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岗位危险源辨识

岗位危险源辨识

岗位危险因素辨识一危险源定义1.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的识别应包括组织活动的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下的各种潜在的危险源。

1)三种时态是指过去、现在、将来。

在组织对现场、现有危险源进行辨识和控制时,主要分析以往遗留的危险以及计划活动中可能带来的危险辨识与控制。

2)三种状态是指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

经营活动连续几个月,甚至一年或几年运行情况平稳,是正常状态。

经营活动偏离正常状态或发生预料之内的,危险源与正常状态有相对差异的,属异常状态。

紧急状态则是指发生火灾、爆炸、洪水、雷击等事故状态。

2.重大危险源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的定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这里的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重要危险源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确定的风险较大或不可接受的危险源。

二危害辨识方法1.危害辨识方法:工作危害分析(JHA)1)调查法:辨识小组在作业现场进行调查、辨识;2)安全检查表辨识法:辨识小组编制安全检查表,根据安全检查表的内容进行辨识;3)经验法:辨识小组根据工作经验,结合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的事故案例进行现场辨识;4)经辨识的危险源填入《危险源识别登记表》内。

本评价对作业危险进行辨识时,将采用调查法和经验法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到比较全面的识别目的。

2.评价准则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对辨识出的危害进行风险评价,以量化项目经营过程中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程度。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认为影响危险性的三个主要因素是: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体制改革的可能性,用符号L表示。

人出现在这种危险环境的时间,用符号E表示。

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用符号C表示。

作业条件危险性,用符号D表示。

D值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啬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或调整到允许范围。

D=L×E×CL、E、C的分数值取值范围见表2.1、2.2、2.3、2.4。

表2.1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分数值(L值)注:* “打分”的参考点。

表2.2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分数值(E值)注:* “打分”的参考点表2.3 事故引发的后果分数值(C值)注:* “打分”的参考点。

危险源分级:针对被评价的具体作业条件,依据过去的经历、有关知识,经充分讨论,估定L、E、C的分数值,然后计算出危险性分值,危险性分数在70以下的因素为可接受风险,可不必追加控制措施,定为1、2级。

危险性分数为70以上,定为3、4、5级,3级需要有效控制,4级需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5级不能继续作业。

危险性程度分级分数如表2.4所示。

表2.4 危险性分值(D值)三冶金企业(炼铁、炼钢)常见危险物质1.炼铁企业常见危险物质最危险的物质为煤气,其次为铁水、红渣等。

另外生产工艺流程中用到少量的氮气、蒸汽等。

煤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煤气主要成分一氧化碳、氢气、甲烷、二氧化碳和氮气。

其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容易造成火灾、爆炸和中毒窒息,氮气和甲烷具有窒息危害,氧气有助燃作用。

铁水:液态熔融状金属,根据含碳量的不同可分为炼钢铁和铸造铁。

为高炉炼铁终产品,物理温度1420℃~1520℃之间。

遇潮湿环境可使水分瞬间气化膨胀发生爆炸。

高炉炉渣:液态高温熔融状物质,为混合物,主要成分为AL2O3和SiO2。

由铁矿石中的脉石成分转化而成,为高炉炼铁主要副产品之一,出炉时温度略低于铁水。

氮气:不燃气体。

是高炉煤气的主要成分。

该物质也用来吹扫管道内的气体。

盛装氮气的容器与设备遇明火、高温可使器内压力急剧升高直至爆炸。

其没有明显毒性作用,由于无嗅、无色,在空气中含量高时无法察觉,若集聚使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8%即造成缺氧,症状为恶心、困倦、皮肤眼睑变青,无知觉直至死亡。

液氮对眼、皮肤、呼吸道会造成冻伤。

压缩空气:喷煤使用。

不燃气体。

煤粉:喷煤使用大量的无烟煤。

煤为可燃物质,属丙类火灾危险品,其粉尘具有燃爆性,着火点在300~500℃。

粉尘粒径为5~10μm 时,爆炸下限浓度为34g/m3~47g/m3。

由于氧化与吸附作用的结果,煤有自燃的危险。

煤中含挥发物越多越易自燃。

煤长期堆积可使煤料氧化,煤温升高甚至引起自燃。

高温表面沉积粉尘(5mm 厚)的自燃温度为225~285℃,云状粉尘自燃温度580~610℃。

乙炔:易燃气体。

乙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范围在2.8%~81.0%之间。

具有弱麻醉作用,吸入高浓度乙炔,可导致急性中毒,引起头痛、恶心、呕吐。

乙炔气贮存在乙炔瓶中,主要是作为气焊、气割作业的燃烧气体。

氧气:不燃气体。

该物质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粉尘(煤尘等)直径在5μm~10μm 之间的粉尘,对人体危害最大,它可直接进入人体,沉积于肺泡内,并有可能进入血液,扩散至全身,由于粉尘本身能吸附多种有毒物质,可形成多种疾病。

对机体一般不易引起毒害,对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经呼吸道吸入其粉尘可引起肺部轻度纤维化,肺部和肺淋巴结有大量的铝沉积。

粉煤的火灾危险性要比煤块大得多。

烟煤在粉碎程度越高,氧化和吸附表面越大,则越易自燃。

煤中含水分多,可促使其中所含的硫化铁氧化生成体积疏松的硫酸盐,使煤松散并且暴露的表面增多,也容易自燃。

此外,煤的储存条件对自燃也有很大影响。

润滑油:润滑油遇明火、高热可燃。

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

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

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

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

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液压油:闪点>180℃,火灾危险性分类为丙类。

当环境达到爆炸条件时,遇明火可发生爆炸事故。

2.炼钢企业常见危险物质在生产过程中,最危险的物质为煤气。

其次有氧气、氮气、乙炔气、压缩空气、钢水、废渣、高温蒸汽、各种润滑油、液压油和变压器油等。

煤气的危规号23030,是无色有臭味的气体,有毒,与空气混合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高温有燃烧爆炸危险。

连铸生产过程中的水口、中间罐干燥、烘烤均采用焦炉煤气,火焰切割机用高压焦炉煤气进行切割。

焦炉煤气组成(体积%)为:氢55~60%,甲烷23~27%,一氧化碳5~8%,C2以上不饱和烃2~4%,二氧化碳1.5~3%,氮3~7%,氧0.3~0.8%。

转炉煤气在炉口的温度高达1450~1500℃。

转炉煤气的主要成分:一氧化碳60~80%,二氧化碳15~20%,以及氮、氢和微量氧。

高炉煤气极易引起中毒事故,焦炉煤气极易引起爆炸事故。

精炼过程中使用氩气进行搅拌.氧气:是冶炼过程中的助燃气体。

氧气本身不燃,但能助燃。

与有机物或其他易氧化物质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与油脂接触则反应生热,此蓄热积到一定程度则可自燃。

氧气与乙炔、甲烷等可燃气体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

液态氧和易燃物共储时特别在压力下,有爆炸危险。

液氧易被衣物木材纸张等吸收,见火即燃。

氧无腐蚀性,但有水分存在时会促进金属腐蚀。

压缩空气:主要用于吹扫及仪表用气。

又名高压空气,它能助燃;受热后压力增大,有爆炸危险;遇硫、磷会引起爆炸,还能使油脂剧烈氧化,甚至燃烧爆炸。

乙炔:是检修用气。

乙炔是无色气体,略具烃类特有的臭味,是生产过程中切割用的可燃气体。

它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热、明火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

吸入高浓度乙炔,可导致急性中毒。

氩气:不燃气体。

在精炼过程中要用到氩气。

该物质是无色无臭的惰性气体,有窒息性,在密闭空间内可将人窒息死亡。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氮气:不燃气体。

也用来吹扫管道内的气体。

盛装氮气的容器与设备遇明火、高温可使器内压力急剧升高直至爆炸。

该物质没有明显毒性作用,由于无嗅、无色,在空气中含量高时无法察觉,若集聚使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8%即造成缺氧,症状为恶心、困倦、皮肤眼睑变青,无知觉直至死亡。

液氮对眼、皮肤、呼吸道会造成冻伤。

石灰(氧化钙):电炉的造渣剂成分之一。

不燃,有刺激和腐蚀作用。

对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该粉尘可导致化学肺炎。

对眼睛和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性,可导致灼伤。

口服刺激和灼伤消化道。

长期接触可导致手掌皮肤角化、皲裂、指甲变形。

与酸类物质能发生剧烈反应,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润滑油:遇明火、高热可燃。

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

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

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

液压油:液压油是供机床液压装置使用的,其闪点为135℃~160℃,遇火源能引起燃烧或爆炸。

萤石:主要用作助熔剂。

不燃,具有刺激性,受高热易分解,放出有毒气体。

变压器油:温度升高超过物理性质的指标时,会释放出可燃的蒸气和分解产物。

吸入蒸气或烟雾(在高温情况下才会产生)会刺激呼吸道。

长期或重复皮肤接触会造成脱脂或刺激。

眼睛接触可能引起刺激。

闪点大于140℃,自燃点大于270℃。

钢水:出钢温度在1500℃左右,遇水喷溅易伤人,遇到可燃物质易引起火灾事故发生,在遇潮湿环境可使水分瞬间气化膨胀发生爆炸。

钢渣:在温度 1500~1700℃下形成,高温下呈液态,缓慢冷却后呈块状。

极易造成灼烫事故或遇到少量水发生爆炸事故。

四危险源辨识及标志牌样板1.危险源辨识冶金企业岗位危险因素辨识炼铁企业危险源清单及评价表北京达飞安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10北京达飞安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11炼钢企业危险源清单及评价表北京达飞安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12北京达飞安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13北京达飞安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142.危险源标志牌制作样板标志牌大小:900mm×600mm颜色及图例:××厂危险源点提示卡危险源级别危险源名称潜在危险岗位名称岗位责任人三级火灾爆炸人身伤亡××岗位×××重点预防措施1.配置煤气泄漏报警仪2.按规操作,禁止烟火,控制可燃物3.做好个人防护4.加强作业区域通风当心爆炸禁止烟火武安市安监局监制××厂危险源点提示卡危险源级别危险源名称潜在危险岗位名称岗位责任人二级高处坠落人身伤害××岗位×××重点预防措施1.设置护栏2.按规操作3.做好个人防护当心坠落当心落物武安市安监局监制××厂危险源点提示卡危险源级别危险源名称潜在危险岗位名称岗位责任人三级中毒人身伤亡××岗位×××重点预防措施1.配备煤气报警仪2.设置警示标志3.按规操作和检修4.做好个人防护5.加强通风当心中毒武安市安监局监制××铁厂危险源点提示卡危险源级别危险源名称潜在危险岗位名称岗位责任人二级噪音人身伤害××岗位×××重点预防措施1.隔离减振设计2.选用低噪音设备3.按规检修4.做好个人防护当心噪音必须戴护耳器武安市安监局监制××厂危险源点提示卡危险源级别危险源名称潜在危险岗位名称岗位责任人二级灼烫人身伤害××岗位×××重点预防措施1.注意警示标志2.保持距离,按规操作3.做好个人防护当心灼烫注意安全武安市安监局监制××厂危险源点提示卡危险源级别危险源名称潜在危险岗位名称岗位责任人二级机械伤害人身伤害××岗位×××重点预防措施1.配置防护罩或防护栏杆2.按规操作和检修3.做好个人防护4.维修时开关挂牌或上锁注意安全当心机械伤害武安市安监局监制××厂危险源点提示卡危险源级别危险源名称潜在危险岗位名称岗位责任人二级粉尘人身伤害××岗位×××重点预防措施1.做好除尘工作2.按规操作3.做好个人防护必须带防尘口罩武安市安监局监制××厂危险源点提示卡危险源级别危险源名称潜在危险岗位名称岗位责任人二级车辆伤害人身伤害××岗位×××重点预防措施1.配置警示标志2.按规驾驶3.保持路上和路边无妨碍视线的堆放物注意安全当心车辆武安市安监局监制××厂危险源点提示卡危险源级别危险源名称潜在危险岗位名称岗位责任人一级触电人身伤害××岗位×××重点预防措施1.配置漏电保护2.按规操作3.做好个人防护4.静电接地和外壳保护接地当心触电必须穿防护鞋武安市安监局监制××厂危险源点提示卡危险源级别危险源名称潜在危险岗位名称岗位责任人二级淹溺人身伤害××岗位×××重点预防措施1.设置安全护栏2.按规操作3.做好个人防护注意安全当心跌落武安市安监局监制、××厂危险源点提示卡危险源级别危险源名称潜在危险岗位名称岗位责任人二级电磁辐射人身伤害××岗位×××重点预防措施1.配置劳保器材2.按规操作3.做好个人防护4.保持安全距离当心磁场注意安全武安市安监局监制××厂危险源点提示卡危险源级别危险源名称潜在危险岗位名称岗位责任人二级热辐射人身伤害××岗位×××重点预防措施1.保持安全距离2.按规操作3.做好个人防护注意高温当心高温表面武安市安监局监制冶金企业岗位危险因素辨识 北京达飞安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21××厂危险源点提示卡危险源级别危险源名称潜在危险岗位名称岗位责任人 二级 物体打击 人身伤害 ××岗位 ××× 重点预防措施 1.高处护栏配备踢脚板 2.按规操作 3.做好个人防护 注意安全 当心落物武安市安监局监制××厂危险源点提示卡危险源级别危险源名称潜在危险岗位名称岗位责任人 二级 窒息 人身伤害 ××岗位 ××× 重点预防措施 1.加强通风换气 2.按规操作 3.做好个人防护 注意安全 当心泄漏 武安市安监局监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