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部心理影片介绍一、晚娘导演:朗斯尼-美毕达(Nonzee Nimibutr) 监制:陈可辛(Peter Chan)主演:桑提苏克-普罗米斯里(Santisuk Promisiri) 钟丽缇(Christy Chung)苏维尼-潘雅玛瓦特(Suwinit Panjamawat) 伊卡拉特-撒苏克(Eakarat Sarsukh)二、双重人格(Me, Myself & Irene)出品厂商: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影片类型:心理片;影片等级:R导演:博比.法雷利 Bobby Farrelly 彼得.法雷利 Peter Farrelly演员:;金.凯瑞 Jim Carrey 雷内.泽尔韦格 Renee Zellweger罗伯特.福斯特 Robert Forster 理查得.詹金斯 Richard Jenkins剧情简介:本片是讲述一位人格分裂症患者陷入情网的故事。
查利(凯瑞饰)是个待人和蔼、循规蹈矩的罗得岛骑兵。
他乐于助人,性格开朗,但是几年来的挫折使得查利变了,他出现了人格分裂,把自己变成了另一个人——“汉克”,这是一个脾气暴躁、生性好斗的警官。
查利只有靠药物才能保持原来的自我,保持原来的个性。
当艾琳(雷内.泽尔韦格饰)发现自己陷入法律上的麻烦时,查利陪同她返回家乡澄清事实。
不久查利发现自己的药丢了,这次麻烦出现了,当他作为查利和汉克时都对艾琳有好感,不同的是查利希望艾琳能嫁给他,可“汉克”却另有图谋......三、教父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Coppola, Francis Ford主演:艾尔?帕西诺 Pacino, Al 罗伯特?杜瓦尔 Duvall, Robert黛安?基顿 Keaton, Diane 罗伯特?德尼罗 De Niro, Robert剧情简介:在西西里,少年时代的维托为报父仇,袭击了当地黑手党首领唐?乔奇。
在母亲的掩护下,维托得以逃脱,并来到了美国。
这已经是1901年的事了,第二代教父回忆起父亲的青年时代,不由得深深感到了创业的艰辛。
迈克和妻子凯为儿子托尼举行了圣餐仪式和庆祝活动.但就在当夜,迈克遭到了袭击,凯受了伤。
面对接管家族后所遇到的种种困难,迈克又回忆起了父亲唐?维托到美国后的“奋斗”历程。
迈克尔一步步进行着复仇。
同时他也在不断拓展家族的势力。
通过与吉尔参议员勾心斗角的明争暗斗,迈克尔终于又控制住了一家大饭店,并开展了赌博生意。
就在迈克尔扩大家族的势力时,一名叫罗斯的黑道人物又闯了进来,企图占领迈克尔的地盘。
双方在暗地里展开了较量。
迈克尔不满足于在国内已有的势力,他的手又伸到了古巴。
然而革**命的爆发却使他的计划受到了严重的挫折。
罗斯收买了迈克尔的哥哥弗雷多为他提供情报,企图暗杀迈克尔。
但迈克尔也已对罗斯采取了暗杀行动。
迈克尔含泪处置了弗雷多,却不禁回忆起当年父子兄弟间其乐融融的情景。
迈克尔的不法行为终究为他招来了麻烦。
政 * 府展开了对他的调查。
迈克尔受到了一系列的指控。
然而借助权术,迈克尔又一次转危为安,逃脱了法律的制裁。
迈克尔成功地对付了政 * 府的调查,但他的妻子凯却再也受不了这种充满了暴力、暗杀和罪恶的生活。
她去做了人工流产,含泪离开了迈克尔。
亲人的离去和兄长的背叛使迈克尔深受打击。
金钱和权势并未给迈克尔带来幸福。
他孤独地坐在湖边的住宅外,茫然地望着远方……四、天堂的小孩这是一部伊朗片,非常干净纯朴的电影,从情节到画面都是如此。
看这样的片子心会很安宁,整个人完全放松著荡漾在孩子的世界里。
或许是因为我们毕竟已经远离童年,那份纯真和简单总是能够让我们沉醉其中。
这是我喜欢的电影的样子,就像岩井的“烟花“和“四月物语“,淡淡的温暖和感动洋溢在片子里,感谢借我看片子的朋友。
故事简单的近乎单调,说的是一对兄妹共穿一双鞋的经历。
其实他们家并不是真的穷得连一双鞋都买不起,他们也不是真的没有鞋,他们没有的是可以穿去上学的鞋.妹妹的鞋被哥哥弄丢了,于是两个小孩不敢告诉父母而想出了轮流共穿一双哥哥的鞋的办法.影片一直是以孩子的视角讲述的,从孩子的眼里看到的世界和他们所认为的世界的模样.孩子们天真的以为家里已经没有可能给他们买鞋了,父母如果知道他们把鞋弄丢了的话,一定会非常生气.所以他们没有说,两个小孩都是这样乖,让我想到一句古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特别是那个男孩子,笑的时候连眼睛都闪著光,而当他哭的时候太阳都没有了温度.影片的最后哥哥参加了一个长跑比赛,因为第三名的奖品是一双鞋子.因为他们每天都奔跑著换鞋,奔跑著赶去学校上课,所以不知不觉中跑步的能力变得非常好.为了这一双鞋子,哥哥几乎是哀求老师同意他参赛.他哭著对老师说”我真的可以拿奖,我一定可以的.”老师被感动了,于是同意他参加了.到比赛的那天,每一个小孩都是在父母的陪送下来参赛的.拍照的拍照,喝水的喝水的.只有他是一个人,只有他是真的很需要比赛的胜利,而且他只要第三名.在接近终点的时候,画面变成了慢镜头,他奔跑的每一步都是那么清晰.同时画面切换成妹妹奔跑的样子,切换成新鞋子的样子,这是阿里坚持的理由.我想到了我在体育课上跑800米时的情形,每一次跑对我来说都犹如世界末日般痛苦.从小就惧怕上体育课,惧怕长跑和一切跑步的项目,可是没有办法必须要跑的.于是整个跑步的过程就变成了一个自我鼓励的过程,我告诉自己前面就是终点了,再坚持一下就好了.只有不停的这样说,这样想著,我才能坚持到最后.我想长跑在很大的程度上并不取决于体力,而是意志的考验.人的意志有时候真的可以战胜一切,就像阿里的冲刺.他已经没有别的念头了,他只知道向前冲,向前冲.终于过了终点,而他居然是冠军! 哦,上帝,他不想要冠军的呀.这样的结局多少有些出乎意料,让人苦笑不得的难受.你见过悲伤的流泪的冠军吗?阿里就是这样.他的心被失望和沮丧溢满,他无能为力了.回到家,面对著妹妹满怀希望的脸,阿里不晓得该怎样安慰她.其实有谁能够来安慰他呢?他同样的悲哀啊.他脱下那双已经跑烂了的球鞋,把自己的满是血泡的脚浸在水池里.红色的金鱼都游了过来,围绕著他的受伤的脚,影片就此结束.五、鬼眼一个很高明的心理剧。
主题是--爱,爱不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旁观态度,而是走近,理解,相信,合力解决某个无法回避的难题。
心理医生和妻子在家里,享受爱的甜蜜、事业的成功。
却听到玻璃破碎的巨大声音;是医生很久前的病人,赤裸,悲愤,令人恐惧地站在卫生间,对医生说:我只想不再感到害怕,可当初你为什么要放弃我?解释是没有用的,两声枪响,医生倒下了,病人也倒下了。
镜头切换。
令人费解地切换了,为什么不送医生去抢救?导演没有这么做。
径直切换--第二年的秋天,那个平静的下午。
医生坐在椅子上,观察马路对面他的病人--一个勿勿忙忙行走的小男孩。
此后的述说应该简洁一点了,因为一直都是那么无助、独自恐惧的感觉,失去父亲的男孩有一双神经质却又极其聪慧的眼睛,身上总是伤痕累累,能看见鬼,世界到处是行走著的、彼此看不见、有遗怨的恶鬼。
没有人相信这些,包括妈妈,大家都叫他怪胎。
是很可怜的小孩子,明明看到了丑陋的东西,为什么强求他虚假地画出美好的彩虹呢?医生做了很多努力,接近他,让他说出他的痛苦--以一种高高的态势;却又理所当然地被拒绝:因为不需要同情。
直至后来,心力枯竭的医生对小男孩说了一个没有结尾、没法解决的事情--关于自己的情感和工作问题。
男孩接受了医生。
医生却认为妻子不再爱他了。
酒店里,他向妻子解释,但妻子不予理睬。
妻子有了新朋友,在妻子与朋友愉快相处的时候,医生愤怒将大玻璃窗砸碎,然后扬长而去。
这么无可奈何的时刻。
男孩和医生开始面对充满鬼的世界。
医生说:我信你,但你倾听他们。
结果,那些可怕的鬼托付小男孩一些重要的事情。
剧情到这里有了转折,男孩的脸上没了恐怖。
医生与病人要分手了,男孩告诉医生怎么才能与妻子对话:在梦里对她说话。
医生回到家里,妻子已经睡著了,录像机正在播放他们结婚的场面。
一切都和原来一样,医生努力回想,摸到身后血淋淋的伤口,突然醒悟,他原来早在一年前就死了,他是一个死有余憾的鬼,但现在,要对所爱的人、对这个世界说再见了。
利用恐怖场面制造神秘感是此片的一个特征。
但看完后,感觉却很明朗:鬼并不可怕,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鬼也不是个值得争议的问题,重要的是怎么扫除内心的恶魔,勇敢地活下去。
六、美国丽人正常与偏常:一线之隔《致命恋人》、《男孩别哭》、《夜色》、《爱德华大夫》等一系列影片中描述的都是一个个极端的问题人物,即所谓的“变态”者.然而,《美国丽人》的出现,甚至连我们最后的这一点自欺欺人的幻想也没能保留完整。
剧中每个看似正常的人物都或多或少有点心理问题:中年危机的爸爸,不甘心作家庭妇女、一心想获得事业成功的妈妈,与父母沟通困难的叛逆的青春期女儿,有窥视癖的邻居的儿子,独断专行的新纳粹邻居,以及放荡的拉拉队队花和一对相亲相爱的同性恋邻居……中年也好,老年也罢,青春期的少年也罢,没有一个逃过劫难。
剧中的问题人物不再是弱智、自闭症或其他任何被心理医生诊断为病人的“病人”,而是一个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可能遇到,甚至可能扮演的角色,我们不可能再自欺欺人的**,掩耳盗铃的告诉自己:“心理问题离我们还太远”!其实,正常与偏常之间,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遥远,有时甚至仅仅只有一步之遥,不迈这一步,你可能还是正常的,步子迈得小一点,也许也还是正常的,但如果一步迈得太远,也许你就成了异类,成了“偏常”的变态。
莱斯特曾经是一位有工作、有家庭的尽职尽责的父亲,而《失乐园》中的久木也曾经事业有成、家庭和睦,但是,由于事业上的不如意和家庭生活的日益单调乏味,莱斯特开始追求女儿的同学并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而久木也与凛子发生了婚外恋,最终因为爱得太深太重而选择了自绝,两人都走向了“偏常”的一端。
人的一生的发展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任何一个问题处理得不好都有可能会影响自己以后甚至一生的发展。
《呼啸山庄》中的希兹克利夫本来也是一个正常的孩子,却因为自己的种族(吉卜赛人)和身份(被收养的孩子)受到欺凌和侮辱,再加上失去恋人的打击使得他变得偏执,成了一个变态的复仇狂;《将军的女儿》中的女主角本来是一位身心都相当健康的优秀军人,却因为父亲在自己惨遭强暴时未能还自己一个公道而耿耿于怀,最终采取了重演当年那一幕的极端做法来报复父亲……偏常与正常,原本就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不可逾越!七、移魂女郎 Girl Interrupted发行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导演:詹姆斯-曼戈德主演:薇诺娜-赖德安吉丽娜-朱莉剧情简介:60年代末,风气开化的美国。
花季少女苏珊娜(薇诺娜-赖德饰)不时感到莫名的压抑与恐慌,且越来越有自杀的冲动。
医生断言她得了“边缘性性格紊乱症”,令其如惊弓之鸟般来到新英格兰某知名女子精神病院冀求解开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