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资格证小学数学教案

教师资格证小学数学教案

教师资格证小学数学教案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学会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的简写和略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过课堂探究与合作交流,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

提高对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数感、符号感,感受数学的简约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难点:正确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题单。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请学生猜测水里可能藏着多少只青蛙,如:“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
腿;……” 。

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发现什么规律吗?请学生思考并回答。

(二)新课教学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师出示例1的3组题,并提问:屏幕上的几组数,都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发现了吗?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在题单上完成。

(1)学生理解题意,老师引导学生明确题目要求。

(2)学生尝试找出规律,写出未知数的值。

并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

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每个小题的规律或已知条件的含义。

(3)请学生独立算一算图形或字母所表示的数,并进行全班交流。

(4)教师提问:这三道题都是由图形或字母表示什么?你们还见过哪些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吗?
(5)老师提问:下列a表示几?
1+a=30 1+a<100 1+a
学生思考后回答。

并提出质疑:同样表示未知数,为什么有时候a只能表示一个数,有时候
表示一些数,有时候表示任何数呢?引导学生经过思考,得出结论。

2.出示幻灯片:人们常见字母表示计量单位。

请学生自己阅读,并交流自己发现的规律。

3.学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1)请学生思考:用字母还能够表示什么?教师出示表格,请学生填写下表。

教师提问:如果让你用文字叙述手写会用多长时间?比起用字母来表示,你们认为哪一种能更简洁、方便?为什么?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参与,并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师生小结: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简明易记,便于应用。

(2)出示运算定律表:
教师提问:观察表格,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请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能够记作“·”,也能够省略不写。

(3)请同学们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写出其它几个运算定律。

学生独立完成在题单上。

师生共同订正,并选择一两个运算定律说一说用字母表示的意义,再次强调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优越性。

(三)巩固提高
1.请学生完成练习题:
你能正确认识它们吗?能够简写的,你能正确简写下面的题吗?
10×a= a÷χ = 4+c =
10÷a= a+χ = c×4 =
10+a = a×χ = 3×χ-53 =
10-a = a-χ = 26+m×0.6 =
(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做简单的评价。

五、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
1. n只青蛙n张嘴,2n眼睛,4n条腿。

2.下列a表示几?
1+a=30 1+a<100 1+a
3.优越性:简明易记,便于应用。

六、教学反思
(略)
《混合运算》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数的加
减混合计算。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交流、计算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能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难点】
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三、教学准备
教学图片、课件、直尺等。

四、教学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