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第二临床医学院中医专业2003级基础知识竞赛试卷(2004年2月-中基)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40分,每题1分)1.在中医学中,最早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书是: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小儿药证直诀》E.《温病条辩》答案:C2.下列著名医家中被后人称为“养阴派”的代表是:A.朱丹溪B.刘完素C.叶天士D.吴鞠通E.薛生白答案:A3.人体整体统一性形成,是以何者为中心的:A.五脏B.六腑C.经络D.气血E.形体答案:A4.用阴阳学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不属于阴的是:A.五脏B.六腑C.津液D.血E.腹部答案:B5.“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这句话主要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哪一种关系:A.对立B.互根C.消长D.交感答案:B6.事物的阴阳属性是:A.绝对的B.相对的C.统一的D.平衡的E.恒定的答案:B7.“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A.阳偏盛证B.阴偏盛证C.阴偏衰证D.阳偏衰证E.阴阳偏衰证答案:C8.属于阳证范围的是A.寒证B.表证C.里证D.虚证E.以上都不是答案:B9.“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指A.阴病治阳B.阳病治阴C.阴中求阳D.阳中求阴E.补阴扶阳答案:B10.五行学说中“木”的特性是A.炎上B.稼穑C.润下D.从革E.曲直答案:E11.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A.水和火B.土和金C.金和木D.木和土E.金和火12.以下不属于五行相克关系传变的是A.木旺乘土B.土虚木乘C.木火刑金D.水不涵木E.土虚水侮答案:D13.按五行生克规律肾的“所不胜”是:A.心B.肝C.脾D.肺E.膀胱答案:C14.六腑的生理功能的特点是: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B.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C.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D.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E.虚实交替,泻而不藏答案:A15.具有恶湿特点的脏腑为:A.脾B.肺C.心D.肝E.肾答案:A16. 肺开窍于:A.口B.舌C.鼻D.目E.耳答案:C17.机体生长发育主要取决于:A.血液的营养B.津液的滋润C.水谷精微充养D.肾中精气的充盈E.心血的充盈答案:D18.下列五脏化液中的错误是A.心在液为汗B.肺在液为涕C.肝在液为泪D.肾在液为尿E.脾在液为涎答案:D19.称“太仓”的是:A.脾B.胃C.大肠D.小肠E.膀胱答案:B20.激发整个脏腑经络生理活动的功能是气的:A.温煦作用B.推动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答案:B21.元气运行的主要通道是:A.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C.血脉D.三焦E.肝答案:D2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气的作用:A.滋润B.推动C.气化D.固摄E.温煦答案:A23.治疗血虚证时,常在补血药中配用益气之品的机理时: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血能生气答案:A24.大出血时常常导致气脱,其基理是: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血能养气答案:D25.津与血液的关系可概括为:A.津能行血B.津为血之载体C.津血同源D.津能摄血E.血能行津答案:C26.津液输布的主要通道为:A.血管B.经络C.三焦D.腠理E.脏腑答案:C27.具有联络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作用的是:A.经别B.经筋C.皮部D.经脉E.别络答案:B28.奇经八脉中,为“阴脉之海”的经脉是:A.阴维脉、阳维脉B.带脉C.阴跷脉、阳跷脉D.任脉E.督脉答案:D29.下列各组经脉中,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的是:A.胃大肠胆经B.心脾胆经C.大肠小肠三焦经D.小肠三焦胃经E.胆大肠三焦经答案:C30.下列有表里关系的是:A.手太阴与手少阳B.足厥阴与足少阳C.手少阴与手阳明D.足太阳与足太阴E.手阳明与足阳明答案:B31.不是纵向循性的经脉是:A.冲脉B.督脉C.任脉D.带脉E.阴维脉答案:D32.明确提出“三因学说”的是:A.张仲景B.张从正C.陈无择D.巢元方E.刘完素答案:C33.风性主动,在临床上常见:A.恶寒无汗B.眩晕抽搐C.鼻塞喉痒D.关节曲伸不利E.关节疼痛游走不定答案:B34.在一定情况下,“五志”和“五气”皆可化:A.风B.寒C.湿D.燥E.火答案:E35.劳则:A.气上B.气下C.气收D.气耗E.气上答案:D36.“百病多由痰作祟”是指痰:A.致病广泛B.病势缠绵C.阻滞气机D.阻碍气血E.扰动神明答案:A37.阴偏盛的产生多由于:A.感受阴邪,过食生冷B.阳病及阴C.阴病及阳D.久病耗伤气血E.先天禀赋不足答案:A38.具有温煦脏腑作用的阳气,中医学称之为:A.少火B.壮火C.虚火D.实火E.内火答案:A39.见肝之病,先实其脾气,这种治疗属于:A.未病先防B.治病求本C.扶正祛邪D.先安未受邪之地E.急则治其标答案:D40. 阴阳偏盛的治疗以下哪一项最中肯:A.调整阴阳B.寒者热之C.热者寒之D.损其有余E.阴阳互求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20题,每题1分)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A.预防为主B.整体观念C.辨证论治D.因时、因地、因人制宜E.治病求本答案:BC2.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主要表现在A.阴阳相互对立B.阴阳的交互感应C.阴阳消长平衡D.阴阳可以相互转化E.事物的无限可分性答案:DE3.五行中归属木的A.夏B.青C.肝D.筋E.目答案:BCDE4.属于相克关系传变的有A.肝阴不足导致肝阳上亢B.心火旺盛引动肝火C.肝气横逆犯脾D.肝之气火上逆犯肺E.肾精不足致肝血不足答案“CD5.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有A.滋水涵木B.佐金平土C.益火补土D.抑木扶土E.泻南补北答案:BDE6. 奇恒之腑包括:A脑B胃C 胆D三焦E女子胞答案:A、C、E7. 肝的主要功能是A.主疏泄B.主情志C.主统血D.主藏血E.在志为怒答案:AD8. 肺主宣发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A.吸清呼浊B.排出体内的浊气C.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D.宣发卫气E.调节腠理开合、排出汁液答案:BCDE9. 肝与肾之间的关系主要是A.精和血B.疏泄和藏气C.疏泄与封藏D.藏血与主水E.藏血与封藏答案:AC10. 气的基本含义是A.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B.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C.气又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D.是一种活力很强的物质E.气具有不断运动的特性答案:ABCDE11.“津血同源”说的依据是A.津能载气而血为气母B.津可化血C.血可化津D.津与血的生成都来源于水谷精气E.“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答案:BCD12. 与血液运行关系密切的脏腑有A.肺B.心C.脾D.肝E.肾答案:ABCD13.气为血帅是指A.气随血脱B.气能生血C.气能行血D.气能摄血E.血能载气答案:BCD14. 属于经脉的是A.十二经筋B.十二经脉C.十二经别D.奇经八脉E.浮络答案:BCD15. 于胞中的经脉有A.肝经B.任脉C.冲脉D.带脉E.督脉答案:BCE16. 既是病理产物,又属病因的是A.结石B.七情C.瘀血D.劳倦E.痰饮答案:ACE17. 七情的致病特点有A.影响脏腑气机B.从皮毛口鼻而入C.直接伤及内脏D.与季节气候有关E.可使原有病情加重或恶化答案:ACE18. 瘀血的成因有:A气滞B血寒C血热D气虚E血虚答案:A、B、C、D19.下列哪几项是疾病复发的基本条件?A.正盛邪衰B.邪正俱盛C.诱发因素D.正虚未复E.余邪未尽答案:C、D、E20.中医“治未病”是A.治标治本B.未病先防C.正治反治D.既病防变E.扶正祛邪答案:BD三、填空题(10题,每题2分)1.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是:虚则___________实则_____________。

答案:补其母;泻其子2.五行的相生是:木生_______,水生_______,土生_______,金生_______。

答案:火,木,金,水3.五脏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

答案:母病及子;子病及母4 阳盛则_____,阴盛则_________,阴虚则_______,阳虚则_______,是中医学的病理总纲。

答案:热,寒,热,寒5.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一是_______;二为_______。

答案:通行元气;水液运行之道路6.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______________。

答案:化生和贮藏精气7.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_______;(2)_______;(3)_______;(4)______;(5)_________。

答案:调畅气机;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调畅情志;利胆;通盛冲任精血。

8.气的_______作用与___________作用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

答案:推动;固摄9.中医学中的所谓“治未病”,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的内容。

答案:未病先防,既病防变10.反治,是_______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

答案:顺从疾病假象四、名词解释(10题,每题2分)1.整体观念答案:是统一性和完整性。

整体观念又叫统一整体观,即认为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存在着统一性的思想。

2.辨证论治答案: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3.阴阳答案: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4.泻南补北:答案:即泻心火滋肾水,又称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

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

5.元气答案:又称“元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6.气化答案: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具体地说,是指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

7.天癸答案:是人体肾中精气不断充盛,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的物质,称“天癸“。

8.心肾相交答案:中医理论认为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肾水必须上济于心,心肾阴阳水火相互协调,心肾之间的生理才能协调。

这就是“心肾相交”,又称“水火既济”。

9.辨证求因:答案: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对疾病的症状、体征进行综合分析,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

这种推求病因的方法,称为“辨证求因”。

10.格阳答案:格阳即阴盛格阳,指阴寒之邪壅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使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