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高三上期末作文题目汇总

2019高三上期末作文题目汇总

2019高三上期末作文题目汇总石景山: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3.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150-200字。

①《池口风雨留三日》结句写到读书,寄托着读书者的某种人生志趣。

《红岩》《红楼梦》《呐喊》中也写到一些有关读书的情节,请选择一处加以描写。

要求:依据原著,合理想象,表现出其中隐含的读书者的人生志趣。

②随着古村古镇旅游成为时尚,特色民宿受到青睐。

如果由你来为双水村或茶峒设计特色民宿,你将如何设计?请写一段文字,说明你的设计内容与依据。

要求:符合《平凡的世界》或《边城》的内容,语言简明。

③《论语》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很多对话,如他与颜回、子路、子贡、宰我等人的交流。

其中,有各异其趣的师生关系,各具特色的交流方式,孔子丰富的教育智慧,孔门弟子的多样风采……你对孔子与哪位弟子的交流印象最深刻?为什么?请写一段文字,表达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符合原著内容,言之成理。

24.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也面临着困难与挑战。

作为新时代新青年,你对国家的发展有怎样的思考?201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七十华诞,请以“我为共和国献策”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作为国庆献礼文章。

要求:“献策”具体合理,有针对性,有建设性,有说服力。

②《父亲的“东篱”》中,作者在初夏的一天,在父亲的菜园,突然有所领悟。

很多人生命中都有过这样的时刻。

请以“顿悟”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内容合理;有细节,有描写;可写实,可想象;人物、叙事人称自定。

昌平: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4.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180字左右。

①文学名著中有很多场景令人难忘,请从黛玉葬花、江姐受刑、孔门弟子侍坐中任选一个场景展开描述。

要求:符合原著,描述精当。

②某中学高考倒计时200天时,组织2000多名学生集体下跪,向父母行三叩首之礼,意在用传统礼仪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请结合下列《论语》选文中的一句话,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亦可以弗畔注矣夫。

”注:“畔”通“叛”,这里指离经叛道。

③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含义深刻的物象,如《老人与海》中的狮子,《边城》中的白塔,《红岩》中的“红旗”。

请从中选择一个,写一段抒情性文字(可写诗歌)。

要求:语言具有感染力。

27.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题目自拟。

请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①第一大题的阅读材料介绍了“刷脸”技术带来的种种好处,也提到了存在的风险。

如果有一天,“刷脸”被广泛应用于你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展开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

②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节日:春节、中秋节,圣诞节、万圣节,国庆节、五四青年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妇女节,教师节、护士节,中国农民丰收节……有人说节日太滥了,就没有过节的意义了;也有人说某些行业还不被人重视,需要通过建立节日来加以关注。

古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过节是一种情愫;今人说:每逢过节胖三斤,过节是一种调侃。

还有人说中国人就应该过中国人自己的节……关于节日的种种说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丰台: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3.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150—200字。

①在文学作品中,次要人物的作用也常常是举足轻重的:或揭示社会背景,或推动情节发展,或作为主要人物的有力衬托。

请从《红楼梦》《红岩》《平凡的世界》中任选一位次要人物,就其中一方面的作用谈谈你的理解。

②封面是书籍的外貌,好的封面一般能以特有的形式(图形、文字及色彩等)把一本书的主要内容直观地呈现给读者。

如果为《老人与海》《边城》《呐喊》设计封面,你将怎么设计?请任选其中的一部,描述你所设计的封面并说明设计意图。

③有人说,每个人都是有色彩的。

请你从孔子、林黛玉、翠翠、田晓霞中选择一人,用一种颜色来形容他(她),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对他(她)的感情。

要求: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

24.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朱以撒在《长毋相忘》中说:“远离,是对古典更真切的亲和。

”近来,文创产品“故宫口红”横空出世并大受追捧,在生活用品里嵌入故宫元素,让故宫着实成了一回“网红”,这一现象又向人们表明:要想亲和,就要亲近。

文化传承中的这种“远离”和“亲近”,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②有人曾赞誉,凝视中国,如同欣赏一幅精心创作的画卷,无论是局部还是整体,都有着升腾不屈的气势。

而如虹的气势恰恰源于13亿多中国人的生命气息,美丽的画卷正是出自一个个平民英雄手中的画笔。

请以“凝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立意积极向上,有细节,有描写。

西城:24.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1)阅读下面的几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日前,某地一辆公交车上,一位四年级的小学生在短短12分钟内连续四次让座。

他的暖心行为被拍成视频,获得几百万人点赞。

近日,某地一位在大学门口做生意的老爷爷,为7元一份的小吃,做了个二维码。

没想到有些人欺负他年纪大了不会用手机,付款转账都是1元,还有0.1元甚至0.01元的!老人对记者说:“我本来以为这里的人有文化、素质高,都靠得住。

”某著名演员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谈及他的母亲:“她常对我们说‘好事给人家传,坏事不要给人家传’‘遇到人有难处,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她没文化,却有美德。

”某地那所大学的一位教授知道了老爷爷的事后,感到过意不去,他专门去向老人道歉并送上100元,说:“不管是不是我的学生,我都有责任,我们应该教育好这些孩子。

”老人没有收钱,但被感动得落了泪。

……我们谈论一个人品德时,常常会联想到他(她)的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学力程度。

一个人的品德水准与文化水平有何关联?请以“品德与文化”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小美指着自己的脸蛋问妈妈:“我好看吗?”妈妈指着小美作业本上歪歪扭扭的字说:“你只看到那张脸了,这也是你的脸啊。

”小美指着挡风玻璃上落了一层灰的车,问妈妈:“咱家的车怎么老不开啊?它都该洗脸了。

”妈妈指着灰蒙蒙的天说:“你只看到车的脸了,咱北京的脸呢?”小美看着电视里一张瘦削的脸,对妈妈说:“这个林爷爷没有旁边十几年前照片上的好看了。

”妈妈说:“如果你觉得他这张脸不好看,你可以去看看他领导建造的港珠澳大桥,那是他的另一张脸,更是我们国家的脸啊。

”……爱美的小美若有所思:原来“脸”有好多好多。

请你以“脸”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

朝阳: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4.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某报社邀请你参加以“我阅读,我成长”为主题的朗读会。

请你从《红楼梦》《呐喊》《红岩》中选择一个片段作为朗读内容,概括所选内容,并阐述理由。

要求:符合原著,理由充分,条理清楚。

150-200字。

②名著中许多人物都有各自的坚守,如《边城》中的翠翠、《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老人与海》中的桑迪亚哥。

请从以上三个人物中选择一个,为他(她)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表达你对他(她)坚守精神的感悟。

要求:符合人物特征。

120字左右。

③学校举办读书节,征集“阅读文化衫”的创意设计方案。

请你从《论语》《边城》《呐喊》《老人与海》中选择一部作品为主题,设计一款文化衫,描述你的设计图案,并说明设计意图。

要求:符合原著内容,主题鲜明突出。

150-200字。

25.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秋风穿过老戏台》中说:“有所畏惧就是恪守道德底线最基本的标准。

”《论语·颜渊》中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这两句话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以“有所畏惧与无所畏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②“中国印记”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标记。

它蕴藏在“梅兰竹菊”的风骨中;散发在“笔墨纸砚”的底蕴里;镌刻在“万里长城”的脊梁上;腾飞在“神舟七号”的梦想里……小到一草一木,大到国之重器,都可能是“中国印记”的载体。

在你的心中,哪一种物承载着独特的“中国印记”呢?请以“我心中的中国印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一物,有细节,有描写,叙事符合逻辑。

东城: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3. 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150字。

①请从《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任选一部作品,简述一个你认为最意味深长的情节。

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节。

②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之一是给其中的典型形象分类,如《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孙少平,是“奋斗者”的形象。

请从《呐喊》或《红楼梦》中选择一类人物,用第二人称的口吻表达你对他们(她们)的感情。

要求:至少选择两个人物,符合原著内容。

③如果你可以从《论语》《红楼梦》或《平凡的世界》中找一个人做朋友,你会选择谁呢?写一段话阐述你的理由。

要求:结合《论语•季氏》“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中的内容,理由恰当。

24. 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①古人云:“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坚持,通常意味着忍耐、执着和自信。

《周易》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改变,通常意味着敏锐、勇敢和变通。

坚持和改变都需要经历艰辛,也都可以获得成功。

请以“坚持与改变”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②“念想儿”,是指带有感情色彩的纪念物。

对很多老北京来说,曾经的冬储大白菜是一种念想儿,现在一到冬天也会买上几棵,回味的是小时候的记忆和味道;对即将告别中学时代的高中生来说,一张毕业照是种念想儿,凝聚了美好的友谊和青葱岁月的记忆……念想儿,承载着一段回忆,一份深情。

请以“念想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有细节,有描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