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律服务进社区”办理案件情况报告

“法律服务进社区”办理案件情况报告

“法律服务进社区”办理案件情况报告本所自2010年1月15日在百顺社区建立法律服务工作室以来,长期派人值班,共计免费解答咨询300余人次,受理案件21件。

现将本所承办案件情况分析汇报如下:一、受理案件情况分析(一)案件类型分析诉讼案件18件,包括民事案件16件,占全部诉讼案件的88.8%;行政案件1件;刑事案件1件;非诉讼案件3件,包括代书遗嘱及见证2件,代书1件。

1、18件诉讼案件中:(1)涉及房产案件7件,占38.8%。

包括房屋租赁2件、遗产(房屋)继承2件、火灾导致房屋毁损赔偿1件、公房承租权非法变更1件、要求腾退房屋1件;(2)相邻关系纠纷案件4件,占22.2%,均系邻居翻建或者自建房屋影响了其采光、通行等;(3)合同纠纷案件4件,占22.2%,其中房屋租赁合同纠纷2件,买卖合同纠纷1件,服务合同纠纷1件;(4)侵权纠纷4件,占22.2%,其中人身损害赔偿案件3件,均系交通事故引起的损害赔偿,财产损害赔偿案件1件;(5)离婚纠纷、行政诉讼、刑事诉讼案件各1件。

2、非诉讼案件非诉讼案件中主要是代书遗嘱和见证,占非诉讼案件的66.7%。

以上数据仅限于我们受理的案件而言,结合我们接待咨询情况来看,社区案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社区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较多,其中涉及房产的案件占了绝大多数,具体体现在房屋租赁、公房承租权、房产继承、因特殊时期政策所导致的房屋腾退遗留问题以及拆迁安置等方面。

如张**承租的公房,其儿子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将承租权人变更为自己的名字,张**为此其诉至法院要求恢复其承租权。

在**居委会与姚**返还原物纠纷一案中,姚**要求按照被继承人王**的遗嘱继承王**的三间私房,但是**居委会认为遗嘱无效,姚**为此起诉至法院,要求**居委会返还该三间私房,后一、二审法院均驳回了姚**的诉讼请求。

其次是因私搭乱建导致的相邻纠纷,包括影响通行、采光、通风、下水等,甚至因此类纠纷长期得不到合理解决导致发生暴力伤害事件。

如李**排除妨害纠纷案中,李**邻居擅自在承租公房后墙上开门并且自建了厨房,排风扇刚好对着李**家的房门,影响了其通风,导致双方发生肢体冲突,多次报警,后通过法院判决解决。

另一起案件中,刘**的邻居将承租的公房翻建后,不但房高加高了,而且超出了原有范围,占用了刘**的通行道路,而且直接导致排水不畅,双方为此发生冲突,长期得不到解决,后在一次争吵过程中刘**拿刀砍伤了邻居,最后法院判决刘**拘役。

一方面公房管理部门长期未有效作为导致邻里矛盾产生并加深,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对于私搭乱建现象的执法不力直接导致居民对于自身违法行为的错误认识,使得“违建”进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从而更加加大了执法难度。

再有就是婚姻家庭以及继承案件。

房产在此类案件中扮演了主角。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婚姻生活质量的要求随之提高,加之房产过快增值,在巨大的利益面前,爱情、亲情逐步淡化,夫妻、父子以及兄弟姐妹之间为了最大程度地争取自己的“份额”,不惜对簿公堂,反目成仇。

因房产所引发的各类案件值得我们深思。

如时**离婚纠纷案中,在结婚前男方家庭曾经许诺等房屋拆迁安置之后给其一间房子,但是婚后男方家绝口不提房子的事情,加上其他一些原因,双方最后诉至法院要求离婚。

再如王**一家继承纠纷案中,因为遗产分配问题,兄弟姐妹之间无法达成一致,僵持不下,只好请求律师居中调解,最后通过诉讼解决。

2、社区受理的案件绝大多数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占全部案件的85.7%。

一方面反映出社区居民们的法律意识逐步增强,希望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存在矛盾双方无法自行达成调解或者和解,希望通过第三方(包括法院、街道办事处、居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律师等)进行居中处理来解决问题。

通过诉讼解决的案子绝大多数是双方之间的矛盾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无法自行和解解决,居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工作也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其中一方才希望通过法院判决得到合理的解决。

3、社区成案率低,居民们对于法院等司法机关存在抵触情绪,普遍不愿意通过法院诉讼来解决纠纷,律师代理费用的高低也影响了居民们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意愿。

一方面目前我国的司法环境还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居民们不愿意诉诸法院解决纠纷。

(1)法律程序相对复杂,居民们普遍感觉举证困难,但是不举证又要败诉,打官司对于普通居民们来说还是有很大压力的;如杜**与**汽车贸易公司之间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中就存在这样的情况,绝大部分财产已经在火灾中化为灰烬,其中不乏祖传下来的实木家具、贵重瓷器等,要想举证证明这些财产的实际价值本身就比较困难,鉴定周期又会很长,杜**在火灾一年多以后没有得到合理赔偿的情况下,最终选择了向法院起诉。

(2)法院审理周期较长,存在拖延情形;(3)法院所查明的事实和居民们认为的事实不完全一致或者有冲突,导致法院判决结果不符合居民们的想法和要求,居民们就会认为法院不公正,导致居民们对法院的意见加深;(4)法院判决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导致居民们认为法院的判决没用,找法院也解决不了问题,更加增加了其厌诉情绪。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涉及到违建拆除问题。

另一方面,社区案件较为琐碎,很多都不涉及标的,只能按照最低标准收费,律师事务所及承办律师经济压力较大。

即便如此,很多居民普遍反映收费较高,因而宁可选择去找政府——街道、居委会、司法所等,因此,很多本应该由法院解决的纷争,最终却不得不由政府出面帮助解决。

(二)案件审理层级分析我们所承办的18件诉讼案件中,全部是基层法院包括派出法庭审理的一审案件,只有延寿居委会房产纠纷案二审由一中院进行审理,且绝大多数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其中西城法院南区(原宣武法院)办理的案件占到了50%。

整体来看,社区受理的诉讼案件标的较小,有的像相邻关系纠纷等案件甚至不涉及标的,因此基层法院大多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

相比较普通程序而言,简易程序处理为当事人节约了诉讼时间,使其纠纷能够得到尽快处理。

(三)当事人情况分析从社区受理的21件案件当中,除延寿居委会房产纠纷案外,委托人全部为个人。

其中60岁以上老人委托的案件共4件,占到了19%。

一方面,社区居民遇到事情后主动找司法所、律师或者调解委员会进行咨询,寻求解决办法,进而通过司法途径理性解决其纠纷,反映了大栅栏地区普法工作开展得比较到位,居民的法律意识逐步提高。

作为大栅栏地区唯一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办事处、居委会以及社区居民遇到法律问题,我们会积极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协助其高效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还存在不足,截止目前除了为两家驻地企业提供过法律咨询外,尚没有接受过任何一家企业委托办理案件,说明我们进企业工作还做得不到位,需要继续展开工作。

二、案件办理情况分析社区受理的21件案件中,结案方式大致分为如下几种:(一)法院裁决结案法院裁决的案件共计9件,占42.8%。

其中判决7件,裁定2件。

(二)调解结案调解解决的案件共计6件,占28.5%。

其中两件为经过法院调解结案,4件为律师或者调解委员会居中调解结案。

(三)其他方式遗嘱代书及见证2件;撤诉2件;代书1件;解除委托关系1件。

社区案件看似简单,实际办理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其中既有案件本身所客观存在的复杂情况,又有来自外部机构(包括法院、房管所等等)所制造的重重困难和压力,还会夹杂着委托人给我们施加的种种压力,律师的处境比较艰难。

1、案件本身的复杂情况在涉及房地产尤其是公房和私房混杂的案件中,特殊时期的房产政策所遗留下来的问题本身就比较复杂,有的房屋产权状况都不明晰,一旦涉及房产纠纷,诉讼主体的确定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律师不得不在诉讼主体一项上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调查取证。

如杜**与**汽车贸易公司之间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中,杜**家的房屋是祖传的,文革期间被收回,后于1984年发还产权,因杜家自其爷爷那一辈起就一直未分割过该房屋,所以无法确定新的产权人,至今尚未办理产权证,此次财产损害赔偿诉讼过程中,法院要求所有继承人全部作为原告进行起诉,一份起诉书要让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继承人全部签名,大大增加了律师的工作难度。

2、外部机构所制造的压力(1)法院方面的压力法院审判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诸如不能按期审结的问题,还有其他一些非正常的因素,包括被要求撤诉、压制某一方当事人以期达到调解结案的目的等等。

法院存在的诸多问题直接加剧了律师和当事人的沟通难度,让律师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给当事人作解释工作。

如李**排除妨害纠纷一案中,法官迫于年底结案率的压力,要求李**撤诉后重新起诉,律师坚决不同意,但当事人为了避免案件结果受影响,接受了法官的要求。

杜**与**汽车贸易公司之间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中,法官同样要求撤诉,对于年过六旬、火灾后已经四处“流浪”一年多的杜**来说,这样的要求实在是无稽之言谈,最后坚决回击了法官的要求。

(2)调查取证过程中其他机关制造的压力律师办理大多数案件都需要调查取证,这就需要有关部门的配合。

但是好多部门即使你手续再齐全,他也会以种种理由推脱,遭遇最多的就是“我们只对法院,不对律师”,或者这件事情不应该有我们来负责,但是具体谁负责他也不说,给律师调查取证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3、当事人方面的压力当事人给律师的压力伴随着案件始终。

从受理案件时就会一直追问:“这个案子胜诉把握多大?”“我们能不能赢?”没开庭之前会三天两头问什么时候开庭,开完庭了就追着问什么时候能出判决,其实律师完全可以理解当事人对于自身案件结果的迫切期待和关注的心情,但是这些问题往往不是律师能够直接给出答案的,律师只能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把有利于委托人的全部证据材料提交给法庭,并且陈述委托人一方的理由,供法院参考,剩余的工作包括开庭时间、判决结果等等完全是由法院来决定的,律师完全无法掌控。

另外,当事人无理要求退款也给律师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

委托人往往会有这样的认识,你收了我的钱,就得为我说话,为我办事。

一旦遇到由于有关部门不配合导致律师未能调查到相应证据的情形,就会认为律师没有尽力,没有为其办事,相应的也就会要求退还代理费。

还有的当事人会以律师在开庭过程中不尽责为由要求退费,其理由就是律师没有完全按照其想法去向法官陈述。

律师在法庭上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完全是由律师根据庭审情况随机应变的,只要将代理意见完整地陈述给法院即可。

律师不是当事人的“传话筒”,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法律工作者。

三、案件财务分析对于大栅栏地区的居民们的案件,本所一般按照北京市司法局、发改委规定的最低标准收取代理费,对于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本所也积极协助居民申请法律援助,并且承办法律援助案件。

截止目前,社区受理的21件案件所收取的代理费用扣除税款、办案费用、退还的部分代理费用、以及本所对于法服室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组织参加各种普法宣传活动,印制、发放法律服务卡费用,本所为社区提供法律服务尚处于奉献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