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培训ppt课件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培训ppt课件


ISO14971标准对风险管理的要求
制造商应建立和保持与医疗器械有关的危害、估计和 评价有关的风险、控制这些风险并监视上述控制有效 性。 此过程应形成文件并应包括下列要素:

a) 风险分析;
b) 风险评价; c) 风险控制;
d) 生产后的信息。
在有形成文件的产品设计、开发过程时,该过程应包 括风险管理过程的适当部分。
5.不仅解决医疗器械在故障状态下的风险问题,也涉及正常 状态下的风险问题。
6.标准仅规定要求,而不提供实施方法。
7.标准强调文件和记录。
标准要求生产企业建立和保持风险管理文档。风险管理文档由风 险管理过程的各项活动的结果的记录及相关文件组成, 有利于证实 和追溯。
8. 风险管理须和国家、地区法规、相关的医疗器械历史数 据、临床实践相结合,运用风险分析技术,实施风险管理。 9.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是一个无休止的持续过程
第二章 术语和定义
• 风险 risk 损害发生概率与该损害严重程度的结合。 • 风险管理 risk management 用于风险分析、评价、控制和监视工作的管理方 针、程序及其实践的系统运用。 • 风险评价 risk evaluation 将估计的风险和给定的风险准则进行比较,以决 定风险可接受性的过程。
“风险”的概念
• 什么是风险? • 见术语2.16 风险:损害的发生概率与损害严重程度的结 合。
• 风险无处不在(即客观存在性),因此,医疗器械的使用 也存在风险。 • 医疗器械不仅在故障状态下存在风险,在正常状态下使用 同样也存在风险。 • 我们要认识风险,控制风险、管理风险,采取措施将事物 的风险控制在人们可以接受的水平。
•附录F (资料性附录)风险管理计划
•附录G (资料性附录)风险管理技术资料 •附录H (资料性附录)体外诊断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指南 •附录I (资料性附录)生物学危害的风险分析过程指南 •附录J (资料性附录)安全性信息和剩余风险信息
第一章 范围
• 本标准为制造商规定了一个过程,以判定与医疗器 械,包括体外诊断(IVD)医疗器械有关的危害, 估计和评价相关的风险,控制这些风险,并监视控 制的有效性。 • 本标准的要求适用于医疗器械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 • 本标准不用于临床决策。 • 本标准不规定可接受的风险水平。
3.4 风险管理计划 应策划风险管理活动。因此,对于所考虑特定的医疗器械,制 造商应按照风险管理过程,建立一项风险管理计划并形成文件。 风险管理计划应是风险管理文档的一部分。 此项计划至少应包括: a) 策划的风险管理活动范围: 判定和描述医疗器械和适用于 计划每个要素的生命周期阶段; b) 职责和权限的分配; c) 风险管理活动的评审要求;
医疗器械风险管 理培训
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
1996年 医疗器械全面引入风险管理标准。 ISO14971:2000《医疗器械 –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于2000年发布。 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0年发布了 YY/T0316-2000《医疗器械 – 风险分析 – 第一部分:风险分析应用》。 2003年6月20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 YY/T0316-2003《医疗器械 风险管理在医疗器 械的应用》,等同采用ISO14971:2000,代替 YY/T0316-2000,于2004年1月1日起实施。
风险管理标准的基本目标
1.风险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 2.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贯穿于医疗器械生命周期各个 阶段; 3.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就是将医疗器械风险控制在可 接受水平;
这既是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出发点,也是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归宿。
4.把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是标准执行者(医疗器 械制造商)的任务;
风险管理标准的基本思想
3.3 人员资格
风险管理任务的人员,应具有与赋予他们的任务相适应的知识 和经验。适当时,应包括特定医疗器械(或类似医疗器械)及 其使用的知识和经验、有关的技术或风险管理技术。应保持适 当的资格鉴定记录。 注:风险管理任务可以由几种职能的代表执行,每个代表贡献其 专业的知识。 用查看适当记录的方法检查符合性。
附录: 共十个
2007版标准为十个附录: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各项要求的理由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过程综述
•附录C (资料性附录)用Βιβλιοθήκη 判定医疗器械与安全性有关特征的问题
•附录D (资料性附录)用于医疗器械的风险概念 •附录E (资料性附录)危害、可预见的事件序列和危害处境示例
YY/T 0316-2003 idt ISO 14971:2000 《医疗器械 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范围 术语和定义 风险管理通用要求 风险分析 风险评价 风险控制 综合剩余风险的可接受性评价 风险管理报告 生产和生产后的信息


风险管理过程 (3.1)
管理职责 (3.2)


人员资格(3.3)
风险管理计划 (3.4)

风险管理文档 (3.5)
3.1 风险管理过程
制造商应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建立、形成 文件和保持一个持续的过程,用以判定与 医疗器械有关的危害、估计和评价相关的 风险、控制这些风险并监视上述控制的有 效性。此过程应包括下列要素:
第二章 术语和定义
• 生命周期 life-cycle 在医疗器械生命中,从初始概念到最终停用 和处置的所有阶段。 • 生产后 post-production 在设计已完成,并且医疗器械制造后的产 品生命周期部分。 示例:运输、贮存、安装、产品使用、维护、 修理、产品更改、停用和处置。
第三章、风险管理通用要求
— 风险分析;
— 风险评价;
— 风险控制;
— 生产和生产后的信息。
3.2 管理职责
最高管理者应在下列方面对风险管理过程的承诺提供证据: — 确保提供充分的资源, 和 — 确保给风险管理分配有资格的人员(见3.3)。
最高管理者应:
— 规定一个确定风险可接受性准则的方针并形成文件,此方 针应确保准则是基于适用的国家或地区法规和相关的国际标 准,并考虑可用的信息,例如通常可接受的最新技术水平和 已知的受益者的关注点。 --按照计划的时间间隔评审风险管理过程的适宜性,以确保风 险管理过程的持续有效性,并且, 将任何决定和采取的活 动形成文件。 用查看适当文件的方法检查符合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