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习学案:2.5把握思维奥妙(必修4)Word版

复习学案:2.5把握思维奥妙(必修4)Word版

复习学案:2.5 把握思维的奥妙(必修4)【目标导航】一、考点集结1.物质决定意识(1)意识的起源(2)意识的生理基础(3)意识的内容与形式2.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3.客观规律和意识的能动性作用(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二、考向动态1.对梦境、宗教等几种特殊的意识形态进行剖析,说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2.结合我国建国以来制定和实施社会发展计划与规划的过程,理解意识能动性的特点和表现。

3.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说明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必要性。

4.明确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系,以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基础知识梳理】1、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起源)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自然界进化——人——才可能产生意识。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映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

②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有了人不能说就有了意识,如“狼孩”。

2、了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生理基础)①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②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动物大脑和“电脑”都不具备。

电脑思维是一个纯粹的逻辑过程,而且是人事先给定的,它同人类思维有本质的区别。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只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3、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从内容)从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要形成意识,不仅需要人脑还必须有被反映的客观存在,而且只有经过生活和社会实践的环节,客观存在才能进入(作用于)人脑中,这时才产生了意识。

结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离不开客观存在。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有正确的错误之分。

正确的意识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错误意识是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

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1)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人脑不能自己产生意识,意识的源泉是客观世界。

任何意识都有其客观原型。

意识不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二者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做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做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

(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表现为:①意识形式的主观性;②个体意识之间的差别性;③意识的创造性。

(3)意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这是唯心主义观点;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识解释为“如同肝胆分泌的胆汁的物质的东西”是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4、理解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唯物论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观察、处理问题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5、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方法论)原理:(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错误的思想意识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往往起阻碍作用。

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方法论: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6、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进行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为什么?①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②是我们做好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怎么办?①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②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反对夸大意识能动能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要点名师透析】1.正确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人脑虽然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但其不会自行产生意识,只有人脑与客观存在相结合才能产生意识,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2)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3)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是客观的,但它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体现了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

(4)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从另一方面说明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不可由此推断意识的能动性。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1)原理依据: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同时,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这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2)上述内容可图示如下:(3)方法论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3.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主观符合客观,就应该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具体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符合当地的实际。

因为事物都是具体的,都有各自的实际特点,人们的主观认识只有着眼于事物之间的差别,从具有“不同”之处的实际出发,主观才能准确地符合客观。

(3)“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符合当时的实际,同变化发展着的实际相符合,相一致。

由于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情况,只有从随时变化着的实际情况出发,主观才能准确地符合客观。

(4)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不可分割的。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关系(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统一的。

两者都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2)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与时俱进,就是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所谓“求真”,就是“求是”,也就是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去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

所谓“务实”,则是要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做、去实践。

(3)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目标和归宿。

5.比较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和主观能动性【高考真题体验】1、(2011.海南单科T17)“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自然条件恶劣,长期以来无人成功种植蔬菜。

我国某农学专家坚信,粮食作物能生长的地方一定能种蔬菜。

他在总结前人失败教训的基础上,采取收集雨水、提高土壤墒情、选择抗寒性较强的品种等措施,在埃塞俄比亚成功种植了大白菜、茄子、辣椒等蔬菜,创造了“里程碑式的”奇迹。

他的成功从一个侧面表明①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是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条件②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可靠保证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④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A.①② B.①③ c.⑦③ D.②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时注意全面理解意识的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我国某农学专家创造了“里程碑式”的奇迹,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①符合题意;②项错在“可靠保证”上;该农学专家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选种、种植,遵循了植物生长的规律,③符合题意;④错在“总是”上。

【答案】选B。

2、(2011·江苏单科T25)国库也叫做国家金库,一般以为只是放钱的库房。

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国库还可以看成是一个簿记系统,用来记录所有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人们对国库的片面认识是A.唯意志主义的 B.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C.人脑主观自生的 D.脱离客观存在的结果【解析】本题以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为背景考查哲学知识,角度新,体现了高考立足生活实际的理念;而题肢的哲学知识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所以B项正确;C、D两项不符合意识的内涵;A项的错误是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这与题干不符。

【答案】选B。

3、(2011·天津文综T6)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

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

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

这表明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解析】本题以青少年的大脑效应为背景材料,体现了高考对现实生活的关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充分理解意识的本质。

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

A项观点错误,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B项观点也是错误的,意识产生的源泉是客观存在;C项本身正确但不合题意;D 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选D。

4、(2011·新课标文综T22)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通过科技发现考查意识的含义,印证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明确意识的内容、形式、生理基础。

选项具体分析结论①观点错误,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是客观世界,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排除②意识的形成离不开人脑的加工改造,但其本质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排除③由于大脑相关部位的问题,导致意识的不同,充分说明了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和物质基础入选④入选【答案】选D。

5、(2011·重庆文综·T28)图5给我们的启示是A.成功还是失败,取决于人的主观意识B.改造主观世界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基础C.理性分析是指导实践走向成功的关键D.客观条件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广阔余地【解析】本题以漫画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主观能动性与客观条件关系的理解与把握,进而考查考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