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山名词(强烈推荐)

矿山名词(强烈推荐)

矿山名词1. 矸石采矿过程中,从井下或露天矿采场采出的或混入矿石中的岩石(废石)。

俗称矸子。

煤层中间的薄岩层叫夹石或夹心矸子。

2. 尾矿选矿中分选作业的产物之一,其中有用目标组分含量最低的部分称为尾矿。

尾矿并不是完全无用的废料,往往含有可作其他用途的组分。

3. 精煤原煤送入洗煤厂,经过洗煤,除去煤炭中矸石,变成精煤。

煤炭洗选是利用煤和杂质(矸石)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通过物理、化学或微生物分选的方法使煤和杂质有效分离,并加工成质量均匀、用途不同的煤炭产品的一种加工技术。

4. 矿山法是一种传统的施工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隧道开挖后受爆破影响,造成岩体破裂形成松弛状态,随时都有可能坍落。

基于这种松弛荷载理论依据,其施工方法是按分部顺序采取分割式一块一块的开挖,并要求边挖边撑以求安全,所以支撑复杂,木料耗用多。

随着喷锚支护的出现,使分部数目得以减少,并进而发展成新奥法。

新奥法是应用岩体力学理论,以维护和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为基点,采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手段,及时的进行支护,控制围岩的变形和松弛,使围岩成为支护体系的组成部分,并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量测、监控来指导隧道施工和地下工程设计施工的方法和原则。

4-1.围岩指的是隧道周围一定范围内,对洞身的稳定有影响的岩(土)体。

一地质学名词,相对于某种地壳物质周围的岩石。

常见的有岩浆的围岩和矿体的围岩。

二在岩石地下工程中,由于受开挖影响而发生应力状态改变的周围岩体。

通俗的说,狭义地说:围岩是洞室四周围绕的岩石,这个洞室可以是人工开凿的(例如各种隧道、地下仓库等等),也可以是天然形成的(例如山洞、溶洞等等)。

在岩石力学中,可将巷道周围的岩体从周边开始逐渐向深部分大体分为三个区,塑性区,弹性区和原岩应力区。

这三个区域是以巷道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

其中前两个去可以统称为围岩,围岩范围以外的就是原岩了。

而在采矿的概念里,区别矿石和围岩是靠一个边界品位,高于边界品位的叫矿石,否则就是围岩。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采矿技术的提高,围岩与矿石的区别是在变化的,表现为边界品位的降低。

也就是说可能10年前被认为是围岩的部分现在也是矿石了。

虽然都叫围岩但含义是不一样的。

4-2. 围岩压力地下洞室在重分布应力作用下,产生过量的塑性变形或松动破坏,进而引起施加于支护衬砌上的压力。

称为围岩压力。

狭义围岩压力:围岩作用于支护上的压力。

(围岩和支护被看成独立的两个体系)广义围岩压力:支护与围岩是一个共同体,二次应力的全部作用力视为围岩压力。

4-3. 围岩蚀变在热液成矿过程中,近矿围岩与热液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一系列物质成分和构造、结构的变化。

围岩蚀变的范围变化很大,有的在矿脉的两侧只有几厘米宽,有的围绕着矿体形成数十米宽的晕圈。

5. 地下开采地下开采。

是将埋藏较深的矿石,在地下采用自然支护、人工支护及崩落采矿方法将矿石开采出来。

从地下矿床的矿块里采出矿石的过程。

它是通过矿块的采准、切割和回采 3 个步骤实现的。

采准工作是掘进一系列巷道,为切割和回采工作创造条件;切割工作为回采矿石开辟自由面和落矿空间;回采是从矿块里采出矿石的过程,是采矿的核心,包括落矿(将矿石以合适的块度从矿体上采落下来的作业)、出矿(将采下的矿石从落矿工作面运到阶段运输水平的作业)和地压管理(包括用矿柱、充填体和各种支架维护采空区)3种作业。

地下采矿方法分类繁多,常用的以地压管理方法为依据,分为三大类:①自然支护采矿法。

又称空场采矿法。

主要靠围岩本身的稳固性和矿柱的支撑能力维护回采过程中形成的采空区,有的用支架或采下矿石作辅助或临时支护。

本法回采工艺简单,容易实现机械化,劳动生产率高,采矿成本低,适于开采矿石和围岩均稳固的矿体,在地下矿山广泛应用。

但开采中厚层以上矿体,需留大量矿柱,矿石回采率低,因此采高价矿床时用得较少。

②人工支护采矿法。

用充填材料或其他支架维护采空区,主要使用充填法,故此法又称充填采矿法。

在矿房或矿块中,随回采工作面的推进,向采空区送入碎石、炉渣、水泥等充填材料,以进行地压管理、控制围岩崩落和地表移动,并在形成的充填体上或在其保护下进行回采。

适用于开采围岩不稳固的高品位、稀缺、贵重矿石的矿体;地表不允许陷落,开采条件复杂,如水体、铁路干线、主要建筑物下面的矿体和有自然火灾危险的矿体等;也是深部开采时控制地压的有效措施。

优点是适应性强,矿石回采率高,贫化率低,作业较安全,能利用工业废料,保护地表等。

缺点是工艺复杂,成本高,劳动生产率和矿块生产能力都较低。

③崩落采矿法。

随回采工作面的推进,有计划地崩落围岩填充采空区以管理地压的采矿方法。

适用于围岩容易崩落、地表允许塌陷的矿体。

6. 重晶石的选矿方法有手选、重选、磁选、浮选重选:原矿经洗矿筛分、破碎、分级脱泥,经跳汰选矿流程,可获得质量较好的精矿,产品品位可达88%以上。

重选在岩金矿山应用比较广泛。

浮选:我国重晶石矿贫矿多、富矿少,已探明储量的矿床有80%以上是和其他矿种伴生。

对于嵌布粒度很细的矿石及重选尾矿的分选必须采用浮选。

据调查,我国80%左右的岩金矿山采用浮选法选金。

(改进)如新城金矿,原流程为原矿直接浮选,由于含泥较高(矿石本身含泥高,再加采矿尾砂胶结充填强度不够,带入部分泥砂)使选矿指标连续下降。

经考查试验,采用了泥砂分选工艺流程,回收率由93.05%提高到95.01%,精矿品位135g/t提高到140g/t,稳定了生产。

水砂充填是充填采矿法的一种,就是利用水力将砂子,碎石或炉渣等充填材料输送到井下,用来支撑围岩,防治或减少围岩垮落和变形。

水砂充填采煤法必须有建立水力充填系统,由充填材料的开采,加工及选运系统,贮砂及水砂混合系统,输砂管路系统,供水及废水处理系统等。

7. 自然支护采矿法亦称空场采矿法。

主要靠围岩本身的稳固性和矿柱的支撑能力维护回采过程中形成的采空区,有的方法用其他支架或采下矿石作辅助或临时支护。

通常将矿体划分为矿房和矿柱回采。

矿房回采后,无论矿柱回采与否,都须注意及时处理采空区。

本法回采工艺简单,容易实现机械化,劳动生产率高,采矿成本低,适于开采矿石和围岩均稳固的矿体,在地下矿山广泛应用。

但用本法开采中厚以上矿体,需留大量矿柱、矿石回采率低,因此本法采高价矿床时用得较少。

1978年中国有色金属矿山用本法采出的矿石占总量的55.7%。

8. 矿业废物包括矿山开采和矿石冶炼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剩余废弃物。

其中,矿山开采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又分为两大类,即废石(包括煤矸石)和尾矿,两者均以其量大、处理比较复杂而成为环境保护的难题之一。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无工业价值的矿体围岩和夹石统称为矿山废石:对于坑采矿(井下矿)来说,就是坑道掘进和采场爆破开采时所分离出而不能作为矿石利用的岩石。

矿石在选矿过程中选出目的精矿后,剩余的含目的金属很少的矿渣称为尾矿(习惯上称尾砂)。

通常,每处理1t矿石可产生尾砂0.5~0.95t。

矿业废物是“矿业固体废物”的简称,指开采和选洗矿石过程中产生的废石和尾矿。

矿石开采过程中,需剥离围岩,排出废石,采得的矿石亦需经选洗,提高品位,排出尾矿。

尾矿是指金属或非金属矿山开采出的矿石,经选矿厂选出有价值的精矿后排放的“废渣”。

9. 选矿根据矿石中不同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把矿石破碎磨细以后,采用重选法、浮选法、磁选法、电选法等,将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分开,并使各种共生的有用矿物尽可能相互分离,除去或降低有害杂质,以获得冶炼或其他工业所需原料的过程。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矿物原料中的有用矿物和无用矿物(通常称脉石)或有害矿物分开,或将多种有用矿物分离开的工艺过程,又称“矿物加工”。

产品中,有用成分富集的称精矿;无用成分富集的称尾矿。

10. 选矿技术总体来讲选矿技术就是将矿石中的有用物质提选出来的技术方法!金在矿石中的含量极低,为了提取黄金,需要将矿石破碎和磨细并采用选矿方法预先富集或从矿石中使金分离出来。

黄金选矿中使用较多的是重选和浮选,重选法在砂金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浮选法是岩金矿山广为运用的选矿方法,目前我国80%左右的岩金矿山采用此法选金,选矿技术和装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11. 煤回采工艺在回采工作面内,为采出煤炭所进行的落煤、装煤、运煤、工作面支护和采空区处理等工序叫回采;按一定顺序回采,并在空间和时间上合理安排、有机配合,称回采工艺。

落煤是把煤从煤壁上破落下来,主要有打眼放炮落煤、机械割煤和水力落煤等方式。

装煤是把落下的煤装入输送机,主要有人工装煤、机械装煤和爆破装煤等方式。

运煤是把采下来的煤运出工作面,倾角小于25°时工作面铺设输送机,大于25°时可改用溜槽。

工作面支护是支护控顶区内的顶板,防止冒顶,减少顶板下沉量,以保证工作面安全回采。

在急倾斜煤层中有时还要支护底板。

工作面支护主要有木柱、棚子、金属支柱或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铰接顶梁组成的悬臂支架以及自移式液压支架等。

回采后不再支护的空间称采空区。

为减少工作面压力而对采空区顶板加以管理的方法叫采空区处理,顶板管理是工作面支护与采空区处理的合称。

中国多数矿区采用全部垮落法将采空区支架撤回,使采空区顶板下部垮落并利用其碎胀性支撑上部顶板。

少数矿区采用全部充填法将采空区用充填材料填满,不让顶板垮落;极少数矿区则采用煤柱支撑法或局部充填法管理顶板。

综采综合机械化采煤的简称。

回采工作面的落煤、装煤、运煤、支护和顶板管理等基本工序全部实现机械化。

采煤方式有单向和双向两种:①单向采煤,上行进一刀(0.6~0.8m)割煤,下行装煤,即往返只进一刀;②双向采煤,往返各进一刀(0.6~0.8m)×2,即往返都割煤、装煤,又称穿梭式采煤。

采煤时,前滚筒割顶煤,后滚筒割底煤。

装煤是借助滚筒的螺旋叶片和挡煤板将割下的煤装进输送机。

一般应采用双向采煤的方法。

移架采煤机采过后,要前移支架维护新露出的顶板。

移架方式有两种:①及时移架,采煤机采过5m后,先移支架,后推输送机,又称及时支护;②滞后移架,采煤机采过10~15m后,先推输送机,后移支架,又称滞后支护。

应根据工作面顶板稳定性选择移架方式。

综采改善了劳动条件,使工作面产量和效率比机采提高了一倍,工作面安全,顶板事故大为减少,是煤炭工业的发展方向;但综采设备昂贵,技术性很强,对地质条件要求严格。

综采工作面的基本工艺流程为:采煤机割煤-拉移支架-推移溜子(超前支护型)或采煤机割煤-推移溜子-拉移支架(滞后支护型)。

溜子(刮板输送机)。

用来直接大量采取煤炭的场所,称为采场。

12. 开采回采率是指矿山企业计算开采范围内实际采出矿石量与该范围内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回采率:已经上报停采的矿物资源的再开采的出产量占勘探总量的比重。

采矿贫化率矿石贫化主要以矿石贫化率(工业矿石品位与采出矿石品位之差与工业品位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表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