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欣赏知识概要
手
眼
身
法
水 袖 功
髯 口 功
翎 子 功
步
第2章
中国戏剧发展概况
(中国古代戏曲发展历程)
唐玄宗
梨园
• 唐代华清宫梨园,位于华清池大门内西侧,是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内教
习乐工弟子演练歌舞的场所。后来,“梨园”一词被借用表示乐工机 构,“梨园弟子”成为乐工弟子的代称。
什么是戏曲?
• 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1240-1319),他在《词 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 后人所说的“南戏”、“戏文”、“永嘉杂剧”。
一、戏剧艺术的欣赏要素
• 二、戏剧情境
• 戏剧情境作为戏剧作品的基础 , 由三种因素构成:剧中人物活动 的具体的时空环境;对人物发生 影响的具体的情况 ── 事件;有 定性的人物关系。一般地说,在 诸种因素中,最重要的、最有活 力的因素是人物关系。
一、戏剧艺术的欣赏要素
• 三、戏剧编剧的几种常见艺术手法 • 悬 念 ——亦称“紧张”。根据观众看戏时情绪需要得到伸展的心理特点,编剧或 导演对剧情作悬而未决和结局难料的安排,以引起观众急欲知其结果的迫切期 待心理。它是戏剧创作中使情节引人入胜,维持并不断增强观众兴趣的一种主 要手法。 • 《唐伯虎祝寿》 这个婆娘不是人, 九天仙女下凡尘。 儿孙个个都是贼, 偷得蟠桃奉至亲。
四、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
1.产生背景
(一)既然叫“京剧”,我们能不能认为京剧就是北京地区土生 土长的戏曲形式?如果不能,那为什么叫京剧?
京剧不是北京的地方戏,而是在众多地方戏曲的基础上博采众长逐渐形成的。 因为它是在北京形成并最初在北京流行,所以被称为“京剧”。
(二)在京剧产生之前,北京地区流行哪些戏曲形式?
• (二)言语动作。言语动作就是指戏剧台词。在特定的范围内,人物扮演的角色通过 戏剧台词来达到对周围的观众和演员相互刺激、相互影响。言语动作不同于外部动作, 它是作用于观众的听觉动作。戏剧台词的基本方式包括对话、独白和旁白,是人物刻 画、剧情展开、冲突体现的基本手段。它的特征包括标示性、主观性、风格化等。戏 剧台词具有名明显的人工创作的痕迹。
• 清末学者王国维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开始将“戏曲” 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 • 戏曲就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 情节。
世界戏剧概况
• 在世界上,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的梵剧和中国的 戏曲,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
• 中国的戏曲种类有三百多种。
《窦娥冤》
金因相互爱恋而私自结合,在裴家花园匿居七年。 后被裴父发现,将李赶出。后裴考中状元,奉父命 去迎娶自幼订亲之女,却正是李千金。裴父向李家 赔礼,夫妻团圆。
《墙头马上》是一出爱情喜剧。写裴少俊与李千
白朴与《墙头马上》
《汉宫秋》是一出历史爱情 戏,写王昭君出塞和亲。匈奴 向汉索要汉元帝之妃昭君和亲, 汉朝只得将其送出。昭君行至 汉匈交界处,投黑水自尽。元 帝思念昭君,夜闻雁鸣,倍添 痛楚。
宋人周密《癸辛杂识》记载,温州乐清 县有个叫祖杰的恶霸和尚欺压百姓。乡人告到 官府,祖杰行贿于官府,官府不但不治他的罪, 反而将告状人治罪下狱。在这种情况下民间艺 人将之写成戏文上演,广为宣传,造成社会舆 论压力,最后恶霸和尚被治罪。
南戏主要流行于社会中的哪个阶层?有 什么社会功能? 南戏主要在民间流行,一般由民 间艺人或者下层知识分子创作。 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表达了劳 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二、中国戏曲的欣赏要素
• 1、生旦净末丑
• 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按传统习惯,有“生、旦、净、丑”和“生、 旦、净、末、丑”两种分行方法,近代以来,由于不少剧种的“末”行已逐渐 归入“生”行,通常把“生、旦、净、丑”作为行当的四种基本类型。
小 生
武 丑
二、中国戏曲的欣赏要素
二、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
1.产生背景 2.流行区
3.特色
南宋临安的瓦舍
《 清 明 上 河 图 》 中 的 说 话 场 面 勾栏百戏说唱
傀儡戏
顶竿
这种戏曲流行在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 福州一带,所以叫南戏。
【原因】宋代是我国政治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时 期。由于北方的战乱,人口流徙到南方,大量南 徙的北方人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了 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工商业发达,城市经济繁荣,民间表演技艺十分 兴盛,南戏就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形成了。
马致远的《汉宫秋》
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倩女离魂》是一出离奇的爱情 戏。写张倩女与王文举相恋。王进京 赶考,张的魂魄追随他一同前去,并 在京城同他生活了三年。后王携妻回 家探望,张之魂魄与身体才合而为一.
王实甫的《西厢记》 《西厢记》是一出爱情喜剧。写书生张君瑞与相府小姐 崔莺莺一见钟情,其母老夫人却以张没有功名而百般阻挠。 但二人在红娘的帮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此剧文辞优美, 有“花间美人”之称。
三、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杂剧
元 戏 曲 演 出 壁 画
1.元杂剧创作繁荣的原因
【探究】 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中,诗文被认为是正统的艺 术,而戏曲则被视为旁门左道。故元代以前的戏曲类艺术多为优伶、艺 妓等下层人物为之,不受文人们重视,因此也很难产生高品位的作品。 到元代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剧作家和高品位的戏曲 作品。使元曲成为与唐诗、宋词并称的我国文学史上三大瑰宝之一。 为什么许多元代的文人纷纷将一腔才情宣泄在戏曲创作之中? 城市经济繁荣 市民阶层壮大 知识分子地位低下
职业等级的划分 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
【总结】元代知识分子的地位很低,蒙古灭金后,停止科举考试将近80 年,文人入仕的机会相对地说要少多了,九儒十丐,他们的地位仅高于 乞丐,被打入了社会的底层,使他们有机会接触下层社会的群众,有机 会了解底层群众的生活和情感,体会底层人民的痛苦和愿望。他们较高 的文化修养、广博的学识,推动了元杂剧的文学艺术水平,使之逐渐演 变为一种成熟而完美的艺术形式。元代杂剧的出现是我国文学艺术史上 的一个重大发展,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并称的艺术奇观。
主要内容
• 一、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傩(nuó )戏
• 二、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
• 三、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杂剧
• 四、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
一、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傩戏
• 在原始社会,原始人类 遇到可怕的事情总把它 归于一种无形的力量, 认为是“鬼”、“怪” 在作祟。于是,人们借 助可怕的形象来驱逐恶 魔,形 成了一种巫术仪 式——“傩”。
二、中国戏曲的欣赏要素
• 3、手眼身法步
• 手眼身法步,戏曲表演艺术的五种技法。亦称五法。手指各种手势动作,眼指 各种眼神表情,身指各种身段工架,步指各种形式的台步。法则总指上述几种 表演技术的规程和法则。程砚秋所倡之五法为:口手眼身步,口指各种发声的 口法。余者与上述同。可与上说并存。是戏曲演员必备的表演技艺和基本功。 唱做念打四种表演要素与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法合称为“四功五法”,是戏曲演 员的基本艺术修养。
• 比如说,“你把那本书给我” 这句话非常简单,假如你是要书之人,你如何索要呢?
• ① 有人霸占了你的书,你必要得要回来,你就采用“命令”的方式,“你把那本书给我!”
•
② 因为你比对方强大,你也可以用“威胁”的口气:“你把那本书给我(不给我轻饶不了你)”
• ③ 知道占有书的人吃软不吃硬,于是你采用“请求”的方式,“你把那本书给我……(求求你了)” • ④ 知道对方现在也不用,我用了就还给你,所以你会用“商量”的方式说:“你把那本书给我吧(我看完马上 就还给你)”
一、戏剧艺术的欣赏要素
• 三、戏剧编剧的几种常见艺术手法 • 延 宕 —— 意 为 拖 延 。在戏剧中,它指在 尖锐的冲突和紧张的剧情进展中,作者 利用矛盾诸方各种条件和因素,以副线 上的某一情节或穿插性场面,使冲突和 戏剧情势受到抑制或干扰,出现暂时的 表面的缓和,实际上却更加强了冲突的 尖锐性和情节的紧张性,加强了观众的 期待心理。对于延宕,学界一般都视之 为哈姆雷特的独特行为。
2.流行区域
北方
3.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王实甫
关汉卿(1230?—1300?),号已斋叟,大 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杂剧作家。据记载,关 关汉卿与《窦娥冤》 汉卿共创作了63个剧本,其中《窦娥冤》《救风 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 《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 2、唱作念打
• 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中的四种艺术手段。同时也是戏曲演员表演的四种 基本功。通常被称为“四功”。 • “唱”,指的是唱功。“做”指的是做功,也就是表演。“念”指的是音乐性 念白。而“打”则指的是武功。 戏曲演员从小就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培养的, 虽然有的演员擅长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当以做功(花旦)为主,有的以 武打为主(武净)。但是要求每一个演员必须有过硬的唱、念、做、打四种基 本功,才能充分发挥作为歌舞剧的戏曲艺术表演的功能。更好的表现和刻画戏 中的各种人物。
三星堆铜人面具
“傩”的发展
傩
先秦汉唐祭祀中傩仪
傩戏
山东沂南北寨村东汉墓傩仪画像石
傩戏
彝族傩戏——撮泰吉(变人戏)
安徽贵池傩戏
傩与戏曲有什么共同点? 傩怎样演变成戏曲?
穿戴绚丽服饰、载歌载舞是傩和戏曲 的共同点。 随着宗教色彩的淡化,演员逐渐代替 巫师,表演目的由娱神转向娱人,这样巫 术仪式就转化成戏曲表演。
戏剧欣赏知识概要
《公共艺术》
第1章
戏剧艺术的欣赏要素
一、戏剧艺术的欣赏要素
• 一、戏剧的动作性
• (一)外部动作。外部动作也称为形体动作,指的是人物情发于心而形表于外 的舞台动作,这种动作是可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的。在戏剧舞台上, 演员在规定情境中的形体动作所表现的,不仅有基本的人物性格和精神状态, 还会暗示人物的处境,甚至有时还隐含着剧情发展的方向。 • 在《纪念碑》第一场末尾,梅加让斯特科做选择,梅加说“想知道,就答应我 的条件”,接着斯特科慢慢低下了头,当梅加看了看表说“时间到了”的时候, 斯特科猛地抬头看向梅加,之后又猛地低下头,接着梅加快速地向门口走去, 就在踏出门之前,斯特科又猛地抬头看向梅加,说“我答应!就这么定了,我 还能损失什么”。 • 斯特科这低头、抬头、又低头、又抬头的连续动作传递给了观众很多信息,首 先斯科特的性格不是很果断,遇事会犹豫不决,而且他很怕死,为了能活下去 甘愿做任何事,另外,这些动作充分展示了当时斯特科内心强烈的挣扎。而梅 加干脆的动作使她在观众心中留下了一个果断干练的女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