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肉鸭饲养管理 肉雏鸭饲养过程中的几个常见错误

肉鸭饲养管理 肉雏鸭饲养过程中的几个常见错误

肉鸭饲养管理肉雏鸭饲养过程中的几个常见错误
近年来,随着肉鸭生产的扩大.养殖户在饲养程序、管理方式等方面已获得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仍存在一定的误区。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肉雏鸭饲养过程中的几个常见错误。

忽视育雏温度、湿度的调控
育雏舍温度的高低对雏鸭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当温度过低时,雏鸭常互相拥挤,发出“吱吱”尖叫声,卵黄吸收不良,生长缓慢,极易诱发疾病。

如果温度过高则远离热源,张口喘气,皮肤干燥,羽毛粗乱,饮欲增加,影响雏鸭采食与增长,严重的会引起中暑而死亡。

光照制度不合理
光照时间的长短对鸭的采食和活动有促进作用,过短或过长都会影响鸭的生长。

3日龄内每天光照21~24小时,以便雏鸭熟悉环境,寻食和饮水。

4日龄后,白天利用自然光照,早晚开灯喂料。

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
一般雏鸭的饲养密度为1周龄20~30只/平方米,2周龄10~15只/平方米,3周龄9~10只/平方米,4周龄7~8只/平方米,5周龄6~7只/平方米,6周龄4~5只/平方米。

合理的通风,会使雏鸭生长发育快、新陈代谢旺盛,并及时排出舍内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应在温度较高的中午打开门窗通风,但不能有贼风,防止鸭群受冷而引起感冒。

较冷时也可以提高舍温1℃~2℃再进行通风。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