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体积混凝土技术交底(完整资料).doc
大体积混凝土技术交底(完整资料).doc
接下页
技术
负 责 人
交底人
接受人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年 月 日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交底部位
工序名称
交底提要: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及安全技术交底
四、产品保护
1、混凝土浇筑时,易使钢筋产生位移,因此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随时复核钢筋的位置,并采取措施,以保证位置正确。
2、混凝土初凝后即覆盖湿润的草帘。
3、混凝土养护不少于14天后,才允许下一工序施工。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年 月 日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交底部位
工序名称
交底提要: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及安全技术交底
一、施工准备
(一)作业条件
1、各种专业管线已埋设完毕,钢筋隐检、模板预检已完成。
2、施工人员的通道架设、泵管的架子已搭设完毕。
3、劳动力安排要满足连续施工作业。
4、放料处与浇筑点的联络信号已准备就绪。
2、所有机具均应在浇筑混凝土前进行检查,同时配备专职技工,随时检修。
3、在混凝土浇筑期间,要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为了防备临时停水停电,事先应在现场准备一定数量的人工搅拌和振捣用工具,以防出现意外施工缝。
4、根据施工方案准备必要的塑料布、保温材料及测温用具等。
二、质量要求
1、由于是大体积混凝土,为了防止温度裂缝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缩裂缝出现,除了设计上采取措施外,在施工操作上控制浇筑层厚度,并通过测温记录与保温覆盖措施使内外温差控制在25ºC以内。
五、施工注意事项
1、进入施工现场,振捣工须戴绝缘手套、穿胶鞋等防护用品。
2、检查各开关箱的隔离开关是否好,漏电保护器是否灵敏。
3、检查振捣泵完好情况,电缆不得拖在钢筋上,不得有破皮现象。
4、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在浇筑时不能摇动钢筋,避免钢筋发生移位。钢筋工应派专人负责看守配合,及时恢复移位的钢筋。要派专人看模、看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混凝土振捣工和拉线人员必须带好绝缘手套,穿胶鞋;湿手不得接触电源开关,以防触电。
5、电工、焊工、机械工等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6、操作工人精力集中,不许嬉戏打闹;严禁班前班中酗酒。现场禁止吸烟,注意防火安全。
7、工作前应检查操作环境,机械设备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施工。
8、电气设备和线路绝缘良好,漏电灵敏,并应接地、接零。作业前,应检查电源线路无破损漏电,漏电保护装置灵活可靠,机具各部件连接紧固,旋转方向正确。电线不准直接挂在钢筋上,不准随地或在底板钢筋上走。
3、混凝土坍落度检验,每个工作班不少于2次。每个试样应随机从一运输车中抽取,混凝土试样应在卸料过程中卸料量的1/4至3/4之间抽取。
4、混凝土泵送: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应及时泵送,现场等待卸货的车保持1辆,保证连续浇筑,等待时间不得超过45分钟,搅拌站应控制供货节奏。混凝土泵送前,应用同标号水泥砂浆湿润泵管。
5、混凝土浇筑:
1)各种材料按设计配合比计量投料,控制在允许偏差内。筏板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由下向上的顺序逐层浇筑,精心布置振捣点,防止漏振,振捣不足和由振捣方法引起的混凝土损害。浇筑中必须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及底面的泌水泌浆,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粗骨料成份。
2)混凝土浇筑可采用逐层推移法施工,浇筑顺序自基础一端平行推进,分段、分层浇筑完成,在施工过程中注意随打、随抹、随盖,混凝土浇筑至设计标高后,应立即抹平,并在混凝土初凝前重新抹压,而后在上面紧密覆盖一层塑料布,混凝土终凝后,用两层草帘进行保温、保湿养护,防止混凝土开裂。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合理分层进行,每层厚度小于300㎜,浇筑速度要连续保持均匀,加强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浇筑温度不宜超过28℃(混凝土浇筑温度指振捣后在混凝土50~100㎜深处的温度)。
3)基础混凝土浇筑前合理布置测温点,浇筑完毕后,安排专人测温,并根据温度升降情况,调节保温措施。
6、养护:混凝土初凝后即用湿润的草帘覆盖,混凝土养护不少于14天后,才允许下一工序施工。
5、泵送过程中,泵送操作人员要密切与搅拌罐车和浇筑面人员联系,听从现场调度指挥,按顺序进行泵送。
6、汽车泵启动时,先以水,再以水泥砂浆润滑管道,以减少管道阻力,然后再输送混凝土。
7、布料管道支架不得直接支承在钢筋骨架上,以免在泵送混凝土时,由于管道颤动带动钢筋而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的握裹力及使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5、与城管部门协调好,确保混凝土的顺利浇筑。
6、检查墙、柱插筋位置、数量,预埋件的位置、数量,预留洞的位置、数量,模板接缝是否严密,模板隔离剂涂刷情况、支撑系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是否满足要求。
7、板内是否清理干净,如铁丝、冷挤压套管、木屑、铁钉、焊渣等。
8、熟悉图纸,编制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并且要对工人队组进行详细交底。混凝土浇灌申请书已被批准。振捣器(棒)经检验试运转合格。
测温: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必须进行监测,专人检测表面温度与结构中心温度,测温时间不少于14天,前7天每隔4小时测温一次,后7天每隔8小时测温一次,测温过程中如发现温差大于25℃时(重要结构20℃),要采取有效措施,如覆盖保温等,当温差少于25℃时,可停止测温。
7、抗渗混凝土试块留设:除按规范要求留设混凝土抗压试块外,还应留设抗渗试件,试件应在浇筑地点制作。同一配合比连续浇筑的混凝土,每200m3应留置一组抗渗混凝土试件,做现场同条件与试验室标准养护两种,试块数量质量要真实。
9、作业后,必须切断电源,做好清洁保养工作,振捣器要放在干燥处,并有防雨措施。
10、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照明灯具应有防护措施,接地良好,并安排有两名电工值班。
技术
负 责 人
交底人
接受人
9、配备发电设备,防止施工时水、电中断,夜间施工需有足够照明。
10、掌握天气变化情况,避开雨天浇筑混凝土,必要时准备好防雨设施。
(二)施工器具:
耙子、扫把、白线、铝合金刮杠、尖锹、平锹、混凝土地泵、插人式振捣器、平板振捣器、配电箱、塔吊、水泵等。
(三)技术准备
1、混凝土申请:浇筑棍凝土前,预先与混凝土供应单位办理预拌混凝土委托单及浇灌申请,委托单的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方量、坍落度、初凝终凝时间、是否加抗冻剂以及浇筑时间等。
三、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 混凝土验收 → 混凝土泵送→基础筏板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养护。
1、作业准备: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水泥砂浆垫块是否垫好。
2、混凝土验收:混凝土运到现场后,材料员负责现场收料,核对供货票上的混凝土标号、抗渗等级、使用部位及发车时间,试验员现场测量混凝土坍落度,并观查混凝土的流动性、保水性、有无离析等,合格后方准使用。试验员对混凝土供货质量要进行不间断监视,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负 责 人
交底人
接受人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年 月 日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交底部位
工序名称
交底提要: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及安全技术交底
4、底板混凝土浇筑面的标高,严格按放线人员测定的标高来控制。
5、振捣要采取快插慢拔的原则,防止先将上层混凝土振实,而下层混凝土气泡无法排出,且振捣棒略微上下抽动,使振捣密实。混凝土不应有过振、漏振现象。
8、在人员组织和材料准备上,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浇筑时在下层混凝土开始初凝前,及时覆盖上层混凝土,避免施工缝的产生。间隔时间应由现场确定。
六、安全文明环保措施
1、加强安全管理,实施跟踪巡检。做到施工中旁站到位。
2、做好对各工种、各专业进行安全交底工作,详细安全操作规程。
3、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正确系安全带。
2、对于到场的混凝土应进行抽检,坍落度过大过小拒收,一般到场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l6O--180mm。
3、根据泵送浇筑时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每道浇筑带前后布置三道振捣棒,前道振捣棒布置在底排钢筋处和混凝土坡脚处,确保下部混凝土密实,后道振捣棒布置在混凝土缷料点,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捣实。
接下页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