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比 较 思 想 政 治 教 育主观题部分一、对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在对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中必须贯彻以下3个原则:1.科学性原则:比较研究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客观规律。

对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必须建立在对它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之上。

2.阶级性原则:在阶级社会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历史性原则: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时代性问题。

对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等进行比较研究,必须根据其所处的时代来考察其性质地位和作用二、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目的是什么?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目的包括两个方面:1.从科学研究的角度:主要是通过比较研究实现借鉴和提高,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在世界范围内有一个推动和发展。

2.从学习的角度:通过比较研究可以使学习者了解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规律特殊规律。

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分清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把握今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

三、思想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与区别:思想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这两个概念既相通,又有区别。

把二者完全等同起来,是不确切的,也不利于开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

联系:思想教育的对象是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也是人,都是针对人的思想进行教育实践活动。

区别:首先,思想教育几乎与人类共存亡,而思想政治教育则只有阶级社会才存在。

其次,思想教育作为人们精神交往的一种形式,它几乎涵盖了人类思想的全部领域。

而思想政治教育则不一样,它只不过是思想教育这个广阔领域中的一部分实践活动。

四、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概括起来就是: 不同国家思想教育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

(一)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过去和现状:首先,要以及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为切入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开始发生的年代,时期的划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做法和效果。

其次,要以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作为比较研究的重点。

由于信息交流的发达,一种政治观点的宣传和散布,瞬间可以达千里之外,其速度和广度都不是过去传统做法所能企及的。

着力分析和了解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将使人们看到它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二)、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方面:世界上不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尽管形式和做法各异。

由于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实践活动,自然就有很多相通的东西。

例如:不同国家在其不同历史阶段都会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同国家在思想中教育内容形式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其目的大都具有共同性;国家都要通过各种组织的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个角落;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各式各样,却都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三)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方面:世界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其地位和作用,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内容、目标、方法、组织形式都有所不同。

五、准确把握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有什么意义:首先,有助于我们认识不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

其次,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最后,有助于大力推动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

六、什么是通关比较的方法?有什么意义?定义:通关比较的方法就是对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作出全面介绍的方法。

包括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基本内容和效果等。

意义:通观比较可以使人们了解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认知它经历的历史过程与现状。

1、首先,它用大量事实证明,不同国家都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扫清了有的人对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只限于某些国家,特别是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有的疑虑,树立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的正确看法。

2、其次,它为进一步做比较分析打下了基础。

比较研究的展开需要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可供比较的材料。

3、再次,从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大量材料中,人们会发现很多相同的东西和不同的东西。

很自然地便会产生比较的联想。

七、什么是专题比较?如何进行专题比较?定义:专题比较是对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分类比较的方法。

如何进行专题比较:1.根据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需要很,选择的原则应当是:a.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同存在的问题,虽然它会有内容上、形式上、手段上的区别,但是有相同的目的。

b.在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许多问题中。

它相对而言处比较重要的位置具有更多的代表性。

2.进行专题比较材料应当是准确的。

在专题比较过程中以下两种倾向应当尽量避免:a.只就问题做一般的罗列,摆出一副比较的架势,根本不作对比分析。

b.脱离事实的根据,凭主观臆断,片面下结论。

八、美国政治社会化理论的基本内容1.政治社会化理论特别注重对实际运作过程的研究:即一方面作为政治共同体的个体成员,如何接受政治文化,逐渐形成自己的政治观念;另一方面,政治共同体作为整体,如何宏观传播政治化。

这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就构成了政治生活的本质要求,即塑造与一定社会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政治人”。

2.从个人的角度研究政治社会化:主要是研究个人“政治自我”的形成和发展。

政治社会化就是个人不断通过学习政治文化,发展政治自我的过程。

3.从社会的角度研究政治社会化:强调政治社会化对社会产生的结果。

具体说来,主要是研究社会是如何维护、改变以及创造政治文化的。

4.政治文化的维护和发展是通过许多不同的政治社会化机构完成的:这些政治社会化机构,可按其作用的特点大致归为两类:第一类政治生活机构被称为“初级群体”,主要有家庭和同龄群体。

第二类政治社会化机构。

被称为“次级群体”主要有政党、工会、教会、学校、大众媒介等。

九、日本的儒家思想教育:1据《日本书纪》和《古事记》记载公元285年左右,儒学传入日本。

另据《隋书》记载,公元五世纪前半叶,日本皇室和贵族已接受汉字和儒学的影响。

2.圣德太子对儒学在日本的早期传播和本土化起了巨大的作用。

他把政治和教育、王法和佛法结合起来。

建立一个法制的国家和人伦的国家。

力求运用儒佛二教,感化国民。

3.儒学传到日本后,处于核心地位的“仁”被替换为“忠”且“忠”不再意味着对自我良心的忠诚,而被替换为完全献身于主人的忠诚。

中国的儒学被圣德太子改造为日式的民族主义的儒学。

4.大化革新后的奈良时代是日本集中吸收中国文化的时期:仿照唐朝的教育制度建立了自己的贵族学校教育制度。

大学的任务是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能参与国政的官吏,教学内容和教科书,以儒家经典为主。

5.德川幕府的历代将军都对儒学积极加以提倡和利用。

通过采取培养完全独立于公家(贵族)和僧侣之外的,大批儒者的政策,儒学得以迅速推广,占据了封建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同时也和幕府政治结合起来。

十、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的地位和作用:地位: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生命线”的提法并不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心工作割裂、剥离开来,也不是认为在中心工作之外另有思想政治教育独立的任务,更不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取代包括中心工作在内的一切工作。

“生命线”这个形象的比喻是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是指它对中心工作在内的一切工作和其他工作的保证、引导和服务作用。

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中国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根本保证。

2.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方向,促进生产力发展。

十一、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其相互关系:目标: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相互关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这“四有”各自具有特定的内涵,同时它们又是相互补充、相互联系的。

理想:体现和决定着社会主义新人的内在本质和发展方向引导并推动其他三方面的健康发展。

道德:是在理想支配下,调节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同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并构成它的补充。

纪律:是理想和道德的表现,同时又是实现理想和道德的保证。

文化:科学知识是理想、道德、纪律赖以形成的重要条件。

总之,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理想和纪律尤为重要。

十二、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政治理论教育:深入学习和宣传邓小平理论是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教育。

(三)党的路线二、方针、政策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要求进行坚持“一个中心、两基本点”的教育。

围绕党在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党和国家还制定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经常性内容。

(四)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

社会主义民主教育主要是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分清社会主义民主和资产阶级民主的本质区别。

第二,正确处理民主与专政、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第三,认识民主权利与法律的一致性。

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纪律教育首先要使人们能正确理解自由与纪律的辩证统一关系。

第二,教育人们坚持原则,同各种破坏纪律的现象作斗争。

教育人们严格要求自己,从点滴做起,注意一言一行的锻炼和培养。

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十三: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经验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

3.思想政治教育与具体规范教育相结合,思想教育与严格纪律教育相结合。

4.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

5.运用社会舆论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6.注意教育的针对性和预见性。

7.情理结合。

8.言教与身教相结合。

9.讲求实效,有的放矢。

客观题部分1.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言行结合、改过迁善、重视社会教育,注意环境影响、重视儿童教育与家庭教育重视身教以身作则2.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启发思维长善救失防微杜渐锻炼意志3.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特点: 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

4.古希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典型国家: 斯巴达和雅典。

5.乔治凯兴斯泰纳看来,公民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他必须达到三条标准:a.对国家的政治任务有相当的理解。

b.具有从事某种职业的技能。

c.具备国家所要求的道德品质。

6.英国各级学校的道德教育表现为4个特点:道德教育与学生指导相结合。

道德教育与校园美化相结合。

道德教育与各科教学相结合。

道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7.奥古斯丁的“双城论”中的双城是指:上帝之城和世人之城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

9.董仲舒把人性分为3类:圣人之性,斗筲之性、中民之性。

10.日本外来的思想理论主要有哪些: 儒家思想和杜威的多元主义思想。

11.日本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途径:宫廷教育和武士教育。

12.新加坡国家意识的主要内容。

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

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13.印度尼西亚的国家精神(潘查希拉精神、印尼建国五原则):信仰上帝,人道主义,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社会主义14.古希腊的四主德:智慧,勇敢节制正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