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工资统计是国家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
工资统计是国家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
1.按照“谁发工资谁统计” 的原则,职工工资在哪个单位支 付,就由哪个单位按现任职务 (包括专业技术职务)进行统计, 担任两种以上行政职务的按最高 职务统计。
2.在事业单位中,管理人员兼任 专业技术职务的分两种情况进行统 计:
(1)执行职员工资等级制的人员, 按管理人员统计;
(2)执行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的 人员,统计时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统计。
➢其他行业是指上述行业未涵盖的
单位
工龄
本表所称工龄, 是指各类人 员的工作年限,按劳人薪 [1985]19 号 文 件 中 关 于 计 发 工 龄津贴的工作年限统计。
年离退休费
指各单位(或社会养老保 险统筹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直 接支付给本单位离休、退休人 员的全部基本离退休费和补贴 以及退职人员的退职费。
年平均工资计算公式
报告期内实际支付给全部职工的工资总额
年平均工资=-----------------------------------报告期内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1类事业单位
国家重点扶持、以社会效益 为主、基本不具有创收能力、 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的事 业单位,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 为70%,活的部分为30%。
4
年初人数+年末人数 3.年平均人数=--------------------------------
2
工资总额
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 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 的劳动报酬总额。
(1)资总额,如:独生子女费 等;
(2)工资总额是劳动报酬总 额,包括各种劳动报酬,如奖金、 津贴和补贴等;
(3)以下属单位的名义发放的 现金,无论是否计入本单位财务 帐目,都应统计为本单位职工的 工资。
(4)现各单位发放的住房补贴、 电话补贴、伙食补贴、职务补贴 等也应计入工资总额。
奖金
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 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包括: 机关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年终一 次性奖金、机关工人的奖金(包 括节约奖)和学校教师的教学工 作量超额酬金。
(3)工资总额是全部职工的 劳动报酬,包括各种临时工;
(4)工资总额是发给本单位 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要作到 职工范围与工资总额发放范围 相一致。
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以直接支付 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依据,不 论是计入成本还是不计入成本,不 论是财政部门下拨的资金还是单位 自筹的资金都应列入工资总额统计 范围。工资总额是按实发数统计, 包括报告期内补发的前些年的工资。
(2)谁发基本工资谁统计。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有一些职工同 时在两个以上的单位领取工资,但 只能是在一个单位领取基本工资, 按负责发放基本工资的单位来进行 统计。
(3)职工档案所在的单位 先统计。如果按上述两个办法 仍不能统计时,可先确定该职 工的档案在哪个单位,则该职 工的档案所在单位进行统计。
二.主要特点
1.政策性强。 2.在统计制度方法上,遵循国 家统一的统计标准。 3.指标分组复杂。
三.工资统计的范围
为全面了解机关事业单位工 作人员工资状况,以便及时为机 关事业单位工资管理和工资制度 改革提供依据这个目的,工资统 计的范围是机关、事业单位工资 计划管理所涉及到的各法人单位 的全部职工。
基层填报单位
基层填报单位是指单独填 报基层统计报表的单位,工资 统计原则是以法人单位作为基 层填报单位。
法人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 场所,能够承担民事责任。
2.独立拥有和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 与其他单位签定合同。
3.独立核算盈亏,并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四.统计方法
➢农林牧渔业:农业、林业、畜牧业、
渔业事业单位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交通、
物资仓储事业单位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
信息与计算服务、软件服务
➢金融业:政策性银行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科
技、气象服务、地震服务、海洋服务、 测绘服务、技术检测、环境检测、规划 管理、技术推广、检疫检测、勘察设计、 地质勘查事业单位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水利管
理、环境管理、城市公用事业单位
➢教育:教育事业单位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卫
生、社会福利事业单位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文化、体育、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单位
➢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只包括具
有事业单位性质的社会团体(专 业性团体和行业性团体)和宗教 组织。
一.工资统计的性质和任务
工资统计是国家劳动工资统 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 认识劳动经济现象的有力武器, 是对劳动工资进行科学管理的重 要工具。
主要性质
1.工资统计是认识劳动经济现象 的有力武器 。
2.工资统计是工资管理科学化、 规范化的重要手段。
工资统计的基本任务
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 收集、整理和分析职工的数量、 构成、分配使用及工资福利等情 况,为国家制订工资政策,为各 单位进行工资管理提供依据。
基本离退休费
指各单位(或社会养老保险统 筹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 本单位离休、退休人员的基本离退 休费和退职人员的退职费(离休人 员含国发[1982]62号文件规定增发 的一至两个月生活补贴)。
在《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 遇情况统计表》中的“补贴”
指各单位(或社会养老保 险统筹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直 接支付给本单位离休、退休人 员的各种生活性补贴。
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规定,工资 总额不应包括以下项目;
(1)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规 定发放的创造发明奖、国家星火 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 奖和支付给运动员在重大体育比 赛中获得的重奖。
(2)有关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 方面的费用。具体有:职工死亡丧 葬费及抚恤、医疗卫生费或公费医 疗费用、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工 会文教费、集体福利费、探亲路费 等。
(9)支付给参加劳动的在校学生 的补贴。
(10)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补贴。
在实际统计操作中要注意
以下几个问题
(1)单位一次性发放或按月发放的 过节费、劳务费、旅游费等是否统计 为工资?
单位以各种名义发放的现金,只要 属于劳动报酬性质并且现行统计制度 未明确规定不统计为工资的都应作为 工资统计。
(2)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 接为其代扣代缴的养老统筹、失 业保险、大病统筹、个人所得税、 住房公积金都应计入工资统计, 但由单位支付的部分暂不计入工 资总额。
津贴和补贴
指为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 和因其他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如班主 任津贴、课时津贴、技术监督津贴、防检 津贴、医疗卫生津贴、特级教师津贴、科 研课题津贴、工人技师津贴、政府特殊津 贴、工龄津贴、教龄津贴、护龄津贴、艰 苦边远地区津贴、洗理卫生费、书报费等, 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 而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如住房补贴、 伙食补贴、菜蓝子补贴等。
谢谢各位
谢谢各位
(3)有关离休、退休、退职人员 待遇的各项支出。
(4)支付给聘用或留用的离休、 退休人员的各种补贴。
(5)劳动保护的各种支出。
(6)发给外单位人员的稿费、讲 课费及其他专门工作报酬。
(7)出差伙食补助费、误餐补助、 调动工作的旅费和安家费。
(8)因录用临时工而在工资以 外向提供劳动力单位支付的手续费 或管理费。
2类事业单位
以社会效益为主、具有一定 创收能力和市场开发前景、经费 来源主要由财政支持的事业单位, 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活 的部分为40%。
3类事业单位
主要面向市场、创收能力 强、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
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
指不享受财政资金补助, 实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单 位。
行业
指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 所有单位的集合。本表事业单位行 业分组是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4754-2002)》为依据,根 据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特点,将事 业单位的行业按性质分组。
年末职工人数
指年末最后一天的实际人数。 已经招用但到年末尚未报到的人 员和尚未用完的招工指标,不得 作为年末人数统计。
正式职工
指在机关事业单位中,按照 国家的有关规定,经过由组织人 事部门按照正常的手续,正式录 用或聘用的职工,他是全部职工 人数的其中项。
年平均人数
指一年内每天平均拥有的人 数。报告年内每天平均拥有的人 数 。 一 般 是 以 12 个 月 的 平 均 人 数相加之和除以12求得,或以4 个季度平均人数之和除以4求得。
3.工资统计是按实发的工资 进行统计。
工资统计 主要指标解释
职工人数
指在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等单位 及其附属机构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 的各类人员。判断是否统计为职工, 主要有两个标志,一是在单位工作, 二是以工资为生活费主要来源(不包 括离退休再就业人员)。
(1)不论是编制内的还是编制 外的人员,不论是计划内的还是计 划外的人员,不论是出勤还是未出 勤的人员,不论是正式人员,还是 试用人员,不论是在本单位工作还 是临时借到外单位工作的人员,只 要是由本单位支付工资,就应统计 为本单位的职工。
年平均人数计算公式
报告期内12个月平均人数之和 1.年平均人数=--------------------------------
12
月初人数+月末人数 (月平均人数=--------------------------------)
2
报告期内4个季度平均人数之和 2.年平均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