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数的意义公开课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公开课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
滨海园区恒兴小学杨忠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引出分数:
师:同学们,今天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4个数字谜,想不想猜一猜?听仔细了。

“一分为二”、“七上八下”、“百里挑一”、“十拿九稳”,各打一个数(板书学生的答案)
师:还认识它们吗?是什么数?
2、引入: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以前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分数,大家有信心学好吗?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意义。

(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理解意义
1、教学例1
(1)出示例1组图
提问:你能用分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吗?好,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完成例1,填上分数。

好,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点多媒体)
(2)追问:你能说说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吗?(点多媒体)同学们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提问:你认为这些图中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的?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是其中的几份?
(3)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第四个图形是把6个圆看作一个整体。

(4)说明: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多媒体出示,板书)
(5)提问:①在这几个图形中,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点多媒体)
②分别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几份?
③从这些例子看,怎样的数叫做分数呢?(多媒体出示)同学们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一下。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多媒体出示)
指出: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多媒体出示)
2、教学试一试
(1)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各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好,我们交流一下,我请同桌两人合作回答,一人说分数,另一人说分数单位。

这个分数中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完成“练一练”
(1)各图中的涂色部分怎样用分数表示?请大家在作业纸上填空。

(2)好,我们交流一下,你是怎样想的?
(3)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三、练习巩固,深化意义
1、练习六第1题
(1)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读一读。

(2)好,我请几个同学读一下,问:它的分数单位是多少?
(3)提问:每个分数的分母与分数单位有什么关系?(点多媒体)
(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2、练习六第2题
在每个图里涂色表示2 /3
(1)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完成练习六第2题,在每个图里涂色表示2 /3。

(2)好,我们来看第1题,我请个同学上黑板指一下,应该怎样涂色?为什么这样涂色,你是怎样想的?(把3个桃子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个桃子,2 /3有这样的2份,就涂2个桃子。


(3)再来看第2题,我也请个同学上黑板指一下,应该怎样涂色?谁愿意?为什么这样涂色,你是怎样想的?((把6个桃子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桃子,2 /3有这样的2份,就涂4个桃子。


(4)看第3题,再请个同学上黑板指一下,应该怎样涂色?谁愿意?为什么这样涂色,你是怎样想的?((把12个桃子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个桃子,2 /3有这样的2份,就涂8个桃子。


(5)同样是2 /3 ,为什么涂色的桃子的个数不同?(点多媒体,因为桃子的总个数不相同,也就是单位“1”不相同,每份的个数不相同,两份的个数也就不相同了。


嗯,说得真棒。

继续往下。

3、练习六第3题
(1)引导学生说:把什么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多少份,什么有这样的几份?
(2)把什么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多少份,什么有这样的几份?
(3)把什么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多少份,什么有这样的几份?
(4)指出:在研究分数时,把哪个数量平均分成若干份,这个数量就是单位“1”.
4、练习六第4题
完成第(1)小题
(1)同学们想一想直线上从几到几的这一段可以表示单位“1”,哪个同学愿意上来指一下。

(2)你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1/2、1/4、3/4吗?好,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表示一下。

好,画好了吗?1/2画在哪里,我请个同学上黑板指一下,对吗?为什么画在这里?(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格,所以1/2画在这里),1/4画在哪里,我也请个同学上黑板指一下,对吗?为什么画在这里?(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1格,所以1/4画在这里),3/4画在哪里,再请个同学上黑板指一下,对吗?为什么画在这里?(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1格,3/4有这样的3份,所以画3格)。

完成第(2)小题
(1)同学们这里直线上也是从几到几的这一段可以表示单位“1”。

(2)你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1/2、1/5、9/10吗?好,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表示一下。

好,画好了吗?哪个同学能上黑板指一下1/2、1/5、9/10画在哪里吗?你是怎么想的?(1/2: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5格,所以1/2画在这里,1/5: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格,所以1/5画在这里,9/10: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格,9/10有这样的9份,有9格。


5、练习六第5题
(1)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独立完成练习六弟5题。

(2)好,做好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有12枝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

每枝铅笔是铅笔总数的几分之几(1/12)?你是怎样想的?(把12枝铅笔平均分成12份,每枝铅笔是铅笔总数的1/12),每人分得的铅笔是铅笔总数的几分之几?(1/2或6/12),你是怎么想的?(把12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的铅笔是铅笔总数的1/2或把12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枝,每人分得的铅笔是铅笔总数的6/12)。

四、拓展延伸,应用提高
真棒,你们愿不愿意挑战更高难度的题目。

1、完成考考你
好,那就考考你。

2、分圆木问题:
谈话:王叔叔家这几天在装修,有一根木料也要分一分,想看看吗?
提问: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没有什么信息,就看到一根木料)
(再出示:王叔叔想先截下它的1/2)
提问:你认为王叔叔大概在什么位置锯呢?指名上台指出。

提问:这里又不知道圆木的长度,你是怎样想到在这儿锯呢?你的意思是不管圆木有多长,把它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锯下其中的1份就可以了。

是吗?
再出示:再截下剩下的1/2,你又觉得该在什么地方锯呢?你是怎样想的?
再出示:如果再截下剩下的1/2,你觉得又该在什么地方锯呢?说说你的想法。

提问:锯到这里老师有点看不懂了!为什么三次都是锯下1/2,但三次锯下的长度却不相同呢?(指名口答)单位“1”越来越怎样了,(越来越小)那他的1/2呢?(也越来越小)
提问:想象一下,如果继续这样锯下去,会出现什么情况?(一直往下锯,永远也锯不完)。

谈话:是的,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庄子也有同样的发现,他在《庄子·天下篇》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这句话的大意是:一尺长的木棒,每天取下它的一半,这样取下去,永远也取不尽。

好的,分数的内容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上到这儿,下课,同学们再见!谢谢大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