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响养猪成本的要素

影响养猪成本的要素

影响养猪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及其控制对策2005-11-25 阅读次数: 56 发布者:邓昌彦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养猪生产成本是指养猪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的总和,是反应猪场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经济指标。

猪场经营管理中各方面工作业绩,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在成本上反映出来。

如猪场种猪的好坏、产仔的多少、成活率的高低、劳动生产率的高低、饲料消耗的节约与浪费、固定资产的利用情况、资金运用是否合理、以及供产销各环节的工作衔接是否协调等等。

都可以通过成本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来。

因此成本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猪场经营管理的工作质量。

不断分析养猪生产成本,有助于我们去考核猪场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制定措施,促进其经济管理工作的不断改善,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一、养猪生产的主要成本根据养猪生产成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用途,有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有的则用于管理与组织生产,从畜牧的角度、按经济用途可划分为:1、饲料成本。

饲养过程中用于喂猪的各种精、粗饲料。

一般饲料成本占总成本的70%。

这是分析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开支是否合理、有没有饲料让费的一项重要标志。

一般养1头商品猪(体重100kg)所用的饲料成本费约560元左右(2.0元×280kg,除去应摊种猪成本后料肉比一般为2.8∶1 )。

2、仔猪成本。

生1头活仔猪的成本,实际上是对种猪成本的分摊。

1头活仔猪的成本费约105元(有的达到200元)。

3、医药费。

出栏1头商品猪(体重100kg)所用的医药费成本费约20~30元左右。

4、饲养人员、后勤、管理人员工资。

出栏1头商品猪(体重100kg)饲养人员所用的工资约20~30元/头。

5、水电费(包括降温保暖费)。

出栏1头商品猪(体重100kg)所用的水电费,约10~20元/头。

7、低值易耗品费用。

出栏1头商品猪(体重100kg)所用的低值易耗品费用约5元/头。

9、折旧维修费:出栏1头商品猪(体重100kg)所用的折旧维修费,约20元/头。

10、其它费用(管理、业务、办公、利息等):出栏1头商品猪(体重100kg)所用的其它费用,约40元/头。

合计:出栏1头商品猪(体重100kg)成本费800元左右。

二、影响养猪生产成本的因素1.影响养猪饲料成本的因素从出生到出栏1头体重l00kg商品猪耗料成本费约560元(料肉比2.8:l,饲料价单价2000元/T,2.0元×280kg),包括不可避免的浪费。

(1)影响因素分析饲料成本占养猪总成本的比例最大,也是最有挖掘潜力的阶段。

料肉比是影响此阶段的成本高低最显著的因素。

影响料肉比的因素有生长速度,营养水平,健康状况,饲养环境,遗传潜力,适宜的出栏体重等,诸因素在不同猪场中的影响程度各有差异,但都存在有较大的潜力可挖。

过高过低的成本投入均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适合本猪群的适宜投入才能提高经济效益。

(2)料肉比对养猪的影响料肉比下降0.1,出栏1头商品猪(体重lOO kg)可节约10 kg饲料,成本费约15元(1.5元×10kg)。

(3)生长速度对养猪的影响生长速度每天多增重50g出栏1头商品猪(体重100 kg)可增加收入56元(50g×140天×8元)。

2.仔猪成本(1)母猪折旧400元÷(7胎×10.0头×84%)=6.8元(2)种猪耗料出生一头活仔猪耗料55kg(1100 kg/20头),饲料单价1500元/T,活仔猪出栏率84%,出栏一头商品猪种猪耗料成本为:55kg×1.5元÷84%=98.2元合计:6.8元+98.2元=105元(3)影响因素分析每头母猪年断奶仔猪的数量及出栏率是影响该阶段的主要因素,种猪饲料的价格因素影响微小,提高种猪生产繁殖性能,延长繁殖年限,提高仔猪成活率是降低该阶段成本的主要途径。

3.医疗保健费影响因素分析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能够显著降低饲养成本。

种猪群和仔猪至35kg前是整群保健的核心阶段。

影响健康水平的因素有:猪的群体素质,生物安全保健,环境设备和饲养管理、保健方案的制订执行等。

保健方案的制订是根据本场特殊疾病结构而制订的,都必需严格认真执行。

不同系统的疾病保健重点也不尽相同,疫苗接种,动物保健和治疗只是保健措施的一个方面,科学的消毒和生物安全管理在保健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般医疗保健费用投入参考比例:疫苗费26%,消毒费6%,保健费40%,治疗费24%,其它费用4%。

4.工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有地区经济收入水平、劳动量、职工素质、劳动及生活环境、阶段的技术含量,设备和生产模式等。

适宜的工资标准和工作环境,职业道德教育,技术培训,生活条件,工资方案和人事制度等会影响职工的稳定性和积极性的发挥,进而影响工作质量。

稳定进取的职工队伍对提高猪场的生产水平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5.其它影响因素分析建立物品的合理库存保管发放供应制、指导检查,避免或降低不必要的浪费,使之形成一个良好节约氛围,提高每位员工的责任心和节约意识。

三、养猪生产成本管理是对生产成本所进行的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等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

1.成本计划它是成本管理工作的关键,在认真分析研究各种技术经济条件和发展前景,充分发掘各种节约潜力并采取各种相应技术经济措施的基础上,制订各项消耗定额和费用预算,规划一定时期的成本水平和成本降低的目标,对比分析为实际成本目标所采取的各种方案,从中选择最佳经济效益的方案。

2.成本控制建立有关成本管理的规章制度,依据成本标准(定额、计划或预算等)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劳动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和审核,并针对已发生或可能发生脱离计划指标的偏差,给成本的责任承担者以实际的指导,克服损失浪费现象,总结和推广节约生产耗费的先进经验,实现以至超过预期成本目标。

3.成本核算对企业原材料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中各项费用支出和实际成本形成所进行的会计核算。

畜牧企业成本核算的重点是生产成本核算,其内容包括:(1)审核、审查审核、审查发生的生产费用是否符合国家制度规定,是否符合成本开支范围,是否合理。

(2)记录对各种费用的发生进行科学的登录,对生产费用进行总的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为此,建立健全原始凭证和其它凭证记录制度,严格执行材料,物资等的计量、检验、领发,退库、盘点以及在产品的移动纪录等制度;建立和健全材料、燃料,劳力、工时等的消耗定额。

(3)计算按成本对象(如产品,畜群)分别不同成本项目汇集和分配生产费用,确定产品的实际成本和单位成本。

搞好成本核算对改善企业管理有重要意义。

通过成本核算,可使领导和群众从中了解什么地方节约,什么地方浪费;哪些方面工作质量好,哪些方面工作质量差,哪些方面先进,哪些方面落后;差距有多大,问题在哪里等。

从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巩固和发展取得的成绩,克服工作中存在的缺点,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以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不断降低生产成本。

4.成本分析根据成本计划、成本核算及其它有关资料,全面了解成本变动的情况,系统研究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及其形成的原因,寻找降低成本的潜力。

通过成本分析可以正确认识和掌握成本变动的规律性,加强成本管理;可以对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对执行结果进行评价,还可以为编制成本计划和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给未来的成本管理工作提出努力方向。

成本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进生产经营管理,节约生产费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成本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1)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把一定期间内的实际成本同计划成本进行比较。

对产生的差异进行分析,具体了解成本升降的主要原因和趋势,评价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促进成本计划的完成和超额完成。

(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变动对成本影响的分析对产品成本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可以使成本分析深入生产技术领域,促使生产技术和经济管理相结合,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

(3)企业间同类型产品成本的对比分析利用国内相近企业的有关成本资料,把同类型企业,同类型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有关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和原因,可以推动企业赶超先进水平,进一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4)技术经济措施项目的成本预测分析对预定采取的技术措施或准备选用的各种生产技术方案进行成本对比分析,可以衡量它们的经济效果,从中选用最优方案,促进成本的降低。

成本分析要按照一定的程序逐步深入地进行。

如,分析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首先要对全部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总括评价;其次,按照产品品种,成本项目,生产部门查明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原因,同时,还要结合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的特点,对主要产品的单位成本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

四、控制养猪生产成本的主要策略影响养猪生产的因素很多,要学习和运用现代科学养猪技术和经营方式,控制养猪生产成本,创造发挥生产潜力的各种因素,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养猪经济效益。

1.筛选好的品种和杂交组合筛选好的品种和杂交组合是控制养猪生产成本的有效措施之一。

好的品种和杂交组合,具有生长快、耗料少、瘦肉率高、适应性强的特点,在同样饲养条件下即用一样的生产成本,所得经济效果明显不同。

2.科学的饲料配合科学合理的配合饲料主要是根据猪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要,科学地进行饲料配制。

如专用哺乳仔猪料、断奶应激料、生长肥猪料、哺乳母猪料等,虽然有的料单位成本增高,但按总的效益核算成本是下降的。

3.合理饲养,适时出栏随着体重的增加,猪体对维持营养的需要相应增加。

猪的日增重不是随时间的推移而呈直线上升的,瘦肉猪也有其生长的高峰,欲得到良好的经济效果,必须了解各种瘦肉猪的生长规律,把握出栏适期。

因为日增重是影响养猪经济的主要经济性状之一,所以,若在其生长高峰期前出售,则失去获得效益的最好时期,而超过生长高峰期继续饲养,则增重速度下降,也不经济。

所以,当生长高峰期刚过出栏(出售)最为适宜。

当然也还需要参考市场价格,及肥、瘦肉比例等经济因素确定。

4.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在仔猪成本中已作了分析,母猪的繁殖性能、年产窝数、年提供商品猪数是控制养猪生产成本、增加养猪生产效益的主要因素。

收益提高了,生产成本就会减少。

5.提高经营水平养猪生产与其他农业生产不同,它有宰前的吃食性和消费前的不易贮存性等特点。

这就意味着不能压栏,要着眼于市场的销售活动,要从产品计划、价格、推销宣传,直到选择销售渠道,把消费者的需要作为经营计划的出发点,即在生产周期的开始就要考虑到市场的销售。

备注:(供参考)现在猪价约:9元/kg 饲料价约:1.6-2.00元/kg猪粮比价5.6-4.5∶1出栏一头商品猪(体重100kg):收入:900元开支:800元盈利:100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