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车站设备安装工程砌筑工程施工工艺工法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广州地铁六号线二期项目部二〇一五年十月十日目录一、编制依据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2、《建筑装饰装修及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20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20014、《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6、《蒸压灰砂砖》GB 11945-1999、7、《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8、《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国家标准规范、业主提供的设计文件和本工程应符合地铁有关的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和对施工的要求。
当本工程所涉及的技术标准与国标不一致或所列技术标准之间不一致时,按照标准要求高者或最新执行。
二、适用范围建筑装修工程主要包括车站及相关区间设备区设备及管理用房的建筑与装修工程,主要施工内容含设备及管理用房区域内的砌筑工程、墙体装修工程。
三、砌筑工程施工工艺1、植筋施工工艺适用范围本工程包括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长湴至香雪段)【车站设备安装工程Ⅰ标段】工程中,公共区(砌筑式商铺结构墙面) 、设备区设备管理用房植筋材料采购与施工工程。
工艺流程基层表面清理→定位放线→钻孔→清孔→注胶→固定钢筋→养护操作要点基层表面清理:定位放线前,要先清除结构表面杂物。
定位放线:根据施工图要求并结合现场实际,在需要植入钢筋的结构部位上定位放线。
弹线前,应先复核轴线位置,同时考虑到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直径大小、钢筋间距,后用墨线或红油漆划出钢筋布置的具体位置,完成放线后,进行自检,如检查无问题,再请监理方进行复检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钻孔:采用冲击电锤钻钻孔,以确保孔的表面有足够的粗糙度。
孔深为10d (d为钢筋直径),孔径比钢筋直径大2㎜。
钻孔时如遇原结构钢筋,钻孔位置则相应调整。
钻孔宜保持孔洞垂直。
植筋钻孔清孔:成孔后的孔洞,先用气泵或吹气筒清除孔洞内粉尘,再用专用毛刷清孔,要经多次吹刷完成。
清孔工作应进行至少三次,即三刷三吹,直至孔底、孔壁无粉尘为止。
清孔工作完成后及时通知业主、监理对孔洞深度、直径、位置、孔洞内清洁度等进行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清孔工作必须仔细,如孔洞内有粉尘,粉尘将产生隔离而影响粘结;同时,不能用水冲洗孔洞,以免残留在孔洞内的水分削弱粘合剂的作用,从而影响粘结效果。
清孔钢筋表面处理:植入孔洞内的钢筋表面必须清洁,不得有油污或锈斑,当钢筋表面有锈斑时,要用钢丝刷除表面浮锈,然后才能使用。
注胶植筋:用专用注胶枪从孔底向外均匀地把适量胶粘剂填注孔内,注满孔洞体积的三分之二为止,注意勿将空气封入孔内。
将准备好的钢筋按顺时针方向平行于孔洞走向轻轻植入孔中,直至插入孔底,使胶正好充满整个空间并适当转动钢筋排除空气,直至胶溢出充满孔洞,再将洞边多余结构胶清理干净。
水平锚筋,注意外口流淌复补。
将钢筋外露固定在模架上,使其不受外力作用,直至凝结,并派专人现场看护,在粘结剂未完全固化前3小时内不得触动所植钢筋。
注胶植筋质量检测:胶固化时间达到后,即可进行现场抗拔实验。
同种规格钢筋做一组试验,每组测试3根,由监理方(建设方)进行现场随机抽样作抗拔力,试验抗拔力应大于设计强度且锚固处不破坏。
也可根据情况进行破坏性试验,以测定其最大抗拔力。
植筋时技术参数值:主要材料植筋胶: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单.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单。
钢筋应无老锈和油污。
质量检查根据建筑1000mm线结合蒸压灰砂砖模板,量出植筋位置;根据植筋直径采用相应的钻头直径打孔,钻孔深度详见上表;采用毛刷与吹风机清孔;取出植筋胶,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将搅拌均匀的胶迅速装入钻孔内,然后立即插入钢筋;将钢筋缓慢插入孔内,同时要求钢筋旋转,使结构胶从孔口溢出,排出孔内空气;插入后不准碰动已植入的钢筋,待完全固化后,即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2、墙体砌筑施工工艺适用范围本工程包括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长湴至香雪段)【车站设备安装工程Ⅰ标段】工程中,公共区(砌筑式商铺结构墙面) 、设备区设备管理用房砌筑材料采购与施工工程。
工艺流程定位放线→基层表面清扫、弹线→砖块试摆→盘角挂线→砌筑→清扫→检查验收操作要点定位放线根据车站移交点,对车站移交点进行复核,复核完毕后,在进行控制轴线及标高一米线的测量,待控制轴线及标高一米线的测量完毕后,上报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放墙基线。
标高线控制现场放线基层表面清扫、弹线根据车站的控制轴线,事先测放出墙体的轴线和门窗洞口的位置线,并在有墙体的位置放出标高1米线,按结构面标高找平。
待施工放线完成后,上报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墙体砌筑。
墙体放线砖块试摆砌筑前事先在地面的墙体位置线进行实地排列,但不得小于砌块长度的1/3。
盘角挂线砌筑时,采用单面外手挂线,每层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
盘角时要均匀掌握灰缝,砌筑时小线要拉紧,不得一层线松,一层线紧,以防水平灰缝出现大小不匀。
挂线砌筑砌块就位前应先铺砂浆,用大铁楸、灰勺进行分块铺灰,较小的砌块铺灰长度不得超过750mm,墙转角处及纵横墙交接处,应将砌块分皮咬槎,交错搭砌,并在转角、纵横墙交接处处设置构造柱,砌砖墙时与构造柱联结处,砌成马牙槎,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500mm,马牙槎槎长为60mm,墙与构造柱之间应沿墙高每500mm设置2Ф6mm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
砌体砌至门窗洞口边非整块时,应用同品种的砌块加工切割成。
不得用其他砌块或砖镶砌,马牙槎先退后进;上下顺直;残留砂浆应清理干净,墙体高于4m,应在墙体中设置圈梁,圈梁高度,宜位于墙体中间,有门窗时,可结合门窗高度设置圈梁。
墙体砌筑留槎清扫当墙体砌筑间歇前,应及时通知砂浆停止拌制,严禁使用过期或隔夜砂浆;同时,应做自检和互检工作,确保墙体平整、垂直,砂浆饱满,自检合格后,用干扫帚清扫墙面,清理落地砂浆,第二天起派专人洒水养护。
检查验收水平灰缝、竖向灰缝横平竖直,灰缝厚度10mm,对孔错缝搭接,错缝搭接长度不小于1/3砖长。
材料设备蒸压灰砂砖格为240mm×115mm×53mm,强度等级MU10;强度等级≥MU10。
产品龄期应超过28天,规格一致;有出厂证明、试验单,砌筑水泥砂浆采用成品砂浆,强度等级为。
水泥:,用级矿渣硅酸盐水泥,无过期或受潮结块水泥。
水泥进场使用前,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所使用水泥出厂未超过三个月,砂:中砂,应过5mm孔径的筛,配制的砂浆,砂的含泥量不超过5%,不含有草根等杂物;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单。
钢筋应无老锈和油污。
砌体工程所用砂浆采用机械搅拌,搅拌砂浆时,必须在现场悬挂标牌,标牌上应注明砂浆标号、配合比,砂浆应随拌随用,各种砂浆应在拌成后3h内使用完质量检查砌块就位前应先铺砂浆,用大铁楸、灰勺进行分块铺灰,较小的砌块铺灰长度不得超过750mm。
砌筑前进行实地排列,但不得小于砌块长度的1/3。
墙转角处及纵横墙交接处,应将砌块分皮咬槎,交错搭砌,并在转角、纵横墙交接处处设置构造柱,砌体砌至门窗洞口边非整块时,应用同品种的砌块加工切割成。
不得用其他砌块或砖镶砌。
墙体长度大于5m需设置构造柱墙体灰缝控制在10mm,偏差范围±2mm,墙体砌筑灰缝应横平竖直、上下错位1/2砖搭砌,不得小于砌块的1/3。
挂线:砌筑时,采用单面外手挂线,每层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
墙体纵横交叉转角处,留槎且沿墙高每隔500㎜放2Φ6钢筋,其埋设长度以留槎处算起,每边不小于1000㎜,末端弯钩90°。
砌筑所用砂浆采用现场搅拌,水泥砂浆搅拌时间4min,水泥砂浆在3h内使用完毕,所采用原料采用重量计量,计量磅秤经检查核定计量准确。
砌体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墙体偏差,墙体一般项目允许偏差见下表:墙体砌筑一般偏差允许表砌块与墙柱的相接处,植入拉结筋,以防因收缩而拉裂墙体。
拉结筋在砼墙、柱内植入,植入深度详见植筋技术参数表。
3、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适用范围本工程包括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长湴至香雪段)【车站设备安装工程Ⅰ标段】工程中,公共区(砌筑式商铺结构墙面) 、设备区设备管理用房钢筋混凝土材料采购与施工工程。
工艺流程构造柱工艺流程:钢筋加工→钢筋绑扎→钢筋验收→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模板拆除→质量验收圈梁工艺流程:钢筋加工→钢筋绑扎→模板安装→钢筋验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模板拆除→质量验收操作要点钢筋应在常温下进行加工,不允许加热弯曲,也不宜用锤击或尖角处弯折,Ⅰ级钢筋端部必须弯曲成180°弯钩,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为10d,箍筋端部必须完成135°弯钩,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钢筋加工时,确保砼保护层的厚度20mm。
蒸压灰砂砖墙应沿墙高每500mm设置墙体拉结钢筋,拉结筋伸入墙体内长度不小于1000mm.若墙体长度不足时,可适当调整拉结钢筋;拉结筋设置。
拉结筋放置绑扎结构柱钢筋:柱纵筋需与上下柱植筋钢筋槎搭接绑扎后,在立好的柱子坚向钢筋上,用粉笔画出箍筋间距然后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转角部分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绑扎柱主筋,柱上、下两端主筋搭接区域箍筋应加密,柱子上、下端箍筋加密区域为500mm, ,箍筋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为∮6@250mm,加密区箍筋间距为∮6@100mm,箍筋应从离地面50mm开始绑扎。
柱筋绑扎圈梁钢筋绑扎:上、下部纵向受力筋,先绑扎上部纵筋,再绑扎下部纵筋,圈梁钢筋与过梁钢筋兼并的做法,根据洞口大小增加过梁的截面尺寸及底部受力筋的规格,圈梁及过梁受力筋下均垫保护层垫块,保证保护层厚度,接头位置相互错开。
圈梁纵筋配4根12mm的三级钢筋,箍筋采用Φ6@200。
圈梁钢筋放置过梁或圈梁与砼墙或柱连接钢筋处理:在砼中植筋的方法处理,用12mm的3级钢筋植入长度为10d.砼外钢筋与梁钢筋交错搭接或在同一水平面搭接,搭接长度为35d.过梁的搭接长度为250mm。
在砌体施工前先确定构造柱的位置,并预先植入设计要求的构造柱主筋,构造柱主筋植入结构柱及结构墙深度不少于10d。
后砌隔墙需在隔墙体转角和丁字交接处以及墙体长度大于5000mm和大于1500mm的门窗洞口两侧设构造柱,构造柱宽同墙厚,构造柱截面长不小于200mm,纵筋配4根12mm的三级钢筋上下锚入楼板内10d;箍筋采用Φ6@250,上、下端500mm范围内加密Φ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