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第一章~第四章练习题一、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将电器设备和电器元件根据功能要求按一定方式连接起来而构成的集合体称为 。
2、仅具有某一种确定的电磁性能的元件,称为 。
3、由理想电路元件按一定方式相互连接而构成的电路,称为 。
4、电路分析的对象是 。
5、仅能够表现为一种物理现象且能够精确定义的元件,称为 。
6、集总假设条件:电路的 〈〈电路工作时的电磁波的波长。
7、电路变量是 的一组变量。
8、基本电路变量有 四个。
9、电流的实际方向规定为 运动的方向。
10、引入 后,电流有正、负之分。
11、电场中a 、b 两点的 称为a 、b 两点之间的电压。
12、关联参考方向是指: 。
13、电场力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称为电功率,即 。
14、若电压u 与电流i 为关联参考方向,则电路元件的功率为ui p =,当时,说明电路元件实际是 0〉p ;当时,说明电路元件实际是 0〈p 。
15、规定 的方向为功率的方向。
16、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可 。
17、功率的参考方向也可以 。
18、流过同一电流的路径称为 。
19、支路两端的电压称为 。
20、流过支路电流称为 。
21、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连接点称为 。
22、电路中的任何一闭合路径称为 。
23、内部不再含有其它回路或支路的回路称为 。
24、习惯上称元件较多的电路为 。
25、 只取决于电路的连接方式。
26、 只取决于电路元件本身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27、电路中的两类约束是指和。
28、KCL指出:对于任一集总电路中的任一节点,在任一时刻,流出(或流进)该节点的所有支路电流的为零。
29、KCL只与有关,而与元件的性质无关。
30、KVL指出:对于任一集总电路中的任一回路,在任一时刻,沿着该回路的代数和为零。
31、求电路中两点之间的电压与无关。
32、由欧姆定律定义的电阻元件,称为电阻元件。
33、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通过坐标的一条直线。
34、电阻元件也可以另一个参数来表征。
35、电阻元件可分为和两类。
36、在电压和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时,电阻的功率为。
37、产生电能或储存电能的设备称为。
38、理想电压源的输出电压为恒定值,而输出电流的大小则由 决定。
39、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为恒定值,而两端的电压则由 决定。
40、实际电压源等效为理想电压源与一个电阻的。
41、实际电流源等效为理想电流源与一个电阻的。
42、串联电阻电路可起作用。
43、并联电阻电路可起作用。
44、受控源是一种双口元件,它含有两条支路:一条是支路,另一条为支路。
45、受控源不能独立存在,若为零,则受控量也为零。
46、若某网络有b条支路,n个节点,则可以列个KCL方程、个KVL方程。
47、由线性元件及独立电源组成的电路称为。
48、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电路。
49、独立电路变量具有和两个特性。
50、网孔电流是在网孔中流动的电流。
51、以网孔电流为待求变量,对各网孔列写KVL方程的方法,称为。
52、网孔方程本质上回路的方程。
53、列写节点方程时,独立方程的个数等于的个数。
54、对外只有两个端纽的网络称为。
56、求单口网络V AR 关系的方法有外接元件法、 和 。
57、单口网络的V AR 与 无关。
58、置换定理适用于线性电路和 。
59、若两个单口网络具有完全相同的 ‘和N N ,则称相互等效。
‘和NN 60、单口网络的等效是对外特性而言, 并不等效。
61、n 个理想电压源串联时,可以用一个 替代。
62、n 个理想电流源并联时,可以用一个 替代。
63、任一支路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等效为 s u ,其电压仍为 。
64、任一支路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等效为 s i ,其电流仍为 。
65、只有 的电压源才允许并联。
66、只有 的电流源才允许串联。
67、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只适用于 的等效。
68、若线性含源单口网络的开路电压为,短路电流为,则其戴维南等效电阻为 oc u sc i 。
69、求含受控源单口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阻时,必须采用 或 。
70、线性含源单口网络传递给可变负载的功率为最大的条件是:L R 。
71、满足 时,称为最大功率匹配,此时负载所得的最大功率为 。
填空题参考答案:1、 电路;2、理想器件;3、电路模型;4、电路模型;5、集总参数元件;6、几何尺寸;7、用来描述电 路性能;8、i u q ψ;9、正电荷;10、参考方向;11、电位差;12、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降的选择一致;13、P(t)=dW(t)/ dt;14、吸收功率 产生功率;15、能量传输;16、任意选取;17、任意选取;18、一条支路;19、支路电压;20、支路电流;21、节点;22、回路;23、网孔;24、网络;25、拓扑约束;26、元件约束;27、拓扑约束 元件约束;28代数和;29、支路电流;30、电压降;31、路径;32、线性;33、原点;34、电导;35、线性电阻 非线性电阻;36、P=UI;37电源;38、外电路;39、外电路;40、串联;41、并联;42、分压;43、分流;44、控制 受控;45、控制量;46、n-1 b-n+1;47、线性电路;48、线性含源;49、完备性 独立性;50、假设;51、网孔分析法;52、KVL;53、独立节点;54、单口网络;55、端口电压与电流的伏安关系 等效电路;56、外接电压源 外接电流源;57、外接电路;58、非线性电路;59、伏安特性曲线;60、网络内部;61、理想电压源;62、理想电流源;63、一个理想电压源 u S ;64、一个理想电流源 i S ;65、大小相等且极性一致;66、大小相等且方向一阻相等;71、R L =R 0 U OC 2/4R L二、 单项选择题1、电路如图1所示,电压U 等于( )。
A、5VB、14VC、4VD、-4V2、电路如图2所示,电压U 等于( )。
A、2VB、-2VC、4VD、-4V3、电路如图3所示,电压U 等于( )。
A、2VB、-2VC、-4VD、4V4、电路如图4所示,电流I 等于( )。
A、1AB、2AC、3AD、4A5、电路如图5所示,电流I 等于( )。
A、2AB、-2AC、1AD、-1A6、电路如图6所示,受控电压源的电压和功率为( )。
A、6V ,18WB、12V ,36WC、24V,-72WD、24V,72W7、电路如图7所示,受控电流源的电流和功率为( )。
A、1A,6WB、3A,15WA、-9WB、12WC、-12WD、9W9、电路如图9所示,电流I等于( )。
A、1 AB、-1AC、0.6AD、-0.6A10、电路如图10所示,电压US等于( )。
A、12VB、3VC、9VD、-12V11、电路如图11所示,电流I S等于( )。
A、1.5AB、-1.5AC、3AD、-3A12、电路如图12所示,电流I等于( )。
A、1AB、0.5AC、-0.5AD、-1AR13、电路如图13所示,输入电阻等于( )。
iA、5ΩB、4ΩC、3ΩD、2Ω14、电路如图14所示,电流I等于( )。
A、1AB、2AC、-2AD、-1A15、电路如图15所示,使电流I 为零的电阻R 等于( )。
A、1.2ΩB、2ΩC、1.5ΩD、3Ω16、电路如图16所示,电压Uab 等于( )。
A、1V B、2V C、3V D、4V17、电路如图17所示,a点电位Ua 等于( )。
A、-1V B、2V C、1V D、3V18、电路如图18所示,Uab 等于( )。
A、-4V B、-2V C、2V D、4V19、电路如图19所示,电压U等于( )。
A、0VB、5VC、20VD、25V20、电路如图20所示,电流I 等于( )。
A、1AB、2AC、3AD、4A 图21i21、电路如图21所示,电压U等于( )。
A、-4VB、-2VC、2VD、4V22、电路如图22所示,端口等效电阻等于( )。
A、-12ΩB、-8ΩC、6ΩD、8Ω23、电路如图23所示,电流源I SA、10WB、-10WC、100WD、-100W24、电路如图24所示,电流I等于( )。
A、3AB、0.7AC、2.4AD、2 A25、电路如图25所示,电压US等于( )。
A、10VB、20VC、30VD、40V26、电路如图26所示,电流I等于( )。
A、1AB、2AC、3AD、4A27、电路如图27所示,a、bA、5ΩB、5.2ΩC、10ΩD、20Ω28、电路如图28所示,a、bA、1ΩB、2ΩC、3ΩD、40Ω29、电路如图29所示,a、bA、2A,4ΩB、-2A,8ΩC、4A,4ΩD、-4A,8Ω30、电路如图30所示,单口网络的输入电阻为( )。
i R A、μ−68 B、 μ−86C、μ−24D、μ−4231、电路如图31所示,a、b端的电压U ab 等于( )。
A、5 VB、6 VC、7 VD、8 V32、电路如图32所示,电压U 等于( )。
A、20VB、30VC、40VD、50V选择题参考答案:1. A2. B3. C4. A5. D6. C7. B8. B9. B 10. A 11. D 12. B 13. C 14.B 15. C 16. A 17. B 18. A 19.D 20. B 21. D 22. D 23. B 24. C 25. C 26. D 27. A 28. C 29. D 30.A 31. A 32. D三、 计算分析题1、电路如图1所示,已知V,试求和等效电阻R 2u 12=s u in 。
2、电路如图2所示,试求电流和电压。
i u3、电路如图3所示,试用叠加定理求电压U 和电流I。
4、电路如图4所示,试用叠加定理求电压U。
5、电路如图5所示,试用叠加定理求电压U 和电流I。
6、电路如图6所示,已知I S1=0、I S2=8A,U S =24V,试求各网孔电流。
7、电路如图7所示,求4A 电流源产生的功率。
8、电路如图8所示,试求网孔电流i 1和i 2。
9、电路如图9所示,试用网孔法求电压U。
10、电路如图10所示,试用网孔法求电流和。
1i 2i11、电路如图11所示,试用节点法求电流。
i19、电路如图19所示,试用戴维南定理求电压U。
20、电路如图20所示,试求:(1)该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2)负载为何值时能获得最大功率?最大功率是多少。
L R计算分析题参考答案:1、u 112 = -8V R in = -6ΩA 920V 982、i 1 = U =ab 3、U=7.2V I=1.4A4、U=V 5.24−5、U=17V I=3A6、I = -1A I = -8A I = -1Am1 m2 m3 7、P 4A = -40W8、i 1=1A i =2.5A2V 329、U=A 37144A 3721210、i 1= i 2=11、i =1.5A12、U=8V I=1A13、I 1 = -5A I = -7A214、U = -4.5V15、U =20V U =20V12154158−−=I U 16、1025+=I U17、18、I=3A19、U = -2V20、(1)U oc =1V R =2.5Ω0 (2)R = R =2.5Ω时能获得最大功率P =0.1W L 0max。