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试卷及参考答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试卷及参考答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听证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在作出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决定之前,举行有———参加的会议,听取其意见,接受其提供的证据材料,并可与之辩论、对质,然后根据核实的材料作出行政决定的一种较正式、严格的程序制度。

(B ) A.相对人 B.利害关系人 C.行政机关负责人 D.证人 2、在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中,原告特有的诉讼权利之一是 ( B)。

A.委托诉讼代理人 B.撒诉 C.申请回避 D.提起上诉 3、通报批评、警告等属于行政处罚中的 (A ). A.申诫牲处罚 B.财产性处罚 C. 行为性处罚 D.人身自由性处罚 4、经复议机关复议,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是被告.( ) A.原机关和复议机关 B.复议机关 C.复议机关的上级机关 D.原机关 5、《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属于 ( )。

A.宪法 B.法律 C. 行政法规 D.地方性法规 6、———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进行行政活动过程中,所遵循的法定方式和步骤。

( ) A.行政程序 B.行政程序法 C. 行政方式 D.行政制度 7、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参照 ( )。

A. 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规章 8、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已经受理的 ( )。

A. 可以申请复议 B.不得申请复议 C. 法院判决后再申请复议 D.撤诉后再申请复议 9、行政行为相对于民事行为和其他国家机关行为,不具有下述特征 ( A.从属法律性 B.裁量性 C.等价有偿性 D.单方性 10、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机关中,———有权制定行政法规。

(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省级人大 C.省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 11、依据行政立法的内容不同,行政立法可以分为 ( )。

A.一般授权立法与特别授权立法 B.中央行政立法与地方行政立法 C.执行性立法与创制性立法 D.法规性立法与规章立法 12、行政诉讼的举证期间是 ( )。

A.第一审过程中 B.第一审庭审结束之前 C.第二审之前 D.第二审庭审结束之前 13、行政行为以其启动是否需要行政相对人先a研请为标准分为( )。

A.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 B.揭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C.依职权行政行为与应请求行政行为 D.要式行政行为与不要式行政行为 14、根据《国务院组织法》定,国务院发布行政法规由———签署。

( A.总理 B.主管部长 C. 主管副总理 D.秘书长 15、下列行为中,不可被提起行政诉讼的有 ( )。

A.罚款 B.国防行为 C. 没收 D.强行摊派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每小题1分,共15分) 1、撤销判决适用于有———情形的具体行政行为。

( ) A.主要证据不足 B.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C.违反法定程序 D.超越职权 E.滥用’职权 2、行政诉讼撤销判决有以下几种形式 ( )。

A.判决全部撤销 B.判决部分撤销 C. 判决撤销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 D. 判决撤销不合法的主体资格 E. 判决撤销并责成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3、超越职权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 )。

A.下级行政机关行使了上级行政机关的职权 B.甲部门行政机关行使了乙部门行政机关的职权? C. 甲地城行政机关行使了乙地域行政机关的职权 D.内部管理机关行使了外部管理机关的职权 E.行政机关行使了其他国家机关或非国家机关的社会组织的职权 4、属于人民法院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采取的强制执行措施。

( ) A.冻结、划拔存款 B.扣留、提取劳动收入· C. 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财产 D. 强制撒迁、拆除违章建筑、退出土地 E.按日处50元至100元的罚款 5、———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

( )。

A.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和人大常委会 B.经济特区市的人大和人大常委会 C.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大和人大常委会 D.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和人大常委会 E.自治州和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 6、属于领导职公务员的有 ( )。

A.正副处长 B.调研员 C. 正副主任科员 D.正副省长 E.正副部长 7、某区公安分局与工商局共同对李某作出处罚决定,李某不服欲提起行政赔偿请求,本案行政赔偿义务机关是 ( )。

A. 某区公安分局 B.某区工商局 C.某市公安局 D.某市工商局 E.某区公安分局与工商局的共同上级机关区人民政府 8、行政诉讼决定适用于下列哪些事项? ( )。

A.管辖变动 B.审判人员的回避 C.延长起诉期限 D.终结诉讼 E.再审案件的处理 9、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 ( )。

A.以行政法规为依据 B.以地方性法规为依据 C.参照行政规章 D.以抽象行政行为为依据 E.以自治条例为依据 10、行政立法就其实质而言,均是授权立法.根据所授权力来源的不同,可分为( )。

A.中央行政立法 B.一般授权立法 C.地方行政立法 D.特别授权立法 E.执行性立法 11、下列何项属于行政司法 ( )。

A.行政处罚 B.行政仲裁 C. 行政复议 D.行政裁决 E.行政诉讼 12、下列何项属于行政复议的原则 ( )。

A. 合法性审查原则 B.合法、及时、准确、便民原则 C. 书面审理原则 D. 不适用调解原则 E.一级复议原则 13、行政执法与行政司法的共同点有 ( ). A.两者在广义上都属于执法的范畴 B.两者都是一种行政行为 C.两者都是具有特定对象的行政行为 D.两者都是直接形成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 E.两者都是可诉行政行为 14、申请复议的条件有 ( )。

A.申请人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B.有明确的被申请人 C.属于依法可申请复议的范围 D.相应复议属于受理复议机关管辖 E.有具体的复议请求和事实根据 15、在行政合同法关系中,行政机关单方面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权利受到哪些限制?( ) A.这种权利只能在公共利益需要的限度以内行使 B. 不能变更或解除与公共利益无关的条款 C.对相对人因变更或解除合同所造成的损失应予以补偿 D.其变更超过一定限度或接近一个全新义务时,相对人可以请求另订合同 E.这种变更或解除应严格按法定程序进行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行政处罚中______是指对违法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同一依据,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2.__________在行政诉中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3.行政诉讼中的被告必须是____________。

4.按行政行为的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行政立法是一种_________行政行为。

5.人民法院对显失公正的,可以作变更判决。

6.___________是行政法基本原则中最核心的原则。

7.行政公正原则包括实体公正和两个方面的要求。

8.依法行政的“法”,包括法律、法规、____________。

9.对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蹬申请的复议,由它们的_____________ 管辖。

10.地方政府规章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淮的较大的市以及______________ 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11.行政拘留的期限不得超过______日。

12.行政立法体制是指国家行政立法机关的体系及其_________ 的划分。

13.行政许可依照其内容,分为授予某种_________ 的许可和授予实施某种行为的法律权利的许可。

14.行政诉讼证据的性质表现为_________ 关联性和合法性。

15.行政程序以是否由法律明确规定为标准,分为法定程序和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2、代执行 3、行政合同 4、行政法制监督 5、行政立法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简答行政裁决的范围。

2、简析被授权组织的法律地位。

3、简答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

六、论述题(10分) 论述行政行为撤销的条件及法律后果。

七、案例题(12分) 村民陈某、邓某因拒绝缴纳所在乡政府摊派款,被通知参加乡政府举办的“学习班’“学习”期间,不准回家;不准亲友探视;不准与外界通信或电话联系。

五天后,陈、邓答应缴纳摊派款,才准许学习结业回家。

[分析] 1、陈、邓如不服乡政府办“学习班”的行为;对其权益所受侵害可否请求行政赔偿?为什么? 2、陈、邓如请求行政赔偿,应向哪个机关提出?如被拒绝,还有何救济途径? 3、陈、邓依法可能获得哪些赔偿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 B 2. B 3. A 4. B 5. B 6. A 7. D 8. B 9. C 10.D 11.C 12. B 13. C 14. A 15.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A B C D E 2. A B E 3. A B C D E 4. A B CD 5. A B C D 6. A D E 7. A B 8. A B C E 9. A B C E 10.B D 11.B C D 12.B D E 13.A B C D E 14.A B C D E 15.A B C D 三.填空(每空1分,共15分)题 1.一事不再罚 2.被告及其代理人 4.抽象 5.行政处罚 6.行政法治原则 7.程序公正 8.规章 9.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 10.经济特区市 11.15 12.立法权限 13.法律资格 14.客观真实性 15.自由裁量程序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指行政主体根据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1分),依法向行政相对人征收税款、征集兵役,征用财产等行政执法行为(2分)。

2.指行政主体雇人(1分)代不履行行政法上义务的相对人履行其义务(1分)而强制义务人缴付其劳务费用的强制执行方法。

(1分) 3.行政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1分),而与公民法入其他组织或者国家行政机关相互协商(1分),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所达成的协议(1分)。

4.指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及人民群众(1分)依法对行政主体及国家公务负(1分)行使行政职权行为和遵纪守法行为的监督(1分)。

5.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定权限(1分)和法定程序(1分)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活动(1分)。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1)土地、矿产、森林等资源所有权、使用权的权属争议(2分); (2)有关知识产权争议(2分); (3)民事侵权赔偿争议(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