,消费水平和消费层次也越高,旅游消费需求的满足程度也会越充分。
因而,要提高旅游消费力,提高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必须增加国民收入,尤其要努力增加国民的财产性收入。
(3)消费者信心对旅游消费数量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消费者信心也是旅游业强劲发展的重要因素。
消费者信心较高,则旅游业将更加繁荣,旅游消费数量也会上涨;相反,如果消费者信心不足,则旅游业的发展比较困难,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是反映消费者信心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消费者在解决了住房、养老、医疗等基本生活问题之后,对生活保障无后顾之忧,那么肯定会将更多的钱用于旅游等高层次的消费。
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测量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及消费能力。
储蓄存款越高,则用于旅游消费的花费会越多。
六、据此,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加快消费政策创新,提高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正处于低迷时期,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最终要靠扩大内需的拉动,在消费领域,旅游在量大、面广、消费选择多、关联性强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发展国内旅游、开拓过旅游消费市场对拉动消费需求意义重大。
(2)加快我国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是加强旅游景点的改造,要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这样才能吸引消费者;其次要加强交通运输的便利性,主要是公路和铁路建设,使景点与外界的联系更加便捷;最后政府要保证游客旅途的顺畅与安全,让旅客放心出游,达到娱乐身心的目的。
(3)增加有效旅游需求,促进国内旅游消费升级。
首先是适度增加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的有效购买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
其次要挖掘农民旅游需求潜力。
一方面鼓励旅行社开拓农村旅游市场,另一方面鼓励成立一些以农民为旅游服务对象的旅行社,让广大农民享受较低价位的旅游服务。
农村旅游市场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旅游市场。
最后是改变居民的消费结构。
按照Abraham·Maslow 对需求层次的解释,旅游消费是处于第三层次的需求。
这一层次上的需求是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都较显著的享受发展型消费。
随着经济增长,人们消费结构中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物质享受基本上得到保证,相应地,人们精神文化消费在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必然逐渐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