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细胞的分离与破碎
细胞破碎的主要阻力来自细胞壁,破碎 率与微生物的种类和生长环境有关: 酵母细胞较细菌难破碎; 静止状态的细胞比快速生长状态的细胞 难破碎; 在复合培养基上培养的细胞较简单合成 培养基培养的细胞难破碎。 在工业规模中,酵母等难破碎的细胞及 高浓度的细胞,用多次循环破碎的方法。
不宜采用高压匀浆法破碎的细胞: 易造成堵塞的团状或丝状真菌; 较小的革兰氏阳性菌; 含有包含体的基因工程菌(包含体质地 坚硬,易损伤匀浆阀)。 在大规模操作中,高压匀浆机和珠磨机 是最常用的破碎机。一般,高压匀浆机最 适合于酵母和细菌,虽然珠磨机也可用于 酵母和细菌,但通常认为后者对真菌菌丝 和藻类更合适。
珠磨机的主体一般是立式或卧式圆筒型腔体,由 电动机带动。磨腔内装钢珠或小玻璃珠以提高研磨 能力。一般,卧式破碎效率比立式高,其原因是立 式机中向上流动的液体在某种程度上会使研磨珠流 态化,从而降低其研磨效率。
氧化锆珠
实验室规模:Mickle高速组织捣碎机和 Braum匀浆器。 中试规模:胶质磨 工业规模:高速珠磨机 破碎作用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破碎程 度用细胞破碎率(%)或单位细胞释放的 内含物(mg/g)表示。
酵母和真菌由于细胞壁的组分和结构与 细菌明显不同,主要是纤维素、葡聚糖、 几丁质等,因此不能用溶菌酶裂解,常用 蜗牛酶、纤维素酶、多糖酶等,有时采用 几种酶的混合物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常采 用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裂解。
酵母细胞酶溶法 破碎:先用蛋白酶 打开Ⅰ层上的蛋白 质-甘露糖结构,使 两者溶解,裸露出 Ⅱ层,再用葡聚糖 酶作用葡聚糖层, 使原生质体露出, 这时改变缓冲液的 渗透压,即可使细 胞膜破裂,释放胞 内物质。
红面包霉菌的细胞壁具有 同心圆层状结构,主要存在 三种聚合物:葡聚糖、几丁 质(以微纤维状态存在)以 及糖蛋白。 最外层a是葡聚糖;第2层 b是糖蛋白的网状结构,葡聚 糖与糖蛋白结合起来;第3层 c主要是蛋白质;最内层d主 要是几丁质,几丁质的微纤 维嵌入蛋白质结构中。
4、细胞壁结构和细胞破碎 (1)微生物细胞壁的形状和强度取决于细 胞壁的组成、细胞壁组成物质的交链程度。 细胞破碎的主要阻力来自连接细胞壁网状 结构的共价键。 (2)在机械破碎中,细胞的大小、形状、 细胞壁厚度和聚合物的交链程度是影响破碎 的重要因素。 (3)在酶法和化学法中,细胞壁的组成是 主要因素,其次是细胞壁的结构。
11%~22%
5%~10%
图革 兰 氏 阳 性 菌 酵母菌细胞壁由特殊的酵母纤维素构成,其主 要成分是葡聚糖(30-34%)、甘露聚糖(30%)、 蛋白质(6%-8%)和脂类。 酵母细胞壁结构可分成三层:最里层葡聚糖层, 构成细胞壁的刚性结构,使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 最外层是甘露聚糖层;葡聚糖层和甘露聚糖层依靠 处于中间层的蛋白质交链在一起,形成网状结构。 酵母细胞壁破碎的主要阻力取决于壁结构交链 的紧密程度和壁的厚度。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细胞的分离与破碎
细胞壁的组成与结构 常用破碎方法 破碎率的测定与破碎技术的 研究方向
基本要求: 了解细胞壁的组成与结构和常用破碎方 法及破碎技术的研究方向,掌握破碎率的 测定方法。 重点: 细胞壁的组成与结构;细胞壁结构与细 胞破碎;常用破碎方法;破碎率的测定。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以分成两类:胞内 产物和胞外产物(多数)。 胞外产物:分泌到细胞外的代谢产物。 如大多数小分子代谢产物、细菌产生的碱 性蛋白酶、霉菌产生的糖化酶等。 胞内产物:微生物分泌并在细胞内累积 的代谢产物。如大多数酶蛋白、类脂、部 分抗生素、基因工程产品(胰岛素、干扰 素、白细胞介素-2等)。
第二节
细胞的破碎
细胞破碎是指利用物理、化学、酶 或机械的方法来破坏细胞壁或细胞膜 的过程。 细胞破碎的目的是破坏细胞外围使 胞内物质释放出来。微生物的外围通 常包括细胞壁和细胞膜。
细胞壁:为细胞外壁,具有固定细胞外 形和保护细胞免受机械损伤或渗透压破坏 的功能。 细胞膜:为细胞内壁,是一层具有高度 选择性的半透膜,控制细胞内外一些物质 的交换渗透作用。 细胞破碎的主要阻力来自细胞壁,不同 类型的微生物、处于不同生长时期的同一 种微生物,细胞壁的结构特性是不同的, 取决于遗传和环境因素。
2、高压匀浆法 (High-pressure homogenization)(液体剪 切方法 ) 高压匀浆法是大规模细胞破碎的常用方 法,所用的设备是高压匀浆器,由高压泵和 匀浆阀组成。 其工作原理:利用高压使细胞悬浮液通 过针形阀,由于突然减压和高速冲击撞击环, 使细胞破裂。
它有一个高压泵和一个可调节放料速度的 针形阀,通过阀门时会产生高剪切应力。
(1)外加酶法 常用的溶酶: 溶菌酶(lysozyme); β-1,3葡聚糖酶(glucanase); β-1,6葡聚糖酶; 蛋白酶(protease); 肽链内切酶(endopeptidase); 甘露糖酶(mannanase) 糖苷酶等。
细胞壁溶解酶由多种酶组成。 单一酶不易降解细胞壁,需要选择适宜 的酶及酶反应系统,确定特定的反应条件, 并结合其他的处理方法。如辐照、加入高 浓度盐及金属整合剂EDTA,或利用生物因 素促使生物对酶解作用敏感等。 溶酶具有高度专一性,使用时要根据细 胞壁结构和化学组成选择适当的酶,并确 定相应的次序。
3、超声破碎(Ultrasonication)(液相剪切 破碎法) 在高强度声能输入下可以进行细胞破 碎,其工作原理可能和空化现象引起的冲 击波和剪切力有关, 空化现象是在超强声波作用下,气泡 形成、长大和破碎的现象。 通常采用声频在15-25kHz的超声破碎 机。
超声波处理菌体细胞的效果:杆菌易于 球菌,革兰氏阴性菌易于革兰氏阳性菌, 对酵母菌效果差。 超声波破碎适合小规模细胞破壁,实验 室。大规模易导致敏感活性物质失活。 破壁时升温快,靠预加冰块或夹套冷却 控温。
溶菌酶能专一性地分解细胞壁上肽聚糖分子 的β-l,4糖苷键,因此主要用于细菌类细胞壁的 裂解。 但对于革兰氏阴性菌,单独采用溶菌酶无效果, 必须与鳌合剂EDTA一起使用。因为革兰氏阴性 菌结构中肽聚糖含量少,并处于细胞壁内层,外 表面含有大量脂类(脂蛋白、脂多糖),而脂多 糖层需钙镁离子才能维持稳定性,故需利用 EDTA除去钙镁离子,使脂多糖分子脱落,外层 膜出现洞穴,溶菌酶才能发挥作用。
细菌也可用糖苷酶、N-乙酰胞壁酰-L-丙 氨酸酰胺酶和多肽酶的混合物,将加速肽 聚糖的溶解。在破碎革兰氏阴性菌时,为 了去除外部双层脂质需要用表面活性剂进 行须处理。
放线菌的细胞壁结构类似于革兰氏阳性 茵,以肽聚糖为主要成分,所以也能采用 溶菌酶。 对于某些种类放线菌,有时为了增强被 酶作用的敏感性,在菌丝体培养过程中, 添加适量抑制剂,如甘氨酸和蔗糖等,使 细胞壁容易溶解。
酵 母 细 胞 壁 的 结 构 示 意 图
30%
6%~8%
30%~34%
M—甘露聚糖 P —磷酸二酯键 G —葡聚糖
3、霉菌细胞壁 霉菌细胞壁主要由多糖(80-90%)组 成,其次含较少的蛋白质和脂类。 霉菌的多糖壁是由几丁质和葡聚糖构 成,几丁质的结构和纤维素很相似。 由于霉菌细胞壁中含几丁质或纤维素的 纤维状结构,其强度比细菌和酵母菌的细 胞壁有所提高。
一、细胞壁的组成与结构
1、细菌细胞壁 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份, 它是一个大分子复合体,由多糖链借短肽 交链而成。 细菌破碎的主要阻力来自肽聚糖的网 状结构,其网状结构的致密程度和强度取 决于多糖链上存在的肽键数量和其交链程 度,交链程度越大,网状结构越致密,破 碎难度越大。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模式图
(二)非机械法 非机械方法很多,包括酶解、渗透压 冲击、冻结和融化、干燥法和化学法溶胞 等,其中酶法和化学法应用最广。 1、酶溶法(Enzymatic lysis) 酶溶法研究较广的方法。 工作原理:利用酶反应,分解细胞壁上 的特殊键,从而达到破壁的目的。 酶溶法分外加酶法和自溶法两种。
酶溶法的优点: (1)产品释放的选择性高; (2)抽提的速率和收率高; (3)产品的破坏最少; (4)酶解条件温和、对pH值和温度等外界条 件要求低; (5)细胞外形较完整、不残留细胞碎片; (6)胞内核酸等泄出量少、便于后步分离等。 酶溶法的不足: (1)是溶酶价格高,限制了大规模应用。 (2)酶溶法通用性差,不同菌种需选择不同的 酶,且不易确定最佳的溶解条件; (3)存在产物抑制现象,甘露糖对蛋白酶有抑 制作用,葡聚糖抑制葡聚糖酶。
细胞破碎动力学方程:
影响反应速率常数K的因素: 珠体直径:以细胞大小、浓度为选择依据; 珠体的装量要适中; 搅拌速度应适当:速度高,破碎率提高,能耗大; 操作温度:温度高,易破碎,控制在5~40℃,使 目的产物不受破坏; 细胞浓度; 料液性质
延长研磨时间、增加珠体量、提高搅拌 转速和操作温度等都可有效地提高细胞破 碎率。 高破碎率将大大增加能耗;温度升高; 大分子物质损失增加;细胞碎片较小,不 易分离。 珠磨法的破碎率一般控制在80%以下。
机械方法破碎细胞的缺点: ①需要高的能量并且产生高温和高的剪 切力,易使不稳定产品变性失活; ②被破碎的有机体或释放的产物是非专 一的,并且产生的碎片微粒的尺寸范围分 布大,大量细颗粒给分离带来了因难。 为减少机械方法的影响,采取在机械方 法破碎之前,先用非机械方法来削弱细胞 壁的强度或直接使细胞破碎。
二、细胞破碎的方法 细胞破碎方法按是否使用外力分为机械 法和非机械法。 机械法有:珠磨法、高压匀浆法、超声 破碎法、 X-press法等。 使用机械法时,机械能转为热量,温度 升高,多数情况下采用冷却措施。 非机械法有:酶溶法、化学法、物理法、 干燥法等。
高压匀浆器和 珠磨机在实验室 和工业上得到应 用;超声波法和 非机械法处在实 验室应用阶段。
高压匀浆法和珠磨法的比较: (1)高压匀浆法适合小批量,每次最少可处 理20mL,珠磨法最少需要85mL,只能得到50mL 的浆液。 (2)珠磨法兼具破碎和冷却,而高压匀浆法 只能间接冷却。 (3)珠磨法一次破碎效率高,高压匀浆法需 循环2-4次。 (4)珠磨法适用范围广,几乎所有的微生物 细胞都适用。高压匀浆不适合于丝状菌和有包含 体的工程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