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看病》教学案例
济源市黄河路小学李丽娟
一、设计理念
让“母爱”在阅读中升华。
以学生为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通过以“说”与“读”、“读”与“悟”的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二、教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激发独自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情感。
三、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作家毕淑敏的资料,阅读有关独立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文章。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说“母爱”
1.欣赏《懂你》。
同学们,你们知道满文军的这首歌要献给谁的吗?(献给母亲的歌)
2.叙说“母爱”。
请大家把你知道的或你亲身体验到的有关“母爱”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可引导学生从电视电影、课外阅读、自身经历等方面去说)
3.导入新课。
其实,所有的母爱表达起来都这样简单。
它没有做作,没有张扬,有的只是极普通却又撼人心魄的细节。
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
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
(二)阅读课文,懂“母爱”
1.一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
(自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默读、朗读、速读……然后让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或与同学讨论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采取两种方式解决:同学间互相解决,留待深入阅读时理解。
)
2.二读课文。
(1)按要求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
(2)把画出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的感情变化。
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
(3)深入理解感悟:(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句子)
“我的心立刻软了。
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
”(母亲内心矛盾,爱子之心昭然若揭)
“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
”(深深自责,足见爱子之切)
“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度日如年”的感觉只因母子情深)
“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
”(磨练的是“意志”,体现的是“至爱”)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
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
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这是我的责任。
”(负责任的爱是真爱)
3.三读课文。
母爱是广袤深远的,母爱的表达也是异彩纷呈的。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好好体会母亲的感情。
(读好描写母亲语言、心理等句子是重点,读出感情的变化是关键)(三)联系实际,赞“母爱”
1.教师引导
“母爱”的主题是永恒的,是共同的。
但每个人从母亲那里感受到的“爱”是各不一样的,能不能把你自己感受到的母爱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呢?可以写首诗,可以唱支歌,可以说几句话,也可以制作一份小礼物……
2.独自准备
3.交流共享
妈妈的爱永远是深藏着的,它藏在我最爱吃的那碟菜里;藏在我那张洗得最干净的被子里;藏在那只给我做的风筝里;一头系着情,一头系着爱。
这些看似微小的,极普通的细节里,时常在刹那间打动着我,留在心里,挥之不去。
(四)拓展延伸,谢“母爱”
今天,我们通过阅读课文,走进了作者的心灵,她告诉我们母亲如何给予儿女“爱”;同时我们也走近了母亲的世界,她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被爱是同样的沉重。
“学会看病”不仅是我们自己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也是对“母爱”的最好报答。
多媒体出示小诗《作为回报》,师生共同赏析。
当你1岁的时候,她喂你吃奶并给你洗澡,而作为报答,你整晚的哭着
当你3岁的时候,她怜爱的为你做菜,而作为报答,你把一盘她做的菜扔在地上当你4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下彩色笔,而作为报答,你涂了满墙的抽象画
当你5岁的时候,她给你买可既漂亮又贵的衣服,而作为报答,你穿着它到泥坑里玩耍
当你7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了球,而作为报答,你用球打破了邻居的玻璃
当你9岁的时候,她付了很多钱给你辅导钢琴,而作为报答,你常常旷课并不去练习
当你11岁的时候,她陪你还有你的朋友们去看电影,而作为报答,你让她坐另一排去
当你13岁的时候,她建议你去把头发剪了,而你说她不懂什么是现在的时髦发型当你14岁的时候,她付了你一个月的夏令营费用,而你却整一个月没有打一个电话给她
当你15岁的时候,她下班回家想拥抱你一下,而作为报答,你转身进屋把门插上了
当你17岁的时候,她在等一个重要的电话,而你抱着电话和你的朋友聊了一晚上当你18岁的时候,她为你高中毕业感动得流下眼泪,而你跟朋友在外聚会到天亮当你19岁的时候,她付了你的大学费又送你到学校,你要求她在远点下车怕同学看见笑话你
当你20岁的时候,她问你"你整天去哪"而你回答:我不想象你一样
当你23岁的时候,她给你买家具布置你的新家,而你对朋友说她买的家具真糟糕当你30岁的时候,她对怎样照顾小孩提出劝告,而你对她说:妈时代不同了
当你40岁的时候,她给你打电话,说亲戚过生日,而你回答:妈我很忙没时间当你50岁的时候,她常患病,需要你的看护,而你却在家读一本关于父母在孩子家寄身的书
终于有一天,她去世了.突然.....你想起了所有从来没做过的事,它们象榔头痛击着你的心
小结:但这就是母亲,这就是细节的母爱,世界上最惦记你的是母亲,最关怀你的是母亲,当你错怪了母亲,母亲会一辈子默默的痛苦,从不会说出来;当母亲知道错怪了你,母亲会一辈子深深的自责和内疚,不管怎样最伤心难受的都是母亲,从我们呱呱坠地,捏手而来,最辛苦的又是谁呢?那一阵痛的开始也就是细节母爱的开始,我们不要去为母亲额头上的皱纹感慨,不要为母亲直不起来的腰落泪,我们一起去想一下这一生中母亲细节的爱,你就会真正发现母爱的伟大!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回到老人身边,对老人说上一句:我爱你,母亲
板书设计:
学会看病
“冷漠”处
理独自看病
母亲──────儿子────
尽责的
“爱”“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