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

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

成,初步形成水库规模。后经历年修缮加固达到现有规模。水库枢纽由大
坝、溢洪道、放水涵等组成。水库保护人口200人,保护耕地面积600亩,
设计灌溉面积500亩,现在效灌溉面积300亩。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
的小(二)型水库。
2
**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为1.12km,为均质坝,上游坝坡坡比1:2.0,
3
定办法》的大坝安全分类原则及《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中的大坝安全分类标准,评
定大坝安全类别。
十三、小(二)型病险水库安全鉴定(评估)由水库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作为鉴
定组织单位,由具有水利水电勘测设计丙级(含丙级)资质的单位作为鉴定承担单位,
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作为鉴定审定部门。
2
水库名称**水库所在地点**镇
3,死库容为下游坝坡坡比1:2.0;总库容为22.20万m,兴利库容13.00万m
3
0.60万m;最大坝高为5.1m,坝顶宽4m,坝顶长210m,坝顶高程22.77m;
校核洪水位28.60m,设计洪水位27.30m,汛限水位26.60m,死水位24.69m。
放水涵位于大坝东侧距离溢洪道28米处,为钢筋混凝土圆涵,洞身内
(9)溢洪道交通桥损坏;
(10)无完善的运行管理设施;
(11)无观测、监测及通讯设施。
1. **水库属于典型的“三边”工程,其坝基清基不彻底,坝
体填筑夯实不密实,施工质量控制标准低,压实度不满足规
范要求,上游坡坝浪坎冲刷严重。
0.61下游坝坡无排水设施,坝坡存在多处散浸点,坡脚有大坝
集中渗漏点,白蚁活动现象严重。
有灌溉渠道横扫坝脚,坝坡坝脚汛期渗漏与散浸现象严重,白蚁活
动现象严重。
2、放水涵:放水涵洞进口端无闸门与启闭机控制,导致水库
无法保障正常蓄水,出口端为浆砌砖一字墙包住涵管口,浆砌砖出
水池结构基本完好,但两侧放水口连接的灌溉渠道杂草丛生,过流
条件差。通过现场观察,从出口观察,洞口有流水现象,估计洞身
存在损坏导致漏水。
历年出现的主要工程问题及处理情况,水情及工程监测、交通、通讯等管理条件。
五、防洪标准复核:应填明本次鉴定中采用的水文资料系列和洪水复核方法,主要
调洪计算原则及坝顶超高复核结果,指出水库大坝现状实际抗御洪水能力,及与标准的
比较。
六、结构安全评价:根据本次对大坝等主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评价结果,填明大坝
是否存在危及安全的变形,大坝抗滑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近坝库岸是否稳定,混凝土建
综上所述,**水库大坝、放水涵洞、溢洪道均存在不同
4
运行
管理
评价
水库没有完善的通信和报警系统;管理设施不全、监测
设施不完善。因此从大坝运行、大坝维修及安全监测三个方
面均未能完全、有效的按相关规范和规程执行。因此,确定
大坝运行管理综合评价为“差。”
1、防洪标准: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
标准》(SL252-2000)和“关于下发《安徽省小型水库除
二、现场安全检查:填明现场安全检查的主要结果,客观反映工程存在的主要安全
问题,特别是严重的运行异常表现。
三、工程质量评价:填明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总体施工质量的评价,运行
中暴露出的质量问题。反映施工及历年探查试验的质量结果,反映补充探查和试验的主
要结果。
四、运行管理评价:反映主要运行及管理情况,历史最高蓄水时的大坝运行情况,
筑物及其他泄水、输水建筑物的强度安全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等。
七、渗流安全评价:根据本次鉴定中对大坝进行渗流稳定性分析评价结果,填明大
坝运行中有无渗流异常,各种岩土材料中的渗透稳定是否满足安全运行要求,坝基扬压
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等。
八、抗震安全复核:根据《全国地震参数区划图》或专门研究确定的基本地震参数
及设计烈度,土石坝的抗滑稳定、坝体及地基的液化可能性;重力坝的应力、强度及整
安全
(1)大坝上游无护砌,浪坎严重;检查
(2)坝体表面植物丛生;
(3)下游坝坡无排水设施,灌溉渠道扫坝脚;
(4)坝坡坝脚有散浸渗漏现象,白蚁活动现象严重;
(5)放水涵无闸门与启闭机控制;
(6)放水涵涵身损坏,渠道过流条件差;
(7)溢洪道进口端无翼墙,堰顶及泄槽段挡土墙高度不足;
(8)溢洪道出口无消能设施;
险加固设计指导意见》的通知”的规定,小李水库设计洪
水标准为20年,校核洪水标准为300年。
本次复核小李水库总库容为27.53万m
3,属于小(二)
型水库,正常蓄水位27.72m,设计洪水位28.87m,校核
洪水位29.93m。工程等别应为V等,主要永久建筑物为5
级。
2、设计洪水:由于水库原设计洪水资料缺失,本次
径300mm,进口底高程25.53m,设计流量0.40m
3/s。该放水涵进口无闸门
与启闭机控制,当水库水位升至25.53m自动放水灌溉,无控制调节功能。
下游出口为浆砌砖出水池,出水池长1.5m,宽1.2m,出水池两侧边墙留置
0.3×0.4m豁口接坝下灌溉渠道。
**水库溢洪道位于大坝左端,为开敞式宽顶堰,堰顶宽度6.00m,堰
根据“84办法”对水库设计洪水进行计算,符合现行规范和标准要求,大坝防洪标准复核20年一遇洪水设计,300
防洪
标准
年一遇洪水校核。经复核,设计洪峰流量为18.20m3/s,复核洪水总量为25.47万m3;校核洪峰流量为39.96m3/s,洪
水总量为58.06万m3。
3、坝顶高程:根据调洪计算成果,小李水库坝顶高
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十一、安全鉴定结论:应根据现场安全检查和大坝安全分析评价结果,结合专家判
断作出安全鉴定结论。包括防洪标准、结构安全、渗流安全、抗震安全、金属结构安全
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指出水库大坝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结论要明确。
十二、大坝安全类别评定:根据大坝安全鉴定结论,对照水利部《水库大坝安全鉴
5
附件:
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
水库名称:********水库
鉴定审定部门:*****水务局
鉴定时间:2015年6月1日
1
填表说明
一、工程概况:应填明水库建设时间(年代)、规模及功能,续建、加固情况;工
程现状、规模、防洪标准及特征水位枢纽主要建筑物组成及其特征参数,运行中的主
要问题及水库大坝对下游的影响等情况。
所在河流***总库容27.53万m3
水库管理单位**镇水利站鉴定组织单位**政府
鉴定承担单位
******
设计有限公司
鉴定审定部门**水务局
工程概况:
**水库位于和县**镇北部中山村小李和枣树自然村之间,属丘陵地
区,**流域。该水库始建于1964年冬,其主坝由中山营大队、龙山大队组
织民工约6000余人挑筑形成,至1965年4月中旬大坝、放水涵、溢洪道建
程应由校核水位运行情况下控制,要求最小坝顶高程为
0.64m,水库现状坝顶高程为28.95-29.98m,故现有坝
顶高程不能满足规范要求。
4、复核结论:防洪标准经过复核表明,小李水库现
有大坝坝顶高程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根据《水库大坝安
全评价导则》(SL258-2000)的有关规定,大坝防洪安
全等级为“C”级。
3、溢洪道:溢洪道进口端无翼墙,在溢洪时水流扫刷坝体严
大坝
重,现溢洪道两侧坝体边坡冲刷现象严重;交通便桥为两跨,跨间
设置有钢筋网编制的栏栅,溢洪时影响过流,桥墩为浆砌砖结构,
砂浆脱落,勾缝风化,桥面板为预制块铺设,块间填缝混凝土已脱
现场
落,且预制块有明显裂纹;堰顶段与泄槽段挡土墙均为浆砌砖结构,
已现损坏;挡土墙高度不足,下游无消能防冲设施。
安全
工程
0.62放水涵洞进口端无闸门和启闭机控制,洞身漏水,出质量口存在积水现象,灌溉渠道过流条件差。
分析
评价
0.63溢洪道进口端无翼墙水流扫刷坝体,交通桥老化影响
评价
通行安全,挡土墙损坏且高度不足,下游无消能防冲设施,
冲刷撇洪沟且掏空泄槽底板。
程度的质量问题,存在安全隐患,影响水库的安全运行。因
此,**水库工程质量的综合评价为“不合格”。
死水位25.53m。总库容27.53万m3,兴利库容12.45万m3,死库容为1.00万
m3。大坝为均质土坝,调洪演算复核后坝顶最小高程应为30.69m,最大
坝高5.1m,坝顶长210m,坝顶宽2.90m。
3
1、坝体:从外观看,大坝上游无护砌,经多年运行,迎水坡
浪坎冲刷严重,且坝体表面植物丛生。下游坝后无排水设施,坝脚
顶高程27.72m,堰顶上设置有简易浆砌砖桥墩,桥为两跨,跨间设置有钢
筋网编制的栏栅,墩上铺设预制块板作为桥面板,宽1.80m。溢洪道堰长
3m,下接4.5m长泄槽,无消能防冲设施。
本次复核结果: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12km2,复核后校核洪水位
(P=0.33%)29.93m,设计洪水位(P=5%)28.87m,正常蓄水位27.72m,
体抗滑稳定性;拱坝的应力、强度及拱座的抗滑稳定性;以及其它输、泄水建筑物及压
力水管等的抗震安全复核结果。
九、金属结构安全评价:是否做了检测,填明金属结构锈蚀程度,复核的强度、刚
度及稳定性是否满足规范要求,闸门启闭能力是否满足要求,紧急情况下能否保证闸门
开启。
十、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现场安全检查及大坝安全评价结果,归纳水库大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